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后,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日渐拉大,教育方面的不均衡也表现得异常突出。基础教育发展的这种不均衡正严重地影响着未来公民的健康成长,也制约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与稳定。因此,缩小差距,研究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区域内学校教育发展失衡的表现
当前学校之间教育发展失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资源有限而我国现代化发展又迫切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实施优先发展的战略,对部分基础教育阶段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给予重点投资和政策倾斜,这是此后义务教育系统内部的非均衡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同一区域内存在的重点学校或示范校、普通学校以及基础薄弱学校并存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政策的产物。
一般而言,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可以归结为人、财、物三个方面,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也突出地表现在这三个方面:物质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办学经费的不均衡与人力资源的不均衡。
■1.物质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涉及学校生均活动场地面积、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图书藏量和仪器设备、生均公用经费等。在同一个区域(行政区)内学校之间的物质条件虽然确实存在差异,并且其差距在某些方面还相对较大,如教室的基本条件(主要是教学技术条件)、实验仪器、图书藏量、运动场馆等,但城区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一般还是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基本需要的,因此,这方面的差异还不足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差异构成较大的影响,也不是影响学生择校的主要因素。
■2.办学经费的不均衡■
不同学校之间在办学经费方面差距相当大。重点学校或示范校利用自身的名牌优势,尤其是利用某一时期政策的倾斜,或者凭借学校背后强有力的关系网,广聚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与赞助,从而获得充裕的办学经费,并借助丰厚的资金实现学校各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但是,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由于缺少名校的种种优势,他们的办学经费往往捉襟见肘,主要表现为: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提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如缺少资金送教师出去进修学习,使教师的成长处于封闭状态;学校难以兑现对教师的各种奖励;不能与时俱进地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等。这些因素不仅削弱了学校各种制度的约束力,也影响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使得强校愈强、弱校愈弱。
■3.人力资源的不均衡■
相比校而言,教育资源配置中最显著的不均衡表现为人力资源的不均衡。这方面的不均衡体现在校长之间、教师之间以及生源之间的巨大差距。在人力资源差异方面,学界和大众所普遍关注的是不同学校间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差异。然而,就笔者所见所闻,学校校长之间在办学理念、管理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着突出的差异。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者,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经营者,校长之间的差异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品位,也主导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进程。事实上,某些学校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校长个人的观念、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这种薄弱表现为校长对学校的发展缺少长远而理性的战略思考,不能明确提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与自身的定位,而只关注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或者表现为个人不思进取,很少主动更新知识,对新思想、新事物持消极甚至排斥态度,而仅以自己积累的管理经验维持着学校的日常运行。校长间的差距客观地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校际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均衡的最主要方面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学历、骨干教师数量、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师文化等方面。比如,虽然目前北京市城区学校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但在高学历教师以及“原始学历”达标教师的人数上各校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学历高低之别与教师学科素养的程度密切相关,而教师学科素养又制约着他们对教学内容理解与分析的深刻程度,从而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薄弱学校由于其弱势地位,难以留住优秀教师,人才大量流失,原有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不断流入优质学校,导致薄弱学校教师群体中缺少或几乎没有“领头羊”。于是,教师的集体研讨与备课等研究活动总是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阶段,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与提升。笔者认为,缺乏学科带头人是使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几乎永远无法改善其整体专业水平的致命因素,其结果是优质学校的师资越来越优秀,薄弱学校的师资越来越薄弱,教师的专业水平两极分化,差异越来越突出。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势必导致不同学校间受教育者之间的差距。每个学生都希望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学校在选择优秀学生上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优秀的学生不仅使优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起点高,而且基于教学相长的影响,优秀生源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当然,不论学生的基础如何,每一所学校都负有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职责。但不可否认,学校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好学校成就好学生,好学生也同样成就好学校,因此,生源的差异也同样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水平。
■实现区域内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不论是在现实或是终极意义上都有悖于现代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政治理念,也难以推动义务教育的正常、有序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政策和理念不适宜在义务教育领域推行,否则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促进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公平原则的,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笔者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均衡发展策略:
■1.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
义务教育是一种依照法律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它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民主进程的重要标志。义务教育作为国家为全体适龄儿童提供的基本国民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公平性和全民性,从理论上讲,校际间不应存在程度和水平的差异。因此,义务教育的宗旨和原则要求必须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政府的职责,成为政府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政府有责任从政策、制度、资金配置上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在区域内为受教育者提供大致相同的教育条件,逐步做到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发展相对均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制度,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促使政府必须兼顾发展与均衡。
■2.经费投入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
教育经费的增长一方面要依靠中央政府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主体加大投入,同时也要依赖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转移支付的力度,支持薄弱学校,确保学校办学经费按时、足额、专项下拨。更为重要的是,应通过对薄弱学校的改造,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更加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合理区分不同学校间的差距。政府应努力向薄弱学校倾斜,并给予必要的扶持,更加公平地分配教育经费,既要保证薄弱学校得到满足其正常运转与基本发展所需要的办学经费,又不会助长其追求“豪华”、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3.人才支持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薄弱学校不仅需要得到物质资源以及办学经费方面的支持,更需要一大批名师、骨干教师以及拥有教育理想并富有办学经验的校长。如果重点学校或示范校能分流出一部分教师充实到薄弱学校,或实行不同学校间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那么,薄弱学校的面貌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当然,这种设想的实现有赖于教师人事制度的全面变革。在北京市实施的“初中建设工程”中,可资借鉴的策略是:组织强弱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扶助行动,它由区教委牵头,聘请优质学校中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薄弱学校教师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研究活动;要求优秀教师送课到薄弱学校;要求示范校教师的各种研究活动对薄弱学校教师无阻碍开放等。这些做法的目的在于扩大优秀师资的辐射面,以优秀人才帮助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4.科学评价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在对学校发展的评价上,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舆论的标准通常是中考、高考成绩,即以“结果”论“英雄”,而对学生入学成绩的差异关注不够。事实上,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应以其对学生的“再加工”能力为重要尺度。教育行政部门在考核学校办学质量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入学成绩、毕业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而客观地评价学校对学生发展的贡献。这样,既有助于调动薄弱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能合理引导社会舆论以及家长的理性择校行为,让学生在最适合其成长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总之,缩小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尤其是缩小学校间义务教育资源的差异,是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课题。为此,政府应努力使所有学校无论在物质资源、办学经费,还是人力资源方面都得到改善,以努力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同等教育的理想,使更多的人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责 编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