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字本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不同材料铸成的活宁,以这些活字印成书,就是活字本。不同活字本之间的区分是根据它们所用的不同材料。据文献记载,金属活宁曾有铜、锡、铅,非金属的有术、瓷,泥等等。
  铅活字现在最普遍,这百多年间印的书都是铅印的。但是有许多人一直以为,现代印刷用的活字,是19世纪时,西洋传教士飘洋过海带到中国来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从文献上看,我国明朝弘治末年就已铸铅为字。清道光问的文献也记载有人一直铸铜、铅为活字用来印书。但可惜的是,没有实物留传下来,只见于文献记载。
  锡活字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宋末元初,即有人铸锡为活字用来印书。但由于那时没有生产出好的油墨配合,所以常常将书印坏。明代也有锡活字的有关记载。到了近代,大约是道光时,有个美国人叫卫三畏,据他记载,广东佛山有位姓唐的人,铸造锡活字用来印彩票。后来又印了一部大书,即元代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一共一百二十大册。卫三畏与姓唐的人有来往,还得到他的一些锡活字,所记应该是可靠的。但此书不知何处有藏,也属实物未见。
  瓷活字古人写作“磁”,这种用瓷活字排印的书,实物现在所知也只有两种。铸字的人是位山东人,叫做徐志定,雍正元年中过举,还做过知县。康熙末年他造了瓷活字,用来印了同乡张尔歧的两部书,一部《周易说略》,一部《蒿庵闲话》。前者藏中国书店,后者藏北京图书馆。前者无锡图书馆也藏有一部。
  泥活字的有关记载,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文中详细记下了宋代毕升如何铸造泥活字并用来印书。但此后文献上就很少有关泥活字的记载。一直到了清道光十年,苏州人李瑶在杭州借钱印书,书名是《南疆绎史勘本》,只印了八十部。此书封页背后有“仿宋胶泥板印法”一行文字,凡例中也说明这书是按照毕升活字法排版造成。第二年,李瑶又用泥活字印了一部他自己编辑的书,《校补金石例四种》。
  差不多与李瑶同时,有安徽泾县人翟金生造泥活字,他用泥活字印成的书有《泥板试印初稿》,薄薄只有六十四页一小册。又印有黄爵滋的诗集《仙屏书屋初集》五册,还印有《水东翟氏宗谱》。这三种书流传到了今天,但极其稀见,谁有一部,可称宝中之宝。总而言之,这些活字版,不是未见实物就是实物稀少。传到今天还有较多实物的活字本,主要是铜活字和木活字。
  铜活字印书始于明代华燧的会通馆。大概是弘治三年,他首次用铜活字印成《宋诸臣奏议》五十册,印的质量较差,第一次,也难免。但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他先后大约印了十四种书,每本书的中缝下端印着“会通馆活字铜板印”。华燧的叔父华理,用铜活字印过陆游的《渭南文集》和《剑南续稿》。华燧的侄子华坚也用铜活字印书,华坚所印的书,每卷卷末都有“锡山兰雪堂华坚活字铜板印”。
  与华氏齐名也差不多同时的,有个叫安国的富商,他比华氏家族更富有,也喜欢用铜活字印书,一共印了九种。其中《正德东光县志》是现存国内惟一用铜活字印的方志。安国的堂号叫桂坡馆,所印成的书质量较高,校勘也精。明代铜板,以华氏、安氏两家最著名,可算做领军人物。其余各地用铜活字印书还有不少,如常州印有《艺文类聚》,苏州五云溪馆印《玉台新咏》,版心上方有“五云溪馆活字”,南京张氏印有《开源天宝遗事》,卷首有“建业张氏铜板印行”,浙江印《诸葛孔明丛书》,福建芝城印《墨子》,白纸蓝印,卷八末页有“嘉靖三十一年岁次壬子季夏之吉芝城铜板印”,福建游榕印《太平御览》,有“宋板校正,闽游氏铜板活字印一百部”。可见当时以铜板印书蔚然成风。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便风流云散,成了一现的昙花。
  关于其中的原因,人们一般只泛泛而谈。比如说铜活字当时未能制作字模,即字范,一字一刻既费工又费时,且价格昂贵,不是富豪经营不了,又讲活字易看不易存、排版又易错乱等等。但是具体到明末这段时间,就没人讲得清。在这里我可以介绍一个人的很有见解的观点。他是我国著名的藏书家赵远方先生。他藏书的质和量都很高,高得连康生都知道,于是借“文革”之机让红卫兵抄了他的家,将他的不少东西归为已有。“文革”后,他的书辗转都到了北京图书馆入善本部收藏。善本部主任李致忠先生曾在《书品》杂志上撰文讲到过赵先生的藏书。《文献》1985年第1期《跋北图藏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一文中提到的金刻本,就是赵先生捐的。而且赵先生搜罗明铜活字本很有名,黄裳说,是北方最有名的此类书的藏家。明铜活字本他收集了有十九种,不说一网打尽,也八九不离十了。他于1952年将其中的十七种捐给了北图,自己留下了万历铜活字本包大炣著《越吟》和弘治、正德间铜活字本《杜审言集》。《杜审言集》有赵先生朱笔手跋三通,其后跋即论明铜活字印书兴盛之因。跋云:“凡铸铜活字,用铜必多,非富家不办。明初铸钱尚不继,何有于活字。其时商贾富家,旧者已破,新者未兴,亦无若大资力也。至弘、正之间,商力渐充,海上交易亦盛,而产铜日旺,故嘉靖初曾补铸九朝之钱,足征铜富。活字之兴,恰在其时,固有由也。阙后征榷日繁,铜产更减,万历矿税苛政,安、华二家其能免乎?故木活字代之而起也。即一活字之兴衰,亦可见上下之争矣。清代乾隆毁铜活字,亦此故也。无悔题。”无悔是赵先生的号,其书斋亦号“无悔斋”。我觉得赵先生论明铜活字兴衰的见解十分精当。
  清代的铜活字书不多,官刻的有康熙末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星历考原》、《数理精蕴》、《律吕正义》几部有关天文、数学、音乐的书。而最著名的,是雍正年间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此书共一万卷,完成于雍正四年,又一说为六十六部。每部五百二十五函,共五千二十册,分开化纸和黄纸两种印本。书印好后,除赏给皇亲贵戚和权臣势要,以及赐给修《四库全书》时进呈图书超过五百部的藏书家每人一部外,库存就差不多光了。整部传到今天,极为罕见。不过我倒见过一部,是中国书店收的。后来给了中医学院。此书清末同文书局用石印法印过一些,曾用来颁赐各国使臣。所以,常有外国图书馆认为他们那里收藏了铜活字的《古今图书集成》,其实都是石印的。中国书店除了有那套全的,还有不少零本的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在二十世纪九十年初卖过,二百元一本。   清代民间用铜活字印书最早的是顺治年间的吹藜阁。印的书是《文苑英华律赋选》,书名页与目录下有“吹藜阁铜板”一行字,比《古今图书集成》还早出版四十年。此外民间还有咸丰年间徐隆兴等人的《毗陵徐氏宗谱》三十册,据知这是家谱中惟一的铜活字印本,但国内已无存,现存日本东洋文库。同是咸丰年间,还有《妙香阁文稿》《诗稿》《水陆攻守成略秘书》等,都是用铜活字排印的。但相对来说,最出名的常被人提及的,是福建福州人林春祺印的书。林春祺为造铜活字,一共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费去二十年光阴,造成各体铜活字四十多万个。所印书有顾炎武《音学五书》,但传本中现仅存Ⅸ音论》和《诗本音》两种十二册。《音论》卷首有林春祺自作《铜板叙》一文,讲造铜板字的原因和经过。书名页反面印有“福田书海铜活字板福建侯官林氏珍藏”。每页版心下方又有“福田书海”四字。此外,林春祺又印有《军中医方备要》一书。
  大约嘉庆年间,有位驻守在台湾的满洲武官,用铜活字排印了一部《圣谕广训》,字画精美,传本稀见。清代的铜活字书,流传到今天的还有一部陈梦雷的《松鹤山房诗集》。
  下面谈木活字。据考证,宋代即已发明木活字,但因那时工艺尚不成熟,未用以印书。真正开始用木活字印书并有文献为证的,还得算元初科学家王祯。王祯写了部书,叫《农书》,因为字数太多不好印刻,于是他请人刻了三万多个木活字。但因这时江西已经有人把他的《农书》用雕版的方法刻了出来,所以就用这套活字印了王祯著的另一部书《旌德县志》。王祯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把这次刻字、锯字、修字、取字、排版及印刷的流程,写了一篇文章,名《造活字印书法》,附在《农书》后面,是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献,还先后被译为多种外文流传至国外。元代的维吾尔族也造过木活字,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了几百个,但被伯希和弄走了,现在国内只剩下五个,保存在历史博物馆。
  明代木活字本较为流行,目前有书名可考的约一百多种,但多为万历印本,弘治以前的极少见。
  真正盛行的,还是清朝。雍正时,内府木活字朱墨两色套印的《谕旨》称《朱批谕旨》,用开化纸精印,内容虽无可观,而版本价值却高。记得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提过,他去旧书店,看到整部上百本的《朱批谕旨》堆在地上无人问津,心想其实若有有心人将谕旨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看看统治者施行的统治策略和方法,这书还是有点用的。可见民国年间这书不大有人认。清代最有名的官刻木活字本,是乾隆时武英殿刻的。起因是乾隆帝根据一个叫朱筠的大臣的意见,让人从《永乐大典》中缉出一部分罕见的宋元古书,重新印刷发行。为了出书既快又好,具体经办人金简提出用木活字印刷,乾隆帝同意了,于是就有了一大批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书,印了总共一百三十八种。但其中有四种是未造活字前的雕版印刷,所以如果以活字来说,应是一百三十四种。每种用连史纸印五部至二十部,在宫里各处陈设。竹纸印三百部,宫外发行售卖。现在能看到的,大都是黄色竹纸的。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武英殿聚珍版一出,天下纷纷响应。各地方官署衙门,各书局书院,纷纷以木活字排印书籍,私人用木活字印书,更是风起云涌。比如最早的《红楼梦》两次印本,程甲本和程乙本,就都是用木活字排印的。特别是清末,用木活字排印家谱,仅光绪一朝流传至今的就有三四百种之多。现在书店中偶尔也能看到。再流传较多的,就是小说、鼓词之类的书。当时京师有不少书坊,印了不少这类东西,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聚珍堂,专以木活字排印小说,有十几种。
  但是要特别提一句,清代木活字书印得较多,也只是相对前代的木活字书来说。与雕版相比,木活字印书还是少得多。有人做过统计,著名的查版本的工具书《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共著录历代书籍七千七百四十八种,其中活字印本,指各种活字,只有二百二十余种,只占雕版的百分之一。解放后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共著录历代善本一万一千多部,其中活字印本,也是包括各种活字,只有一百五十余部。它的稀少可想而知。
  至于一书在手,如何区分它是雕版还是活字,往往是从版式、字体、墨色、断版几个方面人手。
  活字版本书的版式,其栏线四角,也就是横线竖线拐角连接的地方不严丝合缝,总要或多或少地断开。界格行线两端与栏线也互不衔接。界行边上,有时有墨落在下面,有时,有特殊的双线和肥条,而刻本没有上述这些现象。
  活字版的书口,上下栏线比较整齐。刻板书,书口为书版缩涨或版心大小不一致,结果造成上栏栏线不齐。装订时是齐下栏不管上栏。活字本则无此现象。买书多了,一部书拿在手里不用翻书,一看书口栏线,就知是不是活字本。
  再有,活字本的行格界线为拼排,拼排不可能非常平整,受墨时就会不均,因此行格界线时有时无。同时活字本在界行内没有文字抬头的现象。所谓抬头,就是文中凡涉及到帝王的某些文字皆顶格另起一行,以示尊敬。不过这不是说活字本就可以无视皇权,只是活字本将这类词语如“帝曰”“圣主”“圣上”等等统统排在边栏外边,雕印本则一律在界行之内,单起顶格。
  从字体、刀法上看,活字本最明显的特征是排字时行气不整齐,倾斜歪扭。我有部木活字板的《儿女英雄传》,有不少地方的文字,一路一溜歪斜就下来了,也许因为是坊刻本,比官刻本、家刻本排得更草率,因此木活字的这个特征倒更明显。再有,假如书中有个别文字排倒了,脚朝天,头朝地了,这书就肯定是活字。只有活字才可能将字排倒了。木刻本是先写稿后雕刻,谁也不可能将字倒着写。
  还有就是字体大小不一致,笔画粗细不同。这也是活字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活字是每字一刻,而且出自众手。所以不整齐不规划。雕版往往是一人手写上版,所以字体大小基本均匀。最后的重要一点,就是活字的笔画绝不会交叉。因为活宇每字独立,排印时一个一个往上摆,所以上下字之间的笔画绝不可能有交叉。
  再从着墨上看。无论是活字还是雕版,印时都是印工在木板上刷印。印工刷印时手轻手重会直接在书页上体现出来。活字书页的墨色,往往体现为有时上重下轻,有时下重上轻。因为活字行与行之间有空隙,左右刷没法儿刷,所以上下刷。而雕版印书,印工往往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向左刷,因而书页上就会出现墨色左轻右重或右轻左重。不过一般来说,活字版本本身的特点就是排字很难非常平整,着墨面自然凹凸不平,所以印出来墨色轻重不一,是它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而雕版本身是很平整的,印工只要不是手艺太差就不会印的花花搭搭。所以与活字版的墨色相比,雕版书的墨色大体都是轻重均匀,墨色一致。再从断版、裂版上看,活字和木刻之间有一最明显的不同。活字本是活字印书,印完了,这些活字也就拆散了印别的。再印再排,排完再拆,所以它不会有什么断版、裂版、初印、后印以及大花脸之类的问题。而木板不然,它就是一块块雕好的木板子,外部风吹日晒,内部热胀冷缩,再加上磕磕碰碰,很容易就裂了、断了。于是就有了初印、后印的区别。如果将残损的板片再一修补,印出来自然墨色深浅不一,字体大小不同,于是大花脸也就出来了。这就是它和活字本的根本区别。
  鉴别木活字本和雕版书差不多就是上面这些。
  但是乾隆时期的聚珍版丛书需要单说。因为聚珍版丛书并不是只有武英殿这种木活字本,当时及后来外省纷纷以雕版进行翻刻,如苏州、杭州、江西和福建、广东,前面三地翻刻的开本比武英殿的要小,容易识别。但是福建和广东两地的刻本和武英殿本惟妙惟肖,识别就有了困难。如何鉴别,权威的看法是,第一,字体。武英殿本字体方正、生动,字体结构疏朗,笔画粗细均匀。而刻本字形不够方正,或肥或瘦,笔画呆板,刻锋毕露。第二,墨色。武英殿本墨色普遍浓淡不一,笔画有的清晰有的不清晰,但光泽感强。而翻刻本缺少光泽感。第三,文字的排列。武英殿本的文字排列不太整齐,横向看,错落感较明显。而翻刻本文字排列则比较整齐。第四,纸张。武英殿本使用太史连纸和竹纸。广东翻刻本则用黄色的山贝纸和白色的本漕纸。福建翻刻本虽然也用竹纸,但武英殿的竹纸较厚,帘纹较窄,约半公分宽。而福建的竹纸较薄,帘纹较宽,约一公分。第五,文字与界行的重合。武英殿本的文字常与边栏或界行重台,压线出现的情况较多。翻刻本因是雕版,因而绝不会有这类问题。不过据我看过的一些武英殿本的感觉,是第三点,即文字排列不整齐和第五点,即文字常常压线出线,这两种情况并不普遍。我所见的一些,文字排列横向看去,并无明显的错落感,也没见有压线出线的现象。所以我想这两点恐怕并不是普遍的规律。
  以上就是有关活字本流传发展及如何鉴别的大致情况。
其他文献
2011年古籍秋拍的总成交额、成交率双双下降,各家公司都没能续写春拍辉煌,不仅没有追平舂拍佳绩,甚至还下降了20%左右,对经济的担忧情绪蔓延到艺术品投资领域。相对春拍,秋拍少了热闹,有些雷声大雨点小。但从另一角度看,春拍的猛涨到秋拍的调整,也洗练了市场,让真正怀着喜爱之情而非投机之心的收藏者有机会入场。  这一方面是原因整体的经济形势下滑,艺术品都卖得不好;其次是亮点太少,仅中国嘉德的季羡林藏书还
期刊
2月23日,全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浙江宁波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出席会议,海关总署派代表与会。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段勇主持会议。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分管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的负责同志和17个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2010-2011年我国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在机构建设、制
期刊
西汉玉器  西汉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王朝。西汉玉器是中国玉器继新石器时代、商代和东周玉器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在中国玉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经济的繁荣是西汉玉器发展的重要前提。昆仑和田玉的大量开采,则是西汉玉器繁荣的根本保证。公元前121年,西汉军队打通了通达西域的河西走廊,以后又联络乌孙人击溃了匈奴人在天山南北的统治,把西域之国纳于西汉王朝的统治之下。西汉王朝同时也控制了
期刊
我是一个地道的龙泉土生土长的老陶工,这里谈一点自己从艺50多年来平时碰到的一些工艺上难题和处理方法,以便人们对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有更多的了解。  从1955年16岁拜师学艺至今,我基本上坚持在一线工艺艺术研究,虽然在1985年调任龙泉瓷厂党总支书记岗位工作几年,但我很幸运,企业开始执行厂长负责制,书记工作较轻松些,期间我未去享受轻松的光阴,而把它当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建立工作室,做点工艺基础研究。 
期刊
恩师徐邦达先生于公元2012年2月23日与世长辞,享年一百零一周岁,可谓长寿。自2005年先生卧病在床已经七年,一般地说,在思想上应当是有所准备的,但噩耗传来,我依然感到万分悲痛。在向先生遗体告别的当天,早上八点多钟,灵堂已经布置完毕,仪式还没有开始,大厅空无一人,先生静卧于鲜花丛中,我在先生家人的陪伴下最后一次拜谒先生。我跪在地上给先生叩头,想到从此要与先生永诀,悲从中来不能自己……时间已经过去
期刊
一套汉代“金缕玉衣”,一只“汉代玉凳”。  “汉代玉器”无疑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艺术市场上的“明星”。  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形成以来,汉代玉器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备受关注,其知名度一时间盖过了所有与玉器相关的新闻,甚至于所有艺术品拍卖消息,什么亿元天价,什么大师作品,什么每克十万元的和田玉籽料,在这两条新闻前,什么都成了浮云。  用自己的方式感知艺术品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这两条消息。  中新网北
期刊
编者按:2月17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29讲邀请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先生主讲,主题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分析。刘尚勇先生从1983年就已经进入文物收藏市场的工作中,常年从事文物艺术品经营、出版及鉴定工作。  艺术品拍卖行业以前不太讲风险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开始讲?因为从电视到报刊,说了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大家忘记了风险。其实,在从事艺术品投资的过程中,风险始终伴随我们。  在2009年的时候
期刊
徐邦达先生逝世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顾问、九三学社社员、著名书画鉴定大家、诗人徐邦达先生于2012年2月23日8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徐邦达,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晚号蠖叟,1911年7月7日生于上海,祖籍海宁(今浙江省海宁市)。徐邦达先生幼年即喜仿效临摹古代书画,早年曾师从苏州老画师李涛学画山水和古书画鉴定,先后入著名书画鉴定家赵时棢、吴湖帆
期刊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古代医药图书,大多上承清内府藏本菁华,就文字而言,已有汉文、满文及蒙文等中医占籍,藏品堪称丰富齐备。因历年久藏官阙之中,为皇室秘籍或海内孤本,迄今尚未世人所知。2000年,故宫博物院与海南出版社合作,影印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其中包括中医古籍善本数十种。  明万历刻本《种杏仙方》一书为清宫秘藏珍本医籍,因版本稀有,故传本甚少。现《故宫珍本丛刊》收入其中,通览其书,所载病例皆为
期刊
1 河南郑州老奶奶庙  旧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二七区文化旅游局  发掘领队:张松林  遗址揭露面积50平方米,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迭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  2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  发掘单位: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