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b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腰腿痛”、“骨痹”、“腰痛连膝”等范畴,发病年龄虽大多为青壮年,但在,临床中也不乏中老年人,因本病在目前仍为疑难病故在治疗方面,各地也不尽相同,疗效也参差不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所讲的中医保守体系中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理疗、水针穴位注射,中药汤剂内服等。在临床中如何合理地去应用这些方法,成为临床工作者亟需深思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一直致力于脊柱相关疾病,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研究,逐渐总结了一些临床心得,现就具体临床治疗要决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对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1 牵引疗法:包括间歇牵引及持续牵引
  
  很多书上强调牵引力的设置为体重的60%±15%kg,笔者通过临床的观察,发现以上牵引力大多超过了患者的耐受度,在牵引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剧痛,很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中老年及合并有骨质疏松患者有损筋伤骨加重病情的可能。故笔者建议应从年龄、体质、胖瘦、职业是否合并他病等方面综合分析。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建议牵引力男性为体重的25%-40%,女性为体重的18%~33%,在牵引过程中,医者还应用手去摸患者双侧竖脊肌看看是否紧张,结合患者双趾抗阻力情况在适时加减牵引力,但在整个牵引过程中患者应以耐受为度。  (2)牵引方法的选择。
  
  2 推拿疗法
  
  指正骨推拿法,现今俗称整脊疗法。整脊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是整个治疗的关键,强调整脊复位、纠正椎小关节错缝、调理椎体生理曲度、松解椎间组织的粘连、避开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其中有腰椎斜扳法,扳腿按腰法,骑跨旋转复位法,俯卧冲压法,骨盆旋移正法等在临床中比较常用。以上手法在临床中如何灵活地去应用,有待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有下列体会,供大家参考:
  ①腰椎斜扳法适应症较广,临床也最常用,尤其适合腰椎向前向后滑坡式错缝患者,但对腰突症合并有腰椎滑脱患者应慎用。
  ②扳腿按腰法对调理椎体生理曲轴有明显优势,尤其适合腰突症合并有椎体生理曲度平直,甚至反张的患者,但腰突症急性期禁用,老年人慎用。
  ③骑跨旋转复位法:此疗法是国内治疗腰突症相对疗效较好,且较权威的手法,国内专家中以冯天有教授为代表,但笔者观察发现对腰突症合并有椎管狭窄患者或腰椎椎管先天性相对狭窄患者禁用,合并有后纵韧带钙化患者慎用。对腰椎旋转式错缝患者疗效最佳。对纠正棘突偏歪有明显优势。
  ④俯卧冲压法:此法相对作用力较大,故施用手法前一定要让患者下腹部及胸部各垫一枕头,对纠正腰椎平直及曲轴反张患者有明显优势,尤其适合腰突症合并有腰椎滑脱患者,对髓核突出f中央型1患者最适宜。对合并有骨质疏松,脊椎先天性隐裂及椎间盘内见“真空”积气影患者禁用,老年人慎用,此法操作不当极易发生肋骨骨折的危险。
  ⑤骨盆旋移纠正法,因骨盆;为脊柱的底座对脊椎起撑托作用,在腰突症患者中大多为,骨盆发生位移错缝,故治疗腰突症必需先纠正骨盆的错缝。此法国内的代表人物为李健民等,台湾的谢庆良教授也极具代表性。对纠正长短脚,腰突症合并有腰椎横突与髂骨相抵触患者有特效。因此法操作过程中“动”的是骨盆,故对椎体先无性畸形及髋臼退变患者禁用。
  
  3 针灸疗法:含毫针刺络及艾灸疗法
  
  针灸方法在治疗腰突症患者中贯穿全程,尤其对腰突症急性期疼病较剧,活动受限的患者通过针灸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镇痛及改善腰部活动度的疗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在针刺选穴中结合江西省著名针灸医家魏稼教授的动穴理论,在艾灸中结合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的热敏艾灸新疗法,疗效更确切。
  
  4 理疗
  
  泛指理疗设备,在临床中普遍使用的有中低频热、磁运动理疗机、超声波治疗仪、神灯等,理疗在治疗腰突症中也同样相随整个治疗疗程,尤其对腰突症合并椎体退行性变较严重及年老体弱经不起推拿手法的患者。通过理疗还是可以收到一定的疗效。
  
  5 水针穴位注射疗法
  
  治疗腰突症患者中比较常用的水针药物大多为营养神经、行气通络的药物。故尤其适合腰突症病史较久,下肢酸胀麻木为主症的患者。另外笔者也经常使用枝川疗法,对缓解疼痛疗效满意,在使用枝川疗法中应注意糖尿病人及溃疡患者禁用。
  
  6 中药汤剂
  
  通过中医四诊合参,确定辨证论治,后施方药对治疗腰突症患者有着不可低估的疗效,尤其是在腰突症急性期及后期治疗更加显得重要。
  以上是笔者经过8年的临床实践,通过对上万例腰突症患者的切身治疗,得出的一点体会,因腰突症病因万千,症状及体症多变,个体差异较大,在临床中还请大家斟酌使用。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眩晕,颈源性 牵引治疗 推拿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是由颈椎关节不稳所致。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其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头痛,头晕,颈痛。中医临床多将其纳入“头痛”或“眩晕”范畴。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心得和前人的经验采用坐椅式枕颌带牵引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对42例颈型眩晕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期刊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手法治疗 补肾健脾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病,以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Ⅱ型,是生物衰老在骨骼方面的一种特殊表现。自2004年以来,本人运用补肾健脾推拿手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程10天。连续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29例占58%,显效11例占22%。好转9例占1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 手法    笔者从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
期刊
关键词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痛 电脉冲治疗 电针治疗    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增龄性疾患,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破坏及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和行走功能障碍,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除年龄肥胖、超负荷运动、遗传、环境、饮食、性别等都可能是发病因素。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则表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免疫因素都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有关,疾病的整
期刊
关键词 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部 按摩治疗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入“伤筋”范畴,腕指经常活动或短期内活动过度,即腱鞘受到急、慢性劳损或慢性寒冷的刺激是导致本病主要原因,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整套按摩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手法。通过对72例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计观察72例。男性43例,
期刊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劳损 按摩治疗    髌下脂肪垫劳损在临床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多见于30岁以上的人群,临床以患者自觉膝部疼痛,膝关节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髌韧带两侧有肿胀压痛;劳累后症状加重,有时膝痛可放射胭窝,沿小腿后部肌肉直至跟骨部,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按摩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的手法,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计观察治疗3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
期刊
关键词 腰扭伤,急性 按摩治疗    急性扭伤是指腰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引起腰骶部一侧或双侧肌肉或者韧带损伤,出现腰骶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若扭伤治疗不及时,容易转变为慢性,成为顽固性腰背痛。    1 临床资料    本组87例,其中男49例,女38例;20~30岁者13例,30~40岁者33例,40~50岁24例,50岁以上的11例,20岁以下的6例;体力劳动者52例,非体力劳动者35例;
期刊
关键词 腹泻,小儿 推拿治疗 辨证治疗    小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是小儿在夏秋季节最易发生的儿科常见疾病。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35例腹泻患儿采用推拿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均系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月龄:4~23个月,其中不满1周岁者13例,1周岁以上者22例;病程3~50日;便次:3~15次/日,治疗次数
期刊
指导:廖品东  关键词 推拿意外 案例    慕廖品东老师之名,今年我从云南中医学院针推专业毕业后,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考取并成为了他的研究生。发生在三年前那个晚上的一件事,使我对导师和对未来自己所从事的推拿事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一次刚好老师不在,师弟为一位慢性腰肌劳损的藏族阿姨按摩时,一不留神,师弟重叠的双掌在按压其右侧腰部时,掌下突然发出了“咔嚓”一声响,而趴在床上的康巴阿姨也惊叫了起来
期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腰腿痛”、“骨痹”、“腰痛连膝”等范畴,发病年龄虽大多为青壮年,但在,临床中也不乏中老年人,因本病在目前仍为疑难病故在治疗方面,各地也不尽相同,疗效也参差不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所讲的中医保守体系中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理疗、水针穴位注射,中药汤剂内服等。在临床中如何合理地去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