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发散思维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以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离开了人就不成其为社会;离开了人的发展,也就无从谈及社会的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界定为既能满足当时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全面、均衡、长久而不受损害地发展。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教育理所当然地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之相适应,小学数学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要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然及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表达交流,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总而言之,数学学习应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新世纪新时代,确立这样的数学教育观念,是一种必然。
  在以往,数学被认为是科学的工具,学数学就是学“算术”,训练“思维的体操”。随着数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训练学生对世界进行精确、简洁的表述;数学是一种思想方法,可以训练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数学课程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的基本方式之一,应该也能够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关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一直存在着“科学”与“人文”的抗衡。事实证明,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不是理想的教育方式,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兼容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我们以往的数学教育有着浓厚的科学教育色彩,关注的是概念、规律、习题,而很少讨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在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教改大潮昭示下,数学教育也理应克服只见概念规律不见人的偏颇,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全面地看待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创造、表现、成长的机会,把人的持续发展作为课程关注的焦点。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已超过了自然资源和资本,人类社会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经济要千方百计占有信息,使用知识进行配置、生产。新的行业不断产生,劳动者不断需要掌握新的知识,学校教育已不可能培养出马上适应和一直适应就业需要的劳动者来。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直接关系到其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足,并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状况。显然,小学数学教育应该着力于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让他们终身受益。
  早在198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报告就指出:“在现今这个技术发达的社会里,扫除数学文盲的任务已经替代了昔日扫除文盲的任务,而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报告预见到了:在21世纪,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将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没有数学素养的人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具有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一个学过数学的人。这种在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数学造诣,决不是一时的数学知识灌输、数学技能训练所能体现得出的,而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是以其特有的形式对世界进行精确、简洁的表述。随着现代数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学语言正日益成为人们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思想不可缺少的工具。
  能用图、表等数学语言形式简洁地表述日常生活的某些事情。例如用统计表表示商店商品的品种和数量,用树形图表示层次繁多的物体间的关系等等。
  能用数学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加以说明。数学中可这样分阶段训练学生:试说,学用数学术语(即概念)说话;看说,能说清数学公式、规律的推导过程以及数学实验的演示过程;独立说,能运用一定的句式讲清楚自己的想法。教学的关键是创设一种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特别是在学习难点知识、区别概念、揭示规律、判断关系时放手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在交流中,为了把自己的想法讲清楚、讲明白,他就必须把自己的观点用数学语言令人信服地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言之就会有理,言之就会有序。
  数学素养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密切相关,数学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表现出良好的数学素养。加强双基是培养高素养学生的必由之路。但现在小学在校学习的数学知识绝大多数还是16、17世纪以前的数学。学了六年数学,学生还不会算利息、计税额、投保险,不理解“降水概率80%”的含义,只能在课堂上、考试中展现他们的素质,而在生活中一筹莫展,这难道应该吗?双基急需赋予时代的特征和新的内涵,应该腾出些时间让学生接触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近、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给予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像随机现象几乎发生在所有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让学生接触一些概率思想,显然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我们可以组织抛硬币、摸袋中彩球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一件事情的结果可以是不确定的、某种事情出现的可能性有大小,从而初步接触概率思想。
其他文献
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改革。更新了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就能“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开足开齐课程。然而,在农村学校,科学课的地位着实令人担忧。原因既有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现实新问题的困扰。看来,时至今日,科学课仍在继续着艰难之旅,不被重视已成不争的事实。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科学课教学似乎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一、农村小学科学课带来的忧虑    1、教学资源缺乏制约着农村科学教学的发展。农村小学经费紧张,很多与教材配套的设备、设施不能配备
期刊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激活美术课堂是教学的根本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本人就这一课题作了初步探索。   创造性学习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自觉反复操练,逐步形成学习需要,养成自觉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  人民教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新的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高中数学内容丰富,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教材的设计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法指导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应该充满挑战与探索、创造与成功。在教学中主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有利于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能力,并引导他们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以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这是我们每节课都应
期刊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以全面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具备与当代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的教育。  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出发,把数学教育的改革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期刊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生物教学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观察,它们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灵活运用
期刊
从孩子脱离母体降临人间起,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进入家庭生活,并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特殊感情,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对孩子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的教育力量,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孩子产生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数优秀人才成长的经验说明,子女的成长,不论是知识的增长,还是思想的修养、体力的增强,都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联系。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创新能力的。其实,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家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过去,语文教学忽视了语言的生活实践交际功能。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使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