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巴蒂耶夫:在自然中发现自然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440页的生物学科普畅销书《蒙大拿的哺乳动物》第二次出版。这么一本介绍局部地区物种形态和行为特性的生物书之所以成为畅销书,其中的配图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摄影师是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亚历山大·巴蒂耶夫(Alexander Badyaev),和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他在动物摄影方面不仅得到同行认可,也得到了摄影界的赞誉,并获得很多自然摄影奖项,如2014年,他获得了第50届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哺乳动物组”冠军;2011年,他的照片还获得过该赛事“城市野生生物”组冠军。
  科学家摄影
  如今,喜欢摄影的人那么多,拍摄自然和动物的摄影爱好者数量庞大。而且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摄影技巧的普及,摄影的门槛似乎已经可以轻易跨过,画面水准卓越的照片每天都在成千上万地产生,想从这些影像中脱颖而出确实不易,视觉创意怎么才能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呢?很多人都会说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是关键,而巴蒂耶夫在这方面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科学家玩摄影,有什么不一样呢?
  巴蒂耶夫的研究方向是演化生态学,主要针对野生动物行为特征的演化,它们是怎样通过进化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并且持续适应环境?他开始摄影的初衷便是能更好地推进研究工作,拍摄这些照片就是为了研究各物种的形态、行为和自然演化的历史。他的照片总是聚焦于动物们复杂的形态和有趣的行为,比如鼯鼠(飞鼠)在滑翔飞行时如何适应复杂的空气运动规律,或者沙漠动物突然遇到一只猎捕食物的响尾蛇时,又会有哪些行为表现?“我总是努力在科学和摄影之间找到平衡点。” 巴蒂耶夫这样解释他的工作。
  通常,拍摄到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会成为巴蒂耶夫深入研究某课题的起点和“加速器”。比如,2011年前后,他迷恋上了研究蝙蝠飞行中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而反映这一课题的一张照片《小男孩遇上自然》(Boy Meets Nature) 赢得了2011年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城市野生生物”组组冠军。
  因此,在巴蒂耶夫的创作过程中,对动物习性准确而专业的捕捉变成了他的摄影最与众不同之处,即使是一些最常见的场景,即使不去看画面本身视觉创意,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也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在自然中发现自然
  作为业余摄影者,巴蒂耶夫经常会被问到他的摄影受到哪些摄影师的影响。在这次采访中,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本来想着从中能够找出一些解读他照片的方法,可是答复却出人预料。
  巴蒂耶夫表示,在研究和摄影工作的每个阶段,很多摄影师和摄影方法确实对他精进技艺有很大帮助,但那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没有刻意模仿谁,也不会选择特定拍摄方法,原因并非他不想,而是没有时间,在他大部分工作生活中是没有互联网的。
  巴蒂耶夫说,他平时在实验室的科研任务和教学工作基本占满了工作时间,拍摄大都只能在晚上进行,而频繁的“田野调查”也让他没什么时间接触网络和系统学习其他人的摄影。
  不过,这样的生活也使巴蒂耶夫的摄影和拍摄经历独具特色:在美国北部地区匍匐拍摄罕见的天鹅时,一只北美灰熊就在他脑袋顶上迈了过去;在研究拍摄响尾蛇的捕猎策略时,他发现自己就处在它们的攻击路径上;在午夜的亚利桑那州边境沙漠深处,拍摄给仙人掌传粉的蝙蝠时,他被边境巡逻队追赶……
  如此,在自然中发现自然,成为巴蒂耶夫摄影的主题。无论是在城市中拍摄,还是去野外进行田野调查,照片都在他的“发现之旅”中自然诞生,“每次拍摄,我的角色和工作就是尽量去捕捉那些动物们的本质特征,寻找一张能够反映它们生物特性和生活方式的照片。我总是花很长时间观察和学习,照片随后就出现了。身处自然,通过观看和思考,我会知道应该拍摄什么,哪些元素需要添加进来”。
  自然的另一面
  巴蒂耶夫最常去的拍摄地在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的荒野,周围数百英里内没有人类居住痕迹,是研究物种进化的理想地点。而在这片区域摄影,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它们、观察它们”,研究和探索它们所处的环境,用照片归纳和强调来自自然的所见,拓展了巴蒂耶夫的学术视野。
  因为,作为研究物种进化的生物学家,摄影的艺术属性和工具属性对巴蒂耶夫来说同样重要,这让他看到了自然的另一面。
  “很多年来,我总是在利用各种手段观察动物们的行为,但是野生动物摄影最令我惊奇的一点是:每当拍照的时候,我总能看到这些生物行为特征的另一面。面对自然生灵的复杂特性,在影像上映射出自己的观点和经历,那些‘另一面’跳到了我的面前。”
  对于照片的作用,巴蒂耶夫也希望能够让观者看到“另一面”。“如果人们在我的照片前停下,并开始思考这些动物,激发起学习有关知识的兴趣,那就说明我成功了。”而且他认为,人们对自然、动物了解得越多,越能够培养起保护自然的意识。特别是那些在城市中拍摄的照片,用来描述自然的历史和生物学知识非常有效,它们能让人们“直观地获得关于物种生物特性的重要信息”,并且这种学习是“免费的”。
其他文献
覆盖中国国土面积1/4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连绵雄伟的天山山脉把新疆自然分割成两部分: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古诗有云“一山横亘界南北,万古雄奇塞大荒”。自古以来,由于受到天山阻隔,对天山南北的经济、政治、交通和文化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即便如此,我们的祖先依然凭借智慧和毅力,在天山山脉深处留下许多翻越天山古道的印迹。  贯穿天山南北的公路  1974年起,经过近十
期刊
截至2014年年末,总共17条线路的北京地铁,平均每日接送1100万人次上下班。行色匆匆的人流,在巨大的地下迷宫川流不息。地铁与每名乘客的生活息息相关,从A点到B点的旅程,承载着他们的生活、梦想、成长和喜怒哀乐。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照片编辑室的十几名编辑,一起做了一个手机地铁摄影的小项目,他们用手机记录自己搭乘地铁的日常见闻,讲述身边的地铁故事,也许这些画面对观者来说并无特别,但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拼接
期刊
中国的摄影人如何能创作出具有“中国味道”的摄影作品?怎样把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引入摄影这种源自西方的技术和艺术中,从而使摄影作品能够表达中国哲学的意境和体现中国文化?这是陈大志思考的问题。  2009年才拿起相机的陈大志,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为风光摄影添上水墨意境。而且,他的摄影方法在中国摄影界还未有人尝试过。  追寻水墨形式美  看到陈大志的水墨摄影作品,很多人会联想到
期刊
我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老广告,并非是特别老的,也并非是特别有名,而是一些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小”商品广告。说到它们出现的时间,距今至多不过三十年;跟广告史比起来,三十多年真的不算很长,即便在广告业原本就不太发达的中国,三十多年也不算什么。但是别忘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广告史实际上是有一个断层的,这个断层也大约是三十年,即从1950到1980年代。广告史的这个断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期刊
为何要将镜头对准动物?  如果将这些影像看作从自然中捕捉优美的形式、传播富有冲击力的生命符号,未免过于简单。  无论是赞美自然造物的神奇,讴歌生命的魅力,还是将照片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证据和武器;无论是拍摄强健的动物之王,还是关注弱小的花鸟鱼虫,以动物为对象的摄影都在帮助人们去探索认知那未知、或本已熟悉的世界。  同时,面对动物的摄影不仅让我们增长对自然的了解,也让我们改变对自然的观念和看法;它们借
期刊
冬季的呼伦贝尔是银色的世界,辽阔的大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以及浩瀚无边的原始森林,都被白雪覆盖。没有了夏日的勃勃生机,却带给了摄影人一片纯净的天地。2014年岁末,摄影世界—佳能冬季摄影训练营再次出发,走入了奇幻的冰雪世界,用镜头捕捉下了呼伦贝尔的冬日美景。  冬季呼伦贝尔经典行程  我们每一次摄影训练营都精心设计独特的线路,让每一位成员遇见最美的风景。此行,呼伦贝尔著名摄影家
期刊
人像摄影大概是需求量最大的摄影类型了。不论是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婚纱写真,还是个人简历,人像照片几乎无处不在。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拍摄人像的市场较大;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在各种场合拍摄人像是种生活乐趣。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拍好人像呢?“人像摄影室”是一个“老”栏目,几年来我们请过多位人像摄影名家与读者分享心得,刊发过不少人像摄影技法技巧。今年,我们会邀请一线摄影师为读者朋友们更有针对性地分享关
期刊
“我的角色是为灵长动物们代言。我拍摄这些动物肖像是为了表现它们的尊严和美丽,也通过这些照片让人感觉到自己与动物们存在着某种联系。”  “人们对动物在哪里生存以及它们的生存状态知之甚少。”在安妮·贝瑞的采访回复中,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天前,我还和朋友说起在哈尔滨极地馆里,第一次看到北极熊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还在水下玩起橡胶轮胎,也是第一次看到企鹅们心情大好地在水中追逐嬉戏,与之前在北京见
期刊
思锐T-2005X便携式脚架在反折状态下长度仅有34厘米;材质方面,它采用硬度较高的铝合金材料,脚架的管径摸上去有点像铬钼钢管,非常硬,且管壁很厚,否则,这样一款最粗管径只有28毫米的铝合金脚架不会有1.8KG(云台自重0.36KG)的自重。尽管大自重会增加携带负担,但对提高脚架的稳定性有很大好处。经验证明,金属类材料相对于碳纤材料要更耐磕碰。  总体来说,这套思锐T-2005X脚架整体做工精致,
期刊
2013年夏天,杨圆圆来到波兰的克拉科夫。十天的旅行结束后, 她并未像一个旅行者,留下一叠明信片一般的风景照片;而是用影像提出疑问:在陌生之地,当旅行者只能停留很短的时间时,自身是否能与该地的历史时空发生关联?一座城市又如何通过遗留下的细节来告知到访者彼时此地的故事?  于是,杨圆圆试图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在当地二手市场收集的老照片和一些有意味的电影画面截图放在同一场域内发酵。在影像的相衬中,观者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