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沙雕琢时光的兵们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日清晨8点10分,经过近14个小时的航行,舰船终于停靠在永兴岛。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三沙市的军事政治中心。
  刚踏上码头就强烈感受到了海岛火辣辣的阳光和驻岛官兵火辣辣的热情。
  坐车去西沙水警区海军招待所,车窗外迅速掠过椰子树、马尾松、防风桐……。
  站在礁盘上,平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遥望大海,眼前绵延几公里的海浪翻卷而来,猛烈撞击着礁石,我们的心也随着海浪一起汹涌澎湃。
  《西沙五味情》是官兵根据岛上五个特色班为原型,自己创作、编排的一个小品。
  “雨水班”不能和亲人团聚的“酸”,
  “女兵班”荣获多项荣誉的“甜”,
  “尖刀班”超强度训练的“苦”,
  “绿化班”在烈日下工作的“辣”,
  “雷锋班”被汗水浸透衣服的“咸”,
  每个班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汇聚成西沙官兵生活的独特滋味。
  追逐云彩奔跑——雨水班
  雨水,是永兴岛最重要的淡水补给源。1999年岛上建起了雨水收集净化库,全军唯一的特殊编制——雨水班应运而生,他们的任务是收集、处理、净化雨水,供岛上官兵饮用和生活用水。
  4月2日上午8点,太阳把大地炙烤得热气袭人,我们抹上厚厚的防晒霜,帽檐压得低低的,眯着眼睛登上了勇士车,宣传科夏干事陪我们一起去采访雨水班。
  车开了三四分钟,刚刚从勇士车的后门跳下,一个脸色黝黑,身材瘦小的老兵向我们热情地伸出了右手,他就是接了16年雨水的现任班长、四级军士长关延国。
  在巨大的水泥筑成的储水罐前,关班长给我们进行了详细介绍,永兴岛机场跑道有一个倾斜度,雨水会顺着引水沟流入机场南北两端的集水坑,再由水泵送往储水罐和地下水池,然后进行净化处理,班里的4名成员每天轮流骑着他们戏称的“宝马”——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遍岛上每个角落的一处处半封闭的地沟内去开放阀门,为岛上各单位按量供水。
  走到机场路,望着宽宽的机场跑道,关班长说,有一年台风来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到了13级,为了安全,后勤部長周庭山亲自护送我们外出作业,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们坐在车里看着雨水不住地“咚咚”击打着车窗,狂风把车身吹得不停地晃动,随时都有被吹翻的危险,突然,“砰”的一声,车门被狂风撕开,一瞬间飞向空中,我们拼命抓住车帮,身体紧贴车身,坚持着不被巨大的风拖拽出去,当时的情景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最近班里只有3个人,有一位战友休探亲假了。”关延国说,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5月,是西沙的旱季,雨下得很少,任务相对轻松些,班里的战士就抓住这段时间轮流探亲。“今年春节我是在岛上过的,这是在岛上的最后一个春节了,将来上岛都难了。”一丝忧伤从这名即将退伍的老兵脸上掠过。
  问他16年的从军生涯有没有后悔的事,这个沉稳老练的老兵沉吟了一下:“2001年3月8日,父亲去世了,当时受寒潮影响,港口无法进船,交通断绝,我没能赶上见他最后一面。记得18岁当兵离家那天,汽车一开,我趴在车窗前望着下面跟随汽车一边奔跑一边挥手的父亲,泪水在面颊上肆意奔流,那个瞬间在我脑中永远定格,这是我终生的遗憾,但作为军人要履行职责,当兵我不后悔!”
  逼出锐利锋芒——尖刀班
  2013年1月成立的坦克连尖刀班,是西沙驻岛部队的一张名片,他们是海岛反特工偷袭应急处置的中坚力量,每名成员都是从各班排抽来的军事过硬的优秀战士。尖刀班战士要达到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基本要求,每名战士都身怀绝技。
  坐在会议室,面前的3个男兵,因常年被日光暴晒,每个人都面孔黝黑。他们无疑是坦克连兄弟们羡慕的对象,因为他们都是尖刀班的战士,个个都是精武标兵。
  坦克车车长王亮: “‘尖刀班’,光是名字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我觉得它吸引人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只有出色才能够纳入其中,能进尖刀班的肯定是最优秀的;二是可以把优秀展示出来,满足自己的英雄主义情结。当然,后者有一点点小虚荣,但仅能实现前者,就已经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了,所以我挺为自己骄傲的。”
  尖刀班的日常训练就是实战演练,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必须第一个冲出去,所以要求战术、岸礁防御等每个训练课目都要精益求精,王亮是2003年12月入伍的,是名老兵,已经非常适应现在的训练生活,他说:“每天的训练就和西沙的阳光一样,必须要经常面对。”
  坦克车驾驶员黎洪松: “我和王亮一起到新兵连、一起来永兴岛、一起进尖刀班,是特别对脾气的战友。人们都说,钱在岛上是纸,情在岛上是金,我觉得说得特别对。我俩在一辆坦克车上,坐在窄小的空间里,温度高达七八十度,身上的迷彩服湿得能拧出水来,尽管环境恶劣,我俩的各种战术动作却配合得特别默契。在海上训练时我们经常是一口口喝海水, 一个大浪过来,抹把脸继续扎进水里,虽然训练特别苦,天天累得半死不活的,可是我觉得值!”
  坦克连步兵马强:“我是2006年才上岛的,东北人,从祖国的最北端到最南端,西沙群岛的遥远是我无法想象的一种距离。一下火车,感觉空气都是凝固的,透不过气来,接着就是头晕、恶心,整晚整晚睡不着觉,直到第二年才慢慢适应。刚来时战友都叫我小白脸,开始军训后,每天中午,坐在海水中,沙子烫得厉害,烈日下,身上被晒得脱了好几层皮,这种耐热训练,练的显然不单是身体还有意志,我咬牙坚持下来了,还进了尖刀班,在我看来,只有经得起阳光暴晒的人,才配来西沙当兵,如果晒不出一身傲人的‘西沙黑’,就算白来了。”
  “公主楼”不见公主——女兵班
  西沙群岛,原本是一片男性的热土。2001年5月14日,首批正式编配的7名女兵踏上了这片土地,成了驻守在祖国最南端的女兵,她们也是海岛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
  4月3日上午10点,站在通信连的营区,一栋小白楼上的对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西沙公主楼不见公主,北朝木兰辞再颂木兰”,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公主楼”,岛上的男兵们无限向往的地方,因为楼里住着通信连女兵班19名英姿飒爽的女战士。   杨昭华,西沙女兵班的队长,提干后又要求上岛,也曾是《解放军生活》杂志2012年刊出的“十大魅力女兵”之一。站在面前的杨昭华,已不再是羞涩的小女兵,宽大的海洋迷彩遮挡了她美丽的曲线,看起来沉稳老练又不失亲切和随和。因为有过多次通话和交流,所以见面丝毫没有陌生感,她指着身边的战友一一介绍起来。
  毕婉茹,大学生直招士官,3个月集训结束后分配到女兵班。从兵龄来说是个新兵,级别却是中士。她有一个女兵班无人能比的强项就是背记,下连不到1个月,就把所有知识点背记完毕开始跟班了,上机操作时的领悟力也超强,和她一同上岛的新兵仍然在背记专业知识,她却早已能独当一面单独值班了。
  杨宜诺,去年3月上岛的,话务专业,是个外表刚强而内心柔弱的女孩,我们都称她为“小哥”。入伍前是济宁大学美术专业大学在读,我们的板报都少不了她的精雕细琢。
  我忽然想起在来时船上见过的女兵梁玉,她站在甲板的人群中,心事重重,完全孤立于周围的热闹环境中,我走过去和她聊起来。原来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曾是军人的父亲请求部队领导,把女儿调到了最艰苦的西沙女兵班。看得出来,听话的女儿虽然服从了父亲的安排,但面对未知的一切,内心还是有些迷茫和无助。杨昭华把梁玉叫了过来,显然过去的短短两天,这个女孩的脸上已不见愁容,她已融入到了这个集体,内心是快乐的。
  “岛这么小,你们的娱乐方式是什么?”
  “我们会自得其乐,‘一散’(散步)、‘二打’(电话、篮球)、‘三看’(书、电视、网页)。”女兵们风趣地说。
  个个都是多面手——雷锋班
  2012年11月8日,西沙水警区政委郭建齐和三沙市肖杰书记共同为“雷锋班”揭牌。“雷锋班”战士们开始了为岛上军民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服务。
  永兴岛处于南海腹地,交通极为不便,没有专业的电器维修店。岛上的家用电器一旦坏了,只能送出岛去维修,折腾个把月还上不了岛,常常是出了一点小问题就丢掉,不仅浪费,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西沙水警区装备部修理所的官兵看到了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在业余时间免费为驻岛军警民服务,持续开展便民活动,许多损坏的物品逃脱了被丢弃的命运,西沙的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岛上的人都叫他们“活雷锋”。
  “这个电饭锅灯不亮,能修吗?”
  “嘿嘿,能!”
  一大早,战士黄伟、刘洋、杜小亮等人就在便民服务点忙活起来了。黄伟一边鼓捣着电风扇,一边忙不迭地回应着渔民的提问,憨憨的笑容挂在脸上。
  “大家有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全时值班,随叫随到!”四级军士长刘洋乐呵呵地给渔民发放“便民卡”。蜂拥而至的渔民搬着电饭锅、电风扇,推着摩托车、电三轮把他们的“小摊”围得水泄不通。
  我们凑上前去,站在战士杜小亮的身旁,看他手脚麻利地干活,知道我们是记者,他说起了最得意的一件事: “今年春节,号称‘西沙生命線’的‘琼沙3号’运输船在航行过程中主机排烟管破裂,情况很紧急,我们接到求助电话,马上赶到现场,都来不及等主机冷却,我就带着4个人钻进了机舱,里面的温度都有60多摄氏度了,在机舱里工作了4个小时,我们个个满头大汗,浑身都湿透了,终于把排烟管修理好,确保了船的安全顺利返航。”
  “雷锋班”8名成员全部是党员,都立过功,其中2人曾被水警区表彰为“十佳天涯哨兵”,2人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全班人人具备3种以上维修技能,具备7年以上海岛工作经验,是装备维修领域一专多能的“兵专家”,其中有5人通过努力取得了高级技师证书。
  一个班长两个兵——绿化班
  西沙“将军林”起种于1982年1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亲手种下了第一棵椰子树。此后,每位来西沙视察和慰问的军队副军职以上将军、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领导,都亲手在这里栽种椰子树。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今日的西沙“将军林”。绿化班的责任就是管理维护好这片将军林。
  中午,在海边拍照后顶着烈日踩着滚烫的沙滩往回走,只觉得汗像水似的往外流,浑身上下像水洗了一样。即使有海风吹过,汗也是腻腻的黏在每一处肌肤和毛孔里。快到海军招待所时,看到对面将军林里有一个人,正蹲在地上摆弄着什么。我觉得很好奇,因为高温、高湿、高日照的正午时分,让人一分钟都不想在户外多待,有谁肯在这个时候蹲在大太阳底下?
  走上前打招呼,近前一看,好家伙,真是个“黑”人,黝黑的脸上泛着红黑油亮的光。原来他正在给小树苗浇水,因为天气太热,水蒸发得太快,必须及时补水。
  他叫陈亮亮,江苏人,是绿化班班长,原来是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队员,2010年来到岛上,分配的工作就是维护这片将军林。他这个班长只有两个兵,每天要浇200多棵树,因为没有安装水管,他们是一桶桶提水浇树的,想想都觉得艰苦的工作,他却说得自然而然,脸上还带着微微的笑意。
  他说,每当台风来临,他最担心的就是他的树,觉都睡不踏实,一晚上要出来察看好几次,台风过后,看着被拦腰折断的树干,他心里会难过好一阵子。
  这就是可爱的西沙战士,缺水少菜,他们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常年累月与外界少有联系,他们也必定感受到了更多的寂寞,可他们总会把快乐呈现出来,因为在他们心中,这个偏远孤寂的小岛是美丽的,他们爱着这片岛屿,这是他们生死相依的第二故乡。
  3天过后,尽管不舍但最终还是要走的,我在沉重的行囊里又多加了一瓶沉甸甸的珊瑚沙。
  汽笛响起,战友们列队站在码头为我们送行。一一握手,眼圈都是红红的,舰首辟开波浪渐行渐远,再见,美丽的西沙,再见,可爱的战友。
  海风阵阵吹来,我们已泪流满面……
其他文献
解放军生活:王司令员,您好!来之前我们就听说过“神剑一飞惊天地,有赖俯首筑巢人”。作为二炮工程部队,为导弹筑巢使命重大、任务特殊,你们是如何确保建设的每个阵地都是优质工程的?  王启繁:阵地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阵地工程质量不但关系到导弹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提高,也是工程部队的价值体现和声誉品牌。部队组建以来,我们就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建设。一是强力培养基地质量文化。我们始终把质量作为阵地工程建设的
期刊
在第二炮兵方阵序列里,有这样一支工程部队,在上个世纪下半叶,他们曾被冠以一个特殊的名字——神秘之旅。神秘,是因为不论部队挺进何方,都不能告诉亲人;神秘,是因为不论官兵在做什么,都不许公诸于众。  所以,当神州飞船的航天英雄从茫茫天穹凯旋时,人们并不知道,托起飞船腾飞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他们竭诚奉献的汗水。  当共和国真正拥有向世界说“不”的核打击力量时,人们并不知道,撑起大国地位和尊严的首批战略
期刊
中韩边防派出所?一听到这次的采访对象,我心中立即产生了疑问:这个派出所和韩国有什么关系?采访后才得知,原来该所在成立的时候因附近有个村叫中韩村而得名,真是让我没想到。可除了名字之外,让当地老百姓们没想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徐桂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小卖铺仅丢了几十元的东西,本以为民警不会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嫌疑人杜某很快就被中韩边防派出所的民警揪了出来。  同样没有想到的还有王淑锦老人,为了让
期刊
日复一日,正是凭着这分锲而不舍的韧劲,我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我带着一批半兵半民的“老班长”把一个默默无闻的集体建设成“基层先进连队”;而后转战防化危险品销毁工作,日日与死神打交道,确保安全圆满无事故。大山深处的19年,我用行动证明了“小山沟”里也能干出“大精彩”。  那年,我军校毕业被分配至新单位,隐约记得在山路上过了十八道弯才见营区,一眼望去,四周山峦起伏,遍地松柏葱茏
期刊
滇西高原腹地,一场防化保障演练如期拉开战幕。就在先遣侦察组判别毒气种类,准备展开洗消工作时,一辆洗消车突然“趴窝”。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个穿着严密防毒服的身影快速蹿上洗消车,经过一番鼓捣,不到5分钟,洗消车“起死回生”,重新投入“战斗”。  脱下防毒服,一张稚嫩的脸庞早已大汗淋漓,顾不上休息,他立刻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起来。看到此情此景,全连官兵心里明白:他们的“小诸葛”又有妙计了!  “此次故障主
期刊
徐龙奎,沈阳军区某机步旅旅长。他敢作敢为,敢于担当,抓铁有痕,任职不到4年,带领全旅官兵完成实兵演习、夜战夜训试点、战法创新演示等大项军事任务,破解数十种新老装备信息链难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奇迹。  敢闯生疏路,让官兵枕着“炸弹”睡觉  “把弹药从十几公里外的弹药库搬进营区,存放到官兵宿舍楼里。”2010年3月,刚任旅长的徐龙奎就下了一道惊掉众人大牙的命令。  有人善意提醒徐龙奎:“一上任就这么冒
期刊
姓名:封振中  绰号:“兵员通”  部职别:93413部队军务科保密员  绝活:兵员系统操作,兵员档案管理  秘籍:一份档案,追随一个人的一生,档案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档案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单位的保密员,除了必要的认真和细心以外,无论是从文件的收发,档案的管理,还是协助进行兵员系统的操作,每一项工作内容的进行,都马虎不得,做之前都要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回路”,每一个关键点都
期刊
一个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一个回答问题内向害羞,很难想象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会走在一起,隨着之后的采访与交谈的深入,我逐渐找出了他们能在一起的原因。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对军人这个职业相同的理解,让博士夫妻孙宏伟、刘艳慧选择留在了这个远离家乡的别人都不理解的基层。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孙宏伟、刘艳慧用他们最宝贵的青春为身上的那抹天空蓝涂抹别样色彩
期刊
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金牌”驾驶员;从一名驾驶“菜鸟”成长为全能特种车辆“操作手”,申向前的经历证实了一个道理: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也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只要肯下苦功,梦想总能伴着车辙印一路向前。  奔驰着的车辆“大拿”  这些年,作为旅里执行重大任务特种车辆驾驶“一号班”,不管演习还是去雷达站换装,最难开的车都他开,他负责拖装去阵地架设的雷达不少于100部,车辙印遍布该旅防区内20多万平方公里的
期刊
快下班前,在银行上班的妻子李明珍,正在忙碌地处理工作,突然接到丈夫刘先围从乡下打来的电话,那神情,那语气,有几分自豪和激动,妻子觉得他讲的这个事情不靠谱,说:“你就吹吧!使劲地吹!”  “吹?你晚上看电视不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刘先围对妻子说的事是: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要播对他的“专访”。这一天是2013年7月29日。  不管信还是不信,妻子领着儿子刘泽浩晚上7点准时坐到电视机前。第8个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