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的课堂教学应当慎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应该承认,新课标的确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对被定性为僵化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强力反拨中,在进行全新的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中,一些声音、一些做法却常常令人怀疑:这样,对吗?
  有一种叫“非指示性”的新型模式是这样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明确的指示,不给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独立尝试和探索,发挥潜能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让他们自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或就某些问题进行5-10分钟乃至更长时间的讨论探究,教师尊重并接受学生生成的各类观点。
  我们曾经听过、也曾尝试上过这样的课,最初的印象是教风民主、气氛活跃、双边活动热烈,似乎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于是这堂课得到了几乎是众口一词的积极评价。但在事后的单元测试、模块考试及个别交谈中,发现不少学生并没有从那种课堂里真正学到什么,该明白的没弄明白,该品味的没有去品味,而且,令人尴尬的是,有些学生其实是利用讨论在闲聊在旁观在随声附和。
  “讨论”作为合作的有效手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本无可非议,但若“论”而无定论(当然有时不一定有定论),“论”而无引导,甚至将讨论当作调味品,当作点缀物,仅为讨论而讨论,则讨论已失去其意义价值,被泛化和庸俗化了。
  必须反思、必须追问的是:课堂气氛是否越活跃越好?活跃之余,主题会不会越来越偏?教师讲得少的度是否该有个合理把握?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该不该全盘接受?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对他们认知深度的关注,会不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
  以个人体验观之,在热闹中是很难进行有效的思考的。
  学生课堂参与的核心应是“精神介入”,而不只是表面的“肢体介入”——即发言、讨论、表演等等。客观地说,有时学生的沉默也是一种参与——在静默的外表下,思想之火在燃烧,心灵之花在绽放。
  课改提倡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注重个性化解读,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讨论课能够较大限度地焕发出学生们的思维热情,催生出我们所期待的个性化解读。个性化解读实际上就是提倡多元解读。但问题出现了:如何看待“多元”与“无界”的矛盾?“多元”是不是“无界”?若是“无界”,评价如何体现?若是“有界”,“界”如何把握?教师如何介入?会不会伤害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问题看似难度不大,实际上“度”是极不易把握的。
  有些课堂貌似民主,实际上是无原则地纵容学生、迁就学生乃至不管学生。这个时代越来越强调民主、尊重、多元,人们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一些在过去看起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言论如今也可以大行其道。部分老师在面对一些讨论余地较大的问题时,为贯彻执行所谓“民主、开放式”的教学原则而盲目草率地放任学生自主,他们往往以一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尊重大家的选择”作为结束语。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授课者讲的是一首古诗,经过一番延伸拓展后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年轻人行走在野外,忽听有人在喊救命。这人循声找去,原来是一位旅行者掉到湖里去了。此时四周没有他人,也没有船只、木板、绳子、救生圈之类,年轻人自己又不会游泳,也没有通讯工具,大家说说,如果你就是那位年轻人,是选择跳下去救人呢还是转身离开?
  这个问题马上让学生们陷入道德拷问与生命威胁的两难之中,但在教师以一句“同学们尽管畅所欲言,观点不作为操行评定依据”鼓励之后,他们开始踊跃发言。或曰“跳”或曰“走”,个个兴致高昂,教师也颇有成就感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只有一个学生呐呐地说:“我既不走也不跳下去,先找找有没有其它的救人工具,实在不行,我就脱下衣服撕开弄成长布条抛过去让他抓住!”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没心没肺的笑声中。事实上这是个上好的答案,可惜那位教师也未能发现这一回答的闪光之处,他最后总结道:“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就在于我们的讨论,新课程不是强调过程性学习吗?同学们积极地参与了讨论的过程,这就是意义和价值所在……”
  且不论这位老师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单就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来看,这位老师浪费了一次极佳的提升同学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机会。尊重彼此的选择是对的,重视学习的过程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更重要,对学生的一些所谓的个性化解读,不应该如此作无原则的盲目肯定。答案,有的是丰富多彩的,也有的只能是唯一的。尤其是面对一些道德含量和智慧含量较高的问题时,更不能随便打发,模糊化多元化有可能导致无是无非无中心,违背了我们育人的初衷。
  应该考虑到的是,这堂民主的课给学生的技能、智能或道德等方面提供了怎样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在不提供既定答案之后有没有给学生留下一些确切的东西?在抛弃了传统话语霸权、师生平等对话的同时,有没有体现出你作为教师应有的高度?放低了为师者姿态的同时是不是也放松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此外,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是:由于社会风气的某些负面影响及网络不良信息和恶俗之风的浸染,不少高中生已很难称之为“璞玉”,甚至在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方面百孔千疮,无规矩之念、是非之观、荣辱之心、敬畏之感,他们并不珍视这种民主,而是视为一种放纵,他们的激情往往释放在见缝插针的恶搞之中,民主的课堂则给他们提供了“驰骋的天地”,于是,教师美好的教育理想因之屡屡碰壁。
  民主的课堂教学要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必须扫清这些障碍,而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时间和智慧,来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规范养成教育及人文精神建构。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调的民主课堂并非没有成功的案例,但细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些有的已刻入光盘的成功的教学范本几乎一无例外的发生在各省市一级达标的重点校,那些学生素质之高、配合之默契、探究之深入,常令那些多年执教二、三级达标校乃至非达标校的老师惊诧不已艳羡不已。整堂课几乎不见一点的不合理甚至荒谬的旁逸斜出,而能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广度与深度兼具,活泼与严谨并存,可以说,没有那样的学生,就不可能有那样的课堂。因此我想,不一定是理论之错,而是我们没有立足校情、班情、学情,盲目地模仿、移植之错,许多教师或慑于流行的课堂评价标准,或惑于全新的课程标准,照搬照抄,于是陷入了上述困境。还是回到那句老话吧:一切应从实际出发,否则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基于以上论述,我认为,错的不是课标理念,而是我们的理解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课堂教学不能盲目跟风,评价方式不能单一。诚然,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其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要师生互动也要生生互动,要有知识性启发性人文性,要使课堂生成自觉的民主的开放的文化意识形态……但一定要立足实际,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学生素质千差万别,生成的课堂效果也会千差万别,而教师的功力却可能是相当的。我们在评课时,在寻觅新课标精神下的课堂要素的同时,还应积极评价其针对校情、班情实际所作的向传统的适当回归和妥协。
  毕竟,我们走进新课程,不可能一步跨进,而是步步渐进!
  
  陈理萍,语文教师,现居福建泉港;曾国民,语文教师,现居福建惠安。本文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清代戏剧家李渔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个‘理’字。”这句话道出炼字的两个层次:一是要“妥”“确”,即正确合理、得体恰当;二是要“新”“奇”,即新颖别致、生动形象。下面以诗词改字的实例,说明诗词炼字的妙处。    一、巧改一字,切合题意   唐代有一个叫齐己的和尚,喜欢和诗人郑谷酬唱吟咏。一次,他写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拿着这
在杜甫《登高》诗歌欣赏课上,同学们发言踊跃,妙语连珠,让我大开眼界,心生自豪。学生“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心知其美其稚其趣却难以言状,只能于心领神会中深深领略诗的奇美富丽。学生的思维始终在诗的想象、意境中轻灵自如的跳跃着,或于通幽曲径中赫然发出“禅房花木深”的感喟,或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欣喜。事后,我常想,这堂课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下面我想谈谈我的心得。  (一)在语文教学
农业银行601288  从资产质量各项指标来看,年末不良贷款率1.59%,环比下降1bp,基本持平;年末关注率2.74%,较年中下降36bps;逾期率1.70%,较年中下降13bps;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154%,较年中上升16个百分点;下半年不良生成率0.85%,同比上升23bps。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公司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大了不良确认和处置力度(也因此导致了资产减值损失/平均资产的上升),资产
语文全方位体现人格。它是所有学科中最体现个性的学科,它所充满的都是一个个个体(别体或自体)的独特体验。它通过个性体验认知并展现世界最丰富的个别性,虽然它也能够认知共性;因此,语文最具有独体性。这是“以语文方式学习语文”的根本原因。所谓以语文方式学习语文,就是在语文学习中要尊重独体性。就是尊重语文的自我品味、个体体验、独体表达,突出以语言文字为起点,同时又以语言文字为落脚点。这一点极有利于学生学好语
从《论语》的对话教学到当今的问题教学模式,从过去的满堂知识灌输到现今的师生问题共同探究,我们喜悦地看到很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老师坚决摒弃“满堂灌”,积极实践问题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以问题探究为中心,师生集体探究共同设置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有效思维活动从始至终,张弛有度,高效多益,充分体现主导性;还可以让老师做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做老师,仔细讲给老师听,保证主体性。学生的主人意识
1,摘橘子的母亲    秋风在橘园里穿行,  忙碌着丈量树与树的距离。  摘橘子的母亲,  把一个个黄橙橙的笑容装进背篓。  橘园很宁静,  天很高。  阳光很灿烂。  橘子们很惬意地享受着母亲的爱抚。  橘子熟了,  像母亲一个个长大的儿女。  母亲很高兴,  她兴奋地在橘树上演奏,  节拍很欢快,  动作很艺术,  皱脸上洋溢着秋收的满足。  一个个橘子进入母亲的视线,  滚落在母亲的怀里, 
《阿Q正传》这篇小说,约二万五千字。一般安排六个课时教完,主要落实两个方面的教学任务:通过分析阿Q思想性格特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品味小说表面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为了教好这篇文章,深刻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有效的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避免泛泛而读,我就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进行了如下的课堂提问设计。  1.第一章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这些内容的目的和作
孙犁的《荷花淀》,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事。但是作品并没有从正面去描写血雨腥风、枪林弹雨的残酷的战争场面(即使是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也安排在清香四溢、明媚如画的荷花淀里进行),而是通过水乡芦花飘飞、荷花飘香的多彩的唯美画面,烘托出主人公美好的性格和心理,展现出一幅清秀美丽的画卷。作者没有花大笔墨描写战争,而是用安静恬美代替枪炮轰鸣,用荷花清香代替硝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足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大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以身示范,教师多读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也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益于学生学习,我和其他语文教师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讨,提出了“整体感知、精点品悟”这一教学模式。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对这一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这一教学模式应从整体结构入手,掌握四个步骤。多数教师在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