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拳绣腿”走向“真枪实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中,每次学习新的课文之初,都会有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了解。教师通常会这样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什么事、什么故事、什么人、什么情景等)?然后要几个学生说一说。接着,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概括,然后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如果不包括自读课文所花的时间,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大约只用两三分钟。这种整体感知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意义甚微,走过场而已。
  但在品读课文之前,安排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尽管是走过场,但这也表明大家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应是建立在整体感知基础之上的,只有整体感知到位,局部细读才可能不偏离方向,才不会支离破碎;整体感知必须实在,必须讲究效果,必须从“花拳绣腿”走向“真枪实弹”。怎样才能提高整体感知的效果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整体感知的内涵是什么。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弄清楚课文主要内容,即写了什么;第二层面: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什么要写;第三层面,初步明白文本的写作方法,即是怎么写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当然,这三个层面的整体感知并不要求一次性完成,而是可以分成若干个过程来完成的。下面以《穷人》(人教社小学语文第11册)为例来谈每一层面整体感知的落实进程。
  一、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
  内容决定形式,任何一个文本,内容都是最重要的。对课文内容的概括,类似人体骨架的勾勒,既不能漏掉脊椎骨、头颅骨等重要骨架,也不能掺杂类似手指、脚趾中的细骨。换句话说,既不能漏掉主要情节,也不能掺杂具体的细节。要概括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完整而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必须明确什么是重要的和次要的。其实,能够正确地概括好主要内容,对文本的理解也就非常到位了。有些课文,可以把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对《穷人》而言,整体感知的第一层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呢?一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后,独立概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概括写在纸上。教师可提出字数上的要求,像《穷人》,可要求在50个字左右。
  2.选择部分学生的概括公开展示,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学生听了同学的概括后,对照自己的概括,肯定会有一些新的触动和认识,此时,再要求修改自己的概括。
  3.教师提供若干个学生不同的概括,有的属于过于笼统的,有的属于过于细碎的,有的属于不够全面的等,随后要学生比较分析,经过调整或补充,拟出最恰当的概括。有位教师在学生中收集到了以下四个概括,并要学生重新讨论——
  A.桑娜抱回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B.桑娜和丈夫非常善良,收养了邻居的孩子。
  C.桑娜提心吊胆地抱回邻居的孤儿,没想到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D.丈夫支持桑娜的善良行为。
  4.充分讨论并逐步明确基本要点。上述四个概括,应该说都没有错,但都不够理想。主要内容的概括,虽然没有定论,但还是有些基本共识的,不能太简略,也不能繁杂,应该明确具体而不琐碎,应该把文本的特殊性表现出来。上面例1不够明确,过于简略;例2“非常善良”多余,没有说出关键要素,即:在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家景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例3与例2类同。例4不够具体和明确,什么样的善良行动呢?语焉不详。对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至少应该写明这样几个要点:A在自己已经有了5个孩子且家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B桑娜没有同丈夫商量,本能地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C她在担心和害怕中等待丈夫回来;D当她把邻居的情况告诉丈夫后,没想到丈夫也要她把两个孤儿抱回家。最后共同提炼出这样一段概括性文字:课文主要写了桑娜在已有五个孩子的困境下,毅然抱回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原担心丈夫的揍打,后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纲举目张,有了这样的概括,再细读文本,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对文本的理解也不会偏到什么地方去了。
  二、对作者情感的整体感知
  只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捕捉到作者的情感密码,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当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作出适当的概括后,在具體研读了文本的重点情节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和概括第二层面的问题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就《穷人》而言,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凡是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不会直接表示自己的意图,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思想观念都是隐含在作品中的。《穷人》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艺术含量很高,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却让我们处处都感受到“穷”,感受到那个时代穷人的艰难与辛酸;作者没有一个直接表示感情的句子,甚至没有一个感情色彩较浓的形容词,但又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所在,就是表现穷人的善良。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思路进行引导:1.为什么要表现穷人的善良呢?2.贫穷的渔人,这可是社会最底层的。这说明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3.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吗?表现的目的是什么?(是赞颂与讴歌)通过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自然会逐步明确:作者在文中虽然没有一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几乎全部都是客观的描述,但其感情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三、对文本形式的整体感知
  成人的阅读与中小学生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之一,就是中小学生的阅读不但要感知内容,也要感知文本形式,就是不但要理解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理解是怎么写的。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还肩负着模仿与借鉴写作技法的使命。整体感知的第三层面,是初步明白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它要求我们去发现作品的艺术个性。打个比方,问张三的年龄、相貌、工作、收入等,这比较容易回答的,如果问张三的性格脾气,这往往不大说得清楚。感知作品的艺术特色,相当于把握张三的性格脾气。但只要引导得法,仔细品味,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特色还是能感知到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写作特色”的内涵。所谓写法上的特色,主要是指情节、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其次,把这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照,发现最明显的不同之处。从结构上说,《穷人》没有特别之处;从情节上说,算不上曲折,也没有大起大落,只有一个意外:妻子原以为丈夫会反对,结果也支持;从语言上说,不华丽、不冷峻、不铺排,也没有采用很多修辞手法,比较平实;表达手法上如何呢?应该说,这是最鲜明的特色——细腻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文章几乎没有叙述和议论,全是由这些纯客观的描写连缀而成的。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家对穷苦渔民的生活和心理是多么的熟悉。   第三层面的整体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不能忽略。当然,这个环节可以放在具体品读内容之后进行,不宜过早。
  四、课题往往是整体感知之柄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明白要整体感知,可总是无从下手。其实,利用课文标题往往是进行整体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课题通常是文本的眼睛,也是内容的总体概括。许多课文的题目都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特别是主要内容的感知。例如有位教师执教《老人与海鸥》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
  师: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内容?
  生1:主要写了老人与海鸥。
  师:写老人与海鸥的什么呢?
  生2:老人喂养海鸥,海鸥感激老人,为老人送葬。
  师:课文哪里是写老人喂养和关爱海鸥的?哪里是写海鸥为老人送葬的呢?请找出来。
  学生很快就找出:第1至13自然段写老人对待海鸥,第14至17自然段写海鸥对待老人。
  别看这简单的几个问答,实际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是让学生感知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也让学生感知到了文章的结构。同样,对《钓鱼的启示》这样的课文,我们也可以利用题目进行整体感知。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
  师: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既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生1:既写了钓鱼,又写了启示。
  師:哪里到哪里是写钓鱼的?哪里起是写启示的?(学生找出后)
  师:再想想,在写法上,钓鱼部分与启示部分有什么不同?
  生2(略加思考):钓鱼部分是叙述,启示是议论。
  师:那么,叙述部分与议论部分有没有联系呢?
  生3:有,后面的议论是由前面的叙述引起的。
  师:对,如果没有钓鱼这件事,就没有后面这番议论。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过程,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整体感知作用。既让学生感知到了文章的主体内容,也让学生感知到了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有些课文的题目,是从虚的角度来拟定的。对此类文章,从题目的角度就难以进行整体感知,但可以根据文本的特征。故事性强的,可利用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感知,例如《金色的脚印》可以用这样的引导来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主要说了一个谁与谁的故事(正太郎与狐狸)?2.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互相救助)?3.先是谁救谁、后又是谁救谁(先是正太郎想救狐狸,后来故意不救,再后来狐狸救了正太郎)?4.这个故事如果用简单的词语来表示,应该用什么词语(想救狐狸——故意不救——被狐狸救)?
  整体感知的一般逻辑顺序为:感受——理解——概括。感受是直接的、表面的,也是粗浅的,它还停留在感性;理解则进了一层,它到达了知性层面,但这个知性是不深入的,往往还停留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程度,只有通过概括,特别是书面概括,才算进入感知的阶段。总之,感知要从“花拳绣腿”走向“真枪实弹”,离不开这样三个逻辑进程。
其他文献
潘新和先生的《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以独立章节介绍朱自清的写作教育观,其中一段文字更为朱先生之洞见:“书信的写作,在教学的假定性的情境中,更具有逼真性,更易诱使学生进入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信当是作文练习的一个好体裁。”[1]  这里所说的“书信的写作”关涉五个词语:“教学”“情境”“假定性”“逼真性”“角色”。这五个词语所指定的观念,不仅属于书信体裁,揭示了书信体裁是作文练习的绝佳途径,而且驱散
科普小品文教什么?怎样教?先看定位,有两个任务:一是科普任务,了解科学常识,热爱科学;二是承担语文任务,通过课文学习,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科普小品文要体现科普味,更要有语文味,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乐于探究。视角不同决定课堂的不同。《石头书》一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并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把这篇科普小品文上出语文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这节课努力的方向。  目标预设
如今,走进我们的农村语文课堂,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都是正襟危坐,脸上充满漠然的。我们农村的孩子为什么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会丧失一种自然的好奇意识,为什么会出现对生活与校园的茫然态度?我在思索,孩子那纯真的心和自然的生命状态需要我们去激活。在当前求教学质量与课程改革同步的今天,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去寻找这条路。  语文课堂应该是有趣的,因为生活的原型与语言的精妙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我们很多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学者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中指出:要在落实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中实施语用教学。由此可以知道,语言的学习必须基于言语活动才能得以开展。根据语用学的理念,言语教学活动要实现两步转化:言语发现和言语表现。言语发现即言语提取力、辨析力、欣赏力、想象力等,而言语表现则指以言表意,对言语材料进行运用和创生等。两者之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词语“献上、果实、举起、旗帜、鸽子、奏起乐曲”感受喜庆、欢乐的气氛,提升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写好生字。  教学过程:  一、感受欢庆  1.课件出示全国人民欢庆国庆的热闹场面,通过花如海,歌如潮的情境感染学生。  2.让学生说说画面,导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欢庆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学生的作文中黯然失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因为他们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如何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展现生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在教学《游子吟》时,我播放了课件《儿行千里》的FLASH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沉浸在动画所创设的情境中,
有一句俗语,叫做“良师益友”,是指师生之间的惺惺相惜。通过什么达到“惺惺相惜”呢?自然是语言,是教学中的沟通之语。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尚未成熟,课堂语言的拿捏就很考验教师的功夫。太难,则学生理解不了,太易,则学生听来无趣,达不到效果。可见,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是一门艺术;将知识、思想融入通俗的语言中,传递给学生,则是一种境界。  一、诙谐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诙谐,即幽默与风趣,是重要的语言风格,
新课程中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显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状态、学习所得为主。在江苏省教育学会主办的“名师之路”大型教育科研活动中,南通市城中小学特级教师陈萍执教了苏教版五上《嫦娥奔月》一课,她关注学生的“学”,引领学生学得合标、扎实、有趣、得法,实现了“关注教——关注学”的美丽转身。  一、紧扣课标教出体裁特点  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要上出年段目标和体裁特点。课标对小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情境铺垫,蓄情夺势”“自主参与,感知体验”以及“迁移外化,融情于己”的情感教学三部曲来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方法研究,并以此来引领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感知领悟,丰富自己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感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情境铺垫,蓄情夺势  1.设境铺垫情感
时下的小语课堂,执教者热衷于教学方法的巧妙,教学风格的独特,讲究的是上课如何能够打动学生及评委的心。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学耗时多,但效果却不明显。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就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因此,我意识到,关键语句理解得越充分,课文理解就越深刻,语文课的性质体现得也就越充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段词语教学也定下了如下目标:1.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