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野草》的现代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夫·瓦岱所指认的现代性的三种时间类型:空洞的现时、英雄的现时和断裂模式在《野草》里面表现为黑暗与虚无的生存境遇,对虚无与死亡的抵抗姿态及其象征世界的建构。《野草》所展示的生命主体在黑暗的绝境中内聚起的生命意志,为人类穿越巨大的生存困境提供了精神标识。另外,对于象征主义等艺术言说方式的创造性的运用,确证出鲁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的诗学文本。
  关键词:现代性 虚无 承担 抵抗 象征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当“五四”新文学刚刚吸入几丝现代化的清新空气,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就以独特的精神姿势崛起为一座高不可及的艺术奇峰,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淘洗,越发显现出其极具深度的哲学和诗的话语生命力,显现出一个现代灵魂所腾跃的高度。面对这样一个如此深邃的艺术世界,本文拟从另一种阅读角度,试图在“现代性”的目光下,重新探测这颗伟大灵魂日夜震颤的脉搏,并从文本艺术建构方面去考察,以进一步确证《野草》在新文学的现代进程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一
  
  不可否认,“现代性”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学中重要的话语形态。法国著名现代性的研究学者伊夫·瓦岱认为:
  “现代性首先与一种新的时间意识是对应的,区分作者和作品现代性的东西,不仅仅是哲学或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而首先是感知时间,尤其是感知现时的不同方式。”
  瓦岱以具体的文本为例,对文学现代性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阐述,最后总结出了现代性在时间上的几种表现类型,即空洞的现时、英雄的现时和断裂模式。
  空洞的现时指对现时的迷茫与困惑。“昨天和明天之间没有今天”。作为时间形态的当下处境已被完全抽空,个人的意义体验全方位“退场”,生存世界已不再为人生提供活动的场所和依据,被巨大的黑洞所吞噬的个体生命无法建构起自主的创造意志。这实际上就是对《野草》中所表现的“黑暗与虚无”的阐释。有关《野草》中的几个篇章,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
  “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
  这段话暗示出《野草》的基本意向:对人生的黑暗与虚无的深刻体验和对这种黑暗与虚无的绝境的抗战。对于“此岸”的存在者,时间已被黑暗与虚无置换为一个空洞的外壳,人像走进一个至大无形的“无物之阵”(《这样的战士》),没有背景、天空,也没有方向和目标,只能“仿徨于无地”(《影的告别》),在《过客》中,过客身份无法确定,来路和去处都陷人一片模糊混沌的状态。这种生死不明的晦暗境遇也就意味着生命的非存在性和虚无性。从昨天来,到明天去,而人行动的“今天”却没有强烈地凸现出它那“在场”的硬度。“活着,但不存在”,“现时”在话语系统中缺席,使“过客”仅仅是过客而已。因此,鲁迅对“此在”虚无的感知已带有本体论色彩的形上思索。荒谬、盲目与孤独等黑暗力量已把人的心灵挤压成萎缩、扁瘪的形态,以至于无力自我振拔。这种根本性的焦虑在《野草》中已达到了思维的极巅。《希望》中“我的心分外的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这是被压扁了的灵魂的虚无形态。但当他奋起抗拒这空虚的暗夜时,却又痛苦地发现:“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连仿徨也找不到处所,连绝望也成为奢望。
  这是一个不可言说的世界,因巨大的痛苦而无法体验到它的存在。空洞的现时及一切生命之物呈现了零的意义和感知状态,鲁迅以亲临现场的直接性经验,以“难以直说”的话语方式深刻地洞明了生命的存在悖论和尴尬:
  “当我沉肤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在言说的“空虚”和沉默的“充实”之间,他的生存已再次被无情撕裂,因为主体意志在现时语境面前已被完全抽空,他甚至只有在非语言的沉默中才能感到他个体的存在,这种无法用话语来确证自我形态的痛苦,在《颓败线的颤动》中表现得最让人震撼:
   “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欲尽绝,帷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旋,如遭咫风,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
  一切痛苦记忆都在绝望中被整合。“现时”拒绝给主体以及包容一切生命细节的时间性存在提供任何可说的语词,只有靠个人记忆和个体记忆后的精神幻觉来浮现存在的形状。但记忆也被时间确证为荒谬,所以剩下的只有痛苦和绝望。“唯其无言,它才痛苦,唯其痛苦,它才颤动”。
  “空洞的现时”这种时间类型表现为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陷入时代的黑暗境遇中,清醒的自主意识与生存世界荒谬之间的冲突扩张成的大网,紧紧钳制住生命活力的飞升和跃动,于是孤独,忧郁,甚至绝望。虚无使“现时”中的人被抛入无法言说的尴尬境地,这便是《野草》里多次出现梦境的原由。但鲁迅并没有让生存意义在一次又一次的充满诗意的“逃亡”中凝固成死寂的形态。正如西方存在论者加缪把人生与荒诞同时设计到同一个存在场中并进而张扬反抗这荒诞一样,鲁迅总是用自决自为的意志力摧毁着这“虚无”与“空洞”。于是《野草》就出现了一位“这样的战士”,他同样面对着虚无,勇敢地“举起了投枪”。这在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一书中归结为现代性的另一种时间类型:英雄的现时。
  
  二
  
  英雄的现时是与空洞的现时相对立的,伊夫·瓦岱对此种模式的指证首先得益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肇始者波德莱尔的论述,英雄现时这一主题第一次出现在波氏的《1845年的沙龙》里面:
  “没有人去倾听明天将刮起的风;然而‘现代生活’的英雄主义围绕着我们,让我们感觉到它的分量……”。
  伊夫·瓦岱坚定地确认了此种现代性的范型形态:
  “它视现时为一个常常处于危机状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人们进行斗争,这种斗争无疑比不上昔日里显赫一时的战士所进行的战斗那么享有盛名,但它并不比后者缺乏英雄气概。”
  “英雄的现时”所启动的斗争精神在《野草》中表现为主体意识对“虚无”的承担和抵抗。
  在《秋夜》中,植物园的背景就是夜空黑暗的“在场”话语。“冷的夜气”里那些开过“极细小粉红花”的花草在“虚无”的压力下,生命再也无法张扬,只能“瑟缩地做梦”。这时,主体人格意志设定为枣树的生存方式和态度,它虽然落尽了叶子,却“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闪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枣树可以看作为植物园里的西绪弗斯,它对虚无的主动承担,是出于对虚无的终止和拒绝。很明显,枣树是以战斗者的无畏姿态对“虚无”进行抗争与颠覆的,这种人生操作中的英雄行为在《影的告别》中表现为另一意义的承担意象,那就是用“虚无”来超越和穿透虚无:影子本是黑暗与虚空的表征,但它终于不能忍受生活在虚无中的人的模糊萎缩状态,与“人”的决裂指证出影子已获得了清醒的自我意识与生命意志,但它“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影子的告别不是对“人”的在场权的取缔,反而以普罗米修斯式的人格选择把“黑暗”的人生经验全部带走,让人独自留在“白天”与“光明”里,“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影选择殉道者的价值方式,以受难者的姿态确立了“人”的存在,同时也指向了一种震撼一切的悲剧精神;用“虚无”承担虚无,主体人格与影子一起获得了巨大的存在意义。
  对虚无的承担不是对虚无的被动接受,它是在以虚无为前提下的主体意志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创生的行动话语,是属于“抵抗”这一英雄行为的另一种言说方式。因此,承担虚无和抵抗死亡是《野草》所显示同一现时行为的基本话语意向。死亡是生命的虚无化,它以拒绝的姿态否定生命的存在,但“死亡虽然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是在人的生命存在中,死亡并不是只以在最后终点的形态出现一次,相反死亡是先行进人并存在于现存在的人的生命之中”。用死亡来确证生命的存在,这正是《野草》中“抵抗死亡”所蕴含的深度意旨。先看《死火》:“我”坠人死亡的冰谷,到处是死火凝固、枯焦的外形,但死火最终被我生命的体温惊醒,得到拯救后的死火在面临重新死亡的十字路口,毫不犹豫地走向了“燃烧”这一张扬自我生命力的选择,而摒弃了“冻灭”这一人格畏缩的存在形态。用必然的死亡过程来构筑辉煌的存在,生命也因死亡的真实而凸现出来。尽管“我”救出死火后被突如其来的大石车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是得意地一笑:“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这是在死亡中对死亡的蔑视和嘲笑,“我”通过死亡消解了死亡所给定的悲凉意蕴,即以死的“虚无”来确证生的存在。从《野草·题辞》中我们就早已领略到了鲁迅那深感沉痛而又携带激情的言说: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鲁迅正是在对走向死亡的现时持积极的介入姿态的,面对虚无威胁的当下境遇,主体应高扬起生命的意志力,通过与现时争夺生存的依据的英雄行为,进而挺立起对死亡与虚无承担、抵抗的大旗: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零,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刘,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由此可见,鲁迅恰恰是从死亡这个角度反观生存的,将人的生存重心设置在人的现时存在中。鲁迅如此执着于现存,不仅仅是出于对生命有限性的高度自觉,更是自主意识对于生存荒谬的克服与超越。在荒谬和虚无的世界面前,人只有勇敢地起来抗争才能成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野草》自始自终所作的“诗学”阐释。
  
  三
  
  《野草》可称得上是由一系列象征世界建构起来的艺术大厦。鲁迅摒弃了现实主义直抒胸臆的再现方式,运用象征主义所具有的象征、隐喻、暗示等艺术手法,开掘出隐藏在客观世界深处的更为真实和永恒的存在。这种由对外部经验世界的描摹到潜意识深层心理结构的转移,标志着鲁迅现代艺术观的飞跃高度和与传统写作模式的“断裂”姿态。《野草》中的《过客》是一部象征式的短剧,它实际上象征着人类在无家可归的境遇下的我对生命形态的荒凉选择。《影的告别》、《死火》等则从基督受难式的命题上来展示主体炼狱般的受难历程。而《墓竭文》更是垒筑了一个难以接近的世界,它曾拒绝了多少解读者企图探测的目光: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显然是主体意识在极度的绝境中对全部历史记忆和个体经验的痛苦阅读,生命话语在剧烈的悖论冲突中彰显出存在的虚妄和存在者对空洞现时的穿透,但由于阴暗境遇的过于强大,存在者“欲知本味”,不得不“自啮其身”,出于对生存意义的真实体验,存在主体主动以十字架上的基督受难姿式从自我内在的深度追问出发,但“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是生存世界以无以复加的荒谬阻搁了存在者走向灵魂彼岸的脚步。可见《墓褐文》象征着在生存世界和荒诞境遇下,人类“无地”仿徨的尴尬和内心真正焦虑与痛楚的形态。
   《野草》的世界是象征的世界。鲁迅借鉴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创造性地运用了独属于《野草》话语系统的一系列语词,如影、过客、枣树、死火等内聚丰富意蕴的意象。至于《野草》中通感等其它艺术方式的传达,许多文章已作过精到的论述,对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伊夫·瓦岱,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 鲁迅:《野草》,《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 徐麟:《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5] 解志熙:《生的执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魏庆培,男,1970—,山东莱芜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
其他文献
自1970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是诱鸟,宝贝》,至2000年的《贪婪》,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共有9部长篇小说,其创作间歇都在三至五年之间。而在这9部作品中,主题的侧重又各有不同,在德语国家大为轰动、争议不休的《情欲》中,耶利内克将男女之间猎捕与被猎捕、压抑与被压抑的关系写得异常尖锐,《啊,荒野》中突出的保护原生态大自然的紧迫感,至于中国读者早闻大名的《钢琴教师》中被名利心所扭曲的亲情,《死者的
期刊
摘要同一性是城市色彩识别的基本属性。对于城市色彩识别中同一性的处理,可以借鉴绘画领域中的色彩原理和处理方法,重点处理好城市色彩中整体色调和局部色彩的关系,以及已有色彩和未来色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 色彩 同一性 绘画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城市色彩识别是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主要借鉴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研究方法和
期刊
摘要作为公共艺术有机组成部分的城市雕塑对于城市的风貌、气息、以及个性形象的识别与张扬起着重要作用,而它与纯艺术不同,它与城市环境和大众之间存在着整体性的利害关系:城市雕塑要与环境相契合,与大众相亲和。  关键词:环境 城市雕塑 公众  中图分类号:J3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存环境的美化。而作为公共艺术有机组成部分的城市雕塑对于城市的风貌、气
期刊
摘要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合院民居蕴涵着我们发展所需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合院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其形式是沟通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从合院民居的缘起,合院民居的形式和审美特征三方面,对合院民居的形式美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旨在引起人们对传统民居的关注。  关键词:合院民居 艺术 形式 美  中图分类号:TU984
期刊
摘要刘恪的小说突破了先锋小说书写的可能性,艰难地超越了骚体小说的范式,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刘恪 先锋 突围 诗性 文学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刘恪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先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蓝色雨季》、《城与市》、《梦与诗》,中短篇小说集《红帆船》、《墙上鱼耳朵》等。其先锋小说理论研究作品《先锋小
期刊
摘要有关童年生活的回忆几乎构成萧乾小说母题的主要来源。对于早年痛苦生活中的经历见闻,萧乾总是善用儿童这一特殊视角给以真实的展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有许多作家也同样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但萧乾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与这些作家们相比显示出了他独特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童年记忆 萧乾小说 儿童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陈伯吹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
期刊
摘要本文大致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分析了一批先锋女性作家对女性生存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属于女性自己文本的构筑,肯定了这种写作方式对男权社会的权威话语所进行的激烈的颠覆和消解;同时也指出,当女性主义陷入了从单一的性别角度思考的困顿,无法广泛地面对现实社会中女性遭遇的社会问题时,有必要打开幽闭已久的大门,在探求幽微的生命意识的同时,承担起面对世界、在厚重的社会、历史维度中思考的
期刊
摘要近年,中国出现了红色电视剧热,人们对《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等一系列红色电视剧尤其喜爱。其实这些都属当下军旅文学系列。它们在塑造英雄人物、表现英雄主义的主题上继承了以往的军旅文学传统,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并预示着当下军旅文学的走向。本文着重从突破英雄塑造模式,彰显英雄个性化特征和呼吁人性的回归,深入挖掘人性这两大方面来论述当下军旅文学的走向。  关键词:军旅文学 塑造模式 个性特征 表
期刊
摘要池莉的小说突出人生的过程,强调过程本身的含义和意境,强调还原生活。她笔下的所谓“受洗”是向着实在的物质性与世俗性的现实的认同、屈服、媾和,甚至是投降。与此同时,池莉又以故事的传奇性体现了精神的反传奇性,表现了她的冷静、务实和现世主义原则。   关键词:成人 还原 传奇性 反传奇性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池莉是中国新写实主义的主要作家,她用她的小说一方面写出了一种真正
期刊
摘要本文以艺术张力的理论视角,从语境叛逆、情境悖论两个层面分析透视了梁实秋《雅舍小品》中的艺术张力结构,旨在从艺术维度解读其文本生命的日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艺术张力 《雅舍小品》 语境叛逆 情境悖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自1949年问世后,就广受好评:  “誉之者盛称篇篇短小精悍,举凡人性百态,顺手拈来,层层剥视,娓娓道来,深刻而又得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