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和实施,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探究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素养
在构成科学素养的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作用化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知识为依托和载体,通过科学观念来体现科学主题这就要求化学教育积极进取,寻找那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贯穿科学主题的教育
一、科学主题与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是人们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在现代科学知识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对自然界、科学、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认识它来源于学习、实践之中,又左右着人们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科学主题所揭示的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科学观念来体现的,科学观念比科学主题较具体地反映科学领域中一些观念性的原理,是对科学本质的概括与提炼
二、化学课程内科学主题的体现
在化学中,充满了科学主题的观点,这些观点指导和丰富人们对化学的深入认识学生通过围绕科学主题学习化学来认识客观世界,发展认识能力,才有可能深入探求自然界辩证发展的特殊规律,逐步形成正确对待自然界的科学观念和行为
中学化学内容主要研究的科学主题:“系统与相互作用”、“变化和形式”、“尺度与结构”“我们周围的物质”、“酸和碱”、“盐和化肥”、“化学与生活”体现的是“系统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变化与现象”和“化学反应的类型”体现的是“变化和形式”;“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溶液”、“化学的基本语言”体现的是“尺度与结构”
三、以科学主题为指导,逐步建立科学观念
1.化学中的相互作用,即系统与相互作用
宏观上讲,人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尽管物质的形态和种类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又是统一的,按照其化学组成来说,地球上的一切客观物体都是由百余种元素所组成的,生物体也不例外在结构上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有统一的基本粒子结构,一切同类的基本粒子都具有同样的性质从微观来看,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分子——原子体系,它具有特定的結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以下科学观念:(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自然界是一个物质系统,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具有统一性;(2)自然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原子、分子的运动;(3)自然界的一切处于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之中,物质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状态
2.化学研究的物质,即尺度与结构
中学化学涉及的物质层次: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原子、分子(离子)和化学物质化学是通过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分子、原子层次的化学组成,以求解物质的客观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物质的特性与用途等问题事实表明,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它的反应性能物质结构的变化引起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通过物质所反映出的化学反应和性质,可以认识和确定它的结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以下科学观念:(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2)物质的性质与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状态及用途是直接联系的;(3)物质在不同的尺度下,存在着不同的结构,其研究方法也不同
3.化学变化的形式,即变化的形式
化学变化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化学变化是通过物质内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类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以下科学观念:(1)自然界中的物体和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自然界的物质尽管在不断变化着,但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物质运动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都是相互依存,但在本质上又是有区别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自然界一切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总之,通过科学观念的建立,能使学生更清楚本学科的科学主题,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与真实世界的相关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普遍联系以及科学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对自然界构成及运动规律的看法,对世界的和谐秩序有一个总的把握,自然地应用科学观念理解和认识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问题,用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中的综合性问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自然观打下基础由此看出,化学教学中由科学观念体现科学主题是一个好方法
在构成科学素养的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作用化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知识为依托和载体,通过科学观念来体现科学主题这就要求化学教育积极进取,寻找那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贯穿科学主题的教育
一、科学主题与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是人们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在现代科学知识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对自然界、科学、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认识它来源于学习、实践之中,又左右着人们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科学主题所揭示的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科学观念来体现的,科学观念比科学主题较具体地反映科学领域中一些观念性的原理,是对科学本质的概括与提炼
二、化学课程内科学主题的体现
在化学中,充满了科学主题的观点,这些观点指导和丰富人们对化学的深入认识学生通过围绕科学主题学习化学来认识客观世界,发展认识能力,才有可能深入探求自然界辩证发展的特殊规律,逐步形成正确对待自然界的科学观念和行为
中学化学内容主要研究的科学主题:“系统与相互作用”、“变化和形式”、“尺度与结构”“我们周围的物质”、“酸和碱”、“盐和化肥”、“化学与生活”体现的是“系统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变化与现象”和“化学反应的类型”体现的是“变化和形式”;“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溶液”、“化学的基本语言”体现的是“尺度与结构”
三、以科学主题为指导,逐步建立科学观念
1.化学中的相互作用,即系统与相互作用
宏观上讲,人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尽管物质的形态和种类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又是统一的,按照其化学组成来说,地球上的一切客观物体都是由百余种元素所组成的,生物体也不例外在结构上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有统一的基本粒子结构,一切同类的基本粒子都具有同样的性质从微观来看,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分子——原子体系,它具有特定的結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以下科学观念:(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自然界是一个物质系统,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具有统一性;(2)自然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原子、分子的运动;(3)自然界的一切处于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之中,物质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状态
2.化学研究的物质,即尺度与结构
中学化学涉及的物质层次: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原子、分子(离子)和化学物质化学是通过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分子、原子层次的化学组成,以求解物质的客观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物质的特性与用途等问题事实表明,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它的反应性能物质结构的变化引起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通过物质所反映出的化学反应和性质,可以认识和确定它的结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以下科学观念:(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2)物质的性质与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状态及用途是直接联系的;(3)物质在不同的尺度下,存在着不同的结构,其研究方法也不同
3.化学变化的形式,即变化的形式
化学变化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化学变化是通过物质内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类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以下科学观念:(1)自然界中的物体和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自然界的物质尽管在不断变化着,但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物质运动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都是相互依存,但在本质上又是有区别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自然界一切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总之,通过科学观念的建立,能使学生更清楚本学科的科学主题,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与真实世界的相关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普遍联系以及科学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对自然界构成及运动规律的看法,对世界的和谐秩序有一个总的把握,自然地应用科学观念理解和认识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问题,用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中的综合性问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自然观打下基础由此看出,化学教学中由科学观念体现科学主题是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