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给我上的那一课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记忆里,父亲曾经给我人生上过一堂课。
  在我不懂事的年龄,曾跟父亲一起去一个叫“大坪上”的地里,父亲薅苞谷苗,我在旁边看。父亲每薅一窝苞谷,总是留那根长得最壮的苗(由于下种的时候,他们要保证每窝都有苗,就故意多下几粒种子,一窝苞谷有时多的就有三四根幼苗)。这时其余的苗便被父亲毫不留情地拔掉,我站在不远处,看到父亲那样丢弃那些长得正欢的苗,很觉可惜。
  我便忍不住问父亲:“你怎么不留着,全都铲了呢?”
  父亲起初没明白我的所指,就说:“薅草呢,就是把那些杂草都铲掉,不然它们就抢苞谷苗的肥料。”
  我就又说:“我说的是你把那些苞谷苗也铲掉了。”
  父亲听了我的话,停下来说:“那些苞谷苗是多余的,也要铲掉,不然就没得收呢。”
  我说:“一窝留两棵苗,长大了就结两个苞谷,留三棵苗,就结三个苞谷。你留一棵苗,最后只结一个苞谷。两三个还比不过你一个多吗?”
  父亲说:“儿子,你不懂的。现在看着一窝两棵三棵是多,到最后只能结两三个空壳,或是只长苞谷芯,结几颗花花(结籽稀零),还是蔫籽。一棵苞谷管理好了,结的苞谷又大又壮,籽粒饱满,比得过你几棵的。”
  我当然不信,但我说不过父亲。我就悄悄跟在父亲身后,瞅着父亲不注意时,就把他挖来丢弃的幼苗捡回来放在原窝里,还用泥土在四周围好。有时父亲停下来看我,我就装着做其他事,不让父亲发现我的举动。直到那块地薅完了,父亲似乎都没有发现我的“壮举”,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蹦蹦跳跳地跟父亲回了家。
  在我几乎忘了那件事的时候,父亲却突然喊我一起去看苞谷。我不知道还有看苞谷的事,就问父亲:“苞谷还要看吗?”父亲说:“草薅完了,还要随时去看去管,如果草没有被晒死,还要顺手拔掉,苞谷的肥料才不会流失。”
  我想起了那次壮举,突然就想证明给父亲看,他拔掉的那些幼苗,我把它们放回原处,它们也会长得很好。心里虽急,但我又怕父亲知道我偷干的事,就装作不在意地问:“我们去看哪块地呢?”父亲好像知道我心里要去哪儿似的说:“我们去大坪上。”
  在我听完父亲的话时,我已冲出去好几米了,我把父亲甩在后面,远远地,因为我想用自己的聪明给父亲一个惊喜。
  我急切而兴奋地冲到了大坪上。远远地,我看见那一坪长势旺盛的苞谷苗,绿得发亮的苞谷叶护着嫩叶朝天吹起喇叭,像一队队整齐的士兵正等待我的检阅。我走进苞谷地里,走近我记忆中的那些苞谷苗。“两棵,三棵……”我在心里默默地一棵一棵数着,每数一棵,我来时的兴奋就减了一分,每数一处,我的心就冷了一度,最后,我感到全身冒出的汗都已变冷。那些被我偷栽回去的苗,也长得绿,只是绿得那样脆弱,也长得高,只是高得如此纤细,也向着太阳,只是少了生气。长在它们身旁的是一棵棵茁壮的苞谷苗,挺着挺拔的躯干,吹响嘹亮的号角,向大地宣示着生命的力量。
  我颓然而坐。
  父亲到了,似乎并没看出我的颓然,看我坐着,便问:“今年我们的苞谷长得怎样?”“很好。”我说。“全部都好?”父亲继续问。“嗯,嗯……”我支支吾吾地回答。父亲不再问我,径直走向那片我偷栽回去多余苞谷苗的地方,我也硬着头皮跟在父亲身后。我看着父亲弯下腰,把那些长得纤细柔弱的叶子发黄的苞谷苗一棵一棵扯起来,是那样的果断,那样的决绝。我默默地看着,虽然还是觉得有些不忍,但也没了阻止父亲行动的理由。父亲看我跟在后面,我看着那几窝被父亲拔掉的苞谷苗,不愿离开,父亲停下来看看我,留下了剩余那几窝苞谷,没再拔掉。
  到掰苞谷的时候,父亲特地叫上我一起去大坪上。我看到留着几根苗的那几窝苞谷,看了它们结出的果实,再跟它们周围的苞谷相比,我是彻底失望了,也彻底明白了父亲为何那样决绝。
  中学毕业,我在面临诸多选择时,隐约地想起父亲当年给我上的那一课,内容虽然简单,寓意却是如此深刻。那时我才明白,父亲早已看到我在偷栽苞谷苗,他是故作不知,后来又留下几窝在一起的几棵苗,他是看到我还不明白,同时也想让我自己明白: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看似对我们有利而又合理的东西,有时并不会对我们有利,反而还有害。
  所以,懂得取舍,我们才会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小利丢失自我,我们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孙姐来电话时美国还是白天,可我觉得天一下就黑了。  我匆匆忙忙往回赶,可还是晚了,爸爸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爸的遗体停在太平间,而我身边只有几个叫不上名字的远房亲戚。还有一个人就是孙姐,她是我们家的老邻居。我爸的遗容十分安详,仿佛知道我回来,静静地等着。这份安详加重了我心中的凄凉:他是我爸爸,我却没能为他送终,难道就连葬礼也注定要凄凄凉凉地办吗?  “对了,”孙姐悄悄取出一部新手机,“你爸临
期刊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禹城工作。从住地到工作单位,要走过一个大大的十字路口,然后是一条长长的巷道。  那个十字路口可以说是禹城的中心地带,却居然没有红绿灯,也很少有交警执勤,因此交通显得有些混乱,南来北往的人常常在十字路口碰头,开车的、骑车的、拉架子车的、横穿马路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话不投机争执起来,入爹骂娘,拳脚相加。  十字路口四周有商场和宾馆、招待所,还有禹城唯一的一座电影院以及许多火柴合式
期刊
在一棵百年的大榕树下,在盘根错节的根系上,站着一些可爱的洋溢着青春笑容的孩子们,他们的手上举着自己的画作,画作的主题是“生命树”。  乍一看,这一切多么生机与美好,可是,你可曾知道,这幅画画的就是在中缅边境德宏州瑞丽市的一个曾经长期受毒品和艾滋病伤害的村庄——班养村。  定格这张美好瞬间的是“松扎艺术工作室”的两位老师——傅果生和雨仁。  傅果生是当地景颇族人,出生在村子里的一座木头房里。她曾经在
期刊
卡萝·贝尔德住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道尔顿,她养了一条狗,名字叫凯西。在邻居们眼里,这只硕大、健壮的爱斯基摩犬非同寻常,尽管它是一条好狗,但总爱招惹麻烦。  凯西经常从卡萝家的后门偷偷溜出来,独自在街上溜达。绝大多数人都对它敬而远之,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因为从远处看,凯西和狼长得一模一样。  凯西不仅长得像狼,动作也像狼,甚至还保留着狼的习性。卡萝经常接到邻居们铺天盖地的抱怨:“你家的凯西又跑出来了,把
期刊
顺治元年(1644年),清迁都北京,入主中原,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皇朝时代。几乎同时,1649年(顺治六年),英格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资产阶级民主化的新时代。清朝面对世界国际化、工业化、民主化的大潮,虽有“康乾盛世”,出现一段辉煌,却仍恪守祖制,未能革故鼎新,错过了八次图强维新的历史机遇。  第一次,清朝入关之初,皇太后和顺治帝礼遇外国传教士汤若望,为清帝了解西方开
期刊
孩子,妈妈要送你几样礼物。虽然现在你的人生还在山脚下,但轮回的四季会推你上坡,我的人生风雨已过,正一步步往下走。下坡的人口袋里总有一些还算珍贵的感悟,值得与未上坡的孩子分享。  妈妈要送你的第一样礼物是一片叶子。  每一片被你拾起的叶子都有名字,都曾隶属于一棵也许很老也许还很年轻的树。这棵树站在山谷或繁华的市街,有自己的形状、颜色、香气及生灭的习性。我希望这一片叶子提醒你内省自己的生命,身心安顿,
期刊
珍惜,如赞歌响起,欢快悦耳,跃动的音符洒遍心灵的每个角落。一个微笑,一次挥手示意,一个招呼,无意之间,也会撞击灵魂的深处,激起不弱的共鸣,在心间微微荡漾。温暖写满心灵的扉页。  每次离家漫步,想起心灵手巧的女儿,不由一阵安慰,芬芳而馥郁。孩子甜甜的笑脸,长发如瀑,紫色的镜框里,明眸似水。红润的脸色写下清澈的青春。一股清水出芙蓉的清纯和纯真,令心沉淀浮躁和苦涩,似在炎热的夏天,一阵清凉油然而生。  
期刊
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几乎都在为一个饭碗而不遗余力。对此,我很不理解。如果把一个饭碗,把一套房子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话,实在是人生的悲哀。如果大家想一想,从你出生来到人世间,你什么时候为了饭碗和一张床而忧虑过呢?为什么大学毕业了,反而为此而奋斗呢?  人生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当你有了这些的时候,你才会对暂时的物质条件不以为意。其实,生活的哲学是这样的:当你的理想实现的时候,当
期刊
提起苏红,人们就会想起她曾荣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一名的辉煌,《我多想唱》《小小的我》《三月三》《老朋友》等代表作堪称经典。德艺双馨、家喻户晓的歌唱家苏红,曾当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荣誉等身。  这么多年过去了,苏红过得怎样,她曾经平静幸福的生活到底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让我们走近苏红,走近她和世界上最疼爱她的那个人——  生活是最好的舞台:舞蹈家甘做“家庭煮夫
期刊
他一心要成为一名高僧,16岁那年,他来到临水寺。  他想,临水寺大师众多,向每位大师学一点,自己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在方丈慧能大师为他取了悟净的法名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当天,悟净就一一拜访各位前辈及师兄。他知道要长见识,必须虚心、多看多思。在拜访完毕后,善于观察的他还真的发现了一个问题:方丈配给自己的石凳凹凸不平。  他对慧能大师说:“方丈,能不能给我一个如师兄们一样光溜溜的石凳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