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语法知识的输出,逆向分析贵州地区初高中教师对语法知识概念和语法术语的教授现状。分析表明,贵州地区初高中教师语法知识相对老旧,未能与革新的语法概念同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对贵州地区英语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法概念 语法术语 知识更新
一、引言
鉴于英语学习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英语教育的研究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焦点更多聚集在思辨前沿的理论观点,而鲜少关注英语教师的教学技巧、能力等领域。贵州省的经济、教育状况仍处于我们国欠发达地区之列,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的利好形势下,改善优化西部的教育结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语法知识的教授为切入点,浅析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教学现状,探寻其中的不足,旨在呼吁地方教育部门及英语教师本身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完善和提升,优化师资结构,从而提升贵州地区初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语法知识教授现状
学生的语法知识输出能真实地反映初高中教师的普遍教学状况。通过观察所教授的英语专业学生课堂上语法术语的表述、访谈部分学生初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状况及在带领学生实习时旁听部分初高中英语老师课堂授课,作者了解到以下境况:
语法知识概念与语法知识能力不同,学者对知识的概念的了解不需经过自己的加工,主要取决于知识传授者的输入,而知识能力,需经过自己内化加工的输出只能部分反映知识传授者的知识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概念认识能反映其老师的认知。通过观察,作者发现学生在初高中所接收的语法观点并不适应英语语言的发展。也就是说,当第一次语法课,被问及英语有几种时态(Tense)时,历届学生均会给出有3种到16种的不同答案。这一被学生看做理所当然的答案,却与现在英语的发展不相符。《薄冰:英语语法》(2007))认为英语语法中的时态(tense)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是表示行为、动作、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在英语中有16种时态。华克键(2008)在其《无敌英语语法》一书中将时态分作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完成时几大类展开论述。这两本书在初高中学生中颇具影响力,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所提到的关于时态的阐述符合该书问世时的语言发展要求。而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这两本书中的观点已过时老旧。章振邦(2013)在《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教师用书》中提到,传统语法的“时态”划分有两个前提:一是认为英语的Tense已包括Aspect(体态),即认为Aspect不是独立于Tense以外的语法范畴;二是认为英语动词有“将来时”,从而也有“过去将来时”。这完全是依据拉丁语建立起来的时制。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有影响力的语法著作举例论证,认为英语动词有两个“时”和两个“体”:两个时是现在时和过去时;两个体是进行体和完成体。且英语动词没有将来时,只存在将来时间。这与传统语法不相符的提法,是先进的,具有说服力的理念。
此外,通过观察学生日常回答问题的用语,作者发现该地区教师所沿用的一些语法术语的汉译已不符合当今盛行的语法术语的表达。例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将modal verb译作“情态动词”。《 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之商榷》(2012)一文中提到将modal verb译作“情态助动词”便于中国学生的认知。一方面在形式上它具有助动词的部分特征,另一方面在意义上是一种表示能力、情态态度的感情色彩词。又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将non-finite verb译作“非谓语动词”。章振邦(2013)认为“非谓语动词”这一术语暗示了句子中的动词成分就是“谓语”,把谓语和动词成分混为一谈。而直译为“非限定动词”更能准确的阐明该动词不带“时”的标记,也不因主语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及学生习惯使用的“动名词”应译作“-ING分词”。英语语法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知识某个语法点的简单标识,而是相应语法点最基本特点的集中体现。
三、结语
针对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教授现状,作者认为新的语法概念的形成或是语法术语汉译的革新是广大语言研究者的智慧结晶,是顺应英语语言研究发展的时代成果。及时更新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是必要且意义深远的。一方面,贵州本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化教育是优质人才输送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意识到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将先进的知识理念传递给学生,以此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另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可定期安排各学校教师到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注重优化教师专业素养。英语语法作为英语语言的骨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提升更新教师的语法知识认知,对促进贵州地区初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薄冰.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
[2]张福,王谋清.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之商榷[J].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60-62.
作者简介:杨夜明(1987.7-),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语法概念 语法术语 知识更新
一、引言
鉴于英语学习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英语教育的研究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焦点更多聚集在思辨前沿的理论观点,而鲜少关注英语教师的教学技巧、能力等领域。贵州省的经济、教育状况仍处于我们国欠发达地区之列,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的利好形势下,改善优化西部的教育结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语法知识的教授为切入点,浅析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教学现状,探寻其中的不足,旨在呼吁地方教育部门及英语教师本身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完善和提升,优化师资结构,从而提升贵州地区初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语法知识教授现状
学生的语法知识输出能真实地反映初高中教师的普遍教学状况。通过观察所教授的英语专业学生课堂上语法术语的表述、访谈部分学生初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状况及在带领学生实习时旁听部分初高中英语老师课堂授课,作者了解到以下境况:
语法知识概念与语法知识能力不同,学者对知识的概念的了解不需经过自己的加工,主要取决于知识传授者的输入,而知识能力,需经过自己内化加工的输出只能部分反映知识传授者的知识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概念认识能反映其老师的认知。通过观察,作者发现学生在初高中所接收的语法观点并不适应英语语言的发展。也就是说,当第一次语法课,被问及英语有几种时态(Tense)时,历届学生均会给出有3种到16种的不同答案。这一被学生看做理所当然的答案,却与现在英语的发展不相符。《薄冰:英语语法》(2007))认为英语语法中的时态(tense)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是表示行为、动作、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在英语中有16种时态。华克键(2008)在其《无敌英语语法》一书中将时态分作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完成时几大类展开论述。这两本书在初高中学生中颇具影响力,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所提到的关于时态的阐述符合该书问世时的语言发展要求。而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这两本书中的观点已过时老旧。章振邦(2013)在《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教师用书》中提到,传统语法的“时态”划分有两个前提:一是认为英语的Tense已包括Aspect(体态),即认为Aspect不是独立于Tense以外的语法范畴;二是认为英语动词有“将来时”,从而也有“过去将来时”。这完全是依据拉丁语建立起来的时制。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有影响力的语法著作举例论证,认为英语动词有两个“时”和两个“体”:两个时是现在时和过去时;两个体是进行体和完成体。且英语动词没有将来时,只存在将来时间。这与传统语法不相符的提法,是先进的,具有说服力的理念。
此外,通过观察学生日常回答问题的用语,作者发现该地区教师所沿用的一些语法术语的汉译已不符合当今盛行的语法术语的表达。例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将modal verb译作“情态动词”。《 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之商榷》(2012)一文中提到将modal verb译作“情态助动词”便于中国学生的认知。一方面在形式上它具有助动词的部分特征,另一方面在意义上是一种表示能力、情态态度的感情色彩词。又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将non-finite verb译作“非谓语动词”。章振邦(2013)认为“非谓语动词”这一术语暗示了句子中的动词成分就是“谓语”,把谓语和动词成分混为一谈。而直译为“非限定动词”更能准确的阐明该动词不带“时”的标记,也不因主语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及学生习惯使用的“动名词”应译作“-ING分词”。英语语法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知识某个语法点的简单标识,而是相应语法点最基本特点的集中体现。
三、结语
针对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教授现状,作者认为新的语法概念的形成或是语法术语汉译的革新是广大语言研究者的智慧结晶,是顺应英语语言研究发展的时代成果。及时更新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是必要且意义深远的。一方面,贵州本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化教育是优质人才输送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意识到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将先进的知识理念传递给学生,以此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另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可定期安排各学校教师到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注重优化教师专业素养。英语语法作为英语语言的骨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提升更新教师的语法知识认知,对促进贵州地区初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薄冰.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
[2]张福,王谋清.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之商榷[J].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60-62.
作者简介:杨夜明(1987.7-),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