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曲黄河的中游,奔腾着驰名中外的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因为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精神,壶口瀑布的照片也出现在五十元人民币的背面。壶口瀑布所在县,有一个祥和、好记的名字——吉县。吉县是一个山区小縣,三面环山、一面临河,2600年前已建制,今属山西省临汾市。
2015年腊月,于天寒地冻中,记者赴吉县采访,但见苹果树漫山遍野沐冬阳,苹果设施配备齐全护产业,苹果行情妇孺皆知搏市场,于是,那大而红、脆且甜的“壶口”牌苹果深印脑海,一份感动盘桓于心田:吉县苹果,已成为11万吉县人民的富民产业!吉县人民,正成为山西省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排头兵!
让我们来看这样几组数字:
在北京的大型超市,普通包装的吉县苹果,每公斤售价可达7.5元;15枚的礼品包装,售价为120元。价格,贵不贵?
在吉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以上。规模,大不大?
吉县有农村人口9.4万,人均3.5亩苹果树,人均苹果产量4000斤。按每斤苹果2.5元(最高收购价4.5元,最低1元)算,人均产值一万元。吉县农民,穷不穷?
“不出意外的话,俺们吉县应该能在2017年摘帽。”在县扶贫办,主任党建明自信地告诉记者。冬日暖阳透过窗户,照在他方正的国字脸上。
2002年,吉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被列入国家连片特困县,是吕梁山片区最南端的贫困县。如今,吉县拟提前3年摘下贫困县的帽子,喜讯令人振奋。那么,吉县苹果这一富民产业是怎样炼成的?
艰难的破土
“吉县苹果好吃!”早在几十年前,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一带,就有这样的说法。当地百姓走亲串友,苹果总是“香饽饽”。待客上盘苹果,显得对客人看重;拜访带箱苹果,显得对主人敬重。当苹果的清香在屋子里弥漫开来,主客间的情谊就像苹果一样甘甜。
吉县苹果究竟为啥好吃?
“首先是地理环境的因素。农产品嘛,肯定离不开大自然的禀赋。吉县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县境内工矿企业少,无污染,植被覆盖率高达45%,这是发展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1990年5月,农业部和省、地有关部门的果树专家在对吉县进行考察论证后,就得出结论:吉县是苹果最适宜栽培区。有了这个优势,农民种得多了,自然也就会种了。县委县政府把苹果作为主业以后,苹果的管理提升了,装备上去了,苹果的品质也就越来越好。”面对记者的好奇,党建明平实地回答道。
平实的回答后,是吉县苹果金灿灿的荣誉。
首届中国农博会苹果类唯一金奖,第三届中国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1996、2000、2001、2002年中国国际果品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1998年,吉县苹果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了“壶口牌”商标。2010年,又获批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国家级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享有“中华名果”美誉的“壶口”牌苹果畅销北京、广州、深圳等数十个城市和地区,并远销俄罗斯、西欧、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平实的回答后,是30年初衷不改的持之以恒。
吉县苹果在全国一路斩金夺银,荣誉和成绩的背后,是一段几多曲折、并不平坦的奋斗历程。回顾过往,曾在乡政府工作多年的党建明,感慨良多: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我们吉县是三十年谋一业呢!从1987年到现在,十几届政府换人不换产业,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如今,吉县80%的耕地是果园、80%的农民是果农。吉县今天盛大的苹果产业如同一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荫多泽广的大树,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经历了异常艰难的破土。
最初,让农民把苹果当做产业来干,并不容易。上世纪80年代,吉县的苹果树还为数甚少,长在房前屋后,红了,熟了,摘下来给自家老人孩子吃一些,给亲朋好友送一些,仅此而已。当乡镇干部建议把大片的、好端端的地改种苹果时,农民们就犯嘀咕:玉米种了人能吃、牲口能吃,苹果能当饭吃吗?玉米放在缸里不愁卖,苹果蔫了、烂了谁管?再说啦,粮食春种秋收,苹果可不是两年、三年就能挂果的,俺们等不起!你们说得好听,俺就是不信!
那时候,很多乡镇干部都有过这样的尴尬:苦口婆心说道了半天,群众给面子,总算把政府无偿提供的树苗挖个坑种下去了,过几天干部再挨家挨户去看,地里又光秃秃一片,外甥打灯笼——照旧!有的女干部为此气得没少抹泪。
“那时候,我们做工作很积极,群众拔树苗也积极,有的农户第二天专门起个大早去拔树苗。做农村工作,改变群众的观念最难。一旦观念改过来了,别的都好说。”党建明深有感触地说。
“这样的拔树苗现象,持续了几年?”记者追问。
“情况不同,因人而异。有的地方十来年,有的地方四五年。苹果树进入盛果期需要七八年,这是对基层干部韧性的考验。”
1995年时,吉县苹果的种植面积还不大,“引导群众发展苹果产业”还是乡镇、扶贫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俗话说,五个指头伸开不一般长,群众的觉悟总是有高有低,转弯儿总是有快有慢。觉悟早的,转弯快的,愿意试一试的,等得了的,十多年后靠种苹果挣到了钱,开始盖新房、娶媳妇、买摩托,羡煞了乡亲们。这批敢吃螃蟹的人产生了示范效应,拔苹果苗的事儿在吉县逐年减少,干部们动员的工作量明显减轻。进入新世纪后,吉县苹果的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开来,各种种植技术培训班上,来听课的农民数量大增,眼睛直勾勾地瞅着讲课的专家,爱听,还敢问。这一幕,又让当年那些做工作不顺利的乡镇干部着实体会到了农民的可爱。秋天下乡时,给他们手里塞苹果塞得最多的,往往就是当年他们前脚做工作后脚拔树苗的农民。
进入新千年,吉县群众发展苹果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县机关、乡镇反而更忙了。忙啥?给苹果的产前、产中、产后搞服务。 新潮“四件套”
隆冬时节,吉县东城乡的一处苹果示范园,在县扶贫办副主任张东明指引下,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冬日暖阳下,一株株苹果树纵横成排,行距开阔,修剪有形,枝条伸展,仿佛在靜静诉说着一个丰收的故事。置身其中,记者仿佛看到了金秋之际红艳艳的苹果缀枝头,又仿佛嗅到了微风拂过后的满园芬芳。张东明说,这些苹果树在经过减密间伐、疏花疏果后,苹果的个数尽管有所减少,但个头增大了,售价提高了,因此,每亩效益能大幅提升。这还是一片有机果园,记者看到,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苹果不再被喷施农药,保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为方便果农生产、客商收果,县扶贫办对园内田间路进行了硬化,大卡车可以畅行无阻;园区还统一配备了除草机,不仅能有效降低果农的作业强度,还可实现果园覆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苹果品质。干旱缺水是造成吉县历史上贫困的重要原因,而一条条滴灌管道在果园里四通八达,保证了苹果可“按需喝水”,又能节省水资源;每当苹果进入成熟期,地面就会铺上反光膜,保证苹果的每一侧面都可享受阳光照耀,着色更匀口感更佳。此外,每户果农都有一个生产管理操作间,可存储农具、衣物,还能午休。当然了,苹果的套袋技术、嫁接技术,吉县农民早就在使用,并且运用得相当娴熟。
行走在连片的果园里,一路听,一路看,终于明白地头收购价两元一个的“八零果”(苹果的直径为80毫米,为苹果中的“大哥大”)竟是这样诞生的!
原来,种苹果有这么多学问!且慢,吉县苹果还有新鲜事:
吉县,既缺水,又容易遭雹灾。而苹果最怕的就是冰雹,遭受雹灾的苹果,品相难看,容易腐烂,很难销售出去。而老天爷仿佛在有意考验吉县人发展苹果产业的热情,前些年雹灾很是频繁。每次冰雹后,雨过了,天晴了,而遭灾的果农却几个月难现笑脸。 2013年开始,吉县的苹果园上空次第撑起了一张张防雹网,从此,吉县苹果不再“红颜薄命”,她们无惧雹灾,安然过夏,从容成熟。寂静的冬日,记者抬头仰望着一张张透明柔韧、无边无际的防雹网,不得不惊叹吉县人民的创造力。
防雹网与太阳能杀虫灯、田间道路、管护房,被吉县果农称作吉县苹果的“四件套”,成为他们的骄傲。这背后,是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全县干部倾心倾力的付出。张东明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双休了,白天跑村跑项目,晚上看资料写材料开会,已成工作常态。看到富裕起来的果农越来越多,感受着吉县的小康进程,他说累得好幸福。
有机化转型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机化,是我国农业必须面临的转型。吉县苹果,转型很早。这一转型,同样不易。
苹果正卖得好好的,干嘛又不让用化肥、使农药了?刚开始,很多已经挣到钱的果农都不愿做出调整,持观望态度。对此,吉县选择了基础条件好、带动面广的连片标准化示范果园进行有机转换,“示范园的苹果更好吃!卖价更高!”附近的果农们亲眼见、亲口尝后,苹果树的有机化改造逐渐推广开来。
东城乡社堤村的葛根朝家有8口人,现有8亩14年树龄的苹果园。2010年以来,在片区开发项目的扶持下,他建起一个8立方的沼气池,并坚持每年养6头猪,靠“猪—沼—果”的循环经济走上了致富路。
放弃用惯了的化肥、农药、除草剂,采用种养循环模式,能给农民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这是葛根朝算的账: 6头猪一年能产肥9吨,通过沼气池发酵后,沼液可用于自家3亩果园;沼气在5月至10月间,可供做饭烧水之用(相当于节省了2吨标准煤)。另一块5亩大的果园,仍继续使用化肥。
葛根朝发现,使用沼液的果园,土壤疏松度远远胜过使用化肥的那块,且保水保墒,病虫害还少,所产苹果更甜、更脆、更红、更大。这几年,即使是处于有机转换期的苹果,每斤售价也要比普通苹果高出0.5元左右,这样,他家一亩苹果就要多收入2000多元,而使用自家所产沼液还能节省每亩购买化肥的投资800元左右,再算上养猪本身的利润及节省燃料的成本,这四项加起来,就可增加经济效益7000元以上,很是可观。近几年,吉县像葛根朝这样相信政府、敢想敢干的果农正越来越多。
2012年,借国家扶贫开发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之东风,吉县按照临汾市“打造百万亩有机水果基地”的总体思路,提出打造吉县3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推动吉县苹果产业的有机化转型发展。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引进并建设了从苹果有机生物菌肥生产到果袋、纸箱、反光膜生产,再到果酒、果醋、果酱等深加工的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全县苹果冷藏储存能力达到15万吨,苹果转化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目前全县从事苹果信息、中介、农资、包装、加工、运输的人员达到1500人。吉县苹果,走向了从求数量到求品质、从抓种植到抓深加工的新阶段,全县呈现出“十万人民兴一业、七十二行谋一果”的繁荣景象。目前,经过有机认证的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发展到10万亩。
商场就是战场,先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3年10月10日—11日,中国(吉县)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山地有机苹果产业开发启动大会在吉县举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主席安德鲁·路易,亚洲有机运动联盟副主席周泽江,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内外有机农业专家,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时任主任刘俊文等领导出席会议。全国贫困地区有机联盟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以吉县苹果为龙头的吕梁山片区果业有机化进程正式启动,吉县有机苹果的品牌战开始打响,引得客商云集、订单纷至沓来。 甜蜜中的遗憾
在东城乡政府门前的果园里,记者遇到了陈巧香,50多岁的她,和鎮政府出出进进的干部们亲热地打着招呼,记者细问,方知她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果农。
“今年(腊月采访,指2015年)俺家的一级果放了一个大棚。妹子,你知道这大棚有多大?1米高、11米长、7米宽哪!两万八千斤呢!”穿着入时、皮肤光洁的陈巧香一边以家乡口音向记者描述着丰收景象,一边使劲张开胳膊,仿佛要把她说的那个储苹果的大棚揽在怀里。
陈巧香夫妻二人共有14亩苹果园,去年,进入盛产期、经过有机转化和减密间伐的苹果园,收入是普通苹果园的两倍,每亩的毛收入为2万元,除去成本3000元,纯利润可达1.7万。陈巧香说,她感谢县里引领着她们把苹果越种越好,现在仅苹果一项,她已收入五六十万元。家里买了轿车,几个孩子都在县城买了商品楼。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去年她家的苹果能抓住机遇适时销售,她还能多卖三万元。
“三万呢!少卖了三万,心痛得我一想起来就睡不着觉……”她遗憾地念叨着。
“有客商给您出高价?”
“是啊!这两年苹果还没采摘,太原、内蒙、广州、广西、江西的客商就开车过来了,争着拉俺们的苹果。谁给的价高,俺们就卖给谁。”陈巧香说着说着,一抹自豪浮现于脸上。
3万元的损失,对陈巧香,就像一份甜蜜中的遗憾。因为有未来,烦恼可以转瞬即逝。
初步统计,目前吉县的8万果农中,产值30万以上的有100户,产值20万以上的有400户,产值10万元以上的有1000户,产值5万元以上的有1万户……苹果树已经成为果农的“摇钱树”,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吉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2015年,吉县年产苹果18万吨,产值近10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6600元。
早在2013年,吉县扶贫开发工作就在山西省取得了两个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省第一,扶贫开发工作年度考核全省第一。目前,全县61个贫困村依靠“畜—沼—果”循环产业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30年谋一业,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片区县,依靠苹果这一富民产业,厚积薄发,迅速赶超,展翅腾飞。30年的持续发力,让这个山区小县的苹果蜚声中外,吉县的名片,不仅有壶口瀑布,还多了“壶口”牌苹果;30年的持续发力,让苹果这一甜蜜的事业,托起了11万人的小康梦……
2015年腊月,于天寒地冻中,记者赴吉县采访,但见苹果树漫山遍野沐冬阳,苹果设施配备齐全护产业,苹果行情妇孺皆知搏市场,于是,那大而红、脆且甜的“壶口”牌苹果深印脑海,一份感动盘桓于心田:吉县苹果,已成为11万吉县人民的富民产业!吉县人民,正成为山西省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排头兵!
让我们来看这样几组数字:
在北京的大型超市,普通包装的吉县苹果,每公斤售价可达7.5元;15枚的礼品包装,售价为120元。价格,贵不贵?
在吉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以上。规模,大不大?
吉县有农村人口9.4万,人均3.5亩苹果树,人均苹果产量4000斤。按每斤苹果2.5元(最高收购价4.5元,最低1元)算,人均产值一万元。吉县农民,穷不穷?
“不出意外的话,俺们吉县应该能在2017年摘帽。”在县扶贫办,主任党建明自信地告诉记者。冬日暖阳透过窗户,照在他方正的国字脸上。
2002年,吉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被列入国家连片特困县,是吕梁山片区最南端的贫困县。如今,吉县拟提前3年摘下贫困县的帽子,喜讯令人振奋。那么,吉县苹果这一富民产业是怎样炼成的?
艰难的破土
“吉县苹果好吃!”早在几十年前,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一带,就有这样的说法。当地百姓走亲串友,苹果总是“香饽饽”。待客上盘苹果,显得对客人看重;拜访带箱苹果,显得对主人敬重。当苹果的清香在屋子里弥漫开来,主客间的情谊就像苹果一样甘甜。
吉县苹果究竟为啥好吃?
“首先是地理环境的因素。农产品嘛,肯定离不开大自然的禀赋。吉县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县境内工矿企业少,无污染,植被覆盖率高达45%,这是发展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1990年5月,农业部和省、地有关部门的果树专家在对吉县进行考察论证后,就得出结论:吉县是苹果最适宜栽培区。有了这个优势,农民种得多了,自然也就会种了。县委县政府把苹果作为主业以后,苹果的管理提升了,装备上去了,苹果的品质也就越来越好。”面对记者的好奇,党建明平实地回答道。
平实的回答后,是吉县苹果金灿灿的荣誉。
首届中国农博会苹果类唯一金奖,第三届中国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1996、2000、2001、2002年中国国际果品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1998年,吉县苹果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了“壶口牌”商标。2010年,又获批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国家级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享有“中华名果”美誉的“壶口”牌苹果畅销北京、广州、深圳等数十个城市和地区,并远销俄罗斯、西欧、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平实的回答后,是30年初衷不改的持之以恒。
吉县苹果在全国一路斩金夺银,荣誉和成绩的背后,是一段几多曲折、并不平坦的奋斗历程。回顾过往,曾在乡政府工作多年的党建明,感慨良多: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我们吉县是三十年谋一业呢!从1987年到现在,十几届政府换人不换产业,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如今,吉县80%的耕地是果园、80%的农民是果农。吉县今天盛大的苹果产业如同一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荫多泽广的大树,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经历了异常艰难的破土。
最初,让农民把苹果当做产业来干,并不容易。上世纪80年代,吉县的苹果树还为数甚少,长在房前屋后,红了,熟了,摘下来给自家老人孩子吃一些,给亲朋好友送一些,仅此而已。当乡镇干部建议把大片的、好端端的地改种苹果时,农民们就犯嘀咕:玉米种了人能吃、牲口能吃,苹果能当饭吃吗?玉米放在缸里不愁卖,苹果蔫了、烂了谁管?再说啦,粮食春种秋收,苹果可不是两年、三年就能挂果的,俺们等不起!你们说得好听,俺就是不信!
那时候,很多乡镇干部都有过这样的尴尬:苦口婆心说道了半天,群众给面子,总算把政府无偿提供的树苗挖个坑种下去了,过几天干部再挨家挨户去看,地里又光秃秃一片,外甥打灯笼——照旧!有的女干部为此气得没少抹泪。
“那时候,我们做工作很积极,群众拔树苗也积极,有的农户第二天专门起个大早去拔树苗。做农村工作,改变群众的观念最难。一旦观念改过来了,别的都好说。”党建明深有感触地说。
“这样的拔树苗现象,持续了几年?”记者追问。
“情况不同,因人而异。有的地方十来年,有的地方四五年。苹果树进入盛果期需要七八年,这是对基层干部韧性的考验。”
1995年时,吉县苹果的种植面积还不大,“引导群众发展苹果产业”还是乡镇、扶贫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俗话说,五个指头伸开不一般长,群众的觉悟总是有高有低,转弯儿总是有快有慢。觉悟早的,转弯快的,愿意试一试的,等得了的,十多年后靠种苹果挣到了钱,开始盖新房、娶媳妇、买摩托,羡煞了乡亲们。这批敢吃螃蟹的人产生了示范效应,拔苹果苗的事儿在吉县逐年减少,干部们动员的工作量明显减轻。进入新世纪后,吉县苹果的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开来,各种种植技术培训班上,来听课的农民数量大增,眼睛直勾勾地瞅着讲课的专家,爱听,还敢问。这一幕,又让当年那些做工作不顺利的乡镇干部着实体会到了农民的可爱。秋天下乡时,给他们手里塞苹果塞得最多的,往往就是当年他们前脚做工作后脚拔树苗的农民。
进入新千年,吉县群众发展苹果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县机关、乡镇反而更忙了。忙啥?给苹果的产前、产中、产后搞服务。 新潮“四件套”
隆冬时节,吉县东城乡的一处苹果示范园,在县扶贫办副主任张东明指引下,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冬日暖阳下,一株株苹果树纵横成排,行距开阔,修剪有形,枝条伸展,仿佛在靜静诉说着一个丰收的故事。置身其中,记者仿佛看到了金秋之际红艳艳的苹果缀枝头,又仿佛嗅到了微风拂过后的满园芬芳。张东明说,这些苹果树在经过减密间伐、疏花疏果后,苹果的个数尽管有所减少,但个头增大了,售价提高了,因此,每亩效益能大幅提升。这还是一片有机果园,记者看到,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苹果不再被喷施农药,保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为方便果农生产、客商收果,县扶贫办对园内田间路进行了硬化,大卡车可以畅行无阻;园区还统一配备了除草机,不仅能有效降低果农的作业强度,还可实现果园覆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苹果品质。干旱缺水是造成吉县历史上贫困的重要原因,而一条条滴灌管道在果园里四通八达,保证了苹果可“按需喝水”,又能节省水资源;每当苹果进入成熟期,地面就会铺上反光膜,保证苹果的每一侧面都可享受阳光照耀,着色更匀口感更佳。此外,每户果农都有一个生产管理操作间,可存储农具、衣物,还能午休。当然了,苹果的套袋技术、嫁接技术,吉县农民早就在使用,并且运用得相当娴熟。
行走在连片的果园里,一路听,一路看,终于明白地头收购价两元一个的“八零果”(苹果的直径为80毫米,为苹果中的“大哥大”)竟是这样诞生的!
原来,种苹果有这么多学问!且慢,吉县苹果还有新鲜事:
吉县,既缺水,又容易遭雹灾。而苹果最怕的就是冰雹,遭受雹灾的苹果,品相难看,容易腐烂,很难销售出去。而老天爷仿佛在有意考验吉县人发展苹果产业的热情,前些年雹灾很是频繁。每次冰雹后,雨过了,天晴了,而遭灾的果农却几个月难现笑脸。 2013年开始,吉县的苹果园上空次第撑起了一张张防雹网,从此,吉县苹果不再“红颜薄命”,她们无惧雹灾,安然过夏,从容成熟。寂静的冬日,记者抬头仰望着一张张透明柔韧、无边无际的防雹网,不得不惊叹吉县人民的创造力。
防雹网与太阳能杀虫灯、田间道路、管护房,被吉县果农称作吉县苹果的“四件套”,成为他们的骄傲。这背后,是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全县干部倾心倾力的付出。张东明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双休了,白天跑村跑项目,晚上看资料写材料开会,已成工作常态。看到富裕起来的果农越来越多,感受着吉县的小康进程,他说累得好幸福。
有机化转型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机化,是我国农业必须面临的转型。吉县苹果,转型很早。这一转型,同样不易。
苹果正卖得好好的,干嘛又不让用化肥、使农药了?刚开始,很多已经挣到钱的果农都不愿做出调整,持观望态度。对此,吉县选择了基础条件好、带动面广的连片标准化示范果园进行有机转换,“示范园的苹果更好吃!卖价更高!”附近的果农们亲眼见、亲口尝后,苹果树的有机化改造逐渐推广开来。
东城乡社堤村的葛根朝家有8口人,现有8亩14年树龄的苹果园。2010年以来,在片区开发项目的扶持下,他建起一个8立方的沼气池,并坚持每年养6头猪,靠“猪—沼—果”的循环经济走上了致富路。
放弃用惯了的化肥、农药、除草剂,采用种养循环模式,能给农民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这是葛根朝算的账: 6头猪一年能产肥9吨,通过沼气池发酵后,沼液可用于自家3亩果园;沼气在5月至10月间,可供做饭烧水之用(相当于节省了2吨标准煤)。另一块5亩大的果园,仍继续使用化肥。
葛根朝发现,使用沼液的果园,土壤疏松度远远胜过使用化肥的那块,且保水保墒,病虫害还少,所产苹果更甜、更脆、更红、更大。这几年,即使是处于有机转换期的苹果,每斤售价也要比普通苹果高出0.5元左右,这样,他家一亩苹果就要多收入2000多元,而使用自家所产沼液还能节省每亩购买化肥的投资800元左右,再算上养猪本身的利润及节省燃料的成本,这四项加起来,就可增加经济效益7000元以上,很是可观。近几年,吉县像葛根朝这样相信政府、敢想敢干的果农正越来越多。
2012年,借国家扶贫开发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之东风,吉县按照临汾市“打造百万亩有机水果基地”的总体思路,提出打造吉县3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推动吉县苹果产业的有机化转型发展。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引进并建设了从苹果有机生物菌肥生产到果袋、纸箱、反光膜生产,再到果酒、果醋、果酱等深加工的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全县苹果冷藏储存能力达到15万吨,苹果转化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目前全县从事苹果信息、中介、农资、包装、加工、运输的人员达到1500人。吉县苹果,走向了从求数量到求品质、从抓种植到抓深加工的新阶段,全县呈现出“十万人民兴一业、七十二行谋一果”的繁荣景象。目前,经过有机认证的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发展到10万亩。
商场就是战场,先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3年10月10日—11日,中国(吉县)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山地有机苹果产业开发启动大会在吉县举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主席安德鲁·路易,亚洲有机运动联盟副主席周泽江,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内外有机农业专家,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时任主任刘俊文等领导出席会议。全国贫困地区有机联盟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以吉县苹果为龙头的吕梁山片区果业有机化进程正式启动,吉县有机苹果的品牌战开始打响,引得客商云集、订单纷至沓来。 甜蜜中的遗憾
在东城乡政府门前的果园里,记者遇到了陈巧香,50多岁的她,和鎮政府出出进进的干部们亲热地打着招呼,记者细问,方知她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果农。
“今年(腊月采访,指2015年)俺家的一级果放了一个大棚。妹子,你知道这大棚有多大?1米高、11米长、7米宽哪!两万八千斤呢!”穿着入时、皮肤光洁的陈巧香一边以家乡口音向记者描述着丰收景象,一边使劲张开胳膊,仿佛要把她说的那个储苹果的大棚揽在怀里。
陈巧香夫妻二人共有14亩苹果园,去年,进入盛产期、经过有机转化和减密间伐的苹果园,收入是普通苹果园的两倍,每亩的毛收入为2万元,除去成本3000元,纯利润可达1.7万。陈巧香说,她感谢县里引领着她们把苹果越种越好,现在仅苹果一项,她已收入五六十万元。家里买了轿车,几个孩子都在县城买了商品楼。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去年她家的苹果能抓住机遇适时销售,她还能多卖三万元。
“三万呢!少卖了三万,心痛得我一想起来就睡不着觉……”她遗憾地念叨着。
“有客商给您出高价?”
“是啊!这两年苹果还没采摘,太原、内蒙、广州、广西、江西的客商就开车过来了,争着拉俺们的苹果。谁给的价高,俺们就卖给谁。”陈巧香说着说着,一抹自豪浮现于脸上。
3万元的损失,对陈巧香,就像一份甜蜜中的遗憾。因为有未来,烦恼可以转瞬即逝。
初步统计,目前吉县的8万果农中,产值30万以上的有100户,产值20万以上的有400户,产值10万元以上的有1000户,产值5万元以上的有1万户……苹果树已经成为果农的“摇钱树”,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吉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2015年,吉县年产苹果18万吨,产值近10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6600元。
早在2013年,吉县扶贫开发工作就在山西省取得了两个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省第一,扶贫开发工作年度考核全省第一。目前,全县61个贫困村依靠“畜—沼—果”循环产业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30年谋一业,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片区县,依靠苹果这一富民产业,厚积薄发,迅速赶超,展翅腾飞。30年的持续发力,让这个山区小县的苹果蜚声中外,吉县的名片,不仅有壶口瀑布,还多了“壶口”牌苹果;30年的持续发力,让苹果这一甜蜜的事业,托起了11万人的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