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风情三篇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redie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饵黄精
  一到六月,山区里的小学校,便会组织人马去周边山寨支农。这个季节支农,不外乎扯燕麦、薅野草之类,所有的劳作都极其原始而简单。
  我们行进在齐膝深的青稞地里,那些绿油油的青稞苗里,总会出现一两株高出一两寸的麦苗。老百姓说这是野燕麦,它们会疯狂地争夺土里的营养,影响青稞生长。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些野燕麦连根拔掉。
  长安寨就座落在区公所后面的山崖顶上,绕过这七八十米高的断崖,攀上长安寨那几百亩的坝地,一群学生就像散放到地里的羊儿窜来窜去,四下都是晃动的影子。我老是分不清青稞和燕麥,几次误扯青稞苗之后,被老师安排去处理大伙扯下的野燕麦。
  我背着一大背沉甸甸的野燕麦去往悬崖边,顺着悬崖往下倒。就在我侧身倾倒时,眼角的余光晃见悬崖下有一点红,心下一动,赶紧爬悬崖边探头看。哈,悬崖中段有一块凸出的平台上,一株鲜红的野百合正怒放成高原特有的夏天。
  我开心地跑到姐姐身边,告诉她这一发现,叮嘱她记得放工时陪我去采。傍晚,老师一宣布收工,我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姐姐沿一旁的山沟往悬崖下窜。这条沟几乎没人走过,野草荆棘丛生,加上之前倒下的大量野草燕麦,青草腐朽的气味夹杂着山沟里臭蒿的气味,直逼鼻翼。姐姐胆小,怕蛇,走得很慢。我可不管那么多,径直往下钻。
  好不容易来到凸出的小平台下,一看,哇,离我起码有一两米多高,无论我采用何种高超的攀岩技术,就是上不去。我急得大叫:“姐姐,你搞啥,快点过来帮我嘛。”姐姐背着小背篼终于靠近,我急急忙忙将背篼倒扣在地,借助小背篼的高度,让姐姐将我推了上去。
  我兴奋地扑向那株野百合,用手挖指掏,不一会就挖出一个洋葱一般大小的百合根茎。哈哈,这可是一种珍稀的补药。山里百合很多,但大多生长在悬崖上,很难采挖到。那会山里生活紧张,我不记得家里从啥时开始,煮饭时,总会加入许多萝卜茵茵、菠菜、白菜、甚至各种野菜。一大锅碧绿的菜叶里,撒进金黄的玉麦面,粘糊糊一大锅,也不见半点油荤,就着一坛子盐菜,组成了我们常年的食谱。有几次我从山里挖回野百合、鸡爪参啥的,母亲都一股脑煮粥里,粉面粉面的,口感特好,比野菜的苦涩味好吃,从此就惦记上了这一口。
  心下正在得意挖到的百合时,眼睛一扫,看见悬崖边一株筷子粗细,半米高的植株非常眼熟。脑子里飞快一转,不对,这玩意好像是猪尿参。猪尿参是中药材黄精的俗称。在家里听父亲讲过,这玩意大补。母亲上山挖药时零星挖回过几次,我看见过半干的药苗,所以记得。我匍匐着挪近悬崖边,开始用手掏挖。顺着那株粗壮的主干向下不足十公分,一些雪白的根茎露了出来。我小心地掏挖着,这些像竹节一样的茎块一节连着一节,一大片,甚至绵延到了整个凸出来的平台。
  我细细翻看这些根茎,它们和母亲带回的生姜模样的猪尿参不太像,心下疑惑,这到底是啥玩意,能不能吃哦?心里又一想,管它是啥,挖回家再说。“姐姐,赶紧把背篼给我。”连挖带扯,平台上堆了一大堆,我只好叫姐姐支援。不一会,小平台就被翻了个底朝天。挖出的根茎装了满满一背篼。
  天擦黑时,我和姐姐回到家,父亲一见便笑着说:“你们挖的这个是玉竹黄精,你们妈妈挖的是姜黄精,人家说这个是仙草,吃了延年益寿,煮给你们吃,看你们能不能变神仙。”
  父亲讲了一件事,说那会刚进山剿匪时,县大队一个战士在包座原始森林里受伤失联,两个多月后找到他,不光伤势已经痊愈,整个人也红光焕发。问他在森林里何以为生,说是采挖黄精度日,不光养伤,还养好了身子。
  这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家里的稀饭米粥里,都会加上一些黄精。我们兄妹五个,虽说在那个极其艰难的环境里生活,却个个长的健硕而魁梧,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我们是当地人种。现在想来,这跟我们当年以山野各种野菜、植物根茎为食有很大关系吧。
  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写过一首《饵黄精》:“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也就是说这黄精一物,食之能强身健体,事非玄虚。看来,当年我们的经历,也有书为证。
  打蕨苔
  每年一到夏日,区公所和加工厂的孩子总会三三两两结伴上山去采蘑菇、打蕨苔,以此来改善伙食。所谓打蕨苔,就是采摘的意思,地方土话而已。
  那会,山里进出的人还不咋多,区公所十来家住户加上粮食加工厂十来户人家,一如山里的一个小村子,除了粮食由国家供给,其余的日常生活,大都自给自足。人们在周围的山坡上开荒种地栽蔬菜,在木屋附近养鸡养鸭放猪仔,生活还算勉强过得去。那时候周围的林子也没有受到任何破坏,一到夏天,出门不出十米,就能采回不少灰灰菜、荠荠菜、苦苦菜这类应季的野菜充饥。不过,要想吃上木耳、蘑菇、蕨苔这类美味,那就得去往更远一些的林子采摘寻觅了。
  那会很多家庭都缺吃少穿,山里的野果、树木的嫩叶、野草的茎杆,都是用来当食物果腹的。有一次随姐姐去打酸冬杆,这是一种类似于大黄的植物花苔,酸甜酸甜的,入口能酸掉大牙。偶有山寨里的人下山带来些许,分得一两株,尺来长的一根花苔,能品尝一两天呢。不过,这种花苔也就六七月份才有,花期一过,就成了一把干草。
  因为酸冬杆大多生长在向阳的高坡,要穿过大片的山地才能到达,我们一般很少去。有次姐姐带我前往噶尔卡寨子背后的半山坡,穿过庄稼地进入山坡时,姐姐不停地在路两旁采摘一种像是举起拳头的植物,说是蕨苔,采回家母亲会用蕨苔炒腊肉给我们吃的。
  蕨苔炒腊肉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家常菜,记忆里看别家做过,那香味过鼻不忘。因此,一听说蕨苔炒腊肉,兴奋的连屁股墩上都鼓足了劲。眼珠子像雷达一样四处转个不停,就连最喜欢的酸冬杆也不理会了,全身心都落在一个个小拳头般的植株上,只要一看见,立马一跃,像猴子一样扑过去,根本不管前面的荆棘荒草、山石沟堑,把身边的人也撞的趔趔趄趄。
  那次采摘的蕨苔有没有炒腊肉早已忘记,可我记住了一件事:当我和姐姐背着小背篓回到家时,正好遇见加工厂的聂叔叔坐在父亲的值班室里聊天。这个聂叔叔据说当年曾是一个什么报社的主编,文化大革命时被划分成右派,下放到这里劳动改造。平时上班好像没啥特别的,只要区里一开大会,他就会被反捆了双手,头戴一顶尖尖的帽子被押在台后等待游行。   实际上,在这个闭塞的山区,类似聂叔叔这样的文化人并不多。在我的记忆里,我所熟知的好多野史外传里的故事都是他讲给我听的,那会我还跟着他学过不少古诗词,练过不少脑筋急转弯呢。特别好玩的是当我背着蕨苔出现在父亲值班室时,聂叔叔脱口一句“老花椒你鼓眼恨啥?嫩蕨苔他反爪打谁。”把我逗得哈哈大笑。我蹦蹦跳跳跑出去,见人就说:“老花椒你鼓眼恨啥?”惹得加工厂的杨伯伯举着拳头要打我的小屁股。
  童年就在我们年复一年去往山林采摘野菜、打蕨苔、捡蘑菇的日子中度过,这些平常的山野生活也慢慢将我们滋养成人,直到有一天,突然从内地来了不少人,在我工作的电站大坝旁修建了不少水泥池,说是要收购腌制蕨苔,我才知道这个在我们嘴里的普通食物,竟有着解救人们病痛的奇特药用,包括它的根茎都被传言具有較高的抗癌价值。人们蜂拥前往采摘、挖掘,山里独有的野生蕨苔几近灭绝,以至于这道野菜从此淡出了我们的餐桌。
  前些年,我曾托人回高原购买腌制的干蕨苔,竟是搜遍县城所有的小店,也没寻得半根。
  今日再念“老花椒你鼓眼恨啥?嫩蕨苔他反爪打谁。”我突然有了泪奔的感觉。
  大黄
  在达扎寺镇通往巴西的大桥边,有一个屠宰场,早年间这个临河的宰杀场,可是全县人民所有肉食的供给地。冬宰时,周边牧场的牧民便会赶着一群群牛羊来县城上缴牲口,而城里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前往凭票购买牛羊肉或者牛羊杂,以作整个冬天的食物。
  那会我们家的小木屋就座落在离大桥不远的河湾上。每到冬季,母亲便会去往屠宰场做零工,不是帮着收拾牛羊杂碎,就是下河清洗肠衣。肠衣是牛羊下水里唯一回收的部件,听说是制作医疗手术缝合用线的原材料,至于怎么制作,那是另外一回事,反正每年一到屠宰时节,外贸公司、商业局,总会有人前来收购。
  母亲说清洗肠衣的河对岸有一大片开垦过的土地,那是屠宰场场长张老坎的试验地,里面种植有许多贝母、甘松、大黄。春夏不再屠宰时,张老坎总会泡在那块地里折腾,试验种植各种药材。这应该是高原上最早进行人工种植的实验基地吧。母亲因为经常去屠宰场做零工,与张老坎熟络了,试验地里有除杂草之类的事情,张老坎也经常请母亲去帮忙。
  母亲回来常说起试验地里的药材如何茂盛,籽粒如何硕大,产量如何高,对于张老坎数十年的培植繁殖简直是赞不绝口。对于种植中药材,我们当小孩的并不感兴趣,唯独对那片地里的大黄茎杆情有独钟。《吴普本草》里说大黄“生蜀郡北部、甘肃西部。”这种在川西北高原生长的大黄品种其药效独特不说,茎秆都是上好的食材。特别是喜马拉雅一些地区,人们经常把野生的茎叶当作蔬菜烹饪食用。
  那会,我们最盼望的就是母亲涉河去往那片试验地劳动,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利用除草之便掰回一两根开始枯黄了的大黄叶柄。在高原上,这时虽说是黄金时节,遍地葱绿,却根本没有水果之类的吃食,连高原独有的沙棘果也还未成熟,这大黄的茎秆成了大人孩子都喜好的一种零嘴。青葱生脆的大黄叶柄咀嚼起来,酸涩汁浓,嚼上一口,那酸酸的味道,刺激味囊分泌出大量唾液,吃的人皱眉绷面,一副极度舒适的表情,令看的人也一样双腮生津,口水直涌,那感觉终生难忘。
  我们住在小木屋的那些年,常和街上的居民孩子一起玩耍。这条街的居民,大都是为了生计流落在此的手艺人,平时靠打零工、开荒种地、挖药维生。当初父亲就是用六十元人民币从一个手艺人手里买下这间小木屋的。我还记得,我家左邻是一户开照相馆的,右邻是一家修钟表的,而小木屋占地大慨有半亩左右吧,后面还有很大一片菜地。
  街上好些调皮的孩子,我们常跟在后面躲猫、打仗、做游戏。有个孩子王会游泳,大黄抽苔开花时,泅到河对岸的试验地里砍了两根主杆拖回来,整条街上的孩子都分到了寸长的一小节,这种主杆比叶柄少了涩味,多了一份甜,特别酸甜可口。分到我手里的一小节,我竟没看清模样,就被狼吞虎咽吞下了肚,然后咬住手指看着遗弃在地上的那些紫红色花穗,心下想,这些花穗要是能吃该多好啊。花穗因为是从河里拖上岸的,湿漉漉躺地上,一副凄惨相。
  母亲看我们几个小鬼头馋那口酸杆杆,就去讨要了几株大黄幼苗种在菜园里,可不知为何,这药苗在我们家后院就不见生长,好几年都还是贴着地面的一蓬绿叶,并不见粗壮的叶柄和抽苔。而张老坎的试验地里的苗株却旺盛的一如小树苗,开花季节,主杆不光有孩子的手臂粗,齐刷刷一两米高,看着像一片森林。
  父亲调往巴西邮电所以后,母亲携家带口搬来巴西定居,小木屋便空置在那道河湾上,成了我们过往县城时的落脚点。每当我们去县城路过屠宰场或暂住小木屋时,我都会想起那些馋人的大黄杆。张老坎一如既往地守候着那片试验地。那些抽穗的大黄杆每年依然有孩子去偷摘,每当他发现大黄杆被人偷食时,就会站在桥头高声叫骂。大意是说,要偷食酸杆杆就掰叶茎,千万不要动他的主杆,一株药苗长大抽穗要好几年时间,那上面结的种子可是他的命根子。
  小时候根本不懂一个执着于中药材人工种植者的艰辛,植株好不容易栽种成活,开始收获种子的时候,被一群小鬼头糟蹋,那该有多愤怒、有多伤心啊。后来,整个县城的孩子,都开始暗地里咒骂张老坎了,因为他居然喂养了一条藏獒守着那片试验地,从此再没人敢涉河去偷摘这些大黄茎秆了。
  这之后,我们从山区带到县城的酸冬杆便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吃食了。那会的人们有啥稀罕东西,大都会拿出来分享的。七、八月间,区公所、加工厂的大孩子们常翻山越岭,钻山攀崖去摘回许多野果、植物茎杆,分给我们这些还没胆量去往深山的孩子。当然,我们得到这些食物后,又会分一些带到县城给那些亲戚朋友的孩子,哪怕只有几株也会和他们分享。
  记得有一年母亲进山伐木,伐木场在二社阿俄寨子对面的森林里,我随拉木料的车去看母亲,在那片林子的深处发现了好大一片大黄植株,清一色的大黄叶苗有半人深,布满整个山沟、山坡和树下,竟是不见半株杂草,像是被谁种植在这里的一样。正是八九月时间,大黄正在抽穗开花,那些主杆比张老坎种植的小一些,但也有一米多高,我兴奋地拖了几株回去,周围邻居的孩子几乎都分到了一两节。而我对那一片大黄更是上了心。
  那会每年假期,我们都会进山挖药挣取来年的学费,山里遍布各种中药材,大黄、秦艽、赤术、羌活、贝母。大黄和别的药材不一样,一旦发现就是一大片,挖出来起码几百斤。山高路远,很难背回去的。有经验的药夫都是等到秋天采挖时,再去林里将其挖出来,现场直接削皮,切成块状,用荆条穿成串悬挂在树上风干运回。这药材不能堆地上,一旦受潮被闷捂就会糠心(朽的意思),药也就不值钱了。所以,一旦发现哪里有大黄,都只是记住位置,择时去挖。
  就在我发现那片大黄地没有多久,区武装部部长蒋叔叔从阿俄寨子回来,满身是伤。蒋叔叔说,他巡山走到那片林子附近时,正遇瓢泼大雨,浑身上下湿透,奔跑中鞋子被撕裂。因为山里荆棘遍地,赤足无法行走,正好看见一片林子里挂满了藏家祈祷用的经幡,就从树上扯下一块经幡裹住已经受了伤的脚。蒋叔叔本人亦是本州的嘉绒藏族,对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忌讳都是知晓的,但特殊情况下,也就顾不了许多,没承想遇见了寨子里的人,当他们看见蒋叔叔脚上的经幡,怒不可遏,接下来就是一场恶斗,以至双方全部挂彩。
  这之后,我知道了那一片山林是附近寨子的神山,一般人轻易是不会进去活动的,难怪那些大黄植株长得那么茂盛。我虽然一直惦记着那些大黄,总想找机会去采挖。可一想到神山,想到蒋叔叔的遭遇,就再也不敢造次了。
  那片野生野长的大黄,虽没有屠宰场张老坎的大黄粗壮,但那是我最近距离进入过的地方,在那里发生过的那些事件,在我年少时的记忆里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因此,它们和屠宰场张老坎的大黄地一样,成了我记忆里最难忘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文君,女,本名韩文琴,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若尔盖县人。在全国近百家官民刊上发表诗文八百余首(篇),著有诗集《跌落云间的羽毛》《天上的风》,散文集《藏地女人书》《迁徙的红柳》等。
其他文献
1  文学像一种顽固的病毒,自从感染了我,就潜伏在肌体中,再也不曾离开。我时常陷入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写作。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似乎离我很远。我性格内向、自闭,拒绝参加聚会。为了避免与别人打一个招呼,宁愿绕很远的道。我缺乏对很多场景的切身体验,面对别人作品中饱满多汁的素材,常常感到自卑而沮丧。另一方面,写作或许是我偷窥尘世的一种方式,让我把一些隐秘的触角缓慢而谨慎地伸向幽微的人性,使我能感受到世界的律
期刊
9月7日中午,李印功老师突然通知邓刚老师下午就到,问我是否熟悉邓老师。我如实答道,“很遗憾,和邓老师互不认识,但我读过《迷人的海》”。“读过就好,”李老师兴奋了,“下午六点,省委党校。”  邓老师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3年,《阵痛》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84年,《迷人的海》获全国中篇小说奖,还掀起了“邓刚年”的热潮。回想着邓老师获奖文章的内容,就到了指定位置,李老师告诉我,半年
期刊
一  《黑与红》是我历经三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部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事描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人公从黄土高原一个偏僻的山村,到鳌北煤矿追求人生梦想的曲折经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随着大裁军从部队回到了农村,军旅生涯锤炼了意志,丰富了人生的阅历,让我再也无法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出路在何方,我陷入苦苦的思索中。后来我被安排在了煤矿,成为一名井下挖煤的矿工,有过部队的磨练,我并不觉得苦
期刊
在中国的历史变迁中,困境书写是文学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士人的创作中不乏怀才不遇、国破家亡等人生困境的主题,而自晚清开始,经过五四文学运动和新中国建立等特殊历史时刻,中国作家在创作中更是难逃社会历史所造就的种种生存困境,这些困境在表现着作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志趣的同时,也勾勒出不同的书写对象在各种社会环境和人生阶段面临的选择与生存方式。  作家简媛的困境书写,直面困境中的自我和他者,
期刊
1  多年前,她就把活着的事给忘了。  她总是不停地问我,我是不是还活着?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她,你还活着。她不信,用手使劲地掐自己,掐出了痛、掐出了血来,她才长舒一口气说:我以为我死了呢。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她会这么问我:今年,我多大了?我说:还差两年就一百了。她说:我有这么大吗?怎么跟没活几天似的?  她在不经意间,就活成了梁庄年岁最长的人。在她前面没有人了,所有的人,都跟在她的身后,与她保持着
期刊
木子车多年来致力于小说创作,在写作中他不断尝试,努力摒弃主流小说写作雷同与虚假的特点,塑造自身独特风格。阅读其作品,可以发现:在他的小说中,现实体验与幻想是相辅相成的,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多样化处理和升华,寻觅到连接“现实”与“幻想”的通道,并尝试用不同的文体与叙述方式来完成幻想对现实的加工,最终在对深刻的思考中为读者展示出现实社会蕴含的精神危机和人文困惑。而由此出发研究文本,可以发现其塑造了许
期刊
南丹  受伤了,落日要找一个地方  疗伤。  云霞。群山。山谷。飞鸟。炊烟。  南方,那不识时务的风  落日是个盛大的仪式  说是疗伤,其实是在  偷偷炼丹  这地方,叫作南丹  天峨的云  谁,哈了一口气?  雨后。山那边,是谁  赶来一群绵绵不绝的白绵羊  似乎有吃草的声音,飞快地涌过来了  疑是置身辽阔大草原  我没忘记女儿要的礼物  天峨的云  让我摘两朵带回家  当哈达  穿越燕子洞  
期刊
一  “祖爷爷岳永金过世了!”  “今年祖屋后面的金竹开过花!”  这两条消息在白泥村人的微信群里引发热烈讨论,无数的文字和语音从天南海北的远方跳到我的手机上,向来喜欢潜水的我,也忍不住发了几句议论,仿佛我们正聚集在祖爷爷岳永金所居住的祖屋前的院坝里,扯着嗓子高声说着我们的方言。离家太久,我以为我已经融入了城市洪流之中,但这两条消息还是唤醒了我体内被压抑的白泥村人的一面。我看见自己捧着手机的手背静
期刊
两代人的逃离  不知从哪天起,不想再和母亲联系,我已经三十八了,母亲在我这个年龄已经有了当外婆的心思。是什么环境让她在这般年纪时就有如此心思呢?怎么在同样的年龄,当我还觉得自己可以任性的时候,她就这样心甘情愿承受生活的磨难呢?  母亲的丧事进行到了第三天,和尚坐在我右肩十厘米处的木凳上念经,口齿清楚,声音成片,我仿佛听见了许多,又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  不知是谁先开口的,就像打开原本鼓胀的气球的口
期刊
黑獒叫了起来。经验告诉我,这不是对野鸭、兔子、黄羊、狼之类动物侵入的警告信号。它从没这样因领地遭到侵犯而威严地吼叫过。谁会来五眼泉呢?  我停下画笔,向远处张望。从树林中蜿蜒而来的车道上,偶尔有树叶飘落,看不见人影。我安抚一下大黑獒脑袋,它明白我的意思,乖乖躺下。凝神谛听一会,除了院墙和房顶上飘扬的经幡,没有其它异常响动。我想继续作画,可是,大黑獒显得躁动不安。难道老毛病又犯了?刚来时,黑獒捕猎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