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54年发表的荒岛小说《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第一部成功的作品。本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对待自然的态度进行伦理阐释。杰克用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来处理和自然的冲突,一心想要征服自然,表现的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自然伦理;拉尔夫站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场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的是人为自然所用的经济伦理;而西蒙把他对人类的仁爱扩展到了动物界,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通过研究小说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多维关系,进一步揭示出戈尔丁的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体现出的伦理思想:我们应该用西蒙式的伦理关怀对待自然,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命运的终极式救赎。
  关键词:威廉戈尔丁;《蝇王》;杰克;拉尔夫;西蒙
  1. 引言
  戈尔丁凭借该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叙述艺术和多样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王宁,540)该小说描写了在虚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因空难而掉到了荒无人烟的岛上,这些天真的孩子,脱离了成年人的监管,任意放纵,最后沦落到自相残杀的地步。对该小说的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神话原型解读,荒诞性解析,象征主义,后现代主义,人性恶的表现,反讽艺术,生态悖论研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女性缺失等理论,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作为一位“对大自然有着无比强烈感受的作家”(普列切特,47),戈尔丁热爱自然,大自然在他的作品中永远是一个有生命组成的部分。但很少有人研究小说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多维关系,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更全面的理解这部小说,本文使用生态批评和伦理批评的方法对主要人物对待自然地态度进行阐释,希望能警醒当代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杰克的自然伦理
  戈尔丁在小说中把杰克塑造成一个雄心勃勃,野蛮残暴的形象。但是,杰克并非生性如此,他作为世俗社会的一员,初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人类社会伦理的遵循,曾经表现出了富有同情心的一面。比如,当他第一次看到野猪时,表现的和一般的小孩子没什么两样,犹豫、胆怯、恐惧、不敢去猎杀“他手里紧紧抓着一个小刀,举在空中,一步步逼近它,突然,杰克停下来,野猪发现了他,尖叫着落荒而逃。杰克脸色煞白,呼吸急促。三个小伙伴开始嘲讽他的懦弱”(威廉戈尔丁,23)此时,杰克受到社会伦理的约束,还不适应残暴的杀戮行为。然而,随着在荒岛上时间的流逝,他从世俗的社会人逐渐沦为残暴的野蛮人,究竟是什么促成了他的改变?神性?人性?还是兽性?答案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虽然杰克最初的行为合乎道德,但仁爱并非是他复杂性格中的主导部分。在杰克人性丧失的同时,可以看到兽性在暗影浮动,戈尔丁多次把杰克和野猪联系在一起,暗示了二者之间的共同性。首先,作者从杰克本人的角度来描述他潜在的兽性开始慢慢浮现“每次想要猎杀野猪时,我就感觉有人在我身后猎杀我,我对野猪的恐惧无助感同身受”(40)这是作者初次暗示杰克和动物的联系。再次,杰克一直不能成功的打到猎物,面对伙伴们的冷嘲热讽,他决定把自己完全伪装成野猪来提高成功率“他脸上涂满了黑乎乎的煤灰,杀气腾腾,此时,他不再感到胆怯,不再受可笑的道德意识的约束”(52)作者通过描写杰克的伪装,暗示杰克已与野蛮的动物毫无区别,杰克开始疯狂的对待自然。
  虽然人与动物有共同点,但理性把人与动物区分,人能凭借理性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杰克性格的转变直接导致行为的变化。他开始坚持非理性的自然伦理,一步步走向野蛮与毁灭。非理性的表现不胜枚举。比如,杰克一上岛,就沉迷于打猎,将他的意志施加到大自然上;当拉尔夫提议要建立制度维护秩序时,杰克表面上同意,内心却想着以后可以惩罚违规者;随意使用暴力“小猪仔责怪杰克满脑子就想着打猎,火都灭了,杰克怒吼着打了他一拳,小猪仔的眼镜片碎了一地”(60);大家发现岛上落下一不明物体时,都害怕是怪物,只有杰克不相信,对大自然表现出了蔑视;间接谋杀西蒙和猪仔。最后,为了逼拉尔夫出来,甚至放火烧林子,残暴野蛮达到巅峰,疯狂的破坏大自然。
  至此,我们可以说,真正导致杰克可怕转变的是渗透在他血液里的丛林法则意识,使他放弃社会伦理而坚持错误的自然伦理。他是人类社会的成员,却把自身视为动物界的一员,不是用人类社会的理性,而是用动物界的生存法则来处理和自然的关系。
  3.拉尔夫的经济伦理
  不同于杰克的疯狂偏执,拉尔夫表现出更多的理性。拉尔夫在这部小说中是最有文明色彩的男孩,他冷静理智,有判断力,有很高的道德意识,坚守公平正义。他的理性在于他固有的不同于杰克的伦理思想,他从经济(实用主义)利益的角度来衡量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对自然有恐惧,但也努力利用自然。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拉尔夫因为和杰克的意识形态不同,坚守不同的伦理原则,对杰克疯狂捕猎而不顾群体安危的行为多次表现出不满,二人经常起冲突。
  拉尔夫的理性也表现在他的经济伦理上,他站在以人类为中心的角度,充分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首先,充分利用岛上的一切资源帮助群体生存并努力为被营救做准备。比如,制定制度规范,带领大家生火发出求救信号,搭建木屋临时居住,不时关心其他成员的安全等都体现了他的经济伦理原则。其次,拉尔夫更倾向与站在人类文明这边,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能逃离自然,返回人类文明社会。作者对此这样描写到“他既不加入杰克打猎的疯狂活动中,也不和西蒙一起在幽深的森林里冥想,他只是静静的坐在沙滩上,想远离这荒岛”(30)沙滩是整个荒岛上最具有文明色彩的部分,拉尔夫象征了人类社会文明。借此,作者进一步强化拉尔夫所坚持的经济伦理原则。他的理性还有其他体现,比如,他在不能离开荒岛的情况下,并没有悲观绝望,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求快乐。作为孩子们的首领,他在一次集会中指出两个目标:一要努力想办法获得营救;二要及时行乐。他个人也践行了及时行乐的思想,如刚到荒岛时表现出的兴奋“一想到,再也不用受到大人们的管制,他就兴奋起来,在沙滩上疯跑起来,眼前的沙滩,大海,绿树,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6)   拉尔夫的经济伦理有利于孩子们的生存,是值得推崇的。然而,拉尔夫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责备杰克的鲁莽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杰克的逆反心理,使他变得更加疯狂暴躁,导致了接下来小猪仔,西蒙死亡这样的悲剧,戈尔丁借此暗示经济伦理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暗伤。
  4.西蒙的生态伦理
  不同于杰克疯狂鲁莽的破坏自然,亦区别于拉尔夫冷静理性的利用自然,西蒙则把他对待人类的仁爱延伸到了自然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西蒙天生对大自然很亲近,喜爱在丛林中散步,冥想。如果说杰克象征原始野蛮,拉尔夫象征理性文明,难么西蒙则象征人类安静平和的 精神层面。西蒙在小伙伴眼里是一个怪胎,后来当西蒙想告诉小伙伴们所谓的怪兽其实是一个飞行员时,却被丧失理智的人误杀了。戈尔丁把西蒙塑造成一个耶稣式的角色,把他的死说成一种殉道,都暗示了西蒙代表了人类的精神意义。
  西蒙向耶稣一样,对世人充满仁爱。杰克在打猎时受了伤,但却把伤口当做一种战绩给大家炫耀时,西蒙提醒他应该处理伤口以免发炎,完全忘记了杰克之前对他的粗暴态度。
  西蒙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身上,他对大自然也如此。首先,他认为,人类不应该征服利用大自然,而应该尊重关怀自然。这一点在西蒙与猪头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小说的名称“蝇王”是西蒙命名的,他散步时,看到树桩上挂着一个鲜血淋漓的猪头,招来了许多苍蝇,因此把猪头命名为“蝇王”。西蒙仿佛可以听到猪头在对他说话“我就是那个野兽,人类是杀不了野兽的,你们简直太可笑了!”(56)短短的几句话表现了戈尔丁的生态观点,人不应该破坏大自然,否则终将付出惨重代价,如同小说中人与人互相残杀的悲剧那样。其次,西蒙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尊重爱护自然,人类才能生存,才会获得救赎。西蒙对大自然的爱在小说中处处可见,作者用“安静”、“柔光”、“花香”等带有褒扬和赞美色彩的词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最具代表性的是小说中的一段环境描写,以西蒙的视角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一幅自然美景图“杰克和拉尔夫闷着头往前走,但西蒙却一个人中途改道去了丛林深处,起初是大片的果园,再往深处走,他发现了一片空地,花香扑面而来,落英缤纷,太阳洒下一束束柔光。他心旷神怡,坐在草地上,内心平静,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的离开”(43),大自然不仅提供丰富的食物供人类生存,西蒙还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安宁,平和。因此,西蒙认为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才能生存。西蒙虽然无法左右杰克和拉尔夫的思想和行为,但他清醒理智的思考,以开放立体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并以自身对自然的热爱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杰克和拉尔夫的伦理思想。西蒙坚持生态伦理原则,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生存。然而,最终西蒙被以杰克为首的猎人误杀,戈尔丁想暗示邪恶此时战胜了正义,也表达了对野蛮破坏大自然的愤恨。同时,西蒙的牺牲直接导致了拉尔夫和猪仔前去找杰克理论,激怒杰克,烧毁森林,最终所有人获救(虽然具有讽刺意味),从这点来说,戈尔丁把相信生态伦理道德西蒙当做导火索,意在强调生态伦理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最终获得救赎。
  5.结语
  杰克从天真到野蛮的可怕转变让人扼腕叹息,荒岛上孩子们自相残杀的惨剧发人深省,杰克的悲哀在于他对自我与自然的冲突的非理性处理方式,以盲目疯狂的偏执摒弃了人类的伦理观念,在处理与自然的冲突时自始至终表现的都是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动物生存竞争法则,
  (下转第10页)
  初中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研究
  ●杨静梅
  摘要:
  农村边境中小学,学生对图形的变换,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导致他们在学习“图形的变换”这一内容时比较困难。以图形的变换教学为研究载体,全面贯切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和谐、有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图形变换;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现代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的独创性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教育者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也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究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1]。“图形变换”的教学是体现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的很好的载体,符合时代的要求。
  从初中数学现状来看,“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仍是主导模式,基本上是 “狂轰乱炸”的“题海”战术“淹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过程,这种“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实施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又能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数学能力呢?“图形变换”的教学让学生改变了被动学习的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既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又能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数学能力。“图形变换”的教学围绕实际问题中所需反映的数学实质进行一系列的变化,使学生得以掌握与提高,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创新能力的有益途径之一[2]。
  1 问题的提出
  针对以上现实背景,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现以“图形变换”这一内容为载体研究初中数学教学。   2 研究内容
  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设数学变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严格控制学生活动总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使全体学生数学素质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图形的变换”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都能进一步得以伸展。因此本研究的基本内容有:
  (1)研究学生:着重研究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发现不足和缺憾,然后着力通过数学变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再加以改进,总结经验,试图发现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研究教法: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教学: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体现“图形变换教学”的精髓。
  3 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
  由于本研究是探讨“图形变换”这一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辨别和判定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否相关或一致,从而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2 研究活动的展开
  根据所采用“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改进、实践、研讨、总结”的研究方法。对图形变换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由黄XX,李XX老师等老师推出四节公开课。并组织开展了《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的专题讲座,讨论了图形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变换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预习准备、合作交流、研究讨论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
  4 研究的成果
  开展研究以来,通过参加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重点研究了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图形变换教学的方法,促进数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通过数节公开课和多次的说课、评课等活动,带动了数学教学的研讨气氛。有效地促进了数学老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图形变换的训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把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入挖掘、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探索性,打破了思维的定向性,让学生在图形变换的训练中领悟到知识点的变化,灵活掌握,把数学学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3)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反思,一是重新认识学生和自己,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自身角色转换。不仅仅当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二是重新认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起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始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三是重新认识教学过程,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注意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四是重新认识课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关爱、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把探索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把合作带进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和合作创新;教师把成功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3]。课堂教学中经常听到“谁想说?”“谁愿意说?”“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影.数学教学实践[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初中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D].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
其他文献
摘要:后现代主义大约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且是与女权运动、黑人运动以及反越战运动相伴而生的。本文通过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几项基本特征的具体分析,深入剖析后现代主义的诸如相对主义、反普遍主义的本质特征,借此得出一些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几点有意义的评价。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相对主义;反普遍主义  后现代主义大约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且是与女权运动、黑人运动以及反越战运动相伴而生的。在当时那种历
期刊
摘要: 英译汉比之汉译英,表面上容易些,实则更容易出错,其原因无外乎译者汉语能力不济、翻译技巧匮乏、受制于语言负迁移三种。  关键词: 英译汉;汉语能力;语言迁移;翻译技巧  翻译要做到工工整整、字字熨帖不是没有可能,却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共识。汉译英要把每个汉字都对译过去,其难自不消说;英译汉是拿汉语做文章,表面上看是容易一些,手边有一半英汉字典,翻译几个句子,当然不在话下。然而往往栽跟头的多在后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必要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多媒体;宏观功效  多媒体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
期刊
摘要:现代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以复音形式为主, 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在汉语语法学界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字与词的关系又很难澄清;关于汉语中是否有“语素”以及汉语中“语素”单位的确定尚不统一。该课题以结构主义为主要理论框架,以形态学中Bloomfield的词素构词学理论为指导,从西方语言学的视角论证汉语中有语素,汉语中的语素是字,语素变体是偏旁部首,汉语中存在与英语对应的结构单位,进而论证 “字本位”
期刊
摘要:近年来,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武警部队遂行执勤、处突、反恐、维稳等多样化任务能力的增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福利制度没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切实解决好福利制度的对外吸引力和对内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武警部队基层干部福利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武警部队;基层干部;福利  一、武警
期刊
摘要:本篇论文通过研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从十个方面归纳了德育;从兴趣、情感、智慧、审美、志向、哲理这六点,明确德育要点;运用适度灌输、潜移默化、创设情景、预习领悟、实践体验等方法发挥德育功能;给学生进行最大化德育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材;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
期刊
摘要:杭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支与杭州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外来务工人员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杭州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现状、特点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对策。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现状;对策  外来务工人员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和异地就业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应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社会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和学生共同建立起立体交互的学习环境,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让英语课堂融入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将英语课堂进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新教材所带给我们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动态在我们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建立起学生课堂主动学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群体性事件频发,武警部队作为国家有力的武装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和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随着任务频率的不断增加,现行的财务保障模式已经暴露出弊端。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武警部队综合保障能力提升,确保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武警部队;突发事件;财务保障  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财务保障既不同于战时,也不同于平时,它具有突发性强
期刊
2012年9月,大连地区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式使用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如何让老师做到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运用多种有效形式,认真学习、研究和使用新教材,关系到在稳定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顺利过渡。  一、多类型多层次培训使施教者切实把握领会新教材精神  新教材的设计更加顺应孩子的天性,体现了“四个过程一致”,即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