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5201314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程要求教育者改变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老师们都把整节课安排得满满的,有的甚至到下课铃声响起还讨论得意犹未尽,学生在课上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时间。文章就这一现象展开探究,发现其成因,探索其对策。文章认为,高效课堂作业设计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增强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确保课堂作业时间是高效的,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现状调查;成因分析;有效课堂作业时间
  “今天的内容都上完了吗?”“还有一题没讲。”“我急急忙忙地上完了,作业没有来得及做。”“第一个班没上完,第二个班加快了速度,刚讲完,下课铃就响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对话就成了我们数学老师每天上完课必交流的内容。然后,老师们就会想办法找时间,让学生做作业。低中年级课时松,可以利用机动课时,专门地来完成作业;而高年级只能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把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合二为一,不知不觉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这40分钟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高效的课堂要不要留出课堂作业的时间?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现状


  1. 课堂作业时间外移现象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为彰显情景教学、过程教学,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创设情景,课堂上不管学生的合作探究是否有效,教师都要给足学生体验学习的时间,之后又要鼓励学生交流碰撞,还得应付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把整节课安排得满满的,非得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才将课堂作业匆匆布置。
  2. 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弊病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近年来,课堂教学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而作业改革却严重滞后,课堂作业更是被五花八门的各类教辅用书替代,甚至被遗弃。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随处可见。课堂作业内容僵化,例题仿做的题目多,综合创新少;课堂作业形式单一,单纯计算的题目多,应用实践的题目少;课堂作业统一要求、追求数量,缺少合作互动、操作探究的作业;课堂作业的评价也只是强调甄别对错,缺少对作业过程发展的关注。

二、没有课堂作业时间的成因分析


  1. 课程设置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依旧采用大班教学,特别是在江苏这样的教育大省,很多学校的班级生数都在50人左右,有的甚至更多。教师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几乎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同样,在作业的实施和批改过程中,更是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而小学数学课每天只有一节,课时有限,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要达成,也有重难点要突破,新课程标准又要求教师注重学生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积累,这样创设情境或联系生活要5分钟,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一般要占用30分钟左右,留给课堂作业的时间也就5分钟都不到。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个别学生启而不发或特殊学生搅乱课堂等等,连这5分钟都没有。课堂作业既要完成又要反馈,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要想让课堂作业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起来确实比较困难。
  2. 教师本体性知识不够
  所谓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知识也在日夜更新,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如果还停留在师范院校时的水平就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否则就会出现,教师把握教材的重点偏移,对所教知识的本源认识不清晰,实施教学的策略也就低效,时间的把控也随之不准确,这就会造成课堂时间的不够用,课堂作业也就得不到保证。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不够,还体现在虽然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无法把新旧思想有机融合,常常会“穿新鞋,走老路”,或把两种思想方法并行。老师们普遍认为,课堂時间应把重点放在关注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视体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而课堂作业则更多地关注是否能应试,通常用一两道基础题来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后,接踵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变式练习和综合训练,这些练习难度大、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高,部分学生就招架不住了,节节败退。练习效果不好,老师们必然要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抽出时间来讲评,甚至再练习,而第二天的教学任务也得不到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又会继续影响到下一节课,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在混乱的状态下超负荷运转,“时间不够用”是必然的。
  3. 教师的教学机智不高
  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教师不断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能是好奇却远离目的的提问,也可能是非善意的挑剔,或是中断教学活动的纪律事件等。总之,这些挑战造成的干扰往往会形成尴尬局面,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动作或活动排解开,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课堂时间就会在无效的活动中白白流失。这也是造成课堂上没有课堂作业时间的原因之一。
  4. 课堂练习设计的不科学
  社会往往将作业问题等同于学业问题,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成为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标志。作业负担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必须承担的作业责任或压力,它主要由客观压力和主观心理感受两部分组成。其中,客观压力是指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时间,主观心理感受是指学生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适当的作业负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学科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的有效途径。但是教师随意地、不科学地设计课堂练习,或以数量代替质量来搞“题海战术”,不仅收效甚微,还会导致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   在作业分层问题上,尽管很多教师面对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认识到分层设计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分层设计作业的复杂性,再加上教师的能力和精力不够,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只得继续实施统一的作业。

三、如何保证数学课堂中有效作业时间


  《教育大辞典》中把“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凡是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独立或合作完成的课堂学习任务就是课堂作业。根据课堂作业完成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际操作作业等。课堂作业的作用从学生方面来说,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锻炼交流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从教师方面来说,可以在学生作业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课堂作业的有效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学生的多元智能与创造才能的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要保证有效的作业时间。
  1. 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融为一体,确保有课堂作业时间
  正因为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可割裂,不可分离,所以万不可让作业成为教学的“附加”,不能出现教师先讲、学生再练,更不能出现学生做作业就是教师中场休息的时间。所以课堂作业在设计时就要一并构思,应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只要自然、需要、贴切,它可以出现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课始,在学生学习之前,可以用来夯实数学知识的根基,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也可以进行拓展性练习的基础,它重复性强,难度系数不高。比如,口算练习、概念回忆、定理公式形成过程的描述等等。课中,有时特定的教学情境会产生教学灵感,随之产生“生成性作业”,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末,这类作业占的比重较大,用以检测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课始和课末作业讨论得较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下面就课中作业谈一点做法。
  学习了体积和容积单位后,要建立体积和容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运用体积和容积单位描述生活中物体的大小,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他们的空间感发育不够完善,生活经验也不足。如果靠纯粹地做题目来训练,那就要见识或记熟生活中大量的物体的体积或容积,这题海战术肯定是有效的,但不足是如果没有做过,学生就不知道该用哪个单位来表述了。
  我在课堂上就以教室的容积为例,教给学生估计容积的方法:
  先确定用哪个容积单位合适?(立方米)
  那现在咱们就来玩堆木块游戏,不是实际堆,而是要在脑中想象。在教室的长边上大约能堆几个1立方米的木块?(9个)
  宽边上呢?(6个)算一算,堆一层需要多少个1立方米的木块?
  你们在头脑中堆好了吗?好,再来看看能堆几层?(大约3层)
  好,在脑中堆好3层,嗯,这时教室里的空间基本填满了,再来算一算,我们一共堆了多少个1立方米的木块?(162个)教室的容积大约就是162立方米。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估计教室的容积的?(堆木块,先看一排有几个,再看有几排,算出一层有几个,最后往上看看能堆几层,算出有几个木块就是多少立方米)
  再归纳:一排几个?→一层几排,是多少个?→几层,共有多少个?
  布置作业:请你用这种方法估计自己橡皮的体积,和同学交流。(提醒:大家要记住,在头脑中堆木块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用哪个单位合适。)
  与之相配套的课外作业:回家看看自己的卧室和家里的冰箱,用这样的方法估计出它们的体积或容积;再找几个小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物品(如衣橱抽屉的容积、手机的体积……),估一估。
  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和容积单位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还能为下面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打好基础;不仅避免了大量做题的负担,还教会学生如何判断物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那么,以后不管要求哪个物体的体积或容积,學生都有方法来解答。
  课中作业还可以是笔头练习,用来诊断前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下半节课的节奏和学习方式。其实,不管是在哪个环节出示课堂作业,只要把作业设计纳入教学设计中,就能确保每节课都有一定的课堂作业时间。
  2. 作业设计与数学教育价值取向匹配,确保有效的课堂作业时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程价值发生变化、在注重培养人的数学素养的今天,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即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素养的形成。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因此课堂作业的设计也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梯度作业,保证既有一定数量的基础作业和变式作业,又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拓展作业。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找到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据此布置难易和数量不同的作业。我把课堂作业分为三类,一是指导性练习,与例题平行或有变式的综合性作业,即时完成即时评价;二是自主性练习,难度同指导性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互相评价;三是拓展性练习,题量少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宜过深,可以选做(有能力的学生完成,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完成后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交流。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分层作业:一类是基础题,包括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求表面积;也包括创设具体生活场景,求生活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的表面积,有的是求不完整的表面积,如鱼缸、台阶、通风管……还包括在题中增加一些单位换算或是要刷油漆、铺地砖等内容,提高题目的综合性来增加难度。另一类是拓展题,主要是探索较复杂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切割(或拼接)后的表面积变化。当学生完成了基础题后,选两三道易错的题目来集体交流评讲,其余题目则在小组内互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定有一部分学生有多余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向拓展题挑战了。这些拓展题的评价与交流就比较自由了,不一定安排课堂时间进行。   这样分层设计的作业,能让后进生“够得着”,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有目标”,使每个学生有收获,从而确保课堂作业时间的有效。
  3. 作业反馈与多元评价的落实,确保高效的课堂作业时间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信息反馈结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输过程,信息反馈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进而给予针对性的讲解。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及时地把握反馈信息,以调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在不知道学习结果的情况下,重复次数的多少与学习进步无关。”他曾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被试者蒙上眼睛画4英寸长的线段,尽管练习次数达3000次之多,由于被试者未看到自己练习的结果,其练习效果甚微。这个实验也就说明了学习过程中,如果每次练习之后没有信息反馈,就无法有效地调控和促进学习,因此,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作业还应坚持批改方式和主体多元化,打破教师专批专改的特权,破除分数等级的符号定式。作业批改的视角应多维化,既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业批改范围应灵活化,教师依据作业的性質和学生的完成情况,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或挑选批改。
  常言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总之,高效课堂作业设计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增强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确保课堂作业时间是高效的,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正反映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现实问题,课改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变,不仅仅是课程价值取向和学生情感体验的改变,更应是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方面面。在“课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时间”与“效率”就成反比例,只有提高效率,才会有充足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赵桂存. 初中生物学课堂作业现状调查及有效作业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3.
  [2] 薛雷. 基于小学数学课程价值的课堂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 顾应凤.学生作业负担的课堂评价因素探讨[D].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
  [4] 张晓芹.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D].语文教学通讯,2011(9).
其他文献
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样的,现代教育事业也要借此技术实现更好的发展。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学校也已经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以聚酯(PET)无纺布为底膜,在其上涂覆聚偏氟乙烯(PVDF)制备复合隔膜,应用于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将制备的复合隔膜与Celgard隔膜进行了孔结构分析、电
本文建立了由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推算汽液平衡的数值计算方法。在电解质活度系数测定的盐浓度范围内,NaBr(1)-H_2O(2)-MeOH(3)和HCl(1)-H_2O(2)-MeOH(3)两体系在101.3
室内及车内环境中材料散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造成空气品质低劣的重要因素之一,显著影响着人们的舒适度和身体健康。材料VOC散发特性由3个关键参数表征:初始可散发浓
在密闭空间实际工况下,通过两组平行对照试验,考察了长时间吸脱附循环对固态胺材料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材料进行长寿命试验,并验证一年内固态胺材料性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水蒸气纯氧燃烧技术因具有高效零污染物排放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对合成气在水蒸气纯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扩散燃烧实验台上测量了H2O/O2为2.0时,燃烧室中心气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采用多种手段获取数学信息并选择合适的转译方式进而向他人准确表达的一种能力,其实质是数学思维训练.小组学习是提升这一能力的常
活动目标:1.在亲手探索中,亲身感知光照方向与影子显像之间的联系。2.能积极大胆地猜测并探究影子形状的发生原因。3.能和同伴愉快的合作,一起体验影子游戏的趣味性。活动准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听取学生的主观看法,诱导学生的主观意识,并促使学生激发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的英语知识解读中,教师掌握的知识或者传输的信息,学生并不一定全面吸收,还有可能在封闭的英语空间中形成思维的桎梏,只有围绕学生的基础情况展开教学的探究,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英语思维能力进行阅读引导,在英语基础的阅读环节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
数学开放题是实践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数学题型,已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青睐。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乐思的氛围,让学生通过探索的过程,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