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素养:初中生名著导读策略研究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名著阅读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初中教学中名著导读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从阅读方法、阅读交流、阅读思考等方面,将教学和名著导读整合为一体。
  [关键词] 名著导读;阅读素养;策略研究
  一、读写并用,强化阅读兴趣
  读书在扩展自己知识面的同时,更为要紧的是对知识的再加工。在读书的过程中,一旦有灵感迸发,一定要加以记录,长期坚持,必然受益匪浅。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阅读效果并不能直观表现出来,只能通过写的形式,即白纸黑字来展现。读是写的根基,写是读的拓展,读和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写的过程中要经常探究出现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以读来改善写作能力。
  名著的阅读的过程是读者透过文字与作者开展思想交流的过程,作者的思想在书中表达出来,而读者需要自行去感悟。读书笔记正是读者与作者思想的碰撞。无论何时进行读书,读书报告都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其次在阅读完成后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一些创新见解,对不合理的地方,不要急于否定,要在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同时给予适当引导。最后一定要注重实际,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全面,对于名著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因此,要引导学生围绕名著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拓展。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之前,可向学生简单地讲解老舍的生平及名字的由来等,然后播放《骆驼祥子》电影,在播放过程中,教师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对电影内容加以思考。比如,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几个?你认为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造成祥子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对于书中的人物命运有怎样的感想?等等。在看完电影后,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提出阅读原著的要求,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读书笔记来解答看电影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如此,在有思考方向的前提下,驱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记录印象深刻的片段并对整本书从感性思考升华到理性思索。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分类阅读,用对阅读方法
  初中三年需要了解的名著很多,但是内容不尽相同。而在这些内容繁多的名著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名著的题材是属于同一类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时候可以将其分类,根据不同种类名著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昆虫记》和《海底两万里》属于自然科学类作品,对于此类书籍,首先要让学生随着升腾跌宕的故事情节读完整本书,再来感受作者的写作表现手法等,关键是让他们从内容中得到启迪,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而《西游记》《三国演义》《骆驼祥子》和《朝花夕拾》等则分属于文学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大多数的初中生推荐书目都在此列,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类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见,引导学生加强小说阅读是教师所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小说由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情节虽然是小说最重要的部分,但一般名著小说是通过对人物心理和动作的深刻描写体现小说的情节。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结合人生经历或社会现象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涵义,逐步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红星照耀中国》《谈美书简》和《傅雷家书》等属于人文社科类书籍,这部分作品大都有较强的说理性,容易使学生厌烦。在介绍这类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思辨性语言的魅力,继而关注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最后,让学生理解内涵并尝试应用。
  三、精略兼用,提升阅读效率
  阅读在理解的同时还要求效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目标阅读可以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方式。略读的特点是高效率,主动放弃一些内容;而精读则更注重细腻感受书中对人物的描写、社会现状的思考等。
  在名著阅读中,尤其要注意精读和略读的混合使用,例如《西游记》这部名著,如果让学生对每一回的细节都进行精读显然不合理。因此,有效的取舍是非常重要的。在“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这一片段阅读结束后,提出问题:铁扇公主为什么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在一借芭蕉扇后师徒四人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等等。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对前些章节进行回顾及找出他们的对话进行细细体味。《西游记》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如为了表达孙悟空被芭蕉扇扇飞的惨状时用了“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来形容;为了体现铁扇公主对孙悟空的深切痛恨时用了“撮盐入火,火上浇油”的语句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精读。而其中关于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为了渲染气氛加入的诗句等则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此外,书中对于降妖除魔故事的描写大多数较为相似,也可以略读。
  在教学过程中,略读只作为精读的补充,但是就效果来看,略读有更大的应用空间。想要提高阅读名著的效率,两种阅读方法要灵活使用,掌握选择阅读内容的诀窍,即哪些板块需要细细品味,哪些内容可以一目十行地掠过。
  四、阅读共生,推动阅读交流
  语文的共生教学有着丰富的课型,而师生共生是其中基本的课型之一。对于师生共生的课型,我们一般采取自读与共读相结合的方式。
  自读指的是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活动的方法,一般由几个学生或师生之间共同完成。自读可以提升学生对时间的利用效率,而共读则有利于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敦促其互相监督。自读的时候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好可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比如,学校的阅读课、放学后的时间、周末、寒暑假等。根据现行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學生能养成习惯,只需要每天抽出来30分钟来阅读,半个月就可以读完一部二十几万字的名著。如此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量将会有巨大的提升。例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字数大概为12.9万,每天阅读半小时,那么十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对此书的阅读。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家长的协助共同督促学生。
  师生共读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学校可以每周开设一次共读课,提前制定本学期的阅读计划,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进行名著的阅读和解析。在阅读之前,教师首先要进行导读,调动初中生的猎奇心理,勾起他们对名著阅读的欲望。例如,在对儒勒·凡尔纳的巨著《海底两万里》进行导读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他们周游的航行路线是什么?阿龙纳斯与船长尼摩是怎样结识的?等等。导读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阅读完整个故事后,教师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课堂的精彩在于课堂教学生成,更在于学生的生命存在与成长。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践为案例,探究基于文本细读的教学改进。通过三次教学改进的思考,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突出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语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文本细读;教学改进;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去理解作品,分析人物,思考问题。
[摘要] 依据现行英语课标要求,分析教师实施读写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实践。以一节读写整合课为例,探究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 支架理论;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三至五级分级目标中对初中学生写作教学提出要求:能编写简单
[摘要] 数学符号能将数学问题从抽象化演变为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升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情境,作为适应性的存在,通过适应儿童所在的境脉,适应知识真实的样态,适应儿童数学的需求,培育儿童数学符号素养。  [关键词] 数学符号;适应;情境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符号以其表意贴切、简洁明了、抽象程度高、概括性强等特质,便于儿童更好地通晓数学知识关系,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体系,架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
[摘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要的语文教学目标,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确立阅读目标,串联阅读任务;采取有效策略,引导整体阅读;基于阅读核心,促进阅读内化;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以期达到赋能增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  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渗透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品读。部编语文
[摘要] 习作教学应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呵护他们的习作情感,保护他们的习作意识,以促进习作能力不断发展。具体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蓄积生本化的习作素材;表达真实情感,激发生本化的自我感受;依托教材体系,链接生本化的认知经验;关注发展轨迹,推动生本化的能力生长。  [关键词] 生本理念;习作素材;自我感受;认知经验;能力生长  习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很多学生之所以谈“作”色变,
[摘要] 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洞察文本内容,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为学生搭建学练结合的实践平台。具体策略:依托语言单位,在循序渐进中学练结合;关注文本语言,在综合实践中学练结合;强化写法关注,在理性洞察中学练结合。  [关键词] 学练结合;循序渐进;综合实践;理性洞察  学以致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洞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揣摩作者
[摘要] 对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学校层面应注重学生对研学内容的了解,构建主题阅读实践策略,积极开展与主题阅读相对接的研学旅行活动,以更好地实现文本阅读与体验实践的有机统一,增强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主题阅读;研学旅行;实践策略  所谓主题阅读,是就同一主题进行的系统阅读,以避免碎片化阅读造成的知识遗忘。开展一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可以看作阅读积累的过程。有了积累,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需要加强专业化建设,从教育政策导向、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看,情感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认识和把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情感素养,从关系性的情感指向来看,它至少包括指向自身价值系统、课程整体观念、具体课程内容、学生价值学习、课堂交往等方面的情感性表征;从主体性的情感品质来看,它主要包含教师的生活品质与情感态度、价值敏感性、价值鉴赏力、情感构建意识
[摘要] 研学旅行作为当下基础教育领域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式,对学科育人的价值深化至关重要。生物学课程育人的现代转型中,教师组织主题鲜明、统整贯穿的生物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在研学旅行中搭建移动实验室、借力传统工作坊和开展调查报告等方面的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及生命共同体意识,实现生物学科德育价值的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研学实践;课程思政;学科德育;
[摘要] 高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方向。从2021年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释放的信号来看,语文试卷更加注重情境创设,注重学生的文本解读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学势必做出相应的改变,提升教学效益以应对高考改革。本文从新高考的变化入手,从改变形式、练习表达、注重能力三个角度,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考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效益  一、高考改革对语文传统教学的冲击  分析高三新高考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