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与Being问题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多诺从概念的可能性哲学出发,批判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指出Being不过是主观的综合,却被海德格尔客观化为必须屈从的力量.海德格尔反对物化,但是他的存在论带来的是新的存在奴役.在阿多诺看来,主观综合就如用星座来把握繁星一样,不过是概念之间相互联系,趋近于把握多样的经验和可能性的真理,概念的运动不会停止和绝对化.本雅明神学语言学对语言和经验之间关系的研究只是部分地被阿多诺接受,但是却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推进.阿多诺没能看到交往语用学对理性的发展,也没能看到存在论通过修辞学这个中介获得的拓展,因而不能给他的可能性哲学以更具体的形态描述.
其他文献
法国和德国的哲学不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两朵鲜艳的思想奇葩,也是推动现代社会及其文明继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从法德两国的最早历史形成和发展脉络来看,两国都由于曾经
关于现今老年学,西方社会学已提出数家老年学理论,儒学领域则多从孝道及养老思想进行讨论,然皆有所限制,故拟将西方老年学理论与儒家观点进行对话,尝试建构一套儒家的老年学
随着儒学研究与复兴的持续发酵,建基于儒家哲学基础之上的儒家经济学需要进行重新的审思,并应该与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基础之上的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发展以及学术逻辑进行行之
萨德是法国18世纪占有特殊地位的反启蒙思想家,他以自由放荡的自然主义,反对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分,倡导彻底反宗教、反道德和反理性的唯物主义身体哲学。他一方面张扬法国大革命时
哲学是人学。这是因为在现象学意义上哲学既创造世界又创造人类,即在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双重认知条件下的解释学循环。哲学创造人的类本质,完成人类种系的本体论承诺。而创造的
关注人类行为的行为科学日益成为显学。总体而言,可以从比较认识论、本体论,以及社会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其中,社会的视角尤其值得重视。换言之,研究者还应关注科学思想脱域于自身
1588年,范礼安在澳门出版了玻尼法爵的《基督教育》,这是在中国用西方技术印刷的第一本书。40余年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在山西出版了《童幼教育》。本文试图研究这两本书的关系
从实质层面看,哲学表现为对智慧的探求、性道的追问,就形式的层面而言,“哲学”可以理解为概念的运用过程,其中包括概念的分析。进而言之,如果从狭义上的智慧追寻转向广义的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fMRI)方法探讨高温暴露后被试者在完成空间记忆任务时大脑各区域的变化。方法28例健康男性青年右利手志愿者,分别在常温和高温下进行空间记忆任务行为学测
发展是伴随人类社会相生的永恒主题,发展伦理是发展的伦理自证与反思的辩证过程,近代以来发展伦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向。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伦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