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改革达到外语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方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240-01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备受关注。根据方案,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中考英语由12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增加到50分。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发出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各省市酝酿的高考方案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英语科目作为改革的重点,其方向也基本上都是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和重要性。这种“不谋而合”的高考改革方向,可以说是体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界、学术界对高考改革走向尤其是英语语言教育改革的一个共识。适当降低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分数比重,有助于打破一味追求英语应试成绩的填鸭式、哑巴式教育,回归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即把学生从十几年的英语语言应试学习中解放出来。
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改革达到外语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大部分地区中学的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际应用,重理解做题、轻口语表达.即使上听力和口语课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做题.结果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单词语法,考试打勾涂圈猜答案的学习方法,并不会运用外语这一语言工具,即使中考、高考英语考试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和大学通过四、六级英语水平考试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在真实英语环境下的口语交流和翻译写作,造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状况非常普遍,这也是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费时、低效、成本高、成绩差、学生厌学重要原因。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的工作、社会交往或国际交流中能够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语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把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移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上来,并能使学生把所学外语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要树立和提高自身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目标和内在学习动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要针对目前学生普通存在的英语基础比较差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注重教学突出重点难点,精讲多练.实用有效
要根据知识本身的使用程度和课后练习的要求.确定讲解的重点、难点,在讲解词语时要重点讲清词语的含义、用法、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句子中的修饰关系以及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在讲解课文时对常用的词、词组、习语和句型要结合使用的实际讲深、讲透,然后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和实际应用,切实打好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要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要把知识转换成能力,必须改变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价值取向是“素质”。这么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英语,但学生学了十几年二十年,依然听不懂张不开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应试教学。在语法上翻来覆去地标准化训练,甚至是钻牛角尖故意搞一些陷阱去考验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教出的学生,往往是分数很高,听说写能力不足。现在,将英语分数降为100分之后,听力依然占50分,如果再加上作文分,这对于促进英语教学向应用转变会起到很大作用。
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的重要性无须质疑,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中国人不可能割裂与英语的联系。但长期以来的“应试化”学习,让国人的英语打上了“哑巴英语”“Chinglish”的标签:考试时能得高分,面对外国人却开不了口;背了那么多句式,一张口就露怯;甚至有些省市的高考英语试题被老外大呼“错得离谱”“表达很怪异”。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英语回归交流工具的本质属性,只能通过考试模式的转变,进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北京的降分改革之所以引发热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导向意义。教学内容与重点如何转移要以对英语的评价方式为准。也就是说,“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不能只是一次简单的分数调整,与之相配套的英语教学模式、考试模式、录取模式等的转变,才是最根本、最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方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240-01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备受关注。根据方案,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中考英语由12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增加到50分。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发出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各省市酝酿的高考方案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英语科目作为改革的重点,其方向也基本上都是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和重要性。这种“不谋而合”的高考改革方向,可以说是体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界、学术界对高考改革走向尤其是英语语言教育改革的一个共识。适当降低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分数比重,有助于打破一味追求英语应试成绩的填鸭式、哑巴式教育,回归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即把学生从十几年的英语语言应试学习中解放出来。
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改革达到外语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大部分地区中学的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际应用,重理解做题、轻口语表达.即使上听力和口语课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做题.结果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单词语法,考试打勾涂圈猜答案的学习方法,并不会运用外语这一语言工具,即使中考、高考英语考试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和大学通过四、六级英语水平考试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在真实英语环境下的口语交流和翻译写作,造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状况非常普遍,这也是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费时、低效、成本高、成绩差、学生厌学重要原因。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的工作、社会交往或国际交流中能够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语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把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移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上来,并能使学生把所学外语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要树立和提高自身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目标和内在学习动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要针对目前学生普通存在的英语基础比较差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注重教学突出重点难点,精讲多练.实用有效
要根据知识本身的使用程度和课后练习的要求.确定讲解的重点、难点,在讲解词语时要重点讲清词语的含义、用法、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句子中的修饰关系以及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在讲解课文时对常用的词、词组、习语和句型要结合使用的实际讲深、讲透,然后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和实际应用,切实打好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要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要把知识转换成能力,必须改变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价值取向是“素质”。这么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英语,但学生学了十几年二十年,依然听不懂张不开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应试教学。在语法上翻来覆去地标准化训练,甚至是钻牛角尖故意搞一些陷阱去考验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教出的学生,往往是分数很高,听说写能力不足。现在,将英语分数降为100分之后,听力依然占50分,如果再加上作文分,这对于促进英语教学向应用转变会起到很大作用。
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的重要性无须质疑,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中国人不可能割裂与英语的联系。但长期以来的“应试化”学习,让国人的英语打上了“哑巴英语”“Chinglish”的标签:考试时能得高分,面对外国人却开不了口;背了那么多句式,一张口就露怯;甚至有些省市的高考英语试题被老外大呼“错得离谱”“表达很怪异”。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英语回归交流工具的本质属性,只能通过考试模式的转变,进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北京的降分改革之所以引发热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导向意义。教学内容与重点如何转移要以对英语的评价方式为准。也就是说,“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不能只是一次简单的分数调整,与之相配套的英语教学模式、考试模式、录取模式等的转变,才是最根本、最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