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文言素材九则及点评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颖士傲物自悔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曰,具长笺,造门谢。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译文 萧颖士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考中进士。自恃才华,傲慢无比。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正赶上暴雨狂风。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很快雨停,云去天开。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过去萧颖士去求见了好几次,没有接见,此时很惊愕。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点评 为人处事狂傲骄矜必定自食其果;才能与修养不一定成正比。
  
  梁君出猎得善言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縠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公孙袭对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夭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曰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译文 梁君出去打猎,见到一群白雁。梁君下了车,拉满弓想射白雁。路上有个走路的人,梁君叫走路的人停下,那个人没停,白雁群受惊而飞。梁君发怒,想射那走路的人。他的车夫公孙袭下车,按着箭说:“您别射。”梁君气愤地变了脸色生气地说:“你不帮助你的主君反而帮助别人,为什么呢?”公孙袭回答说:“过去齐景公的时候,天大旱三年,占卜时说‘一定用人祭祀才下雨’。齐景公走下庭堂磕头说:‘凡是我求雨的原因,是为了人民。现在一定让我用人祭祀,才将要下雨,我将自己充当祭品。’话没说完,天下大雨达到方圆千里,为什么呢?因为齐景公对天有德对人民施恩惠,现在主君因白雁的缘故而想射人,我认为主君的话跟虎狼没有什么不同。”梁君拉着公孙袭的手,和他上车回去。进了庙门,粱君喊“万岁”,说:“今天真幸运啊!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我打猎得到善言回来了。”
  点评 为臣者敢触龙须,为君者从善如流;为政者应以民为根本。
  
  刘君良兄弟
  刘君良,瀛州饶阳人也。累代义居,兄弟虽至四从,皆如同气,尺布斗粟,人无私焉。大业末,天下饥馑,君良妻劝其分析,乃窃取庭树上鸟刍,交置诸巢中,令群鸟斗竞。举家怪之,其妻曰:“方今天下大乱,争斗之秋,禽鸟尚不能相容,况于人乎!”君良从之。分别后月余,方知其计。中夜,遂揽妻发大呼曰:“此即破家贼耳!”召诸昆弟,哭以告之。是夜弃其妻,更与诸兄弟同居处,情契如初。
  译文 刘君良,是唐朝瀛州饶阳县人。刘家几代人都遵循孝义同住在一起,兄弟之间虽已到了四代,但还如同亲兄弟一般;无论是一尺布,还是一斗米,每人都没有私心。有一年闹饥荒,刘君良的妻子被私欲所诱惑,想劝刘君良分家。于是便偷偷把院落中树上鸟巢中的幼鸟,互换交叉放在别的鸟巢中,以此让群鸟争斗。刘家人不知真相,都很奇怪。刘君良的妻子借此劝说:“现在天下大乱,在这争斗之年,连禽鸟都不能相容,何况人呢?”刘君良听信了她的话,便分了家。一月之后,刘君良方才识破自己妻子的诡计。半夜抓住妻子头发大叫:“这是破坏家庭的贼子呀!”立即把兄弟亲人们召集来,哭着向他们说明了事情的内情,并休掉了妻子。
  点评 兄弟团结和睦相亲相爱,整个家族才能兴旺发达。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译文 庆历三年,苏轼正是十二三岁的年龄,到乡里的私塾学习。有个来自京城的学者拿鲁人石守道的《庆历圣德诗》给私塾里的先生看。苏轼在旁边偷看,以便学习其中的诗词,苏轼问先生其中赞颂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先生说:“你为什么要知道他们?”苏轼回答说:“他们是天上的神仙?那么我不敢知道。若电是凡人,那为什么不能知道。”先生对他的活感到很惊奇,就把那些人都告诉他了。并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都是人中豪杰!”嘉佑二年,苏轼中了进士,到了京城。正赶上范仲淹逝世,入葬以后,立上了墓碑。苏轼读碑铭到痛哭流涕,说:“我听说他的为人已经有5年了,可是却见不了他一面,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点评 正确的偶像是人生一辈子的财富。
  
  黄庭坚论书法
  幼安弟喜作草,携笔东西家动辄龍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来求法于老夫,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问万缘如蚊纳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双萧然矣。幼安然吾言乎?
  译文 我的弟弟幼安喜欢写草书,拿着笔到别人家里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把人家的墙壁差不多都写满了,“草圣”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江西。他来向我请教写毛笔字的诀窍,但我平常写字本来是没有什么诀窍的。然而世间的万事虽然纷繁错杂,如同蚊子聚集起来又飞散开去,但我从来不让他们横亘在我的心中,所以我写字是不在乎笔墨的,碰到什么纸都可以写,把纸写完尽兴就可以了,也不在乎是写得好还是写得坏,不在乎别人的品评与讥讽。就如同木人舞和着节拍,人们都惊叹他的高超的技巧,结束后表演者和观众就又都一切如前。幼安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点评 不为外物所动才能达到至高境界。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中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 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成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夸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曰:“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译文 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药水都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权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忿忿不平,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活了,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你知道得怎么这样晚?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点评 世上的许多人都是为表象所蒙蔽,受权贵所左右。
  
  画师戴进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曰,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令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译文 戴进原先是首饰匠,他锻制的人物花鸟,模拟得形神毕肖十分精奇,其价值超过一般锻工制品的一倍。戴进自己很得意,以为人们一定十分看重而流传下去。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里,看到的首饰,就是戴进打制的,顿时感到悲伤失意。回来他对人说:“我为制作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心想借首饰使我的名字不朽啊。如今他们销毁我制造的首饰一点不爱惜,这种手艺不值得再做下去丁。今后我将干什么工作才行呢?”人们对他说:“你那巧妙的技术放在金银首饰上,首饰只供世人把玩而已。他们只沉溺于首饰的辉煌光亮,哪里了解制作人的辛苦?你若能把手艺移以素绢上作画,这样一定能流传下去的。”戴进高兴极了。就学画画,当时名声很高。
  点评 一个下层工匠,却能高瞻远瞩,立下不朽志向,令人钦佩。
  
  史蝤尸谏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卫大夫史蝤患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史蝤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史蝤死,灵公往吊,见丧在北堂,问其故。其予以父言对灵公。灵公蹴然易容,寤然失位曰:“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又以尸谏,可谓忠而不衰矣。”于是乃召蘧伯玉,而进之以为卿,退弥子瑕。徒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
  译文 卫灵公在位的时候,蘧伯玉贤德而不被任用,弥子瑕无才却担任重要的职务。卫国的大夫史蝤担虑这件事,多次拿这件事去规劝卫灵公,但是他不听从。史蝤生病将死,对他的儿子说:“我如果死了在北堂治丧。我不能使蘧伯玉担任官职,并且使弥子瑕被罢黜,这是不能矫正君主的错误。活着的时候不能帮君主改正错误,死了以后也不能用大夫之礼行丧事,在北堂办丧事,这以于我足够了。”史蝤死后,卫灵公前去凭吊,见在北堂办丧,问这样做的原因。他的儿子把父亲的话详细地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面容顿时变得十分恭敬的样子,惊慌失措地想离座。并且说:“你活着的时候想让贤德的人被重用并且让无德的人被罢黜,死了也不放弃,甚至又用尸体来进谏,真可以说是至始至终的忠心耿耿呀。”于是就召见蘧伯玉,并且进一步任命他担任大卿,罢免了弥子瑕。然后迁移在正堂办丧事,完成丧礼之后返回朝廷,因此卫国得以治理。
  点评 以“尸谏”之极端方式刁‘能打动国君,悲壯之极!
  
  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斗牛图》,暇曰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译文 马知节曾经珍藏了一幅《斗牛图》,空闲的时候就在大厅前晒它们。一个农夫前来缴租税,看见这幅图,不禁笑了出来。马知节觉得很奇怪,便问原因。农夫回答说:“我并不懂得画,但是却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时候,一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力气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它拉出来。这张《斗牛图》上它们的尾巴却举得高高的,这似乎和实际情形不一样嘛!”马知节对这农夫的见识非常佩服。
  点评 认识的深刻来源于亲身的感受。
其他文献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特别是其中反映花妖鬼魅与人类之间浪漫爱情的故事,更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深爱。但是,在这风花雪月,刻骨铭心的浪漫背后,却有这样两篇篇幅短小,却不能不让人动容的篇章,这就是以动物为主角的《鸿》和《义鼠》。前者与爱情有关,后者与友情有关。在《聊斋志异》四百九十余篇文章中,这两篇小文以其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写作技巧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真挚的情感展示
期刊
论说文以深刻厚重的思想启迪人,记叙文以生动精致的情节感动人,写景抒情散文中的铺展描写可以让人在熨帖繁丰的文字中沉醉放松,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取悦读者的好办法。  下面谈淡具体操作的方法:  一、词语选择上多用文艺色彩极浓的“艺术辞藻”,尽量运用色彩感强的有感染力的词语。如具有感情色彩的“温柔、优雅、欢欣、憧憬”,具有视觉形象的“露珠、璀璨、晶晶亮”,具有听觉形象的“叮当、噼啪、淙淙”,具有嗅觉与味觉
期刊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赏古典诗词时,会就同题目或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辨别异同,品评高下。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比较,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一两个要素进行比较,说明特点,道出妙处。一般说来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有下面一些。    一、不同诗歌选取同一意象的寓意及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期刊
美文欣赏    快乐  梁实秋  天下最快乐的事大概莫过于做皇帝。“首出庶物,万国成宁。”至不济可以生杀予夺,为所欲为。至于后宫粉黛三千,御膳八珍罗列,更是不在话下。清乾隆皇帝,“称八旬之鱼觞,镌十全之宝”,三下江南,附庸风雅。那副志得意满的神情,真是不能不令人兴起“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喟。  在穷措大眼里,九五之尊,乐不可支。但是试起古今中外的皇帝于地下,问他们一生中是否全是快乐。答案恐怕相当复
期刊
句子成分省略    一、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其聲)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赤壁赋》)  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 自述省。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余)录毕,(余)走送之,(余)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4 
期刊
高考语文文学类作品阅读中,常常设有“作用类”试题。从行文结构上看,或有铺垫,或有伏笔。它们之间的辨别,常常令大家头痛。  “铺垫”和“伏笔”,确实容易混淆,它们都有为下文服务的共同目的,但服务的重心明显不同。我们如果能借助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来理解、识记,面对新的语境时就不愁不能融会贯通,实现迁移,给出准确答案。    概念俗解    通俗地说:铺垫是“打基础”,伏笔是“作暗示”。  铺垫时,
期刊
一个句子,谓语是骨架,不可或缺,且大多由动词充当,所以在进行句式变换时,若能巧妙地抓住句中的动词来做文章,往往事半功倍。下面通过三个例子说明:    一、抓动词,化长为短    长句往往附加成分较多,结构复杂,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甄别出长句中的动词,尤其是那些能够用来做谓语的动词,解题会变得简单。  [例1]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字数可适当增减)  安先生从数以千计的图片中精
期刊
真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
期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期刊
一、下列成语都有昆虫名在其中,请在第二个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昆虫名,并从提示中选出正确的成语解释填入第一個括号中。请注意:每一题皆有两个空格要作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