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世800年一轮回,清朝从哪里兴起在哪里没落……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令人称奇的巧合事件。究竟是纯属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冥冥中的800年一轮回
中国历史上几次太平盛世的时间间隔都约是800年。
首先是周朝的成康之治,公元前1020年-前996年。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然后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前141年。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成康之治的公元前996年算起,到文景之治的公元前180年,约是800年。
再然后是唐朝的贞观之治,627年-649年。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从文景之治的公元前141年算起,到贞观之治的627年,也约是800年。
最后是明朝的仁宣之治,1424年-1435年。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其与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盛世”。
而从贞观之治的649年算起,到仁宣之治1424年,也约是800年。
宋朝皇帝轮流做
据《宋史》载,为了防止像前朝孤儿寡母那样被人欺凌丢掉江山,杜太后临终与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方针是,赵匡胤死后传位光义,光义死后传位光美,光美再传位赵匡胤之子德昭。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但是宋太宗赵光义死后并没有把皇位还给侄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这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一直到(南宋)高宗,加上太宗,赵光义这边一共出了九个皇帝。
可是高宗赵构居然没有生育能力,他终于决定把皇位还回去。于是他传位于养子太祖一脉的孝宗,然后光宗、宁宗、理宗、端宗、度宗、恭宗、怀宗,加上太祖,赵匡胤这一支也正好是九个皇帝;而且,南北宋都是从第二代皇帝时换位。
短命秦朝和隋朝为后世做嫁衣裳
这两个朝代真的是有太多相似之处了。首先,两个朝代前面都有一个连年战乱的长期分裂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纷纷扰扰的五百年乱世,而隋朝则终结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三百年分裂。
其次,秦朝和隋朝都是国祚短暂。秦朝存在14年,实亡于二世,第三世秦王子婴不称皇帝,且即位后一个多月秦朝就灭亡了。而隋朝存在38年,实亡于炀帝,那几个第三代都是傀儡,毫无实权,而且在位没多久就被逼退位。
再有,这两个朝代后面都跟着一个国祚绵长、国力强盛的朝代,而且后面的朝代基本上是承袭这两个朝代的制度。汉朝不用说,汉承秦制,且两汉四百年,国力之强,甚至有“汉独以强亡”之语。唐朝也不遑多让,近三百年的历史,制度基本承袭隋朝,一起并称隋唐,国力也不需要多做描述,外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对外战争方面,秦朝曾北击匈奴,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隋朝亦多次出兵攻打突厥,迫使突厥向隋朝臣服。而更加巧合的是后面,汉朝跟匈奴几次来回,从最初的被碾压,到势均力敌,再到横扫匈奴,唐朝跟突厥的关系也是如此。
清朝从哪里兴起在哪里没落
清朝的第一位皇后是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的皇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的母亲),最后一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
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叶赫那拉家族便已世居在此。但是某一天,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最后,叶赫那拉氏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了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一。
到了明末,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之间再度爆发了大战,叶赫那拉却不幸败给了爱新觉罗。
由于当时的战争相当激烈,双方死伤惨重,某些野史上甚至说努尔哈赤曾经深恐叶赫那拉的报复。努尔哈赤当年派了额亦都对抗叶赫将领布斋的进攻,结果布斋战败,建州人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而努尔哈赤从此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
不过,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至于后来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这似乎是一种冥冥当中的历史巧合。
(人民网2012.7.31等)
冥冥中的800年一轮回
中国历史上几次太平盛世的时间间隔都约是800年。
首先是周朝的成康之治,公元前1020年-前996年。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然后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前141年。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成康之治的公元前996年算起,到文景之治的公元前180年,约是800年。
再然后是唐朝的贞观之治,627年-649年。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从文景之治的公元前141年算起,到贞观之治的627年,也约是800年。
最后是明朝的仁宣之治,1424年-1435年。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其与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盛世”。
而从贞观之治的649年算起,到仁宣之治1424年,也约是800年。
宋朝皇帝轮流做
据《宋史》载,为了防止像前朝孤儿寡母那样被人欺凌丢掉江山,杜太后临终与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方针是,赵匡胤死后传位光义,光义死后传位光美,光美再传位赵匡胤之子德昭。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但是宋太宗赵光义死后并没有把皇位还给侄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这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一直到(南宋)高宗,加上太宗,赵光义这边一共出了九个皇帝。
可是高宗赵构居然没有生育能力,他终于决定把皇位还回去。于是他传位于养子太祖一脉的孝宗,然后光宗、宁宗、理宗、端宗、度宗、恭宗、怀宗,加上太祖,赵匡胤这一支也正好是九个皇帝;而且,南北宋都是从第二代皇帝时换位。
短命秦朝和隋朝为后世做嫁衣裳
这两个朝代真的是有太多相似之处了。首先,两个朝代前面都有一个连年战乱的长期分裂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纷纷扰扰的五百年乱世,而隋朝则终结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三百年分裂。
其次,秦朝和隋朝都是国祚短暂。秦朝存在14年,实亡于二世,第三世秦王子婴不称皇帝,且即位后一个多月秦朝就灭亡了。而隋朝存在38年,实亡于炀帝,那几个第三代都是傀儡,毫无实权,而且在位没多久就被逼退位。
再有,这两个朝代后面都跟着一个国祚绵长、国力强盛的朝代,而且后面的朝代基本上是承袭这两个朝代的制度。汉朝不用说,汉承秦制,且两汉四百年,国力之强,甚至有“汉独以强亡”之语。唐朝也不遑多让,近三百年的历史,制度基本承袭隋朝,一起并称隋唐,国力也不需要多做描述,外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对外战争方面,秦朝曾北击匈奴,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隋朝亦多次出兵攻打突厥,迫使突厥向隋朝臣服。而更加巧合的是后面,汉朝跟匈奴几次来回,从最初的被碾压,到势均力敌,再到横扫匈奴,唐朝跟突厥的关系也是如此。
清朝从哪里兴起在哪里没落
清朝的第一位皇后是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的皇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的母亲),最后一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
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叶赫那拉家族便已世居在此。但是某一天,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最后,叶赫那拉氏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了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一。
到了明末,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之间再度爆发了大战,叶赫那拉却不幸败给了爱新觉罗。
由于当时的战争相当激烈,双方死伤惨重,某些野史上甚至说努尔哈赤曾经深恐叶赫那拉的报复。努尔哈赤当年派了额亦都对抗叶赫将领布斋的进攻,结果布斋战败,建州人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而努尔哈赤从此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
不过,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至于后来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这似乎是一种冥冥当中的历史巧合。
(人民网2012.7.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