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乡愁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ch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夺去了数千同胞的生命。这其中包括一位优秀诗人,他就是安徽寿县的游子雪松。诗人远逝,留下了千余首诗篇。这些作品包括他生前出版的诗集《我的乡愁依山傍水》和待出版的诗集《异乡到故乡到底有多远》《背着一篓乡愁来看你》。游子雪松生前曾多次说过,他的诗歌也大多是写乡愁或与乡愁有关的。有关乡愁诗写,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伟大的传统。游子雪松的乡愁诗在对这一传统继承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独特的精神内涵。
  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在内容上可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愁诗写,像《归宿》《乡愁》《珍惜,一种牵挂》等。游子雪松一再强调他的这种乡愁“很单纯”“很具体也很实际”,就是写远行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歌谣以匍匐的态势前行》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在诗里,诗人描绘了一幅思念中故乡的画面:“鸡鸣,犬吠”“池塘”“青石板”构成乡村恬静、安宁的背景,在此背景中突出“孝袍”“经幡”“泪水”等意象,而“母亲的捶衣声,停在黎明的雾霭里”,诗人悲从中来。而这样的“细节”被汗水“泡亮”,在往事里“闪闪发光”,无不烘托渲染出浓烈的乡愁,它“撑破”游子的行囊,在漂泊中越来越成为游子行走途中无法承受之重……而这样的乡愁放大了就是一种家国情。在《家在淝水》等诗作中,诗人既表达了漂泊者回归家乡的渴望,又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将故园之思与祖国之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类乡愁诗写,我们称之为情感的乡愁。
  二是现代意义上的乡愁诗写,是写现代人那种对理想的向往、追求、渴望与投入,那样一种不可遏制的生命激情,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痛苦、焦虑、忧郁、感伤、矛盾等等的内心体验与精神状态的。比如在《梦里草原》写的是在梦里见到草原的情形。诗人来到曾强烈向往的草原,却只能对草原说声“遗憾”,因为他“注定不属于草原”,他只是草原上“匆匆的过客”。此时虽身在草原,他却听到“乡愁已在遥远的江南”“深情地呼唤”。这里也出现了“乡愁”。但这个“乡愁”显然与现实中的具体的故乡没有关系。这里的乡愁关涉了另一个故乡,精神上的故乡,是诗人内心无比向往的远方。因此,这里的江南毋宁说是一个符号或者象征,是“生活在别处”的精神代码。这首诗就向我们揭示了诗人精神世界的另一层面,显示出其诗歌超越日常生活的一面。而在《想起死亡》里,诗人写在“梅子黄时雨”的日子里连日地奔波,不停地在职场、酒场这些“时时令人窒息”的生存空间里,疲于应对,苦苦支撑……诗人说这是他的在世的“操劳”。这里的“操劳”有烦恼、忧虑的意思,也有全身心地投入的意思,还有分心、担忧与关心、关怀、牵挂以及兢兢业业、投入等含义,诗人在诗中形象化地描述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一用力就会崩溃、裂变,生命因之全面崩盘。”(《想起死亡》)通过这些叙写,人们看到其乡愁诗写对现代人存在体验的深刻观照与真实呈现。如此等等,显示出游子雪松乡愁诗写的现代乃至后现代性,那种生命的挣扎、烦忧、操劳与人的本质异化等特征,具有着沧桑凝重的美学品质,我们称之为精神的乡愁。
  三是本体存在意义上的乡愁诗写,表现在诗中,就是终其一生,游子雪松始终都是在寻找本真的自我。他走得越远,实际是离本真的自我越近;他对家乡越是怀念亏欠,表明他对本真自我的认识越是深刻、清晰。他正是在这对立的两者之间寻求自我的不断突破不断重构与完善。在《说到江湖》里,诗人明确地说他选择“漂泊”于“江湖”之中,“最想去领略”的是“太行大峡谷”。诗中写了自我被发现与唤醒之后,“我”更加有了深入认识自我、尽情“领略”其“豪迈与壮观”的渴望。为此哪怕这个江湖给予自己的只会是“飘零”与“落花成冢”“一败涂地的命运”。诗人将此一心事概括为“最想”——这里的“最想”本质上就是人生命最基本的动能与最本真的表现形式。所以叔本华说,世界来自“WILL”——它是“我想要”。而在《我的一颗心,今夜,就系在两岸婆淡树上》,诗人写道“近了,近了,眸子抵达的方向/是你生命的发端吗?喀喇昆仑山口/我随一只鹰的翎羽慢慢降临/只有在生活的风口浪尖上/我的膜拜,朝圣/才更显得虔诚”。这让人想起尼采的“你们不是雄鹰,故不能体验思想惊恐的幸福。不是雄鹰就别在悬崖栖身”哲言来。诗人“随一只鹰的翎羽慢慢降临”在喀喇昆仑山口,执着而坚韧地向那悬崖攀登,且离那悬崖“近了近了”。无疑,他是在表现一种生命的努力与“抵达”。什么是一个人生命的“抵达”呢?抵达其实就是接近“发端”。这里,诗人呈现的是他正在接近他生命的源头,那生命最深处本能的冲动与意志,那游子之为游子最真实也最有尊严因而也最亲近的自己。从这样的乡愁诗写里,我们看到了游子雪松最为本真的存在,看到了他内心真实的冲动与渴望,看到他强大的生命意志与自我实现的欲望。这样的乡愁,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乡愁或存在的乡愁。
  根据上述三个层面的基本的梳理,我们认为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主要具有如下的审美意义与价值。
  首先是贡献了一个当代诗歌的游子形象。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就其诗歌发生学来说,是源自游子雪松这个特定的诗人。游子雪松以“游子”自况,意味着他对游子身份的自觉认领。而这样的游子形象既有着传统意义上那种远行、漂泊、游学谋生的游子特征,更有着改革开放四十年大背景下,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创新,力度突破自我。而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因其終其一生的书写行为以及满腹乡愁的真实抒发,就为这个时代奉献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游子形象,从而为历史留下了具有标本意义的游子诗歌画像;其抒发的乡愁也就不独属于其个人,更是属于无数在外艰难打拼者共同的乡愁,是我们这个民族在伟大复兴与崛起过程中涌动的本质性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这个时代的伟大的乡愁。
  其次是探索了一种新的乡愁诗写美学。当下诗坛写乡愁也可谓热门,但很容易陷入一种同质化诗写,比如像我们常见的乡土诗写,或者沉迷于农耕意象,作机械性的线性的形而上升华与抒情;像时下泛滥的口语诗,或者固执地拘泥于事象的罗列,沉迷于形而下的物化寓意的捕捉。其最大弊病就是两者对立,相互诟病或拒斥。但在游子雪松这里是绝不是这样的,他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两者努力结合着的。这里的形而上指的是他乡愁诗里的哲理的存在论意义上的特质,形而下则是指日常的,及物的,世俗化的特质。游子雪松的诗作中,两者的特质都很清晰很突出,也有比较深入的抵达和呈现。这两者聚拢于游子这个抒情主人公,聚拢于这个敞开着的生命存在,互为表里,相互激发,相互渗透并努力着去相互照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不是停留在对乡愁对应物作静态的观照与感情抒发,而是伴随着其命运的走向而展开,具有变动不居与丰富多样的诗写特征,具有生动的存在感与真实的命运感。这就决定了其乡愁诗写的美学创新意义与价值。
  再次是实践了一种诗意人生。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是具有着极强的实践品质,而这也是他乡愁中最珍贵的品质。我们当下很多的诗无论是口语诗或者是所谓的学院诗以及其他类型的诗,各自都有着自己的诗学理想,并为之不惜画地为牢甚至走向极端。但都极其缺乏实践品质。他们的诗与他们的生存大多两张皮,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而游子雪松可贵的是,他的新乡愁诗写与他的生命存在是相符的,他是以其一生来实践着这样的乡愁诗写的。因此,在别人,乡愁诗写可能就是记录一个事件,或者说是对乡愁的记录与呈现,是去写乡愁。而在游子雪松,乡愁诗写则是事件本身,或者说是乡愁本身的存在与敞开,是已然在被这种乡愁乡愁化了的。我们当下太缺乏这样品质的诗写了,尤其缺乏这样的诗化人生。哲学家南希和美学家托多罗夫都论述过一种“文学的绝对”。而真正的诗人或多或少地是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文学的绝对精神的。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则是具有着这样的“文学的绝对”精神的,他是自觉而坚贞地实践着一种诗意的人生的。
  游子雪松的诗高扬着一种生命精神。游子雪松的新乡愁诗写是发自人之为人的生命本能的需要,就是激荡着一种向着自己生命本质欲望奋身一跃的那种激情,那种冲动,那种意志和力量,是向着人之不可能去奋勇开拓并实现自己的可能的那种希绪弗斯的精神,是具有着一种对自由、独立与美好向往与追求的积极品质的。我们说这是极为有深度与力度的乡愁,也是有着理想的高度与亮度的乡愁。这是一种生命高度的觉醒与了悟,是游子雪松终其一生高扬着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精神品质。同时,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转型的今天,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时代关口,其发扬蹈厉、昂然进取、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与品格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说游子雪松的乡愁也是属于新时代的新中国人独有的乡愁。
其他文献
日头一晃,一天就没了  大树和飞鸟陷入黑暗之中  远方仍有灯光闪烁,列车轰鸣  驶向未知的星空  大地沉静,而许多道路倾斜  抖落悲欣交集的脚步声  像闪电一闪而过,没有方向  我们透支着短暂的一生  回首和离开都是一次颠沛流离  时光吐露我最后的归程  每个人的心跳都不一样  每个人的心跳都不一样  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  和內心的爱恨情仇  如花开,如雪落  如你念念不忘的故土  故土上的草木、
他紧握手柄操控着屏幕  屏幕也操控着他  他是屏幕里的那个少年  坐在屏幕前玩耍自己  他被游戏虚拟  开着赛车,拿着枪支,刀具  成为冷面杀手  他杀人,制造车祸,犯下的罪不用负責  他没有父母,来历不明  是一款软件里的一个程序  他没有眼泪,没有血液  被一只手柄控制  游戏一停他就消失  一对夫妻在一堆代码里翻找  喊着“儿子”  辞  一场感冒之后我辞别了发烧咳嗽嗓子发炎以及骨节疼痛  
怀旧帖  桐油可以点灯  山楂树下可以眺望乡愁  补丁用来提倡美德  檐水滴漏用来计数和治疗失眠症  青涩是大地最初的基因  养鲸记  我养过三尾鲸  大的为鲸,小的为豚  最小的小海豚,人们称之为海的女儿  鲸喜欢浮游至海面喷水、吸氧  豚喜欢玩耍嬉戏,逗鱼类和人类开心  海的女儿最顽皮,也最喜欢探险  游遍了各个大洋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如果长出一对天使的翅膀  她一定会飞上珠穆朗玛一览众山
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人教版)中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鲁迅先生的得意之作。这篇小说意在达到“揭出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的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之目的。小说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揭示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这一主题首先主要是通过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这一经典形象揭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式教法的核心是“导”,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指点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能力。“导”的目的在于“学”,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导”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导”不仅难度大,而且“导”的方法也需要灵活多样。    一、自我稚化。    教师闻道在先,学生知理在后,有些东西,在我们教师看来懂了,但是学生看来还似是而非。
我思緒的维度常常被这个地方  锁定占据和滞留  就像它的上空那几只盘旋的鸥鹭  徘徊不离缠绵婉约  一条江与河的汇聚  一处澜与溪的交结  青通河口水的表现主义者  来自佛国圣境的青通河水  带着憧憬和向往处女般依偎进  来自雪域高原的浩荡长江  是静谧愉悦的而长江  拥着搂着挽着牵着  羞涩娟秀的青通河  是奔放畅快的这一点  早被集聚在此的江豚与鱼群  敏锐地捕捉到  伫立在这个地方看水  对
谈于坚诗歌中的“乌鸦”是一件困难之事,因为这只“乌鸦”与我印象中的乌鸦可谓截然不同,它好似自有生命,难以捉摸。当然,谈这只乌鸦也是危险的,因为它所携带或者说与生俱来的“元性”与汉语天然的“隐喻性”相融,难分彼此,陷阱处处,稍不留神,便不知所云。  但我愿一试,一方面是因为被“乌鸦”深深吸引,诗语和“鸦语”交合互生,可观可听,万象包罗;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实在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读诗看乌鸦飞翔,愉悦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翻一翻近几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我们也不难发现阅卷老师们总是偏好于有创新特色的作文。那么,考场作文如何出新呢?     一、标题上显新  一个人能有一双聪慧明亮的大眼睛,那就可以很好地传情达意。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作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青睐,将会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宋代大词人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写下的一首怀古词作。这首词正好体现苏东坡雄贯千古的豪放词风。  词的上阕,描写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开篇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是非常可喜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违背了语文学科的一些常规。虽说教无定法,但教也有定则,有些常规是不能违背的。    一、教学目标要广而有根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