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文化形态可以分为聚合型、离散型和接续型三种。聚合型乡村面临的困境包括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不足、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以接入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发展乡村文化。离散型乡村文化存在三种困境: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基础设施,忽视文化内核。这类乡村应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重构乡村文化。接续型乡村文化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再生方面存在抛弃乡村传统、无视村情民需、脱离乡土乡民的问题,治理过程中应以文化的创造性再生为理念对乡村文化进行本土化、可持续、差异化的创新。
〔关键词〕乡村文化重构;内源性治理资源;创造性转化;文化共同体;村情民需
〔中图分类号〕G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0)01-0037-06
〔基金项目〕山西省委统战部智库专家项目“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乡村文化重构与发展”;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之后,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在不同地区的实施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解读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古村落发展、精准扶贫等方面。以重构乡村文化为视角对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情况的研究很少,以实践为基础研究S省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成果亦不多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七篇明确提出要“繁荣乡村文化”,并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等三个方面作出了宏观部署〔1〕。以此为基础,结合对S省乡村文化形态的实地调研,本文以乡村文化的重构与发展为切入点,对差异化的乡村文化进行了类型学分析,针对在实践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乡村文化的基本形态
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境因素,又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题中之义。不同类型的乡村文化提供了不同的情境,对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学者根据村庄社会结构差异将中国村庄类型划分为团结型、分裂型与分散型三种类型〔2〕4,而关于乡村文化基本形态的类型学研究尚不多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中把乡村类型划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种类型〔1〕。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就乡村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言,不同的乡村文化类型与上述四种类型的村庄是交织在一起的。
(一)聚合型乡村文化
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多见于特色保护类村庄和集聚提升类村庄。聚合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宗族传统、历史记忆、特色景观、特色产业等,围绕着这些资源,以村庄为空间载体,在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文化延续上呈现出聚合性的特点,形成了强内聚力的文化形态。值得指出的是,聚合型乡村文化给乡村治理提供了内源性资源,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不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方向相一致,也会遭遇转型困境。
(二)离散型乡村文化
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多见于城郊融合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离散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受区位条件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村庄的文化资源基础薄弱,或者由于农村空心化、城镇化或村庄搬迁撤并等原因,其历史印记和文化脉络逐渐消失,内生的传统力量趋于瓦解,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文化延续上呈现出离心分散的特点,乡村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形成了“有形无神”的文化形态。
(三)接续型乡村文化
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散见于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和搬迁撤并四类村庄中,其存在形式也有差异。接续型乡村文化是聚合型乡村文化和离散型乡村文化的衍生形态,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继承了聚合型乡村文化的内源性资源,尝试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适应现代乡村治理要求的文化形态;另一种是通过接入新的文化资源来破解离散型乡村文化的困境而形成的乡村文化形态。简单来讲,接续型乡村文化在连接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延续乡村文化内核和社会内聚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创造性转化与重构,是一种过渡型的文化形态。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种文化形态是过渡型、过程性的,但是如果在方式方法上出现偏差,接续型乡村文化也会给乡村治理带来困境。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依據上述文化类型,运用结构性访谈法与深度访谈法选择了典型村庄进行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聚合型乡村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不足、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离散型乡村文化在重构时会遇到三种困境: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基础设施,忽视文化内核。接续型乡村文化在连接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延续乡村文化内核和社会内聚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创造性转化与重构,但是一些村庄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再生方面存在抛弃乡村传统、无视村情民需、脱离乡土乡民等问题。
(一)聚合型乡村文化的发展困境
聚合型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培育上拥有天然的优势,丰富的文化基础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内源性资源,但是一些村庄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足、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等。
1.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强内聚力是聚合型乡村文化的突出特点,传统的文化和社会资源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为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共同体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宗族组织和家族力量如果不能实现自我更新和创造性转化,反而有可能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阻碍力量。宗族或家族势力影响着村庄的权威格局〔3〕,通过左右选举进而控制村庄的正式权力〔4〕。在一些村庄,家族和派系对村庄经济利益的垄断和争夺不仅影响了村庄的发展,而且还会催生黑恶势力〔5〕,破坏乡村文化生态和自治秩序。 2.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足。在S省,有相当一部分的历史文化名村古镇都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以X市B村为例,该村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军事阵地,名将尉迟恭曾镇守此地,当地的静安寺是全国仅存的三座静安寺之一,建筑风格独特,蕴含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B村被选入全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近年来该村对存留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却不够,尤其是缺乏对当地历史传统和家族文化的挖掘;又如,位于C市的Y村古镇是明清古村镇建筑的杰出代表,保留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历史上这里以铁器制造著称,这座古镇蕴含了丰富的铁器文化和建筑文化。当地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形式多样,但是内涵建设还不充分。铁器博物馆内仅陈列着铁器,缺乏对铁器文化的挖掘和科普,博物馆内也没有专职讲解人员;当地有许多家族大院,并未修缮,也没有相关的家族资料。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当地设有农家书屋和老年活动室,有专人对其进行管理,但是老年活动中心与农家书屋紧邻,活动中心的嘈杂声不时传入书屋;农家书屋内仅有几本饲养动物的书,然而当地却并没有饲养家禽的村民。
3.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千篇一律。一些聚合型村庄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开发,但是其中一些村庄的开发模式单一,虽然打着“一村一品”的名号,实际上走的是“简单重复”“照搬模仿”的道路,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以旅游和农家乐等产品为主,大多是表层开发,品位不高,相较于其他地区并没有竞争优势。有些在短时期内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冯骥才在“中国传统村落国际高峰论坛”上曾经将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雷同总结为:旅游为纲、迁走原住民、开店招商、装扮景点、公园化、民俗表演、农家乐、民宿、伪民间故事、红灯笼等〔6〕29。以X市Z村为例,该村的玉泉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景色宜人,被称为“天然氧吧”“城市的后花园”。该村依靠其优美的景色以及悠久的历史来开发旅游产业,但遗憾的是,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没有进行深度挖掘,缺乏特色景点,短期内虽然可以吸引游客游玩,但由于缺乏文化深度,发展远景堪忧。
(二)离散型乡村文化的重构困境
在离散型村庄中,需要重新构筑乡村文化,以使乡村共同体得以延续和兴盛,但是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在重构时会面临以下困境:一些村庄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部分村庄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还有一些村庄虽然着力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却存在偏重基础设施、忽视文化内核的问题。
1.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离散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内生的传统力量趋于瓦解,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文化延续上离心化和分散化。一些村庄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城郊结合部,受到城镇化的影响比较大,乡村文化在这一进程中受到了冲击,趋于解体;一些村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空心化,使得原有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因缺乏传承而逐渐消失。在这两类村庄中,乡村文化的重建基础都很薄弱。以X市Z村为例,由于临近客运中心,村内的人口结构受到外来经商人员的不断移入和年轻人的不断流出两方面因素影响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外来人口已经占村庄人口的1/3,对原有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冲击,城镇化的过程也动摇了传统乡村文化的根基,这种情况下的乡村就面临着文化重构的问题。
2.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对乡村振兴而言,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7〕。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离散型村庄,脱贫致富是村庄发展的首要目标,既缺乏文化重建的经济条件,也缺乏文化重建的主观意愿。例如,Y市的J村,当地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水资源日趋枯竭。近年来该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逐步完成,但是耕地浇灌水利工程还没有实现全覆盖,村庄远离市区,缺少外来资金,村民的收入偏低,村民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摆脱贫困上,很少有人愿意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又如,D市的H村,该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且村民以留守老人为主,加之该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人均收入较低,留守老人满足于现状,外出务工的村民无意愿回村发展,受到这些条件以及当地管理人员和组织人员的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文化建设很难推动。
3.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设施轻内核。离散型村庄的文化重构多采取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式,借助自上而下推进的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文化站、文化广场、文体设施建设等方式向乡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实施过程中存在软硬件不协调、重形式轻内涵,硬件設施与村民实际需求不符,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很难起到重建乡村文化的作用。以C市X村为例,广场、文化活动室、墙画以及多媒体投影设备都增加了当地的文化气息,但广场大部分时间都被闲置,文化活动室的设施也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常年处于被封存状态。该村文化设施建设硬件较完备,但是限于文化传统基础薄弱和村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高,这些硬件设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接续型乡村文化的创新困境
接续型乡村文化在连接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延续乡村文化内核和社会内聚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创造性转化与重构,但是一些村庄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再生方面存在抛弃乡村传统、无视村情民需、脱离乡土乡民等问题。
1.抛弃乡村传统的“破坏式”创新。一些村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重视经济效益,实现了脱贫致富,并且创新了乡村治理方式,但遗憾的是,这种创新是抛弃了乡村传统的“破坏式”创新,经济发展起来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却受到了压缩,传统的民俗文化面临断代危险。以X市S村为例,该村的发展依靠乡村企业,全体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当地的企业,因此该村的治理主要依托于企业内部的治理。以企业发展为核心,村民围绕着新的经济关系组织起来了,这就改变了村民之间原有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孕育出了新的社会关系和乡村文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乡村文化没有与新的生产方式相结合,作为文化纽带的民俗活动逐渐消失,乡村传统的生活文化走向凋敝,人们容易迷失在经济利益中,生活的意义感和仪式感逐渐弱化,长远看来会削弱乡风文明的基础。 2.无视村情民需的“效仿式”创新。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等蔚然成风的形势下,许多村庄非常重视文化阵地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资源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村庄未能立足村情民需、盘活地方特色资源,创新变成“效仿”,空有其形。以D市D村为例,该村借助省财政提供的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50万专项资金,修建了占地4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广场修得很漂亮,文化墙上也有文化符号展示,但基本没有相关健身设施,对当地村民来说它只是供游客观赏休憩的地方,未起到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又如,以X市N村为例,该村自身文化特色不鲜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该村尝试通过建设新的经济文化形态来破解这一困境,修建了一个简单的庄园,设有动物园、农家乐,偶尔会有外来旅游的游客,但是该庄园特色不鲜明,与附近农家乐雷同,无法长期吸引游客,不能为村民带来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发展前景不乐观。
3.脱离乡土乡民的“外来式”创新。任何创新形式如果脱离乡土乡民,就会形成文化断层。在接续型村庄中,有些村庄以外来文化为契机,寻找经济增长点,这虽然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机遇,但是脱离本土文化的嫁接也有可能遭遇“水土不服”。以C市J村为例,该村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有30余处自然风光,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貌,每年会有摄影家、学生来这里拍照和写生,还建立了写生基地。当地试图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在村中心修建了商业街,造成了村庄自然风貌的破坏。如此发展下去,这里也就失去了摄影和写生的价值。如果不能实现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那么创新就有可能夭折。
三、乡村文化重构与发展的路径
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应有助于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这就要重构乡村文化以适应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现代乡村治理观念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乡村文化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对接,在具有不同类型文化的乡村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方式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一)聚合型:以接入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发展乡村文化
1.激活乡村社会的因素包括乡土文化、乡土经济和乡土伦理等内源性治理资源。针对那些有丰厚社会治理资源的聚合型村庄,需要对原有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进行创造性转化,激活其内源性的治理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首先,在宗族家族势力强大的聚合型村庄,可以利用当地已有的社会资源,通过组建“宗族理事会”“乡贤理事会”〔8〕“老年人协会”〔9〕69等村民自治组织,激活这些传统的内源性治理资源,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规范其运行,使之继续发挥凝聚乡村共同体的作用,带动乡风文明。其次,在拥有良好家风和村规民约的聚合型村庄,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后接入乡村治理机制,有历史、受公认、接地气的村规民约能够有效弥补法律不及之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再次,鼓励和培育乡村自治组织与兴趣协会,适当地将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引入乡村文化建设中,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自发自觉地保护和延续传统文化,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世界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再生。
2.系统规划乡土资源的保护开发。针对一些聚合型村庄存在资源保护开发不充分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乡土资源的开发要将“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并重,既要有总体规划,也要因地制宜;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追求长期效益;既要重视资源保护和开发,也要重视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其次,要有规划、分层次、分阶段地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将乡村文化资源按照类型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开发方式。有物质载体的文化资源,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要注意做好物质载体的保护;无物质载体的文化资源,如传统工艺技艺、民俗文化活动、民间传说、家风家训、历史传统等,要创新传承的形式,在保护原生态的乡土、乡音、乡技的基础上,与现代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方向结合起来。再次,在传统资源的保护开发过程中,注重开发有文化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的核心文化产品,要防止商业化导致的文化内涵变异,防止因开发而导致的乡村文化解体。
3.依托智库力量提升资源开发层次。针对一些聚合型村庄存在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的问题,应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智库力量进行科学设计,做深层次、内涵式开发,形成多元化、特色化和高水平的开发模式。首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资源优势组建专业化的高端智库力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规划指导。其次,聚合型村庄可以利用本村资源进行乡村智库建设〔10〕,邀请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乡土情怀的当地文化人士、祖籍在本村的专家学者、生长于本村的优秀人才等,本土化的智库在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再次,依托智库力量的乡村文化建设要设定周期,进行追踪考核,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实施文化政策风险预测和评估,及時反馈和矫正,预防和规避风险的发生,减少因政策失误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离散型: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重构乡村文化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激发主体意识。对于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的离散型村庄而言,首要的目标是挽救和保护乡村文化,明确“为谁重建”“向谁重建”的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首先,离散型村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扎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土乡愁是最好的资源,也是让离心分散的村庄共同体重新聚集起来的根本所在,所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能脱离乡土民情。其次,要引导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听取村民的需求和建议,调动村民使用设施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借助文化设施、文化平台和文化活动,构建起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次,鼓励和培育自发性质的村民文化组织,引导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激发村民作为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联动产业发展。对于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的离散型村庄而言,实现脱贫致富是关键,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空谈文化建设,因此这一类村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设法联动产业发展。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入手,将乡村文化纳入企业发展产业链中,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应止步于文体设施和文化活动,更应服务于村庄的整体发展。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通过技术培训活动、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提高村民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丰富当地乡村文化的内涵。同时,要注意防止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资本和市场的逐利性对乡村文化价值的忽略,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培育文化内涵。实践中,一些乡村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过程中脱离本村实际,造成了大量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文化惠民工程不能仅停留在建设设施上,更要从村情民需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实用和发展兼备。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阵地的建设中,既要在景观设施中体现,又要渗透到“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以及人伦日用等各类活动中。其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创新形式,激发村民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文化作为乡村共同体的纽带作用。再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与提高村民文化素养结合起来,从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入手,通过开设农民技能培训班等方式,在“扶智”中培育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
(三)接续型:以文化的创造性再生为理念创新乡村文化
1.接续型创新是可持续创新,重视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传统乡村文化向现代化转型中,不能仅注重经济利益或者短期效益,还要重视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所谓“接续”,就是既要“对接”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又要“延续”传统文化脉络。首先,创新不是破坏传统,要重视延续已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良好社会风尚。其次,延续传统文化不是因循守旧,要做好“移风易俗”,将藏于乡野的家风民风乡风融入现代乡村生活,对接现代乡村治理机制。再次,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文化的创新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注重创新的可持续效应,不断夯实乡风文明的基础,以此来推动乡村文化的长远发展。
2.接续型创新是差异化创新,重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村情民需。对于一些村庄无视村情民需的“效仿式”创新问题,应该提倡创新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民生的,民需是创新的原动力;另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盘活地方特色资源,村情决定了创新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要走系统化的特色道路,体现差异化的村情民需,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公共文化。
3.接续型创新是本土化创新,重视构筑扎根乡土乡民的文化共同体。对于一些村庄脱離乡土乡民的“外来式”创新的问题,应该重视对其进行本土化创新。但是,本土化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拒绝外来文化,而是强调本土文化与其他外来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1).
〔2〕贺雪峰.南北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刘金海.宗族对乡村权威及其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南学术,2016(01):80-87.
〔4〕张星久.农村宗族问题与村级治理的初步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05):56-59.
〔5〕刘守英,熊雪峰.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与秩序演变〔J〕.农业经济问题,2018(09):10-23.
〔6〕杨静.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1).
〔8〕王文龙.新乡贤与乡村治理:地区差异、治理模式选择与目标耦合〔J〕.农业经济问题,2018(10):78-84.
〔9〕贺雪峰.治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0〕赵秀玲.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智库建设〔J〕.智慧中国,2018(05):88-90.
责任编辑郭丽娟
〔关键词〕乡村文化重构;内源性治理资源;创造性转化;文化共同体;村情民需
〔中图分类号〕G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0)01-0037-06
〔基金项目〕山西省委统战部智库专家项目“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乡村文化重构与发展”;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之后,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在不同地区的实施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解读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古村落发展、精准扶贫等方面。以重构乡村文化为视角对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情况的研究很少,以实践为基础研究S省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成果亦不多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七篇明确提出要“繁荣乡村文化”,并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等三个方面作出了宏观部署〔1〕。以此为基础,结合对S省乡村文化形态的实地调研,本文以乡村文化的重构与发展为切入点,对差异化的乡村文化进行了类型学分析,针对在实践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乡村文化的基本形态
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境因素,又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题中之义。不同类型的乡村文化提供了不同的情境,对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学者根据村庄社会结构差异将中国村庄类型划分为团结型、分裂型与分散型三种类型〔2〕4,而关于乡村文化基本形态的类型学研究尚不多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中把乡村类型划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种类型〔1〕。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就乡村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言,不同的乡村文化类型与上述四种类型的村庄是交织在一起的。
(一)聚合型乡村文化
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多见于特色保护类村庄和集聚提升类村庄。聚合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宗族传统、历史记忆、特色景观、特色产业等,围绕着这些资源,以村庄为空间载体,在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文化延续上呈现出聚合性的特点,形成了强内聚力的文化形态。值得指出的是,聚合型乡村文化给乡村治理提供了内源性资源,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不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方向相一致,也会遭遇转型困境。
(二)离散型乡村文化
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多见于城郊融合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离散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受区位条件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村庄的文化资源基础薄弱,或者由于农村空心化、城镇化或村庄搬迁撤并等原因,其历史印记和文化脉络逐渐消失,内生的传统力量趋于瓦解,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文化延续上呈现出离心分散的特点,乡村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形成了“有形无神”的文化形态。
(三)接续型乡村文化
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散见于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和搬迁撤并四类村庄中,其存在形式也有差异。接续型乡村文化是聚合型乡村文化和离散型乡村文化的衍生形态,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继承了聚合型乡村文化的内源性资源,尝试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适应现代乡村治理要求的文化形态;另一种是通过接入新的文化资源来破解离散型乡村文化的困境而形成的乡村文化形态。简单来讲,接续型乡村文化在连接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延续乡村文化内核和社会内聚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创造性转化与重构,是一种过渡型的文化形态。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种文化形态是过渡型、过程性的,但是如果在方式方法上出现偏差,接续型乡村文化也会给乡村治理带来困境。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依據上述文化类型,运用结构性访谈法与深度访谈法选择了典型村庄进行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聚合型乡村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不足、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离散型乡村文化在重构时会遇到三种困境: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基础设施,忽视文化内核。接续型乡村文化在连接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延续乡村文化内核和社会内聚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创造性转化与重构,但是一些村庄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再生方面存在抛弃乡村传统、无视村情民需、脱离乡土乡民等问题。
(一)聚合型乡村文化的发展困境
聚合型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培育上拥有天然的优势,丰富的文化基础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内源性资源,但是一些村庄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足、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等。
1.传统社会资源的公共性转型问题。强内聚力是聚合型乡村文化的突出特点,传统的文化和社会资源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为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共同体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宗族组织和家族力量如果不能实现自我更新和创造性转化,反而有可能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阻碍力量。宗族或家族势力影响着村庄的权威格局〔3〕,通过左右选举进而控制村庄的正式权力〔4〕。在一些村庄,家族和派系对村庄经济利益的垄断和争夺不仅影响了村庄的发展,而且还会催生黑恶势力〔5〕,破坏乡村文化生态和自治秩序。 2.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足。在S省,有相当一部分的历史文化名村古镇都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以X市B村为例,该村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军事阵地,名将尉迟恭曾镇守此地,当地的静安寺是全国仅存的三座静安寺之一,建筑风格独特,蕴含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B村被选入全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近年来该村对存留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却不够,尤其是缺乏对当地历史传统和家族文化的挖掘;又如,位于C市的Y村古镇是明清古村镇建筑的杰出代表,保留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历史上这里以铁器制造著称,这座古镇蕴含了丰富的铁器文化和建筑文化。当地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形式多样,但是内涵建设还不充分。铁器博物馆内仅陈列着铁器,缺乏对铁器文化的挖掘和科普,博物馆内也没有专职讲解人员;当地有许多家族大院,并未修缮,也没有相关的家族资料。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当地设有农家书屋和老年活动室,有专人对其进行管理,但是老年活动中心与农家书屋紧邻,活动中心的嘈杂声不时传入书屋;农家书屋内仅有几本饲养动物的书,然而当地却并没有饲养家禽的村民。
3.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千篇一律。一些聚合型村庄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开发,但是其中一些村庄的开发模式单一,虽然打着“一村一品”的名号,实际上走的是“简单重复”“照搬模仿”的道路,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以旅游和农家乐等产品为主,大多是表层开发,品位不高,相较于其他地区并没有竞争优势。有些在短时期内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冯骥才在“中国传统村落国际高峰论坛”上曾经将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雷同总结为:旅游为纲、迁走原住民、开店招商、装扮景点、公园化、民俗表演、农家乐、民宿、伪民间故事、红灯笼等〔6〕29。以X市Z村为例,该村的玉泉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景色宜人,被称为“天然氧吧”“城市的后花园”。该村依靠其优美的景色以及悠久的历史来开发旅游产业,但遗憾的是,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没有进行深度挖掘,缺乏特色景点,短期内虽然可以吸引游客游玩,但由于缺乏文化深度,发展远景堪忧。
(二)离散型乡村文化的重构困境
在离散型村庄中,需要重新构筑乡村文化,以使乡村共同体得以延续和兴盛,但是这一类型的乡村文化在重构时会面临以下困境:一些村庄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部分村庄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还有一些村庄虽然着力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却存在偏重基础设施、忽视文化内核的问题。
1.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离散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内生的传统力量趋于瓦解,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文化延续上离心化和分散化。一些村庄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城郊结合部,受到城镇化的影响比较大,乡村文化在这一进程中受到了冲击,趋于解体;一些村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空心化,使得原有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因缺乏传承而逐渐消失。在这两类村庄中,乡村文化的重建基础都很薄弱。以X市Z村为例,由于临近客运中心,村内的人口结构受到外来经商人员的不断移入和年轻人的不断流出两方面因素影响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外来人口已经占村庄人口的1/3,对原有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冲击,城镇化的过程也动摇了传统乡村文化的根基,这种情况下的乡村就面临着文化重构的问题。
2.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对乡村振兴而言,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7〕。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离散型村庄,脱贫致富是村庄发展的首要目标,既缺乏文化重建的经济条件,也缺乏文化重建的主观意愿。例如,Y市的J村,当地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水资源日趋枯竭。近年来该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逐步完成,但是耕地浇灌水利工程还没有实现全覆盖,村庄远离市区,缺少外来资金,村民的收入偏低,村民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摆脱贫困上,很少有人愿意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又如,D市的H村,该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且村民以留守老人为主,加之该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人均收入较低,留守老人满足于现状,外出务工的村民无意愿回村发展,受到这些条件以及当地管理人员和组织人员的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文化建设很难推动。
3.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设施轻内核。离散型村庄的文化重构多采取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式,借助自上而下推进的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文化站、文化广场、文体设施建设等方式向乡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实施过程中存在软硬件不协调、重形式轻内涵,硬件設施与村民实际需求不符,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很难起到重建乡村文化的作用。以C市X村为例,广场、文化活动室、墙画以及多媒体投影设备都增加了当地的文化气息,但广场大部分时间都被闲置,文化活动室的设施也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常年处于被封存状态。该村文化设施建设硬件较完备,但是限于文化传统基础薄弱和村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高,这些硬件设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接续型乡村文化的创新困境
接续型乡村文化在连接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延续乡村文化内核和社会内聚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创造性转化与重构,但是一些村庄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再生方面存在抛弃乡村传统、无视村情民需、脱离乡土乡民等问题。
1.抛弃乡村传统的“破坏式”创新。一些村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重视经济效益,实现了脱贫致富,并且创新了乡村治理方式,但遗憾的是,这种创新是抛弃了乡村传统的“破坏式”创新,经济发展起来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却受到了压缩,传统的民俗文化面临断代危险。以X市S村为例,该村的发展依靠乡村企业,全体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当地的企业,因此该村的治理主要依托于企业内部的治理。以企业发展为核心,村民围绕着新的经济关系组织起来了,这就改变了村民之间原有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孕育出了新的社会关系和乡村文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乡村文化没有与新的生产方式相结合,作为文化纽带的民俗活动逐渐消失,乡村传统的生活文化走向凋敝,人们容易迷失在经济利益中,生活的意义感和仪式感逐渐弱化,长远看来会削弱乡风文明的基础。 2.无视村情民需的“效仿式”创新。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等蔚然成风的形势下,许多村庄非常重视文化阵地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资源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村庄未能立足村情民需、盘活地方特色资源,创新变成“效仿”,空有其形。以D市D村为例,该村借助省财政提供的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50万专项资金,修建了占地4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广场修得很漂亮,文化墙上也有文化符号展示,但基本没有相关健身设施,对当地村民来说它只是供游客观赏休憩的地方,未起到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又如,以X市N村为例,该村自身文化特色不鲜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该村尝试通过建设新的经济文化形态来破解这一困境,修建了一个简单的庄园,设有动物园、农家乐,偶尔会有外来旅游的游客,但是该庄园特色不鲜明,与附近农家乐雷同,无法长期吸引游客,不能为村民带来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发展前景不乐观。
3.脱离乡土乡民的“外来式”创新。任何创新形式如果脱离乡土乡民,就会形成文化断层。在接续型村庄中,有些村庄以外来文化为契机,寻找经济增长点,这虽然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机遇,但是脱离本土文化的嫁接也有可能遭遇“水土不服”。以C市J村为例,该村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有30余处自然风光,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貌,每年会有摄影家、学生来这里拍照和写生,还建立了写生基地。当地试图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在村中心修建了商业街,造成了村庄自然风貌的破坏。如此发展下去,这里也就失去了摄影和写生的价值。如果不能实现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那么创新就有可能夭折。
三、乡村文化重构与发展的路径
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应有助于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这就要重构乡村文化以适应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现代乡村治理观念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乡村文化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对接,在具有不同类型文化的乡村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方式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一)聚合型:以接入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发展乡村文化
1.激活乡村社会的因素包括乡土文化、乡土经济和乡土伦理等内源性治理资源。针对那些有丰厚社会治理资源的聚合型村庄,需要对原有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进行创造性转化,激活其内源性的治理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首先,在宗族家族势力强大的聚合型村庄,可以利用当地已有的社会资源,通过组建“宗族理事会”“乡贤理事会”〔8〕“老年人协会”〔9〕69等村民自治组织,激活这些传统的内源性治理资源,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规范其运行,使之继续发挥凝聚乡村共同体的作用,带动乡风文明。其次,在拥有良好家风和村规民约的聚合型村庄,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后接入乡村治理机制,有历史、受公认、接地气的村规民约能够有效弥补法律不及之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再次,鼓励和培育乡村自治组织与兴趣协会,适当地将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引入乡村文化建设中,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自发自觉地保护和延续传统文化,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世界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再生。
2.系统规划乡土资源的保护开发。针对一些聚合型村庄存在资源保护开发不充分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乡土资源的开发要将“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并重,既要有总体规划,也要因地制宜;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追求长期效益;既要重视资源保护和开发,也要重视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其次,要有规划、分层次、分阶段地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将乡村文化资源按照类型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开发方式。有物质载体的文化资源,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要注意做好物质载体的保护;无物质载体的文化资源,如传统工艺技艺、民俗文化活动、民间传说、家风家训、历史传统等,要创新传承的形式,在保护原生态的乡土、乡音、乡技的基础上,与现代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方向结合起来。再次,在传统资源的保护开发过程中,注重开发有文化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的核心文化产品,要防止商业化导致的文化内涵变异,防止因开发而导致的乡村文化解体。
3.依托智库力量提升资源开发层次。针对一些聚合型村庄存在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的问题,应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智库力量进行科学设计,做深层次、内涵式开发,形成多元化、特色化和高水平的开发模式。首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资源优势组建专业化的高端智库力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规划指导。其次,聚合型村庄可以利用本村资源进行乡村智库建设〔10〕,邀请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乡土情怀的当地文化人士、祖籍在本村的专家学者、生长于本村的优秀人才等,本土化的智库在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再次,依托智库力量的乡村文化建设要设定周期,进行追踪考核,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实施文化政策风险预测和评估,及時反馈和矫正,预防和规避风险的发生,减少因政策失误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离散型: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重构乡村文化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激发主体意识。对于乡村文化趋于解体、重建基础薄弱的离散型村庄而言,首要的目标是挽救和保护乡村文化,明确“为谁重建”“向谁重建”的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首先,离散型村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扎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土乡愁是最好的资源,也是让离心分散的村庄共同体重新聚集起来的根本所在,所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能脱离乡土民情。其次,要引导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听取村民的需求和建议,调动村民使用设施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借助文化设施、文化平台和文化活动,构建起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次,鼓励和培育自发性质的村民文化组织,引导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激发村民作为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联动产业发展。对于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重建条件的离散型村庄而言,实现脱贫致富是关键,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空谈文化建设,因此这一类村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设法联动产业发展。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入手,将乡村文化纳入企业发展产业链中,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应止步于文体设施和文化活动,更应服务于村庄的整体发展。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通过技术培训活动、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提高村民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丰富当地乡村文化的内涵。同时,要注意防止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资本和市场的逐利性对乡村文化价值的忽略,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培育文化内涵。实践中,一些乡村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过程中脱离本村实际,造成了大量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文化惠民工程不能仅停留在建设设施上,更要从村情民需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实用和发展兼备。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阵地的建设中,既要在景观设施中体现,又要渗透到“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以及人伦日用等各类活动中。其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创新形式,激发村民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文化作为乡村共同体的纽带作用。再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与提高村民文化素养结合起来,从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入手,通过开设农民技能培训班等方式,在“扶智”中培育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
(三)接续型:以文化的创造性再生为理念创新乡村文化
1.接续型创新是可持续创新,重视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传统乡村文化向现代化转型中,不能仅注重经济利益或者短期效益,还要重视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所谓“接续”,就是既要“对接”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又要“延续”传统文化脉络。首先,创新不是破坏传统,要重视延续已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良好社会风尚。其次,延续传统文化不是因循守旧,要做好“移风易俗”,将藏于乡野的家风民风乡风融入现代乡村生活,对接现代乡村治理机制。再次,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文化的创新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注重创新的可持续效应,不断夯实乡风文明的基础,以此来推动乡村文化的长远发展。
2.接续型创新是差异化创新,重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村情民需。对于一些村庄无视村情民需的“效仿式”创新问题,应该提倡创新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民生的,民需是创新的原动力;另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盘活地方特色资源,村情决定了创新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要走系统化的特色道路,体现差异化的村情民需,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公共文化。
3.接续型创新是本土化创新,重视构筑扎根乡土乡民的文化共同体。对于一些村庄脱離乡土乡民的“外来式”创新的问题,应该重视对其进行本土化创新。但是,本土化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拒绝外来文化,而是强调本土文化与其他外来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1).
〔2〕贺雪峰.南北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刘金海.宗族对乡村权威及其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南学术,2016(01):80-87.
〔4〕张星久.农村宗族问题与村级治理的初步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05):56-59.
〔5〕刘守英,熊雪峰.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与秩序演变〔J〕.农业经济问题,2018(09):10-23.
〔6〕杨静.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1).
〔8〕王文龙.新乡贤与乡村治理:地区差异、治理模式选择与目标耦合〔J〕.农业经济问题,2018(10):78-84.
〔9〕贺雪峰.治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0〕赵秀玲.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智库建设〔J〕.智慧中国,2018(05):88-90.
责任编辑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