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視。”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第三十二条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现代社会要求青少年应具有很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各种知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构建过程和能动的改造过程,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互联网 对教育的作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学理念的更新已经形成共识,如何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课堂教学不再是师生间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多的是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与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然而,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
  学校教师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是通州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构建学生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是我校的实验任务。翻转课堂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凭借信息技术实现课前的自主学习,并且在翻转课堂下,信息技术已经远远突破教学辅助的概念,而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要素。同时,我校教师年龄分布出现断档现象。年龄较大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30岁以下的教师富有活力,渴望研究,但教育科研投入不足,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数量和质量不高。面对这一现状,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研究目标
  本课题通过调查初中课堂教学现状,了解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翻转课堂,研究出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研究内容
  翻转课堂导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翻转课堂微课的使用研究;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研究。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选择一线骨干教师,发挥亲历教学实际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个案研究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案例找出其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优点和不足;经验总结法,通过记录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最终上升为经验。
  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课题信息,多方论证后成立学校课题组,确定成员分工及具体研究内容,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研究实施阶段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区研修中心专家到校指导,提出修改意见;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通过案例观摩、面对面指导、听评课等方式,对教师、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课题研究成果的收集与整理:收集整理论文、课例、课件、典型案例光盘等,经验总结;完成课课题题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研究成果
  运用小组互助合作策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小组合作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翻转课堂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但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理性地观察和分析课堂,而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地存在花架子和假合作的问题,对此,课题组经讨论,就如何进行合作交流达成以下几个共识。
  合作式探究小组的创建。一是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为多个学习小组。二是有一个卓越的组长。三是建立小组共同的愿景,愿景的设置要切实可行,必须遵循大家一致同意的共同规划。四是全方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小组内部沟通遵循平等原则,沟通过程遵循畅通原则,要让各种观点相互碰撞,让小组成员观点在沟通中达成一致,进而行动一致。五是讲究课桌的排列,比较好的就是圆形的台子或排成“O”形,还可以把桌子排成“田”字形。
  第二,合作式探究的问题设计。首先,探究问题的特征。一是问题设计要有思维含量,问题的选择要具体考虑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因素。二是问题应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问题串,难度要适中,由浅入深。三是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四是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设置的问题应由易到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愉悦。五是问题的设置具有生成性。教师应以巨大的热情去分析这些问题,以敏锐的眼光区别、归纳、综合这些问题,及时设计相应问题,把他们纳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其次,探究问题的呈现。一是问题的呈现方式,包括传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教师应该设计关键性的问题,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二是问题的呈现时机。提问的时机应是预见性的,当教学达到关键处时,当教学达到疑难处时,当教学达到提升处时,当教学达到矛盾处时,都是呈现问题的好时机。三是问题的呈现密度。提问要切中要害,就必须少而精,应该抓住关键性和本质性的问题。
  第三,合作式探究的课堂组织和调控。首先,对于合作式探究的课堂组织。一是探究之前要引导。教师先有计划地向学生引入教学的内容;然后有步骤、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诱发、引导性的线索;最后则强调由学生自己归纳探究的整个步骤,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探究之中要点拨。教师要深入到各讨论小组,及时了解探究的进程、遇到的困难,给予恰当的指导。三是探究之后要总结。有时学生探究得很顺利,教师要加以赞赏;有时学生探究并不顺利,教师要针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并提供合理有序的操作方法。其次,合作式探究的课堂调控。一是练习的控制。练习的难易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教学反馈信息的控制。要把握正确的教学反馈信息,反馈信息要简洁,反馈要及时;三是教师的自我控制。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感官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以随时修正讲授速度及方式;四是纪律的控制。课堂纪律必须由师生共同努力来管理,师生间的融洽关系需要建立在良好纪律的基础上;五是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时间控制。限制讨论和汇报时间,制定常规流程。   发挥导学案作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翻转课堂把知识的传递放在课外,把知识的内化放在课内,无论课内与课外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的使用,让学生可以始终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层次分明的导学案能给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任务,不同的课堂环节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精练的导学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减轻学生从复杂背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负担。
  微课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能更精准地把握所讲内容的情绪和状态,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化和讲解,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社会科学等联系到一起,丰富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的角色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
  多方位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是评价标准要因人而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要区别对待,注重发展性评价。二是评价内容要多样化。除了学习上的良好表现,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正确的文化观等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三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科学探究问题,对应探究要素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分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在不断反思改进提高中,终于形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准备、倾听、互动、目标等20个方面68个观察点,以此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
   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是教师成为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发者和营造者。教师开始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努力创造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安全的学习环境。二是教师成为合作式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和调控者。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良行为进行调控,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教师成为合作式探究的参与者、引导者和追问者。四是教师成为学生交流评价的指导者和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合作式探究学习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评价方式以激励为主,依据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表扬,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促使伙伴合作达标。
  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教师现代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通过教学体现出来,能够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并科学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此外,通过课题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养成了及时总结写出论文、案例的习惯,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員积极参与各类比赛,有40余人次撰写参与课题研究的论文、教学设计、微课、课例在全国、市、区获奖。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一是提升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将自己的反思总结在组内展示交流,通过这种形式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二是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课上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促进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自课题开展以来,我校校长深入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亲历亲为,为课题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得到了区教委的鼎力支持,投入专用资金为学校配备PAD,建立PAD专用教室,保证了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位于全区前列。2018年4月12日在我校召开全区“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改革实践”现场会,全区近300人观摩,并且得到了北师大专家余胜泉的好评。
  可以说,课题的开展对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十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或者害怕写作文,甚至胡编乱造,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
时下,对于教师来说,听得最多的就是新课程、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也经常性地开展走进新课程的培训活动,组织新理念下优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一系列教育研究活动。这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灌输的新鲜血液。它犹如一股春风,让我们基层教师不断感受到教育那股清新的味道,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如今的教师,真的不能是一根粉笔走天下,传统意义上说的一桶水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孩子的需要了。现在的我们,要争当一个优秀
前不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语新课程改革培训。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我认识到了英语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全新的课程生态观刷新着传统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一并纳入课程目标体系中。  教育家汪广仁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
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关联。读书成才活动是一项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利在当代,功于千秋。阅读让教育更美丽、更乐观。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形成。新课程要求小学生阅读量150万字。我们希望儿童大量阅读,而不是让孩子整天在课本里打转,而是快乐地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然
5月8日至11日,教体局统一组织我们一行47人到杭州考察了4所学校。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尤其是他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精湛细致的管理模式、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展,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12日上午回校后,我立刻组织学校领导干部结合“平度教育发展”大讨论,一起分享了考察的收获。  一、我的收获  (一)大刀阔斧的课程整合 浙江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四门课程整合为一门“科学”,历史与社会实践整合为“历史与社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工资制度是按照职称和薪级决定的,一个教师的职称和薪级确定了,其基本工资就定下来了。教师的学历特征、地区特征、地域差异等方面因素对教师工资影响显著。  中小学教师,是社会上众多职业中的一个,从业人员众多。2011年,全国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068.6万人,占当年从业人口的约1.40%,占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原则,中小学教师是完全的财政供
在新课改的教学活动中,历史科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陈述性的答案告诉学生。下面,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教改心得。  在讲述这一课前,我让学生先收集材料,课中分正反两方开展辨论赛。议题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  正方:我觉得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照样会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因为在19世纪上半期,英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要把握数学本质,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本质;把握;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数学教师真正地意识到自身最欠缺的是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把握。那么,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呢?落实到初中阶段有哪些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解决好
近年来, 为了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 不能主动建构所学知识, 课堂缺乏生生互动的学习样态, 很多学校开始聚焦“深度学习”这一关键词。“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是学生在教师的智慧引领下, 主动建构新知, 在情境中实现高效迁移, 最终获得思维发展、主动发展, 实现智慧生长的学习。那么, 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与创造?经实践探索, 我校试图依托“三学”联动,
2010年1月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中小学布局时,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要暂缓实施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撤并学校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组织实施,以防止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困难。本文就农村小学教育合班并校后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