虚构的三重门:听古、小说和写作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中国乡间,讲故事一直被赋予各种质朴的称呼,例如说书、摆龙门阵、唠嗑,而在我的老家,故事被称之为“古”,讲故事叫讲古,听故事自然就是听古。这也没错,几乎每个讲古人都愿意带听众走进历史,就算讲的不是历史故事,他们也会神秘莫测地以“从前”或者“很久以前”作为开场。当一个人开始讲古,他的人生可能正步入暮年,当人类开始讲古,历史势必就此拉开帷幕——既然都在追寻历史的所谓“真实”,那么其背后自然就隐藏着“虚构”,哪怕它最开始是以篡改或杜撰的形式崭露头角。
  我二叔可以说是村里最后一个讲古人,由他口中讲出来的古仔,或多或少都会进行渲染和改编。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叔才是村里最早从事虚构事业的人物。而且,他还懂得揣摩听众的喜好,同样的古,跟不同的人讲,讲法上就各不相同。巴金老先生说的,“把心交给读者。”我二叔直接把心交给了听众。二叔大概早就知道,人们对虚构的喜爱远超于历史真实,这跟史学家的追求恰好相反,所以《三国演义》永远比《三国志》火爆,野史秘闻永遠比正史更吸引眼球。大众之所以更痴迷于虚构的事物,除了虚构更能满足人们对事物的想象外,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在虚构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虚构,于是僵硬的躯体就像是通了精血,活泛了——虚构成了永无止境的艺术。我不知道二叔“虚构”了多少历史故事,三国、隋唐到杨家将,他一次次地复述与编撰,使得他自信心膨胀,一度以为自身就是改写历史的人物,甚至坚信历史就是他所虚构的样子,还不时和人发生激烈的争辩,落了个“铁嘴乌鸦”的坏名声。
  设若二叔生活在某个混乱的古代,他大概还能凭借虚构的才华树立威信,甚至领导上一大帮子人,谁知会干出什么载入史册的功绩来。历史上多次证明,虚构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虚构在特定的时间里会起到摧枯拉朽的作用。马尔克斯有一本演讲集叫《我不是来演讲的》,里面就讲了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他说有个村庄,有一天有个人说,村里会发生灾难。这句“谣言”很快就在村子传开了,人们都在惊恐地等着灾难发生。几天后,村人开始打包家什,背井离乡,还把房屋都放火烧掉了。于是,灾难便真的发生了。我们不妨把“谣言”视作一次成功的虚构;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也提出一个观点,他说宗教就是虚构出来的产物。你看,即便到今天,宗教信仰的力量依然无法撼动吧。
  其实现在想来,二叔也没错,真假不分,这不正是虚构所带给我们的魅惑力吗?无论是讲古人,还是写作者,过度理性和感性都不太合适,只能摇摆不定,模糊世间万物之边界,不知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可能真实的像虚构,虚构的反而更真实呢……晚年的二叔大概也参透了,他不再与人争辩,习惯沉默地坐在榕树下,因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烟戒了,酒也不喝了,他日渐老去,一肚子的古就烂在心里,再也找不到讲述的对象。年轻一代都不太爱听古,他们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喜欢抖音和快手,同样是“古”,只是换了模式。
  2
  大概从上初中开始,二叔的古就吸引不了我了。我开始接触一种被命名为小说的东西。小说隔三岔五在班里流传,残破的本子,有的甚至没有封面,不知道书名和作者。在我们那个没有图书馆的位于灯芯山脚下的乡镇中学,谁哪天要是在书包里带来一本小说,谁就是班里最受欢迎的人。
  作为痴迷的小说读者,我的目的很简单,就跟少时缠着二叔讲古一样,追求的是故事的奇幻和出其不意。二叔的口才再好,再怎样借古讽今,深入浅出,肯定比不上作家的笔墨。如果说讲古人只是虚构故事本身,那么作家在小说中的虚构则要更全面一些,他们不单要虚构故事,还得虚构人物、场景、细节和情绪,甚至虚构“语言”(初读王小波作品时,我就经历了一场语言上的洗礼)。也就是说,虚构一旦以文学的形式存在,它就不再是单一的力量,而有了构造整个世界的洪荒之力。
  正如奥尔罕·帕慕克所言,“小说是第二种生活。”于是也就构建了第二个世界。
  从《荷马史诗》《红楼梦》到《战争与和平》《罪与罚》,作家们虚构出来的世界远比我们真实的世界要精彩,或者说更符合人类审美的那个逻辑自恰却又浓缩于舞台之上的既宏大又可俯瞰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固然都有现实作为模板和原型,作家的想象力却像是在原型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枝叶和花朵。因而,小说虚构出来的世界既非毫无根由的凭空想象,也非羁绊于现实窠臼里的镣铐舞步,文学虚构自有它的“度量”,作家如果拿捏得当,便既有搏击千里之重,也有细嗅蔷薇之轻。
  我就经常被一些让人击掌叫绝的虚构所震撼,比如王小波收在《青铜时代》里的三部长篇小说,比如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还有毕加索的画作,以及电影《楚门的世界》《前目的地》等,这些作品都像是一记记重拳击中我的小心脏,同时又用羽毛一样轻柔的手指肚轻抚我的胸口,让人浑身战栗。
  在我看来,好的虚构还需留有余地,或者说具备吸引读者参与其中的能力。我们经常听到评论家们的告诫——千万不要低估读者的智商。当然,这里对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个时代,小说作为公众娱乐几乎唯一的方式,就难免要充当扫描仪和记录器的角色。这种堪称伟大的传统技法,一直被我国的作家所传承,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老舍的《四世同堂》,都带有明显的来自苏俄的师承关系。这条被称之为“现实主义”的宏大长河,固然出过不少伟大的作品,却也有弊病之处,作者似乎永远掌握着绝对的操纵力,因而很容易导致人物的脸谱化、故事的程序化和语言的口号化——就像博尔赫斯所说的那样,“我相信它们符合现实主义文学体裁的所有惯例,对那种体裁我们很快就会感到或者已经感到厌倦了。”
  以我的阅读经验——我的阅读经验自然不成系统,不能像提起一串干辣椒那样有个井然有序的时间主线,它是分散的,随机的,甚至错乱的。然而记忆中,让我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产生参与欲望的,大概就是从王小波、余华、苏童等作家开始的。文学到了他们手上,已然不再是扫描仪和记录器了,他们有了取舍和详略,故事有了腾挪的空间,文字间也有了可供自由呼吸的罅隙——读着他们的作品,我会想,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么安排?让主人公去干什么,让事情如何发展?让人物怎么去对外界做出回应?让一句话说出来,另一句如何答上?
其他文献
从前,有个人辛苦打拼了大半生,好不容易积攒了万贯家财,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可他有个不争气、不成器的儿子,挥霍无度又非常懒惰。富翁担心自己死后儿子将家产折腾光后会受苦,便想了个办法。  他请当地手艺最好的木匠,在一间房里做了一个十分精致漂亮的大柜子,并要求木匠将柜子尺寸做得比房门宽三寸高三寸。柜子做好后,富翁悄悄地把一些金条砌在房子的门框里。富翁以为将来儿子生活困难了就会卖柜子,而柜子太大就不得不拆
肇村寻梅不遇  那一片丘陵几千亩,在城市的郊外  在肇村。满山遍植的青梅,还有梨花  每年入春后,杂乱无章的脚在花枝间寻梦  前些日,山谷寒风料峭,水库罕有人迹  我与那一片青梅隔着一道山梁  肇村的村民告知,我走错了路  还说我来得早了,梅花还未开放  寻梅不遇。我想到一位进山未归的隐士  那没有篱笆与栅栏,甚至听不到一声狗吠的  梅园,一个人的世界里  用芳香,用阳光,用远处的松涛  打开一扇
遇 见 山 羊  遇见山羊,在高山上  柵栏开启时  它们如潮水奔涌  漫过山路  往岩壁上铺开  它们耳朵上打着标签  是风的细腻和水的柔滑  是阳光的软和青草的鲜  是负氧离子的清和树木的甜  领头的那只  蓄一把长胡  慈眉善目的样子  令人动容  而最爱的那只小白羊  膝盖与眼睛上的黑斑  让它腾挪的身影变得生动  又充满野性  他们跨过了河流  傍晚的河流  八十岁的老母亲  徐徐地从老
作者简介  熊志彪,1996年生于江西南昌。诗作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刊物。曾參加《星星》诗刊第十二届大学生诗歌夏令营。  两 地 书  釜山的雨季略显优雅,并没有  风雨摧折树木的构图  食堂的落地玻璃上,挂着好看的水珠  窗外水雾苍茫,圈出生活的留白  安静地用餐,寡淡的肚肠  空出雨打芭蕉的余味  落在窗外的雨一次次移步室内  穿过一张水帘的滤网,降落在  我的南方小城。灰暗的
作家简介   朱以撒,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书法教学、创作、研究之余以散文写作遣兴。  居住的空间大了,身心都开张起来——所谓的改善,很大的程度是落实在空间上的,譬如有人心绪不好,就会离开此地,到其他地方调节一下。如果此处是伤心地,那最好不要再一次踏进。至于居住,最好客厅大点,书房大
春 风 醉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寒气尚在,在玉屏山公园,见到一簇粉红色的小花开得特别灿烂,弥漫着阵阵芬芳,煞是好闻,近前一看,上面挂着一个牌子:掐丝海棠。  从此,海棠便刷新了我的记忆。海棠花红,掐丝海棠粉色。之前是梨花开,梨花太白,有点天堂之花的味道,本不喜欢。而桃花又太艳,有点落俗。海棠花正好,不妖不素,正合时宜。正是“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叶剑英认为,共产党员应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做学习的榜样。这既是党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他指出:“從整个人类发展的观点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一个人的头脑是有限的。一个人无论他的水平有多高,总有他的局限性。因此,任何一个人都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吸取别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思考问题不周的地方,打破自己头脑中的局限性。”  叶剑英常讲,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践。“我们的
临近夏至,天气逐日炎热了起来,白日里随处蒸腾着暑气。正午与同事饭后散步,也只得在门口枝叶交柯的栾树白蜡浓荫下溜达,不再往更远的地方去。这时节的林荫道,正是极富夏日情调的时候,白蜡与秋日的满目金黄不同,此时是丰沛油亮的绿。栾树则开满了繁密细碎的黄色小花,远远望去,树杪黄绿相间,是大自然最自然的调色。道上时常落了薄薄一层从栾树上飘下的细碎黄花,如同下了一场黄花急雨。所幸有这条不算长的林荫道,仿佛在炎气
一  我总觉得,“宵夜”和“夜宵”是两回事。虽然这两个词似乎没什么不同,尤其是从我们这些习惯使用倒装句的南方人口中念出,相当顺口。出于编辑的职业习惯,我还是较真地去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这才发现有点不对。“夜宵”,指的是夜里吃的酒食或者点心,属于名词;而“宵夜”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消夜”,可名可动,既可以当“夜宵”用,也可以说“吃夜宵”。只不过现在“宵夜”用得多了,渐渐也就约定俗成了。“消夜”和“
父亲虽然只上过几年学,并且一直生活在馬良镇鸡冠河村,朝夕相处的都是乡村百姓,但在我眼里,却是一个文化人,一个真正的、纯粹的、高尚的文化人。  听奶奶说,父亲小时候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可惜的是,他生于20世纪50年代,家中兄弟姊妹众多,加上家境贫苦,作为家中长子,没读完初中就不得不辍学了,回家帮爷爷奶奶养家糊口。其实,父亲心里是极不情愿辍学的。离开学校后,他一边劳动,一边找人借书自学,学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