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寻找诗意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524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去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传》和新疆的《玛纳斯传》作为口头文学代表着民间文学意义上的史诗外,汉民族并没有作为叙事传统的史诗记录自己的历史。在当代诗人中,張况的写作体现出对日常性与自我关照的超越,这种致力于建立史诗版图、为历史寻找诗意的实践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诗学意义。
  众所周知,抒情传统将历史作为叙述背景进入诗歌,而且往往是琐碎的片段。张况不满足于片段式的记叙,当然他追求的也绝非简单的线性时间线索。在张况的诗歌疆域里,几乎所有历史细节都是鲜活的,他凭借奇特大胆的想象,将所有历史故事、人物化为他言说的对象。显然,他的目的并不在于书写历史本身,而是希望重构人类赖以生存的文化记忆,让历史与当下产生关联性的对话。当诗人自由驰骋于历史时空,其实并不是记录时间,而是让“时间在他的诗行中行走”(郭小东语)。
  时间无疑是张况诗歌文本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意味着时间即是进入诗人内心的密码,无数时间节点以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方式散点布置于他的诗行,借助一面“天空之境”“激活亿万斯年的记忆”(《照见:天空之镜》)。于是,《楚辞》的章句、格萨尔王的叹息、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带一路”这些符码穿越时空,以极为怪诞、和谐的方式取得拼贴的效果。诗歌是朝向过去的,无论是历史还是刚刚过去的瞬间,诗歌以自身之力抵抗时间的有限性,这些古典元素因为其附着的文化记忆而一再被激活,召唤起拥有共同文化记忆的读者内心的认同。诗人与历史,读者与历史,都在此刻获得交流的可能,线性的时间不再成为阻隔,在诗意发生的那个时刻,读者成为了历史的同代人。
  古典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文化记忆正是张况与历史对话的入口,他不铺排历史,却能让历史以鲜活的姿态呈现在他的诗歌中,借助的正是这种理想读者共有的古典文化记忆。比如《端午,在一座古城怀屈子》就一直贯穿着“粽子”的符号,随着望穿江水游走城墙的一路奔忙,每个人都能理解端午在不同时代所负载的想象,最终通过“《离骚》只有一首/谁读,都是国殇和深愁”完成同一个民族的心灵共识。在组诗《时间的涟漪是谁人来不及逃亡的心跳》里,写梅的就有四首之多,足以显示“诗坛四公子”所倡导的文人精神,而在《香雪海读梅》中,诗人不断提起四公子及自己的朋友,颇类似传统诗歌的“用典”技法,可见“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文人心性。梅花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无须多言,张况将自己的抒情建立在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古典文化内涵上,使诗歌完成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表达功能。
  语言是存在的家。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寻找,就是置身于语言实践的动力。当以追寻个体独立人格以及自由为本的现代新诗遭遇现代文明的异化,诗人怀着回望家园的心为自己寻找生存之地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张况经常通过诗歌返乡,生于广东五华的他从未掩饰对家乡热土的热爱,他的诗歌反复书写南朗、崖口这些岭南小镇,他笔下的自然风物,即是他无法割舍的家园。或许在他看来,史诗的建构不只是记录历史,还要以当代人的身份记录自己感知的当下,而这些当下终将化为历史的遗存。他曾说自己的诗歌要“写胜利者那三分之一历史,写失败者那三分之一历史,和普罗大众那三分之一历史”。既然日常中的诗意被日常所书写,那么历史与诗意是否有共生之可能,张况或许给我们提供了答案。诗歌中的历史固然求真求实,然而最后的书写却遵循着自身的抒情逻辑。从诗人的书写角度来看,与其说张况在尝试一种书写历史的新途径,倒不如说他在为历史寻找诗意转化的可能,唯其如此,历史及其土壤才展示出常说常新的魔力。
  责编:郑小琼
其他文献
一  先于手机闹铃预设,潜藏在内心的意识与身体里的物钟提前在一个秒针上重合,“咯噔”,毫无声息哪里一震,我被拨醒。  心里有事。根据状态判断,我其实可能早都醒了,且完成了身体过渡和交接,就像一次靠岸。我现在不过是来把眼睛睁开,将美梦虚空之幻变为具象可及之物:摸过床头柜上手机,摁亮,屏幕显示:04:36;2018年9月18日;戊戌年八月初九;星期二……侧脸朝圆形舷窗外望去:大海深碧,是未退的夜色和深
期刊
芳村有个风俗,说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出了二月二,才算是出了正月。这里头是有讲究的。“正月里剪头,死舅舅。”有舅舅的人家,就格外小心。尤其是做母亲的,早就把孩子们叮嘱过了,说记着啊,千万。也有为这个有了芥蒂的。孩子们一时忘了,被舅舅妗子知道,心里就不痛快。找上门来质问的也有,过后拿这话柄说事的也有。总之是,这地方人都认老理儿。正月里剪头,总是理亏的一方。  这自然是芳村的风俗。城市里却不大讲究这些,比
期刊
伊甸的诗  自然之歌(组诗)  白马之歌  它一开始奔跑,远处的雪山就  急剧地后退。黑猩猩,黑山羊,黑豹  拼命用羞愧洗自己的身体  黑天鹅用加急电报唤来白天鹅  它一声长啸——那不是一匹马的长啸  是一匹白马的长啸,是白的长啸  所有野兽都停止了吼叫,停止了  埋怨和诅咒,它们肃立,倾听,出神  当草原的绿色和天空的蓝色作为它的背景  它像从神话中飞来  这白中之白,这白之王,白之神  它身上
期刊
一、为什么叫废名  1926年6月10日,一个叫冯文炳的年轻人在日记中写道:  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作废名。我在这四年以内真是蜕了不少的壳,最近一年尤其蜕堗古怪,就把昨天当个纪念日子罢。  这段话看似平常,却包含着一个很大很深的心灵世界。冯文炳为什么突然要变成“废名”呢?看他话的意思,并不是随意地取个笔名,而是用废名彻底取代了冯文炳。果然,废名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冯文炳”
期刊
1881年7月26日,一位母亲给自己的朋友去信,信中提及自己那个不到五岁的孩子时,她这样说:“这个孩子是一个奇怪的造物,很好斗。”  儿子这种好斗的习性已经困扰这位母亲很久了,她在一年前的日记中就写过儿子的一件壮举——把一根铁钉子塞进嘴里,还“临危不惧”地说死了不要紧,“我要是死了下坟墓,那我就把这几本画书一起带去”。  谁也不会料到,这个奇怪的造物最后竟然真的成了一位以笔为戈的斗士,与黑暗势力斗
期刊
1.准备回国  “如果你无法忍受寂寞,请不要到亚拉巴州马来。”2019年1月25日,我们到达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奥本大学的第一天,接机的同胞如此说。日出日落,不知不觉,一年匆匆而过。根据2019表的规定,再有整整一个月,到2月25日,我们一家三口就要踏上回国的飞机,结束在美国奥本大学为期一年零一个月的访问学者生活。  1月16日,我们买好了直飞祖国的机票,成人票一张3090元加919元的税费,共40
期刊
1  十一月的风,像一朵衰败的大花  使心事重重的女人推开镜子  又回到了童年,满腹狐疑的后园  突然的花开,使漫长的时光迅疾缩短  并具有某种惊人的形式。它们  与劳动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大地一边展开,一边沦陷  永远在瞬间平衡爱和恨、生与死  一根夭折的树枝上有一朵湿火  在春天的阴影下,隐蔽而绝望的美  并没有使一个在山岗上徘徊的人  茅塞顿开,获得一点思考的价值  再次相遇:一种过程的
期刊
刘十一在弟兄中排行十一。  在牙子爷爷的安排下,哥哥们都学成了一门手艺,木匠、铁匠、画匠、泥水匠、轱辘匠、毛毛匠、毡匠,轮到他学了井匠。刘十一其实想跟四哥学画匠,整天山呀水呀,花鸟鱼虫在笔尖上或开或鸣,或游或立。  母亲心疼刘十一,毕竟最小的一个,也有让他自己选一门手艺学的意思。牙子爷爷却一口咬定,只能井匠。还说亲兄弟一个刘字掰不开,到头来你唾他的臭,他唾你的臭,弟兄也不弟兄!刘十一抱怨说,呆在暗
期刊
周簌的诗  倾 听  我比南山寺的钟声醒来得更早  一座小村庄荡在南山脚下  像炊烟一样柔软  天空澄明。奔腾的马车卸下絮状云朵  在乡村小径,紫牵牛藏着自己寂静的紫  丝瓜花藤攀爬在一架竹篱上  在这初秋的清晨。我倾听你  所有料峭的深紫里,都是你的余音袅绕  所有蓬松的金黄,都是你的虎啸之睡眠  麻雀之诗  两只灰扑扑的麻雀在雨中低飞  在透亮的雨丝中  两把剪刀一样,剪——  那些愁结和乱
期刊
北宋元祐四年(1089)七月,两位年过半百者在杭州相遇。一位57岁,另一位54岁,两人面庞都有了霜色,印着人生偃蹇的烙印,但一双眼睛都还炯然有神,那是历经坎坷后的通透与淡然。  57岁的是刘景文,54岁是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苏轼第一次在杭是北宋熙宁四年(1071)至七年(1074),由于反对王安石新法,“自乞补外”,任杭州通判(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那一年苏东坡36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