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免费经济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但是此种模式是否有可持续性,盈利性,是否对消费者造成不自知伤害都值得深入地探讨。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当下流行几种免费经济形态,就以上问题做出了判断。
关键词:免费经济;网络;消费
自古以来,产品(服务)以其价值换取合理的经济利益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免费经济”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经济形态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免费经济”的背后是谁来买单,为什么会出现在当下,是否有可持续性,笔者将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免费经济”的背后是谁来买单
只要具备基本的网络条件,查阅信息,影视娱乐,都可以是免费的,如果运气足够好,还可以享受到免费的食物,专车服务,甚至教育医疗。消费者获得实惠的背后,付出的是隐私信息,参与体验。商家也通过以下的几种方式获得了经济收益。
(一)流量变现
广告收入成为其主要盈利来源。消费者获得了免费的服务,商家获得可观的收入,广告商可以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关注度。其中的风险在于过于生硬的广告植入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起到对于商家以及广告商的反作用。
(二)数据变现
商家通过对用户数据的采集赚取利润。此种盈利模式广泛适用于信息服务业或能够大量掌握消费者偏好的产业。例如电影院可以将上座率、观影人群、影片性质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以提供给影视投资人作为参考;搜索引擎可以根据搜索内容为商家筛选目标客户。
(三)销售关联商品
商家通过提供免费的产品来换取客户的关注,进而通过对其升级版本或其他产品收费获得利润。前者广泛适用于游戏领域,“人民币玩家”实际上为其他玩家提供了免费的游戏体验,也在享受到优越感带来了的乐趣。第二种方式适用于“网红经济”,商家通过经营自媒体推广其经营的淘宝店,从广大的免费受众中筛选出愿意付费的群体并获得其中的“consumer surplus”。
(四)现金流收益
商家通过客户的交易金(或押金)带来的现金流获取收益。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庞大的交易量获取了可观的利润,同时为电商平台提供了交易基础。更普遍的商业模式存在于街头巷尾的理发店,干洗店等,商家利用客户的预付款作为无息贷款,其盈利模式早已脱离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此种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商家的商业信用,如何规避违约行为成为了此种模式成败的关键。
(五)股权投资
商家通过提供免费的产品来迅速打开市场获得市场地位,其费用由股权投资者承担,并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获得投资收益。 “滴滴打车”,“饿了么”都是经典案例,适用于新兴市场的圈地运动,风险高,潜在收益也高。随着移动互联网渗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股权投资主导的免费经济将成为其颠覆传统行业的利器。
二、“免费经济”为何会出现在当下
“免费经济”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众多因素组成了“免费经济”萌芽的土壤,雨露与阳光。
(一)“免费经济”的土壤
智能手机的普及与4G网络的覆盖无疑是“免费经济”得以成立的前提。鉴于大多数产品是以APP的形式存在,智能手机能有效地将用户,商家相链接,并有机地将其相关因素(如支付平台,物流等)串联,创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4G网络的覆盖解放了用户对于电脑的依赖,瓦解了时间空间的阻碍,大大地提高了“免费经济”的效率。
(二)“免费经济”的雨露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作为“免费经济”的雨露滋润着其成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由于“新三板”的推出,大大拓宽了股权投资者的退出渠道,为创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免费经济”的阳光
“免费经济”的阳光是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与其消费能力的提升。“免费经济”对应的大多数是消费产业,其基础是社会大众消费升级的需求。人们更重视生活的品质与效率,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并愿意为其付费,更愿意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并承担一定的风险。中国的新一代“免费经济”的消费者是一群具有一定经济能力,文化程度和冒险精神的先驱者,也同时是“免费经济”导向的“收费经济”的有效潜在消费者。
三、免费经济是否有可持续性
“免费经济”带来的表面繁荣一部分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其产品的认可,另一部分不乏贪图小利之人的闻“补贴”而动。“免费经济”背后的资金有效利用率决定了其未来的可持续性,决定资金有效利用率的包括以下几个条件。
(一)对其所在行业的颠覆程度
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不应是产品低廉的价格,而是其抓住了原有模式的痛点。例如打车软件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送餐软件解决了可选商家少的问题,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資本带来的补助只为了吸引第一批愿意“吃螃蟹”的人。换句话说,“免费经济”只是一种更高级的营销推广形式,颠覆其所在行业才是最终的目标。
(二)“免费”对于消费者的代价
所谓 “免费”的概念只是狭义的经济利益。消费者实际上付出了他们的关注,隐私以及热情。虽然无法用金钱进行衡量,但是并不代表消费者不会获得伤害。百度的“竞价排名”模式就在医疗等诸多领域对消费者进行了误导,导致了众多恶性事件的发生。凡是交换必有价值,当消费者意识到为“免费”所付出代价已经超越其带来的价值,此种“免费经济”便不可持续。
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点造就了一个个赢者通吃的市场。但是对于“免费”的滥用也会向消费者传递负面的信号,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健康,理性的“免费经济”终将推动产业升级,为消费者,企业,全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简介:
姜晨旭,长春国信投资集团。
关键词:免费经济;网络;消费
自古以来,产品(服务)以其价值换取合理的经济利益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免费经济”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经济形态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免费经济”的背后是谁来买单,为什么会出现在当下,是否有可持续性,笔者将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免费经济”的背后是谁来买单
只要具备基本的网络条件,查阅信息,影视娱乐,都可以是免费的,如果运气足够好,还可以享受到免费的食物,专车服务,甚至教育医疗。消费者获得实惠的背后,付出的是隐私信息,参与体验。商家也通过以下的几种方式获得了经济收益。
(一)流量变现
广告收入成为其主要盈利来源。消费者获得了免费的服务,商家获得可观的收入,广告商可以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关注度。其中的风险在于过于生硬的广告植入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起到对于商家以及广告商的反作用。
(二)数据变现
商家通过对用户数据的采集赚取利润。此种盈利模式广泛适用于信息服务业或能够大量掌握消费者偏好的产业。例如电影院可以将上座率、观影人群、影片性质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以提供给影视投资人作为参考;搜索引擎可以根据搜索内容为商家筛选目标客户。
(三)销售关联商品
商家通过提供免费的产品来换取客户的关注,进而通过对其升级版本或其他产品收费获得利润。前者广泛适用于游戏领域,“人民币玩家”实际上为其他玩家提供了免费的游戏体验,也在享受到优越感带来了的乐趣。第二种方式适用于“网红经济”,商家通过经营自媒体推广其经营的淘宝店,从广大的免费受众中筛选出愿意付费的群体并获得其中的“consumer surplus”。
(四)现金流收益
商家通过客户的交易金(或押金)带来的现金流获取收益。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庞大的交易量获取了可观的利润,同时为电商平台提供了交易基础。更普遍的商业模式存在于街头巷尾的理发店,干洗店等,商家利用客户的预付款作为无息贷款,其盈利模式早已脱离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此种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商家的商业信用,如何规避违约行为成为了此种模式成败的关键。
(五)股权投资
商家通过提供免费的产品来迅速打开市场获得市场地位,其费用由股权投资者承担,并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获得投资收益。 “滴滴打车”,“饿了么”都是经典案例,适用于新兴市场的圈地运动,风险高,潜在收益也高。随着移动互联网渗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股权投资主导的免费经济将成为其颠覆传统行业的利器。
二、“免费经济”为何会出现在当下
“免费经济”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众多因素组成了“免费经济”萌芽的土壤,雨露与阳光。
(一)“免费经济”的土壤
智能手机的普及与4G网络的覆盖无疑是“免费经济”得以成立的前提。鉴于大多数产品是以APP的形式存在,智能手机能有效地将用户,商家相链接,并有机地将其相关因素(如支付平台,物流等)串联,创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4G网络的覆盖解放了用户对于电脑的依赖,瓦解了时间空间的阻碍,大大地提高了“免费经济”的效率。
(二)“免费经济”的雨露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作为“免费经济”的雨露滋润着其成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由于“新三板”的推出,大大拓宽了股权投资者的退出渠道,为创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免费经济”的阳光
“免费经济”的阳光是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与其消费能力的提升。“免费经济”对应的大多数是消费产业,其基础是社会大众消费升级的需求。人们更重视生活的品质与效率,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并愿意为其付费,更愿意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并承担一定的风险。中国的新一代“免费经济”的消费者是一群具有一定经济能力,文化程度和冒险精神的先驱者,也同时是“免费经济”导向的“收费经济”的有效潜在消费者。
三、免费经济是否有可持续性
“免费经济”带来的表面繁荣一部分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其产品的认可,另一部分不乏贪图小利之人的闻“补贴”而动。“免费经济”背后的资金有效利用率决定了其未来的可持续性,决定资金有效利用率的包括以下几个条件。
(一)对其所在行业的颠覆程度
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不应是产品低廉的价格,而是其抓住了原有模式的痛点。例如打车软件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送餐软件解决了可选商家少的问题,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資本带来的补助只为了吸引第一批愿意“吃螃蟹”的人。换句话说,“免费经济”只是一种更高级的营销推广形式,颠覆其所在行业才是最终的目标。
(二)“免费”对于消费者的代价
所谓 “免费”的概念只是狭义的经济利益。消费者实际上付出了他们的关注,隐私以及热情。虽然无法用金钱进行衡量,但是并不代表消费者不会获得伤害。百度的“竞价排名”模式就在医疗等诸多领域对消费者进行了误导,导致了众多恶性事件的发生。凡是交换必有价值,当消费者意识到为“免费”所付出代价已经超越其带来的价值,此种“免费经济”便不可持续。
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点造就了一个个赢者通吃的市场。但是对于“免费”的滥用也会向消费者传递负面的信号,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健康,理性的“免费经济”终将推动产业升级,为消费者,企业,全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简介:
姜晨旭,长春国信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