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
  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是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例:即是多举例;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可: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会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了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是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四、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更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1.热情。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生。
  2.期望。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而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
  3.可信任感。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可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五、做一名有效教师
  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2.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70—80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
  3.有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正如上文所言,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更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其他文献
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并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这样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课文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可以重写,而不良的书写姿势一旦定型却是很难改变的。正确的写字姿势与学生的用眼卫生、身心健康发展、写字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要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对书写姿势给予规范要求、严格训练,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一、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我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
期刊
摘 要:历史教学故事化渗透是课堂中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和引入来创设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适时地渗透历史故事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组织讨论,用故事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故事化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它能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理解、牢记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分析得来的。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应起的作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加强实验教学。为此,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开发实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校实验器材都要靠上级统一配发,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从某个角度来看,也不利于教师进行个性化教
期刊
“听到的我会忘记,看到的我会记住,体验过的我才会真正明白。”美国华盛顿大学这一条幅给我们打造有效课堂以启迪。由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打造有效课堂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让他们自主去学习历史、发现历史、感悟历史。  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渠道地收集、整理历史资料  开学初我都会拿出一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把本学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语文不仅能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也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领域。但时下令语文教师头疼的是,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有偏差,不少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在考试中涉及不多,学课本不如学课外复习资料重要。这种认识导致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致不高,语文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如何摆脱这一被动局面,
期刊
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
期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适时利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能引导学生迅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其乐于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实效就会显著提高。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的改革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诱导学生“爱学”。设置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达到乐学高效的目的。例如,学习“洋流的分
期刊
摘 要: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渗透  一、从教材中发现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应有尽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从教材中去发现美。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期刊
担任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课,我首先关心的是学生们是否存在挫败的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我都尽心尽力地关心,尽最大可能地让我的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  在上语文课之前,我会和学生们随便聊天,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聊天有一个学生,到挤来多个学生,我的教育情绪更高涨了。借这样的“围观”,慢慢地使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坚定的上好语文课、学好语文的信念和决心,而且鼓励学生丝毫不能动摇。我这样相信学生们:一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