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维稳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180年,江西因旱灾而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些不法奸商囤积居奇,有粮不卖,想趁机哄抬价格。饥民们忍无可忍,暗地里酝酿抢粮,一场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动乱一触即发。在此危机关头,辛弃疾走马上任,头衔是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当然,落在他脑袋上最重大的政治责任,就是维稳。
  在我们的印象中,辛弃疾“文武双全”,他的词在武将里是最好的,在文人中也堪称超一流;他的武功同样出神入化,曾经独闯金人占领下的济州,生摛知州张安国。可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只有一样,搞政治不行,像岳飞一样,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因官场失意,无处挥洒。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南宋朝廷之所以对辛弃疾委以大任,是因为他曾经有过一次成功的维稳经历。
  ◎民生为要,安定人心
  这件事发生在乾道八年的春天,安徽滁州在经过几次战火洗礼之后,城郭早成废墟,居民们住在瓦砾上搭起的茅棚里,大风一吹,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虽然几任滁州的地方领导都曾做过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都没能让滁州恢复元气。百姓们十分不满,私下议论说,与其这样冻饿而死,还不如投降金人的好。消息传来,朝廷大为不安,急令官员维稳。
  面对深深的民怨,辛弃疾上任后大刀阔斧,雷厉风行,首先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他的办法是“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就是降低赋税,放水养鱼,招募流民,增加劳动力。训练民兵,教给他们开荒种地。或许是他一心为民的实干精神感动了上苍,那一年滁州风调雨顺,夏粮大获丰收,温饱难题迎刃而解。这还不算,辛弃疾又在带领群众翻番致富奔小康上做起了文章,他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税收优惠,凡来滁州做生意的商贩,赋税按原来的十分之三征收;二是投资拉动,大搞城市建设,兴建宾馆酒楼,商品交易市场,改善基础设施;三是启动内需,从财政资金中拿出钱来,无偿贷给城市居民,让他们翻旧房,盖新房,盘活房地产市场。短短几个月下来,滁州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史料记载:“自是流逋四来,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流亡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商人旅客也云集于此,人们精神愉快,上下和谐,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百姓因此富裕起来,“荒陋之气,一洗而空矣!”吃饱了,还有钱了,社会自然稳定了,辛弃疾的维稳工作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
  ◎经济手段,调控粮市
  不过眼前江西的维稳形势异常严峻,危机像火山一样随时都可能喷发,比之滁州要危险、急迫得多,辛弃疾又将如何出招呢?
  在隆兴府及其辖下的县镇大街上,官吏兵丁们在忙着贴一张告示,这个告示很简单,只有八个字:“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凡是囤积居奇,不肯出售粮食的商人一律流放;凡是强行购买、抢劫粮食的人一律处斩。
  八字告示一经张贴,那些四处涌动的暗流似乎一下子凝固下来。
  接下来,辛弃疾召集了由官吏、商人、读书人和市民等各阶层代表推荐精明强干、有经商头脑的人。等到这些人聚齐了,辛弃疾拿出官府中的铜钱、银器等公家财物,对他们说:“现在粮食短缺,价格很高,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我把这些公家的东西借给你们做本金,不收你们的利息,但只有一条,你们必须一个月之内把粮食买回来,而且只能在隆兴府内出售。”这些人一听,政府作保,白给钱使,这跟空手套白狼没什么差别,立刻争先恐后地申请报名。
  没过多长时间,一船船的大米就接踵而至,粮食一下子供给有余,粮价因此也应声而落。老百姓度过了饥荒,社会不稳定因素也随之消除,隆兴府的社会秩序回归了正常。
  大学问家朱熹对辛弃疾八字维稳方针十分赞赏,他说:“这便见得他有才。此八字若做两榜,便乱道。”意思说,辛弃疾把八个字写在一张告示上,各打五十大板,显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如果分开写在两张告示上,那就乱了道理。道理在哪儿呢?维护稳定,在面对两方的矛盾冲突时,最忌讳选边站,特别是站在某一利益集团的立场说话,只有不偏不倚,公正客观,说话才有威信,否则只能引火烧身。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一个传统节日,便是中华民族文化之园里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而民谚,则是鲜花上的滴滴清露,历经时间变幻,始终鲜亮如初。农历二月初二,相传是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菜节、青龙节之称。我国北方广泛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生动地诠释了这个节日的基本内涵。  神奇传说寄愿望  民谚有云:“二月二,龙抬头,家家
期刊
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它们总让人联想起许多美好事物,把人带到一个偌大的时空,由张若虚开始,它们在人类的生活里美好了千余年,从诗到画再到曲子,这五种原本独立的个体放在一起便成了美好时光的代名词,张若虚的诗作并不多,从这首《春江花月夜》而“孤偏盖全唐”,做诗人做到这样也真是过瘾。  诗人在长安做官,南下回乡的路上,走到襄阳一带,北马南船的交界,便夜宿江边,许是思乡情切,彻夜未眠,独立岸边时神
期刊
在我们很多人非常向往和视为正统民主的西方世界,诞生了很多至今仍然固守家族色彩的财富帝国和政治世家。世界享誉的财富家族如:洛克菲勒家族,美国最富的家族,子承父业,代代相袭。IBM沃森家族,沃森家族创建了雄霸世界的计算机王国IBM。虽然子承父业,仍能任人唯贤。摩根家族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祖上创业、子承父业、孙子中兴大业。摩根家族创造的“摩根化经营管理体制”至今仍然统治和影响着华尔街的一切。而统
期刊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传统宗族的乡土社会结构日益松散的情况下,重修家谱被认为是维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种途径,因此我国民间重修家谱的寻根之旅活动十分普遍。在丰衣足食之后,重修家谱真的能为现代人找到心灵的皈依之所,寻回失落的家族意义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期刊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地方志相提并论?  夏朝时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为了明析王族世系?子孙继位?产生了记述王族世系的﹃家谱﹄?︽史记·夏本纪︾中记录了夏朝禹至桀的十七个帝王?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家谱?在殷商时期?出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实物文字家谱︱
期刊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四月,万历皇帝突然翻脸,他先是将手握重兵的蓟州总兵戚继光调任广州总兵,然后,对刚去世不久的恩师张居正下手。大明王朝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但是,万历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为贪婪成性,他反而对抄家情有独钟,只要听说哪个是“贪官”,他立马就会同意去抄家。  刑部侍郎丘橓被人称为“抄家侍郎”,也就在去年他给万历上了一道指责大太监冯保贪污的奏疏,正合万历的心思,因此才得到重用。突然
期刊
每逢盛大传统节日,亲朋好友都要相聚一起乐一乐、喝一喝,在吃饱喝好的同时请大家别忽视了健康!  ◎春节谨防“肝火”  中医常言“肉生火,鱼生痰,酒喝多了必伤肝”,预防肝火不仅是节日要重视,平常也得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我最近“上火”了。所谓“上火”,按中医说是指人体内生的火热症。其原因主要是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其中阳盛者属实火,可见于心、肝、肺、胃等火热的病变;阳虚者属虚火,多属于
期刊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需要“正能量”。  何谓“正能量”?“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 “正能量”也有其中国文化的含义。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在临终前发出了“此心光明,夫复何求”的感慨,“我心光明”就是正能量的具体体现。  “正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心学的角度做个解读。  正能量的来源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道德规范
期刊
时令已到立春?天气逐渐回暖?这时?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到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然而?早春时节?阴寒尚未褪尽?常常时冷时热?气候变化无常?一方面?气温的变化无常?给春季养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春草发芽?旧病容易复发?随着春天的到来?不但一些传染病容易流行?而且?许多慢性病也会相继复发?甚至加重?恶化?因此?春季多发病的预防?更值得重视?  ◎心血管病  每年春天2—3月间,西伯利亚寒流经常侵扰
期刊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人一年的理想和希冀,信仰和愿望都在这个时候强烈起来,而年画恰恰成了此时人们寄予不同情感的载体,如今它的这一功能虽然减退,可当一种事物成为过去并化为历史时,它的文化价值才一点点显现出来,木板年画不只是一种民间艺术,还是很多很多人回忆的入口,令人想起那些老房子,想起那些过去的种种生活。  河南开封城南的朱仙镇虽小,却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