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生送入成功的快车道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不仅有一个成功的今天,更有一个光辉的明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即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持。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超过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就是学生成长的六大“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有处理好,学生注定要在学习,乃至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出问题的。
  
  一、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是做人的基础,当孩子们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没有自尊心的学生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可以说自尊心是学生们的生命之火,是孩子们成长的原点,是学生精神的脊梁。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最好办法就是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当教师尊重学生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学会尊重别人。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培养学生自尊心的第二重要的办法,是无条件地爱学生。当教师无条件地爱学生的时候,学生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产生寻求进步的动力。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使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体验其情感。如果教师总是从自我出发,一厢情愿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就容易产生认知障碍,情感上难以沟通,也就产生不了期望,甚至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因此,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只有情感上产生共鸣,让学生感到自己处于平等的地位,才能产生互为反馈的情感,教师的期望才能和学生的感应合而为一,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阶梯,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建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树立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希望永远有信心,他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阶段,自尊心特别强,对外界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期望的影响。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劳动是需要回报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得到教师的承认,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回报。如果有些学科在课外得到承认的机会不多,教师可以在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赞许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和教育学家斯金纳的实验表明,通过奖励,行为可能被铭记,但不能通过惩罚,来拒绝行为。因此,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妄下断语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能够从别人认为的差生身上找到闪光点,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能够提升自我管理的约束力,责任心是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他就产生了责任心。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讲话影响了其他学生,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责任心分为对内和对外的责任心。对外的责任心比如对家庭、对别人、对社会的责任心。我们教师现在要帮助学生培养的是对自己的责任心。太多数的老师和家长没有使孩子在心中建立起责任心,没能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直接就由我们来看管、来强迫,这样,等于学生应承担的责任由老师和家长来承担了。学生成了小偷,老师们成了警察,不断地在学生后面监督。如果学生们建立起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我们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责任心如果没有建立,学生会变得被动,老师推他一下他就动一下,他断然不愿去积极进取的!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多种教学手段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自己所处的时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班级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应该去做什么,有责任去做什么。
  
  四、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进取心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如果学生自己要成长,自己要学习,那么教育学生就是一件太简单的事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的精神,学生是无法学习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培养出学生的主动进取精神,那么将来学生是断然不可能在人生中获得成功的。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是意味着一个年轻的生命对生活没有兴趣,整个人萎靡不振,那么这个学生精神上就不可能健康成长。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快乐剂,记得一位前苏联教育学家写过《学习与兴趣》一书,读完后使人豁然开朗。其中一个基本理念是说: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快乐,不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做,形成自动反应。如果在学生的大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这种行为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第一次做这个行为是不会有什么快乐的,反复行为,最后能不用意志力,条件反射地把事情做对,再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表扬、鼓励,从中找到了快乐,时间长了,形成自动反应了,每次行为学生都找到了胜任自如的感觉,此时,所谓的兴趣就产生了。我们太多的成年人认为学习好的学生是最有意志力的,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学生绝不是仅仅靠意志力学习的。他们晚上看书到很晚,不想睡觉,也不觉得累,是因为有兴趣看书。如果单凭意志力,是断然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学生,要想让他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学生从小进行培养的。
  中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具有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克服厌烦情绪和短期行为。学生既有可塑性,也有反复性,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掌握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坚持不懈。好的思想、好的习惯是经过训练才养成的。我们要营造一种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他文献
当前农村初中教育存在极大的弊端,就是被卷进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旋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爱农,逃避劳动,千方百计跳“农门”。据一所农村中学调查了解,在职业选择的问卷上,学生在“想当新一代的农民”一栏打勾的只占2.8%;在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问卷上,对劳技课感兴趣的只占7.3%。在对回乡毕业生为农服务的追踪调查中,发现有74%的学生不适应(主要是思想素质、劳动技能和知识结构不适应)。从目前中学生表现的弱点来
口语能力,是当今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居何种职位,出色的口语能力都将有助于你的成功,为你的工作增光添彩。所以,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中,“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现有考试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听”和“写”的多,但“说”的较少。在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往往是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出现“初一轰轰,初二嗡嗡,初三蒙蒙”(初一踊跃回答,初二低头作答,初三低头不答
审丑教育是相对于审美教育提出来的。审美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可。但过多地强调审美教育,过多地突出审美教育的作用,使我们变得只会追求美的东西,对身边丑的事物、丑的现象麻木不仁。审丑教育就是要教我们的学生认识丑,揭示丑,具有一定的审丑意识和审丑能力,形成正确的审丑观。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同时又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丑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施审丑教育的途径
苏轼在《前赤壁赋》的开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精神境界。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他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状茫茫无际而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水若无际,月若无际。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
2008年3月27日,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宣布,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创20多年来新高,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但这仅仅是个开始,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吨的天价,比3月同期的米价整整翻了一倍,世行的数据也显示,仅过去两个月中,国际大米价格猛涨了75%,米价飞涨,让很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展开了一次“禁米运动”,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从理论的层面上看,至今已取得累累硕果,但从实践的层面上看,效果并不佳,尤其是农村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仍是举步维艰。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何去何从?这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地探讨。本文旨在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笔者曾在农村中学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阅读的角度去探讨农村中学语文教
it引导的几个特殊句型,不仅是英语初学者的难点、易混点,而且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现就其用法作如下归纳。  一、“ It be 一段时间(long / years / months / weeks) before从句”  此句型分两种情况:如果主句用将来时(will be),则before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意为“多长时间以后将发生某事”;如果主句用过去时was,则before从句也用
最近几年,我在听公开课时发现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个共同点,就是在导入新课之后,教师随即以不提问的方式直接展示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这种模式正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得到迅速推广,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它改变了原先的那种漫无目的、随心所欲、收效甚微的教学状况。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要注重内容。所谓“注重内容”,是指注重对课文内容
当前由于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压抑,教学效率不高。要真正推进课程改革,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就必须改变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做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说些学生喜欢听的“闲话”,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让有效“闲话”激活语文课堂呢?  1.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课前交流中的有效“闲话”  语文课堂要充满情趣,语文老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