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个性张扬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进步、有生气的社会里不可能“千人一面”,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行为,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要使个性最充分、最完善地显露出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参差不齐的民族学生,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很好地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尽可能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为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的体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以张扬。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个无限丰富而美好的世界在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去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些美好的东西,并激活它,扶持它,使之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少批评,多鼓励。尤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民族生,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使他体验成功,增强学习信心,之后更要肯定其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给予诸如“讲得真好”“回答不错”“再想想”之类的鼓励话。在练习设计中,充分体现“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也能吃得了”的原则,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的办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
  
  二、让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有了表达的机会,学生常常会为自己独到的见解、优美的朗读而感到喜悦和欢欣,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表达的自信,产生良性的循环。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反复成功体验,则能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活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并且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从而真正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我们绝不能仅凭本身并不一定十分科学的知识检测来评价学生,或仅凭一时一事给学生现在和将来妄下断言,必须注重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并且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凡是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凡是学生能够归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每个学生每堂课至少创设一次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设不同的发展目标,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实现课堂中个性的舒展,生命的涌动。
  
  四、让学生有纠正错误的机会
  
  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表述、操作、表演及回答问题等我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允许学生说错、做错,说错、做错可以重说、重做;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说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做得不完美的,允许重做。我不求全责备,但要把错误之处指出来,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直至满意为止;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尤其是对那些民族学困生更是加倍关注,当出现错误时,我耐心帮他们分析改正。对他们改正以后的成功,也给予表扬、鼓励,以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我能行”!
  怎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历久弥新的探讨课题。那种只关注几个尖子生的所谓“精品式教育”己越来越被人们所唾弃,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正在呼唤并实践着“关注每一个”,“让每一个都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个性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这样的教育才能为多元化的社会服务,社会的进步也才会多姿多彩。
  (作者单位:678700云南省陇川民族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学校要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永展自身独特的魅力,要在教育发展的昊昊星空中独放异彩,就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乐于奉献的育人队伍,就要铸就师德之魂;就必须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网络育人,即“五育”精神。  “五育”精神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全面育人性  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五育”精神注重育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如何把知识最科学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其结果常常并不令人满意。教师们为了顾及优生而绞尽脑汁,疲于奔命,结果却收效甚微,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学校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中,仍然只看考试成绩,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就只不过狠抓“教书”,而忽略了教育还包含有“育人”这一功能。根据新课程要求,要将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纳入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性学习又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在教学改革中所带来的影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举足轻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来说,研究性学习首先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搞好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确实是很有难度的。我认为,要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关键在于把握三大关系。  
期刊
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自然是为了培养学生,使之发生所期望的变化或形成所期望的素质。因此,在教育过程之初,首先要有一个教育目的,也就是我们每个学期开学前都要做好各种计划,其中包括有目的的为学生设计学习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绪地开展好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学生要发生所期望的变化或形成所期望的素质,除了通过学习这一途径,别无它途。那么,学生通过哪些学习活动才能发生所期望的变化或形成所期望的素质,掌握或习得期
期刊
德育是中学教育的中心和统帅。教育规律表明,德是学生个性的主导因素,对智、体诸多方面的发展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更应该发挥德育的基础作用,加强班集体思想建设,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个优良的小环境,从而形成大环境——中学整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要创造良好的小环境,首先要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抓好新生的起始教育。  一个新的班集体,往往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健全的人格和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自我构建和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能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生主动
期刊
“我的孩子初中成绩一直很好,上了高中后就直线下降,跟不上班了。”在我的工作过程中经常听到类似的话。如何衔接好初高中语文教学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急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有人总结说,一个刚跨入高中的学生,往往会在学习上经历一个学习发展的曲线。这条学习发展曲线大致有四种类型:稳定型(包括高水平的稳定与低水平的稳定),下降型,起伏型,上升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位高中新生应该主动了解高中语文的学
期刊
江苏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对新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实践与探索。但是,在笔者对一些高中校的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新课程存在许多的困惑与迷惘,尤其是对《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感到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仍然固守以往经验,以知识为唯一的课程目标,几乎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目标为无物。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必须迅速改变,否则是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的,也将很难适应200
期刊
一、合作教学的设想提出的背景    1、新教材理念倡导大语文观,也就是说新教学观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纵向年限跨度大,横向想象空间广,学科综合性强,人文精神蕴含丰富。加上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无比激烈。这给中小学教师真正以大语文观进行组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因为教师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除了要搞好教学工作以外,还有许多做不完的其它工作需要去完成;所以,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熟练
期刊
小学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基石,只有基石牢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而大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面临着许多变化,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有些学生不能迅速适应初中学习。虽然随着教育部门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取消了初中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压在小学生肩上的沉重负担被卸下了,但据一些家长、教师的反映,不少在小学阶段成绩不错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却暴露出种种问题,而一些很有潜力的孩子在进入中学学习后也成为了“泯然众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