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总结了在职短轮训研究生的特点,分析了现行短轮训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提高短轮训研究生培养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在职教育;短轮训;研究生培养
随着我军人才培养体制的调整,我军人才培养普遍采用学历教育与在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短轮训研究生教育在我军继续教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文章就在职短轮训研究生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职短轮训研究生的特点
在职短轮训研究生具有年龄层次跨度大,职业身份复杂,学科专业不集中等特点,因而对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1、年龄跨度较大
在职短轮训研究生都是有一定职务、职称的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从25—35岁不等。这种年龄差异使学员接受能力有差异。部分学员毕业时间不长,知识结构合理,往往能很快接受和理解授课内容,教学效果好;部分工作时间较长,年龄偏大的学员,由于知识结构的老化,对新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另外,学员投入精力不一致。年轻学员工作性质单一,理解接受能力强,特别是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强,所以,对于整个培养过程能够较为专心地投入到学习研究之中,而部分年龄偏大的学员,由于自己可能是部门负责人或本身有自己的事业,往往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不够,一心牵挂几头。
2、知识需求多样
在职短轮训研究生职业身份复杂是其又一特点,他们大都来自不同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工作职能职责也不一致。从学员的职业范畴划分,有准基层行政主官、专业技术人员及装备管理人员还有个别的其他人员等等。由于职业身份复杂,所以学员对于授课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造成教学效果不一致。
3、专业较为分散
学员的学历专业、工作业务与所学课程不尽一致,给其培养造成很困难,相关专业往往学起来得心应手,而其他学科由于以前很少涉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接触不多,理解不深,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具体施教工作也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基层工作单一的学员,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4、难以全身心投入
目前的短轮训教育呈现出“形似离岗,实不离岗”的局面,很多学员人在校期,心在岗位,大部分是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放不下,还有部分学员正处于职务晋升、工作交接的关键阶段,更是难以全身心地加强学习。
5、学习目的各异
有些学员是没有目的的“出公差”,有些学员是争取机会,多学习管理或业务知识,有些学员目的是为了提高知识层次,为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二、目前在职短轮训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受训单位对短轮训不受重视
短轮训学员往往来自基层部队或业务机关,在这种“短期用人”的单位中,基层主官往往对人才建设不够重视,执行本系统人才培养计划时难免会产生偏差,这使参加短轮训的人员有很多是“完成任务”,真正需要培养或拟提拔使用的人员可能因工作需要等其它原因而无缘短轮训。
2、专业技术教育缺乏
目前在职短轮训教育中普遍存在不务实的现象,往往站位过高,授课浮于表面,与部队实际工作差距较大。授课过程中往往基于战役甚至战略层次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尤其是装备管理、后勤业务管理等战术层次上与部队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培训不足。
3、交叉领域空白
承训单位往往集中几个相关专业来分别授课,采取分段、切块的形式,各打各的,课题往往纵向深度有余而横向广度不足,尤其是部队工作中较为实用的各交叉学科、专业的教育基本还是空白。
4、课程设置没有形成合力
目前短轮训研究生的课程往往按当前岗位需要进行设置,这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尤其是某某职务预提班的学员在回到原单位后不久便变换职务或转行工作,无法使所学教学资源很好地落实到工作当中去,而需要的知识可能在培训期间又没有涉及。
5、笼统式的整体集中授课
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往往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接受的是统一的、集体的课程安排,当然这对开阔视野,共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专业技术性强的管理工作,更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尤其是装备科研、管理单位的学员,往往在工作所需的知识上获取甚少。
三、提高在职短轮训研究生培养效果的几点措施
1、从制度上保证短轮训效果
制度保证是保证预期效果的基础保证,需完善积极、有力、奏效的在职培训制度,把在职培训与学员切实利益挂钩,明确教学任务与教学效果,严把入校、教育与结业关。
2、明确工作上的“三个方面”,按方向选课
短轮训研究生的选课十分重要,现行的短轮训时间一般为1—3个月甚至各别专业有半年之久,而一般技术培训班、学习班只维持一个星期左右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要,只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时间,短轮训培养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关键要把握现职、培养目的与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三个方向,按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选好课程,才能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3、整合资源,填补空白
在培训过程中,应打破现行的分段、切块的教育模式,在保证“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校这个集体的作用,整合实际工作中联系紧密的专业,用“统教”促“统管”,填补空白。
4、进一步开展跨专业交流
跨专业交流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成功经验,但现在短轮训的交流往往停留在私下沟通与课上工作经验交流为主,真正建立在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交流并不多,这也正是短轮训教育的中“短板”,因此,培训过程中应加大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跨专业交流。
5、充分利用在职研究生的资源优势,加强学历教育学员的培养
短轮训学员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是院校的新鲜血液,院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他们的专门介绍与授课来提高学历教育学员乃至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即能实现对学历教育的提高,也能保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也能更好地促进后期的短轮训教育。
短轮训作为我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即是我军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也是军队建设人才发展的现实需要,各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短轮训固有的优势,使其作为学历教育的有力补充,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在职教育;短轮训;研究生培养
随着我军人才培养体制的调整,我军人才培养普遍采用学历教育与在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短轮训研究生教育在我军继续教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文章就在职短轮训研究生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职短轮训研究生的特点
在职短轮训研究生具有年龄层次跨度大,职业身份复杂,学科专业不集中等特点,因而对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1、年龄跨度较大
在职短轮训研究生都是有一定职务、职称的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从25—35岁不等。这种年龄差异使学员接受能力有差异。部分学员毕业时间不长,知识结构合理,往往能很快接受和理解授课内容,教学效果好;部分工作时间较长,年龄偏大的学员,由于知识结构的老化,对新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另外,学员投入精力不一致。年轻学员工作性质单一,理解接受能力强,特别是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强,所以,对于整个培养过程能够较为专心地投入到学习研究之中,而部分年龄偏大的学员,由于自己可能是部门负责人或本身有自己的事业,往往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不够,一心牵挂几头。
2、知识需求多样
在职短轮训研究生职业身份复杂是其又一特点,他们大都来自不同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工作职能职责也不一致。从学员的职业范畴划分,有准基层行政主官、专业技术人员及装备管理人员还有个别的其他人员等等。由于职业身份复杂,所以学员对于授课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造成教学效果不一致。
3、专业较为分散
学员的学历专业、工作业务与所学课程不尽一致,给其培养造成很困难,相关专业往往学起来得心应手,而其他学科由于以前很少涉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接触不多,理解不深,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具体施教工作也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基层工作单一的学员,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4、难以全身心投入
目前的短轮训教育呈现出“形似离岗,实不离岗”的局面,很多学员人在校期,心在岗位,大部分是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放不下,还有部分学员正处于职务晋升、工作交接的关键阶段,更是难以全身心地加强学习。
5、学习目的各异
有些学员是没有目的的“出公差”,有些学员是争取机会,多学习管理或业务知识,有些学员目的是为了提高知识层次,为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二、目前在职短轮训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受训单位对短轮训不受重视
短轮训学员往往来自基层部队或业务机关,在这种“短期用人”的单位中,基层主官往往对人才建设不够重视,执行本系统人才培养计划时难免会产生偏差,这使参加短轮训的人员有很多是“完成任务”,真正需要培养或拟提拔使用的人员可能因工作需要等其它原因而无缘短轮训。
2、专业技术教育缺乏
目前在职短轮训教育中普遍存在不务实的现象,往往站位过高,授课浮于表面,与部队实际工作差距较大。授课过程中往往基于战役甚至战略层次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尤其是装备管理、后勤业务管理等战术层次上与部队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培训不足。
3、交叉领域空白
承训单位往往集中几个相关专业来分别授课,采取分段、切块的形式,各打各的,课题往往纵向深度有余而横向广度不足,尤其是部队工作中较为实用的各交叉学科、专业的教育基本还是空白。
4、课程设置没有形成合力
目前短轮训研究生的课程往往按当前岗位需要进行设置,这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尤其是某某职务预提班的学员在回到原单位后不久便变换职务或转行工作,无法使所学教学资源很好地落实到工作当中去,而需要的知识可能在培训期间又没有涉及。
5、笼统式的整体集中授课
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往往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接受的是统一的、集体的课程安排,当然这对开阔视野,共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专业技术性强的管理工作,更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尤其是装备科研、管理单位的学员,往往在工作所需的知识上获取甚少。
三、提高在职短轮训研究生培养效果的几点措施
1、从制度上保证短轮训效果
制度保证是保证预期效果的基础保证,需完善积极、有力、奏效的在职培训制度,把在职培训与学员切实利益挂钩,明确教学任务与教学效果,严把入校、教育与结业关。
2、明确工作上的“三个方面”,按方向选课
短轮训研究生的选课十分重要,现行的短轮训时间一般为1—3个月甚至各别专业有半年之久,而一般技术培训班、学习班只维持一个星期左右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要,只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时间,短轮训培养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关键要把握现职、培养目的与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三个方向,按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选好课程,才能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3、整合资源,填补空白
在培训过程中,应打破现行的分段、切块的教育模式,在保证“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校这个集体的作用,整合实际工作中联系紧密的专业,用“统教”促“统管”,填补空白。
4、进一步开展跨专业交流
跨专业交流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成功经验,但现在短轮训的交流往往停留在私下沟通与课上工作经验交流为主,真正建立在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交流并不多,这也正是短轮训教育的中“短板”,因此,培训过程中应加大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跨专业交流。
5、充分利用在职研究生的资源优势,加强学历教育学员的培养
短轮训学员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是院校的新鲜血液,院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他们的专门介绍与授课来提高学历教育学员乃至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即能实现对学历教育的提高,也能保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也能更好地促进后期的短轮训教育。
短轮训作为我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即是我军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也是军队建设人才发展的现实需要,各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短轮训固有的优势,使其作为学历教育的有力补充,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