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贯穿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色定位指的是在群体活动中,某一个体为适应整个群体的发展,从而接受群体行为规范、适应角色要求的有机过程。高中政治课堂的一例贯穿式教学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案例及其相关资源的优势,来完成一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教学方法。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方式下,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其他行业的角色行为,找到自己在课前、课中的不同角色定位。
  一、课前准备:“编导”
  一例贯穿教学法与其他课堂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更强调对某一类或同一类案例、情景的集约化应用,也更强调前后相关资源的连贯性应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政治教师需要适当借鉴传播媒体中的“编导”角色,既“编”好又“导”好,才能上好一堂“一例贯穿到底”的课。
  首先,作为“编导”,需要对可用资源进行鉴别和选择,选取更有价值的题材。比如笔者在准备《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课的教学时,可选取的材料很多,但笔者发现与其他案例相比较,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的案例很有可塑性。因为该案例涉及一个长效社会热点,背景资料丰富,与之相关的新闻图片、文字、音像素材多,材料可选择的余地大;类似个案的后续发展也仍在生活中不断演绎,值得大家深入探究;且在众多类似的社会事件中,有许多正能量案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有正面作用。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选取这样的案例应用到一例贯穿的教学中,有利于打造出一例多辐射的高效课堂。
  其次,突出“编导”中“编”的功能,进行编排、剪辑等艺术加工。比如,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中,笔者选择案例的同时也是编排、剪辑确定教学思路的过程:剪辑小品《扶不扶》的一个视频片段,指出文化创新源于实践,选取近年与小品相关的真实案例资料进行编排、剪辑,进而更好地说明文化的创新可用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然后通过预先设置的一个环节,让学生探讨小品的创新对改变社会风气、传承中华美德的意义;最后设置师生共同探究,探讨如何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新的主体。确定了这个思路后,仍然需要在细节上进行斟酌,并选择补充的资源,根据具体需要加以编辑应用。
  再次,当然还要突出“编导”中“导”的功能。作为 “编导”,怎么“导”?面对文字、图片、视频,我们要更多地设想在课堂展现过程中学生的可能表现,策划课堂氛围;还要结合教师自身个性特点,进行语言、肢体动作设计,策划课堂感染力;在预设课堂教学流程的同时,设计多媒体展示方案,策划课堂节奏;更要策划如何在一个案例贯穿到底的课堂中把握整堂课的宗旨和主题,给学生既多样化又有整体感的审美享受。
  “编”的过程要注重材料的流畅,“导”更要注重探究的链条效应。在《扶不扶》案例中,笔者预先编制的探究问题链是:
  为什么小品《扶不扶》会引起许多观众的共鸣?
  以小品形式探讨社会问题有什么意义?
  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和真实想法,“扶”与“不扶”你作何选择,为什么?
  如果明年《扶不扶》要演续篇,你作为编剧如何创作新剧本?
  可见,防止课堂案例漫天飞,打造出一例多辐射的高效课堂,政治教师首先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担当好 “编”与“导”结合的综合角色。
  二、课堂进行时:“主持人”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有许多类型,授业解惑型、专家型、研究型等等。而一例多辐射的高效课堂,是旨在打造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课堂。因此,我认为,把一例贯穿教学过程的政治教师定位为“主持人型”更有真实的意义。
  当教师定位为“主持人”,首先就要借鉴一些话题节目主持人倾听与交谈相结合的技巧,才能更好地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一位记者在美国电视脱口秀女主持人奥帕拉·温弗丽岑寂的传记中写道:“一般说来,广播电视的访谈者提出问题,却并不认真听回答,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一个新问题上。但奥帕拉仔细地倾听嘉宾们的谈话,并且利用谈话的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这是对这位黑人女主持之所以成功的总结,恰也提醒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在一例贯穿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耳到、口到、心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像谈话节目的现场一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例贯穿教学法的探究过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虽然我们在课前承担的“编导”工作中就已经预设了许多应对方案,但在实际课堂进行时,这个预想的方案只能起一个辅助的作用。比如,以“为什么春晚小品《扶不扶》能获得较高的评价?”这一问题导入课本知识时,多种关于原因的回答会出现,这些回答可能口语化、角度多样化,甚至有些观点不完全符合本节课内容。面对这些杂乱的回答,我们不能草率地用一个标准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应仔细倾听,利用学生回答的内容把主题点出,进而步步引向深入。这种课堂探讨的过程主角始终是“嘉宾”——学生,而“主持人”——教师在其中起到 “穿针引线”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一例贯穿教学的群体探讨中,要借鉴一些“互动型”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巧,使“主持人”自己成为课堂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之一,让信息在师生双向交流中形成良性互动。比如,“以小品形式探讨社会问题有何意义?”这样的问题提出后,由于课堂中学生惯有的拘谨习惯,许多学生可能欲言又止。要想真正引导学生对案例畅所欲言合作探讨,需要“主持人”率先表达一些自己真实的想法,甚至适当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感到真诚。而在一例贯穿的课堂中探讨“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和真实想法,‘扶’与‘不扶’你作何选择,为什么”这样尖锐的问题时,“主持人”可以敞开心扉参与探讨,把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共享,允许学生补充、纠正、辩驳,共同把探究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教师也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应尽量使用“我们”“大家”而不是“你”“你们”。面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偏差、错误,也要借鉴某些 “主持人”的做法,勇于承认,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并且也可以利用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观点的修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再次,教师还要成为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者、调解者。借鉴“主持人”的交流方式,我们的课堂会相对平等、开放。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作为课堂教学,它仍是有目的、有中心话题、有时间限制的过程。因此,适当借鉴一些现场直播“主持人”的语言掌控方式,可以让课堂教学过程更流畅、更有秩序。比如,在探究活动中,有的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这时“主持人”除了加以鼓励外,还要平衡各方的发言时间,用鼓励的语言给其他同学以机会:“你的观点很好,别的同学有什么不同意见,有补充的吗?”再比如,为了避免某一探究环节的超时现象,“主持人”可以事先设置探讨时限,并在活动过程中作提醒“还有2分钟”“倒计时”等。而当课堂气氛沉闷时,可以对某位同学说:“某某同学,看你若有所思的样子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是否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当然,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防止类似“扶”与“不扶”这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起的非理性情绪也很重要。在课堂中既要允许有不同的观点交锋,鼓励提出反对的意见,又要把所有的观点和发言把握好,防止学生情绪化。
  总之,教师和“主持人”有许多共同点,都是以自己的形象、语音、表情等作为工具来传递信息、传承文化、传播思想的职业。一例贯穿的一节课恰如一场有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教师如果能多方面借鉴一些优秀“主持人”的现场主持方式,将更有利于我们开展一例贯穿式课堂教学。
  三、课堂升华时:“演说者”
  教师和“主持人”虽然有许多共同点,但仍然是不同的职业,教师始终承担着知识传递、人的教化和培育的功能。教师既要能在一例贯穿的课堂现场进程中发挥引导、组织、参与的作用,也要能在案例中探讨到适当的时候总结、点题和升华。这时候,借鉴“演说者”的一些艺术手段,能对整节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上课的开头,以小品的视频片段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不利于让学生收心,回归课堂主题。于是笔者借鉴了“演说者”的渲染方式,利用小品原话来渲染凝重的课堂气氛:“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国人热议,结尾一句:‘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引发国人深思。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探讨,深思这个《扶不扶》小品创作的源泉和作用。”有了这样的演说词,可以开门见山地点出课堂主题,而且也把学生的思维从热闹的小品欣赏拉回到书本知识中。
  在探讨文化创新作用的承接点上,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笔者借鉴了“演说者”的表达方式,塑造了语言上的画面感:“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试想一想,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伸伸手,可能拯救了一条生命,我们转身离去,可能一条生命就会就此终结。而且,这个摔倒老人可能就是你我的亲人,甚至有一天这个摔倒老人可能就是你、我自己。”这段演说词,因为有画面感,可以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触及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激发了他们心中的大爱精神。
  在结尾处,笔者借鉴了“演说者”的语气、语调来加强表达的气势,增强课堂教学的气场:“专家告诉我们,老人摔倒原因多样,很可能是突发重病,如果盲目搀扶,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酿成大祸。所以‘如何扶’将成为‘扶不扶’的后续篇章。在我们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在弘扬传统美德的文化传承中,在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这一篇章有待于每一位中国人——续写!”这段语言的演说过程,因为语气语调的调节,再配以合理肢体动作,形成了演说现场特有的感召力,有利于把“演说者”的激情传导给学生,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为创新文化、传承美德付诸自己的行动。
  以上通过借鉴“演说者”艺术手段,对整节课进行艺术化的总结、点题,使学生在探索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实现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重塑,从而有利于完成我们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高中政治学科必修内容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板块,内容多样又多变。结合我们政治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及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远不止“一例贯穿教学法”一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定位的角色也不止笔者上述所讲的三类,更多其他行业的角色值得我们借鉴,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究。
其他文献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出,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课程的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基于此,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要求,结合地区、学校、教师的现有状况,地理教师在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切实增强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完善必修地理教材,从而更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终于呈现“庐山真面目”。参照新旧两版“课程标准”,回望十年初中语文教学历程,多年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似乎仍旧未摆脱“鸡肋”的尴尬处境。站在新课标刚刚颁布的这个节点上,对初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尴尬处境作一次全景观察,对下一个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不无裨益。  一、 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语焉不详  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2011
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过得十分悠闲,整天靠上网、看电视来打发时间。一天,我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她旅游回来,给我带了些纪念品,叫我去她家拿。   一进朋友家,我便吓住了,整个家像被炸过一样,客厅里随处可见喝完了的饮料瓶,吃剩下的饼干盒,油渍斑斑的汤碗和发黑了的水果皮……朋友则淹没在一张堆满了衣服的长沙发里,翘着二郎腿,慵懒地看着电视,不足20平米的小客厅此时显得更加拥挤了。   没走几步,朋友便回
各级各类的评比、评审、招聘中,优质课、微型课、说课是最为常见的三种形式。其中,说课是指教授这节课的教师说“教什么”和“怎样教”,通常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教学流程设计等。说课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在课程标准中增加学业质量标准[2]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前要搞清楚“教什么”和“怎样教”,
摘 要: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篇开展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通过学习监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深度学习  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
“删除”不止用键  很多朋友删除文件时已经习惯按键,也知道按下可以彻底删除文件。“删除”可不一定要按键,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直接右击删除的文件(夹),选择“删除”命令;要彻底删除,可以按住键,然后选择“删除”命令。  2.在资源管理器里选中文件(夹)后,按热键也可以实现删除操作。是不是此热键大家还不太熟悉,整理文件时可得小心别按这个热键,不然很容易因此而误删文件。  3.将选中的文件(
摘 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有着许多新变化。主题教学无疑是破解内容多课时少的教学困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立足单元设计,确立教学主题,凝练教学主线,运用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整合教材知识,理顺教学逻辑,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主题教学;单元设计;核心素养  从2020年秋季开始,浙江省全面启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寻求“内容多课时少”这一矛盾的破解
摘 要: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从被动学习到能动学习,关键取决于问题的产生与驱动。挖掘教材内容,坚持学生立场,设计“主问题”、“真问题”激活课堂,从而培养学生不断产生“新问题”,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主问题;真问题;新问题;整体性教学;深度学习  随着课堂改革的日益深入,“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很多“伪探究”、“伪合作
摘 要: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阅读理解的文章长度适中、语篇主题类型丰富、能力考查全面,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但也存在着生词量控制过低、语篇模态形式较为单一、阅读技能考点不够均衡等问题。而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着力解决好课内与课外、速度与准确度、文本理解与语言学习、专项微技能与综合训练之间的关系,努力顺应“新课标”所带来的课堂教学变化。  关键词:阅读理解;命题特点;教学启示  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验
讲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装剧《清平乐》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于宋朝历史文化的关注,很多网友表示,过去一直读作“清平乐(lè)”,原来是读错了吗?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王国钦表示:“因为中国的诗词(尤其是词)本来就是能够配乐歌唱的文学,所以在词牌《清平乐》中读“yuè”才是准确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词牌名中的“乐”都读作“yuè”呢?专家表示,词牌名直接来自音乐、音律的,便读“yuè”,比如《破阵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