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个性化学习的特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wangyo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在最近几十年里,全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科学信息化、技术数字化、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在这种背景下,21世纪成为一个“学习的时代”和“知识的时代”。进入新世纪,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在各门基础学科中,语文因其本身丰厚的人文内涵,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最适宜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学科。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结构、内容、方式、评价、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强调统一性、计划性,强硬性特征较强。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不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素质学生成长的需要,另外,教师们虽然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但课程的严格统一,需要保持学生学习进程的步调一致,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整齐划一的,无法给予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参差不齐的单独个体的差异。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语文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亲历亲为,而不能让教师包办代替;二是语文这种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该是个性化的,不能用共性淹没个性,更不能以共性取代个性。新课标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真诚关爱。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它鼓励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活动,在更大的空间、更弹性化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尊重并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程式化、标准化,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造成语文学习中缺乏个性,不能进行最有效学习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语文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和实施策略,以及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二、语文个性化学习的提出
  
  (一)语文个性化学习的内涵
  1.个性的内涵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语文个性化学习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们对关于学生“学习”的概念的理解就是读书和获得文化知识的过程。于是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接受成人输入知识的容器。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和张扬个性的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各式各样,我们正步入个性化学习的时代。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个体生存的需要,每个人都在极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点,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进入新世纪,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
  个性化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关于语文个性化学习的内涵,现在还没有一个较为科学而严谨的、得到普遍认同的概括和总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语文学科中的个性化学习是指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自主地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及对课内信息的探究、分析获得自我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总之,语文个性化学习就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種语文能力。
  (二)语文学习中个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结构、内容、方式、评价、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强调统一性、计划性,强制性特征较强。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不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素质学生成长的需要。另外,教师们虽然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但课程严格统一,要求保持学生学习进程的步调一致,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整齐划一的,无法给予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参差不齐的单独个体的差异。
  1.程式化语文教学的影响
  建国初教育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凯洛夫的教学五环节①被人奉为“圣典”,全国上下一盘棋,随后又一哄而上学习《红领巾》教学中的谈话法、讨论法。“文革”结束后,人们渴望改变“文革”期间教育的混乱状态,这时西方以科学主义为特征教育思潮的涌入,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它促使人们去追求教学目标的预定化、教学程序的系统化、教学方式的模式化、教学评估的标准化。出于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当时一大批语文教育的改革先锋纷纷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课堂教学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更多的语文教师处于茫然与慌乱之中,或是借鉴、或是模仿、或是照搬照抄,将统一的教学模式套用于一切课文、一切课型,期望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就磨灭了学生学习的个性。
  2.“应试教育”的干扰
  “应试教育”是一个特殊时代下的特定称谓。在教育目的上,它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一教育目的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考试试题,琢磨命题趋向,探讨试题类型,并将它们贯穿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授受型关系,提倡“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的学习方式。一堂语文课下来,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灌”,学生在讲台下无休止地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必然缺乏对文本的自主参与,缺乏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缺乏对文章内涵的独特感悟、品味和鉴赏。
  总而言之,“应试教育”是一种无“人”的教育,在这一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之中的学生自然是被动的而非能动的,是静止的而非发展的,从而昭示着我们今天实施个性教育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其单一化的学习方式,实行科学的评价。
  (三)语文个性化学习观的确立
  教育部2001年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语文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亲历亲为,而不能让教师包办代替;二是语文这种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应该是个性化的,不能用共性淹没个性,更不能以共性取代个性。
  提倡个性化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与数理学科所具有的精确性不同,语文学科则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诗无达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中外文论的共识。而对文章词句的理解、段落的划分、主旨的探求、人物的品评、片断的分析,往往见仁见智。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更有利于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向书本、向权威、向教师挑战,激发与培养学生发散性、逆向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语文个性化学习的特征
  
  在语文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真正达到独立自主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它明显地表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一)自主性
  语文个性化学习首先表现为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凭借课内外所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其行动是自觉的,其思维是自由而敏捷的,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体学习的决策者。自主学习,是根据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二)探究性
  语文的个性化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
  (三)体验性
  “‘体验’是作为一个人和谐成长发展、作为一个人全部功能的最基本的要素”,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参与,而参与有主体接受性参与和主体体验性参与两种。在过去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学生只注重知识的接受与积累,并且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又缺乏情感的培养,结果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师与知识都游离于学生之外。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而言,教师是引导者,知识是被接受者,它们都是客体。主客体不能自然融通。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概念、判断、推理、原则、规律等,学会机械记忆、背诵、摹仿等,这些都是主体接受性参与,是接受主体的求真活动,它指向逻辑认知层面,目的在于生成人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实用性。而主体体验性参与,它是体验主体的趋善活动,指向情感态度层面,以生成人的道德、人格为价值归宿。过去的语文学习不仅仅只强调了主体接受性参与,更突出的是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未深入到主体体验性参与。体验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它是“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②只有借助感知、情感总动员的全功能型、身心性的活动体验,才能触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惟有借助种种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产体验、文化体验(常坐、鉴赏、演出)等,才能形成学生人格。语文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主体接受性参与的基础上迈向主体体验性参与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主体人格得以升华和超越。
  (四)开放性
  语文学习如果仅局限于课本,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只会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除教材之外,可供运用的资源还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话题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广博性更要求教师要有开放的观念,我们要将大语文观引进日常语文教学,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语文学习从课堂引到课外,从校内引到家庭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参观、考察、访问、调查、探究、分析、比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要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在实践中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语文个性化学习特点的认识,当然,语文个性化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已经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语文个性化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语文学习观和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地通过与文本、作者的沟通交流,以及对课内信息的探究、分析获得自我的体验,从而培养个性,达到和谐发展。语文教育工作者若能正视语文学习的现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学习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们相信,语文学习将不再是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它会变成学生丰富精彩的生活,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将在这里尽情放飞。
  
  注释:
  ①即“组织教学(组)—复习旧课(复)—讲授新课(新)—巩固新课(巩)—布置作业(布)”。
  ②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教育学刊,2001,4.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于建福.素质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黄济,王策三.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靳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从应用价值的角度来看,瑜伽既是印度的,也是国际的;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作为自航海时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碰撞融合的成果,瑜伽产业是印度5000多年的文明积淀及全球社会各界
教师在教学中,所利用的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仔细深入地研读课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是教师必须反复修炼的一项基本功。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如何深入地研究教材,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教学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在研读课文时,除常规地抓住“重点”,把握“特点”,掌握“难点”外,还要着力在以下几个“点”上多下功夫。    一、选准“切入点”    在语文教学的开始,教师选择一个好的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冷福榜一、中心概念不同表述的联系和区别关于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中心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述:一是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二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
干部培训市场的目标和特点 一、干部培训的市场关系 所谓干部培训市场是指干部培训的供需方之间知识技能交换关系的总和。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在这个特定的干部培训市场关
目的探究ZNF703(锌指蛋白703,zinc finger protein 703)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的ZNF703-sh RNA转染K1细胞,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的水业设施建设和更新的投资需求巨大。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不断探索和深化城市水业的行业内部改革,城市水业的市场化已成为我国城市水管理的必然选择。我国水业投资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而城市政府在水业建设方面资金渠道较少,资金缺口巨大;同时大量社会资金却又没有可靠的进入水业的投资通道,市场化的推进有望解决中国城市水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以城市为单元的相对垄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当今,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在课堂上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其良苦用心,无非就是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少讲,而其在课外下的功夫却不少,因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要精心策划。其中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如果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
面对全球交通运输压力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能交通能以智能、高效、安全、便利的方式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将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部分与终端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电信产品全业务运营的要求逐渐提高。这种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要求电信运营商在产品和业务创新中加快创新速度,提升创新质量,确保创新系统的、有序的进行。快速创新的需求为电信运营商实施全员创新奠定了基础,部分运营商已经着手尝试全员创新,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创新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创新的转化率不高,甚至创新的失败。其中最典型的是产品/业务创新过程中的研发/营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