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课带给我们的忧思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开足开齐课程。然而,在农村学校,科学课的地位着实令人担忧。原因既有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现实新问题的困扰。看来,时至今日,科学课仍在继续着艰难之旅,不被重视已成不争的事实。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科学课教学似乎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一、农村小学科学课带来的忧虑
  
  1、教学资源缺乏制约着农村科学教学的发展。农村小学经费紧张,很多与教材配套的设备、设施不能配备到位,尤其是实验器材的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科学实验的正常开展。有的学校甚至连弹簧秤、天平、温度计和试管这些最基本的实验仪器也没有。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农村教师感到非常困难。
  2、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多数较差,难以胜任科学教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效果。目前,农村学校科学课师资力量呈现“年龄高、兼任多、素质低”等特点,已严重地影响了科学课的正常开展。
  3、农村的信息不够通畅,教学信息资源少,学生查阅资料非常困难。在教材中有很多查阅资料的活动,可是农村没有城里的图书馆、网络,更没有科学博物馆,查阅资料非常困难。即使教师查阅资料也都很难,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课本、课堂。虽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村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地加大,但农村的信息流动媒介比较单一,信息量强劲的英特网尚未得以广泛应用。
  4、新教材给教师留足了创新的空间,但老师们感觉到缺乏创新的措施保证和环境支持以及自身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
  5、许多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轻视科学课。
  6、部分教材内容只针对了城镇孩子,没有面向乡村孩子,如《绿化社区调查》。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部分学校的科学课只图完成任务,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技能,从而使多数学生对科学课没有多大兴趣。
  
  二、上好课学科的思考
  
  1、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所需的替代材料
  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应采取的办法是:
  对教材中和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进行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用菜青虫替代蚕学习“养蚕”等),并列成“教学材料结构表”,以便教师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
  对于有些学校实验仪器没有的,可组织学生搜集并自制:例如:用青霉素药瓶可以装收集到的植物种子;葡萄糖瓶制作量杯、盐水管作导管、灯泡烧制烧杯、一次性针管作滴管、透明塑料桶或金龙鱼油桶制作水槽,对于以上收集的实验仪器一定要教师组织收集制作。
  科学观察和记录,还可以使用手机拍摄,然后在电脑上展示。
  2、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调查和综合实践探索活动
  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区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课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各种地貌等。
  
  三、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第一、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现象要能作出适当而合理的解释,使学生能在科学课上获得求知欲的最大满足。第二、教师讲课所举实例要周密思考,不要盲目乱举。也不要生搬硬套课本中的事例,要举学生熟知,又能形象生动,浅显的说明这一现象及原理的实例。第三、作为科学课教师,还要具备一些简笔画基本功,能用简笔画形象直观地描绘某一现象及原理。有些难以讲清的现象及原理,通过简笔画,就能简单明了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看就懂。第四、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科学技能的重要课程,科学教师不能视其轻之而应付。在科学课上,我们要启发学生异想天开,要让他们产生奇思妙想。也许我们的科学课,就是孕育一个个科学家的摇篮。
  
  四、加强研究,开创科学课教学新局面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主要不在“水平低、条件差”之类,而在于教育教学的理念。知识的多少只影响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质量,而理念却决定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理念的接受、理解、转变,靠什么呢?靠我们的教学研究,靠我们每一个人要具有一颗“反思”的心。比如说,我们虽然不可能对每一节课都去潜心研究,但我们完全可以每学期抓住几节课进行重点研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我们要做好科技理念的启蒙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学科学、用科学,长大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在各个环节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渐形成,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必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式的语文教学已很难承担素质教育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课堂教学应当社会化     传统的语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文言文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还应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以达成教学目标,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诵读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 兴趣 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对我们语文素养的培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
期刊
成功的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必须合乎美学的规律。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心理素质,凭借教材,挖掘美学的因素,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创造美的意境,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试图在语文学科进行渗透审美所面对的问题。在此,我谈谈以下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反映。一旦学生对科学中涉及到的事物比较熟悉了解,就会体验到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积极性,因此小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这种情感。    一、从观察认识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遵循这一心理学观点,我就选定了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的事物,指导学
期刊
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是当前课堂教改的主要目的。“以能力立意”是优化课堂结构,规范课堂教学的主导原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以下探索。  能力是在理解掌握规律性知识和运用知识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前提。因此,能力培养不仅不能削弱“双基”而且必须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纯熟。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落实到不断引发学生积
期刊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爱想象、爱幻想的天性曾一度被忽略,被幽闭。他们认为:想象是空洞的,不结合实际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殊不知,未来人才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创造力,而想象则是构成人的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儿童期正处于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关系到儿童自身发展和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就是缺乏创造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要使中华民族在21
期刊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就需要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
期刊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对其内容感到好奇又好玩,有着浓厚的兴趣。刚上《植物》单元时,许多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上《蜗牛》?我已捉了好几只在家养着了,我可以带来吗?”面对学生们的蜗牛热,看着那充满渴望的小脸,我心中一动:何不交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先在家饲养,边养边观察研究,并作好记录,到上这一课时让他们好好表现一番,不是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课的热爱吗?于是,我用几分钟对学生进行了鼓
期刊
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改革。更新了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就能“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