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生体系进入物联网的“无限游戏”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可共不可独。”这是百年之前曾国藩留给我们的教诲。如今,企业很难靠一己之力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海尔率先由内至外进行企业变革,打破企业内部筒仓、外部藩篱,变为开放平台,构建生态,与各方共创共享。
  根据预测,2019年或2020年,物联网将在商业领域被引爆。引爆物联网是海尔的目的,而创建“三生”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物联网重新定义时代
  物联网范式是时代的产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轫于内燃机和电力的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互联网,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物联网的应用。时代的变化带来企业的变化。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企业是线性企业,面对的是单边市场,进行一对一的交易。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发展成双边或者多边市场,涌现了很多平台企业。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诺尔(Jean Tirole)对这种变化给予了解释,他提出了双边或者多边市场理论,解决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问题,打开了阻碍市场效率的制度黑箱。在电商平台上,所有产品摆在一起让用户比较,让他们有非常多的选择,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物联网则让企业成为生态组织,成为创造用户体验迭代的生态系统。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依然是交易型组织,有的是顾客而不是用户。顾客想要一个产品,到电商平台上去寻找,但没有人会为他专门生产。因此,虽然电商使顾客的选择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满足感越来越低。
  物联网时代,企业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成为一个使用户的体验迭代、体验升级的生态组织,这个生态系统是产消合一的,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
  这种变化是复杂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提出的,他把经济看作是进化的复杂系统。他认为古典经济学是农业文明,新古典经济学是工业文明,复杂经济学就是信息文明。
  复杂系统就是互联网或者物联网,它是自适应的、非线性的网络组织,与时代不断地自适应、自演化。同时它又是非线性的,因为用户的需求是个性化需求,而不是统一线性的需求。
  在时代变化的背景下,海尔引爆物联网主要通过“三生”体系来实现(图 1)。
  三生体系包括生态圈、生态收入和生态品牌。
  生态圈——原来不管电商还是传统企业都是交易平台,而海尔是一个生态圈,一个交互的社群,在社群里进行交互,这是过去没有的。
  生态收入——不仅仅是产品收入,更要通过产品为载体产生生态收入,也就是服务的收入。
  生态品牌——过去的品牌,不管传统品牌还是平台的品牌都是以企业为中心,都是零和博弈,海尔要打造的是共创共生、共同进化的品牌。
  海尔从2005年9月20日提出“人单合一”,到现在整整13年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海尔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索。
  突破经典管理理论
  “三生”体系是对经典管理的突破。大卫·梯斯在1994年提出了动态能力理念,他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更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我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创造用户价值的能力。由于用户的价值、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核心竞争力也需要不断变化。如果跟不上变化,只有被淘汰。大卫·梯斯提出动态能力就是一个契合能力,和时代契合,企业和时代完全应该同步,跟上时代的发展,这就是动态能力。


  海尔用自我颠覆实现动态能力,首先体现为与时俱进,与物联网体现的社群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合拍。
  先看社群经济 海尔“三生”体系中的生态圈对应社群经济。过去经济以企业为主体,电商互联网是以电商平台为主体,物联网时代则是以社群为主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自发形成社群,是体验迭代的主体,社群成员之间有共同爱好、话题。如果企业能满足他们,企业就可以融入到社群;如果不能满足,社群和企业就会发生背离。
  企业要融入社群主要靠两点:第一是触点网络。触点网络不是零售店或者电商的网店,也不是O2O。海尔的触点网络不仅是O+O,更是O+3,把所有店都集中在一起。例如海尔通过给农村装净水机,解决农村饮水问题,进到每一个村和村民发生交互,成为这个村社群的一员;在城市社区里,海尔则通过快递柜和社区的人建立感情。第二是价值的整体性,这是海尔和电商以及传统企业最大的不同。所有企业都有两种价值,一是创造价值,二是传递价值。过去,企业创造价值之后通过电商或者大连锁来传递价值。海尔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通过社群交互得到用户需求,后台马上迭代出用户需要的产品,把创造价值与传递价值结合到一起,而且不断地优化、不断地迭代。
  再看共享经济 物联网体现的是共享经济,在海尔“三生”体系中对应的就是生态收入。共享经济是各方创造价值,增值部分各方共享,这样就可以再创造更多的体验价值。共享经济的基础是生态增值超出产品单一的价值,各方把产品作为载体,产生更大的服务方案,这样就可以产生更多的增值;同时,共享经济也要具有可持续性。
  最后来看体验经济 物联网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体验经济,在海尔“三生”体系中对应的是生态品牌。体验经济要的是终身用户,就是用户的每一次体验都能够得到满足,用户就会一直跟着,成為终身用户。电商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顾客缺乏忠诚度,因为电商没有满足用户的体验,不能不断迭代满足顾客的需求。


  为了不断满足用户的需要,海尔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将研发由瀑布式开发转变为迭代式开发。现在企业开发产品大概是一年时间,海尔可以做到三个月出新品,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改变;第二,将制造由制造工厂升级为互联工厂;第三,从产品单一体验升级为全方位超值体验。   “人单合一”是基础平台
  实现“三生”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人单合一模式。
  首先,人单合一模式创造了生态价值的源泉,让“三生”体系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价值。这是因为“人单合一”是让员工的价值和用户增值合一,员工的价值取决于创造的用户价值多寡,员工就有积极性,努力想办法实现用户的价值。
  现在很多企业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有科层制,组织中有很多领导,员工对领导负责而不是对用户负责。在“人单合一”模式下,员工是创业团队,没有企业内的领导,领导就是用户,实现用户最高价值就可以,所以员工会源源不断地创造,生生不息。这也解决了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难以合一的问题。科层制最大的弊病是在于压抑人的创造性。流水线的出现,把人变成了附庸和工具,让工具理性占先,价值理性找不着了,而“人单合一”实现了人的价值。
  第二,人单合一模式是系统思考的价值观。科层制是割裂的模式,把企业变成一个个部门。在人单合一模式下,企业是一个整体,和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
  量子管理理论中有一个“量子自我”的概念,一个人既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又是一个利他的自我,为别人创造价值。问题是,我们很难知道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和能量。传统企业对人的考核就是“选育用留”,但忽视了人的潜在能力。在人单合一模式下,我们创造一个平台让员工去充分发挥能量。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系统思考。两千五百年前,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认为组成世界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老子则提出了系统论——道法自然。道是什么?就是自然,是一个系统。《道德经》里说“大制不割”,企业的科层制恰恰是做了分割。所以推进量子管理,中国文化反而更具备相应的基础。
  第三,人单合一模式,从两大突破口颠覆了经典管理。一个突破口是组织,海尔把科层制颠覆为网络化组织。我们几年前去掉了12 000名的中层管理者,当时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现在看来,则是必由之路。
  变成网络化组织的海尔是一个创业平台,可以在上面成立“三自”组织——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自创业,市场最大难题是最大的课题,看到市场机会,就可以从这个课题切入创业。自组织,是把世界当成我的人力资源部,放眼世界去找资源。自驱动,就是如果有风投投资,就跟投;如果有用户承认,就发展,如果没有就解散。组织是完全自主的。
  要做到“三自”,领导人必须下放决策权、用人权和薪酬权。很多企业领导认为,“三权”下放就没有办法管理下属,这是一个误区。领导为什么一定要控制下属?为什么不能让下属成为和你一样的CEO呢?如同德鲁克所说:“21世纪的企业应该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所以,员工需要成为创客,而不是在领导的管理下做出自以为是的产品。
  2009年获得诺貝尔经济学奖的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毕生研究政府和市场之外第三股经济力量,就是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到了物联网时代,外部环境发展非常快,犹如混沌状态,我们无法预知演进的方向,所以不能只靠有形的手或无形的手,需要组织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演化的方向。
  人单合一模式颠覆经典管理的第二个突破口是薪酬。薪酬是组织的驱动力,海尔把企业定薪变为用户付薪。我们根据满足用户需求来决定,创造用户多大价值可以分享多大价值,如果不能创造价值就不能分享价值。海尔把员工从经济人、社会人转化为自主人,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的薪酬。
  第四,人单合一模式,引领物联网范式实现了企业内外部价值的合一。首先人单合一在内部消弥了部门筒仓,实现了员工创造价值和用户增值合一。过去企业解决不了创造用户价值的归属问题。在人单合一模式下就非常明确,由于一开始就确定了订单由谁来实现,实现增值就分享,不能增值就承担责任,这是内部合一。其次是外部合一,人单合一拆除了行业藩篱后共同创造新体验增值,增加值分享合一。像“小支葡萄酒”,本来酒柜和葡萄酒厂商之间没有关系,但合一共同创造用户新价值,是新的体验增值,各方分享。
  “正反合”颠覆旧经济模式
  我们可以从黑格尔“正题”“合题”和“反题”的三段式哲学体系,来观察这种颠覆性。
  比如花蕾、花朵和果实,是先有花蕾,然后长出花朵,花朵否定了花蕾又结出了果实,果实又否定花朵……不断否定下去,目的是积极的,要产生果实。一朵花开得非常漂亮,可以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那就不可能有果实。如果结出果实之后自我陶醉,那就没有下一个花蕾。企业也是一样。如果用太极阴阳图来看,正题是起点时的统一,但潜藏对立面。比如花蕾一开始出来的正题,内部潜藏一个花朵。第二个是反题,对立面的显现。最后是合题,正反题统一,否定包含肯定,也是最后辩证出来的果实。要再到下一个花蕾,不断反复演进下去。
  生态圈的颠覆性 生态圈的“正反合”表现为:正题最早是作坊经济,那时候体验有一点像社群经济,但只是一个很小的社群;反题是大规模制造;合题则是社群经济,既有小作坊经济的定制,又有大规模,是大规模定制而不是大规模制造。
  现在互联网公司并没有真正的用户。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说,我们已经是数据巨头的商品而不是用户。我们是谷歌或者Facebook的商品,它们免费让我们上它们的网,获取我们的数据,然后利用算法把我们的数据计算之后,回过头来再控制我们的购买行为。所以我们只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商品、赚钱的工具,而不是用户。物联网要让每一个人都不是顾客,而是用户;不是商品,而要拥有好的体验。
  生态收入的颠覆性 过去小作坊是区域性的收入,前店后厂,也有服务收入。到了反题,这种模式不行了,企业做不大,最后变成全球化的产品收入,赢家通吃。到了合题,则是全方位生态收入,实现边际收益的递增而非边际收益递减。
  传统经济是边际收益递减的,即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单个产品的利润一定是下降的,所以企业为了保证总利润不下降,就要不断扩大规模。如果是生态收入产生的服务性收入,就可以从边际收益递减变成边际收益递加。这两者的分水岭在正反馈循环。所谓正反馈循环,也叫做自增强体系。人单合一的增值加分享是这个自增强体系,因为不断地增值,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收入,拿出更大力量创造更大增值,这就形成了自增强体系。


  实物价值会减弱,用户价值却会随时间推进而增加。因此,要获得实物价值就必须打价格战,而要获得用户价值,就需要企业为用户不断创造体验,将用户转为终身用户,获得服务的增值。企业是否成功,检验标准就是看你拥有多少终身用户。
  生态品牌的颠覆性 再从“正反合”来看生态品牌。传统品牌靠产品溢价,像耐克、阿迪达斯,都有很强的研发能力,有全世界的营销、运营网络,一般企业很难与之对抗,它们的产品就可以有溢价,但工厂则没有议价能力。
  到互联网时代是平台品牌,平台品牌就是靠流量溢价。传统时代的产品品牌,要么是品牌企業,要么是品牌代工企业。互联网时代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现在有很多人要卖货只能上电商平台,因为电商量大,但在电商上仍然要打价格战。
  物联网时代不是这样,物联网是生态品牌,生态品牌不是企业自己能够创造出来的,需要共同进化。要成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品牌,需要三个要素:一是有生态社群,这是进化的一个基础;二是有生态超值,也就是我们说的生态收入,这是进化路径;三就是有生态品牌,这是进化目标。
  永远自以为非 黑格尔的“正反合”到了合,并不是停下来。合题由于自身的矛盾,仍然能够发展进入新的“正反合”循环,并永远的循环下去。
  这正像中国老子《道德经》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所有的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不断斗争、不断对抗,最后达到一种均衡、达成合的状态。1922年丹麦人玻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用了一个阴阳图,又用拉丁文写了一句话:对立即互补。对立不是对抗,最后是一个合题,产生更高目标。
  别人可能自以为是,但海尔文化永远自以为非,我们不断认识自己的问题、不断通过“正反合”向正确方向发展。
  詹姆斯·卡斯写于30多年前的一本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其中提到:世界上只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的游戏,一种是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无限的游戏不能有终点。
  过去企业以取胜为目的,要成为行业第一,要成为帝国,但不可持续,不可能永远站住。海尔的“三生”体系就是为了创造用户体验,让用户体验不断变化,所以它是无限的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用户体验要永远追逐、要永远满足,开放的生态才能生生不息。
  这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好的契机。过去中国企业管理跟随西方经典管理,今天我希望中国企业能够走在世界管理的前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要抓住,不要放弃。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无远弗届的威力,加之金融资本的扶持,令当今企业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热衷于激进地扩张。信息技术可以使企业以近乎零边际成本的方式成长,凭借一款爆款App,即便是只有一间办公室的初创企业,也可以迅速连接全国甚至全球的用户。  企业成长的无限可能,助推了资本的逐利性。风险资本对企业短期内规模扩张的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技术和资本的雙重裹挟之下,企业扩张速度令人瞠目。工业时代10亿美元的市值,
期刊
我曾發表过一篇文章《我从未曾有过目标》,其中描述了如何在没有设定任何目标的情况下做事。这对我来说确实没有问题。相比之下,我不愿做的事反而是:设定期望。  生活中,我们能掌控的事情并不多,但是对不同的结果该作出怎样的反应却是可以自主选择的。预先设定的期望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的情绪——人们通常会假设某种结果的出现概率,然而概率却常常与假设相去甚远。所以,不要再想象所有的事情都应是美好的,也不要将自己的
期刊
最近中国很多科技类企业扎堆去美国上市,很多企业家觉得在纳斯达克上市敲钟的那一刻是一种荣耀。的确,企业上市代表着一种成功,尤其对投资方来说,上市意味着可以退出兑现,获得数十倍收益。但如果我们站在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上市的本意是企业在一个更大的融资平台上,获取更多资本来支持进一步的发展。  对上市意义的曲解,原因在于现在资本的力量过于强大了。对资本来说,企业是做什么的并不重要,被投资的企业只是资本获
期刊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在谈论成功——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或公司,以及怎样才能像他们一样成功。  就拿这期杂志来说,很多内容都在告知读者应该如何成功或者避免失败。比如《头部企业更需要蓝军战略》,作者观察到,头部企业开始跨国化,在世界范围开展竞争、战略结盟与收购合并。这个大格局的改变会影响未来十年很多产业的形势发展、竞争模式的改变,以及新产业生态的崛起。头部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有一种新的天下观、格局观,否则
期刊
回头看,2015年是个值得注意的年份。这一年的情人节,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这场持续了一年之久的补贴大战,在烧掉几十亿人民币之后,背后的两位金主终于坐不住了,支持滴滴的马化腾和支持快的的马云握手言和。程维和吕传伟出任联席CEO,仅仅一个月后,联席制度终结,快的吕传伟套现淡出,32岁的滴滴创始人程维开始掌管这家日后估值高达8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让程维意想不到的是,合并快的后不但没有锁定胜局
期刊
2010年前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突破性进步,以及风险投资的支持,全球新创高科技企业加速成长。风险投资家艾琳(Aileen Le)把那些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成立时间10年以内的企业称为独角兽。根据CB Insights统计,2010年凡客诚品以3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中国首家进入独角兽榜单的公司。而到2018年10月該榜单中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已达82家,公司总估值已超过2 600亿美
期刊
“波特,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没问题,杰克,怎么了?”  “我是不是个坏人?”  “杰克,你做了你该做的。”  “但是我感到我让大伙儿失望了。”  ……  这段有点像电视剧台词的对白发生在2000年下半年,主角杰克就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波特是同年春天加入阿里巴巴的首批外籍高管。此刻,刚刚成立一年的阿里巴巴正为之前的一个错误扩张决定埋单,马云第一次要解雇自己的员工,电话那头的波特也第一次发现,
期刊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欧米茄小组研制出了人工智能“普罗米修斯”。它一开始通过租用亚马逊云计算,在亚马逊Mechanical Turk(MTurk)上提供智能服务,赚取了第一桶金。MTurk是亚马逊提供的一个互联网众包服务市场,是亚马逊网络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普罗米修斯的智能水平按小时计,递归增长,最终它创建了商业、媒体帝国。可怕的是,它“越狱”了,最终控制了一切。  这个故事的叙述真假交织,情节生动,
期刊
截至今年 2 月末,記录的全球 279 家独角兽已经是最高点,至此,创业泡沫已经膨胀至极限。平均而言,独角兽被高估了大约 50%,有将近一半的估值应该低于 10 亿美元。10 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估值并不是安全指标,而是代表着普遍高估值的巨大风险,大多数独角兽公司都没有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多个财务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有 80%的独角兽公司将在两年内失败。在去年上市的公司中,76%的公司在 IPO 之后
期刊
有研究表明,拥有更少的财富实际上会对思维和记忆力产生不利影响。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长寿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地位较高的受试者在大脑网络中拥有更多的灰质和更多的有益“隔离”。这两个特点都与更好的记忆力相关,并被认为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大脑老化现象。研究显示,成长过程中的贫富状况不一定会影响中年人的大脑健康。真正起作用的似乎是他们成年生活中的一些因素。那些工资较低的人可能生活在污染较严重的社区,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