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7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模拟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57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期末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采用教学效果问卷和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各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 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教学效果问卷各项目的认可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模拟教学法可提高《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效果,对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有效。
  [关键词] 模拟教学法;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0-0125-03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simulated teaching method in infectious diseases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XU Yuhong1 Ayixiamuguli·Shadar2 JIN Lu3 JIANG Ping4▲
  1.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ivision,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2.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3.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Clinical Medicine,Urumqi 830011, China;4.Out-patient Department,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simulat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 to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Totally the 157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simulate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final theoretical and the prac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two groups. By the teaching effec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one, all the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ceptance rate of questionnair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total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dopting the simulated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ursing. It is effective for nurs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 achievement and practical results.
  [Key words] Simulated teaching method; Infectious Diseases Nurs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传染病护理学》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从事传染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临床见习需要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但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医护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给临床护理见习带来了很大的阻力[1-2]。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理论方面的传授,不能全面满足对学生多方位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护理工作的重点从“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3]。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模拟技术创设出高仿真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方法[4]。采用标准化患者、多媒体和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模拟教学法,可有效缓解病例少、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避免各种法律纠纷。本研究在《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中采用模拟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高职汉族大专班2个平行班15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153例,年龄18~22岁,平均(20.13±4.13)岁。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78例,男2例,女76例,年龄18~22岁,平均(21.09±5.53)岁;实验组79例,男2例,女77例,年龄18~22岁,平均(19.78±4.76)岁。两组护生的入学成绩、年龄、学习态度及智力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学生签署书面协议,所有学生均愿参与本研究。
  1.2 教学方法
  在《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组接受模拟教学法(标准化患者、多媒体、仿真模拟人三结合)。
  1.2.1 传统教学方法 将对照组78位护生分成5个小组,除3组为每组16人外,其余2组均为15人。每位教师负责1组学生。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病房并负责对患者查体,学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最后回到示教室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对患者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措施。或者病房无示教病源,由教师使用典型病例结合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对患者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措施。
  1.2.2 模拟教学法 授课前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与标准化患者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授课教师与标准化患者根据剧本内容进行课堂演示,其余教师指出标准化患者表演中的不足。提前一周将教学病例及剧本发给实验组学生,要求学生熟悉案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前做好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将实验组的79位护生分成5个小组,除1组为每组15人外,其余均为16人。每组设一位组长,由组长或组长指定组员负责询问标准化患者的病史,其余成员负责补充问诊及查体。每位教师负责1组学生。对于标准化患者无法演示的症状、体征由带教老师负责放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标准化患者根据学生的提问给予适当的回答及指导并记录下学生每一步骤的表现。每一组的组长及组员根据问诊及体检获得的患者的资料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并在标准化患者或模拟人身上实施,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总结学生在人际沟通、评估患者及实施护理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1.3 评价效果
  1.3.1 成绩考核 于本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考核情况,理论考试实行教考分离,统一阅卷;实践考试由护理教研室组织专家制定相应的考核项目,两部分满分均为100分。
  1.3.2 问卷调查 (1)采用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各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共分为6个项目: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归纳能力、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由专门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调查表的发放,本次调查均在现场完成,当场回收问卷,护生对各项进行回答,分为“是”和“否”,“是”即表示认可;(2)采用见习带教满意调查表调查见习带教的满意情况,共25项,每项分值为0~4分,满分100分,根据最终得分分为4级:不满意(<60分)、一般满意(60~79分)、基本满意(80~90分)和非常满意(>90分),总满意率=[(一般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Windows SPSS 16.0版软件分析数据。理论和实践成绩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的考核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比较(x±s,分)
  2.2 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问卷评价
  实验组的教学效果问卷各项目的认可率均达60%以上,其中对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认可率最高为91.14%,高于对照组相应项目的认可率,以上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问卷评价情况[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两组护生对见习带教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3.67%,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9.49%,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n(%)]
  3 讨论
  由于传染病具有季节性、地方性的特点,且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使传染病见习教学的实施变得越来越困难[5]。标准化患者又称为模拟患者,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患者[6]。通过模拟标准化患者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病源不足的现状。本研究采用的学生标准化案例均由专家设计并进行反复推敲及修改,为临床护生提供了充足的病种选择,有效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但单纯使用学生标准化教学手段存在一定的缺陷[7-9]。标准化患者不能逼真地模拟传染病患者的所有体征,且某些侵入性操作也无法让学生在标准化患者身上进行反复训练。本研究在《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中将标准化患者与多媒体和仿真模拟人结合起来,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标准化患者表现不出来的症状、体征,可通过带教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这些阳性体征,学生可以反复在仿真模拟人上进行操作练习,而不用担心对“患者”造成危害。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的实践成绩平均分为(94.24±8.26)分,远高于对照组的(82.60±5.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58,P<0.05)。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问卷评价显示,护生对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认可率最高,为91.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5%,弥补了单纯学生标准化教学的缺陷。   临床护理见习是帮助护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和临床思维的重要阶段,要求其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学会应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填鸭式”灌输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有效地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0]。本研究采用学生标准化患者进行情景模拟,使护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获得实践体验。护生由以往的死记硬背逐渐转变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已学的护理知识帮助患者解决实际的护理问题,充分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护生会提前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查阅资料、分工协作、反复演练。通过讨论每位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弥补了彼此知识理解的不足,提高了护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分工协作提高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护生在团队学习中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竞争力和促进力。采用标准化患者、多媒体、仿真模拟人三结合的模拟教学法的护生理论及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情况,结果显示护生对各项目的认可率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学习的兴趣、理论、操作、分析问题及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见习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模拟教学法对《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传染病护理学》见习教学的效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为护理教育者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型护理人才提供完整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艳华, 康建会,王新,等. 高仿真模拟人在本科护生急救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62-63.
  [2] 陈玉卿,钟玉杰,王鹏举. 高仿真模拟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 护理研究,2011,25(12):3117-3119.
  [3] 钟玉杰,王敏. 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状况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09,24(1):21-23.
  [4] 黎尚荣,陈柳云. 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650-652.
  [5] 蒋蕊兰,周伟珍. 标准化病人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1670-1671.
  [6] 李红. 学生标准化病人护理教学研究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 44-56.
  [7] 钟远,林平,赵振娟.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 18(2):188-191.
  [8] 赵正据,张平.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骨科临床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336-1339.
  [9] 朱俊勇,董卫国. 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31):581-583.
  [10] 胡荣,张倩,赵冰梅,等. 建立系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 30(3):423-425.
  (收稿日期:2015-03-1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Blynch缝合术和宫腔纱条填塞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1例采用Blynch缝合术,对照组42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总时长及止血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
[摘要] 目的 观察双管喉罩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依据通气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即使用Supreme双管喉罩(SLMA)(L组)和使用传统气管插管(T组),每组各30 例。记录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罩)时(T3)、插管(罩)后3 min(T4)、拔管(罩)时(T5)、拔管(罩)后3 m
[摘要] 目的 分析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A组)、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B组)和正常眼对照组(C组)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视野检测,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方法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
[摘要] 目的 探讨Snail 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检测Snail Slug在60例宫颈癌组织和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nail 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宫颈癌临床参数的关系。 结果 Snail Slug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43/60)、17.5%(7/40),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在肾脏早期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肾功能损伤程度分为研究Ⅰ、Ⅱ、Ⅲ三组,再选择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肾动脉阻力指数,同时检测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及尿β2微球蛋白。 结果 研究Ⅲ组各级肾
[摘要] 目的 评价腹部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234例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CT诊断、手术方式、病理结果、预后。 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无二次手术患者。CT诊断不典型阑尾炎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3%、68.7%、94.4%、97.7%,阴性阑尾切除率为6.8%。结论 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鉴
[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网络俱乐部的骨质疏松(OP)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9月,招募190例门诊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电话OP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基于网络俱乐部的OP健康教育。实施1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健康行为、骨密度(BMD)、骨折发生率、焦虑抑郁和满意度。 结果 实施12个月后,实验组认识水平和自我效能较对
[摘要] 目的 研究四肢关节侵袭性纤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通过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3例四肢躯干侵袭性纤维瘤患者病例报道,总结该病治疗经验。 结果 中青年女性占全部患者比例53.84%,乳腺发病率23.07%,根据术后按照Enneking肿瘤分期,良性肿瘤10例,低度恶性3例;随访过程中,局部复发率为7.69%。 结论 四肢躯干部位侵袭性纤维瘤多发于乳腺及肌肉、肌腱丰富部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2014年2~6月天津市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110份数据(标本140份)分为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组33例和无侵袭性真菌病组77例,分析比较葡聚糖水平,并使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 结果 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组的葡聚糖水平(279.78±83.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4.05±9.35)pg/mL(P<0.0
[摘要] 吸入性肺炎常见于昏迷、吞咽反射差、咽部运动不协调和咽喉部有疾患的患者,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具有病情急进性恶化、处理不及时预后不良等特点,在合并颅脑外伤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时尤为凶险。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1-0113-03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