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师罔原功祜对人的生存状态很感兴趣。他拍摄过许多世界边缘那些隐蔽角落里的故事,从贩毒到偷渡,从战乱到核电阴影,所有这些在常人看来离奇遥远的故事,都被他收入镜头,他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个世界,而他自己也在一次次拍摄中找到了自我的存在。
当我去旅行当我在拍摄
今年35岁的日本摄影师同原功祜(KosukeOkahara)在欧洲已经是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的纪实报道摄影师了。他先后曾拍摄报道过苏丹达尔富尔危机(2004年)、哥伦比亚的毒品贩运(2006年)、中国的麻风村(2007年)、缅甸的反军政府示威(2007年)、日本的自残少女群体(2004年开始)、泰国的红衫军示威冲突(2010年)、利比亚的武装冲突(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事后回访(2014年)等项目。
这位年轻有为的摄影师,在上大学之前曾是名滑雪运动员,还参加过世界顶级的自由滑雪锦标赛。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去过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边远地区,面对如此丰富甚至刺激的经历,他的表现平淡自然。“起初,我的目的是要讲故事,而讲故事需要我旅行,前往故事发生的地方。于是旅行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不过有时候我拍摄的故事就在家门口,这样的距离算不上是旅行。我拍摄任何故事都要旅行前往某个未知的地方,或是某个新鲜的地方,所以旅行并非仅仅意味着地理上的移动位置,对我来说,也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意义。”
不知是不是日本人身份的原因,罔原功祜总是表现得谦卑而平淡,而且颇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旅行总是因为我的摄影而发生的,去发现我所不了解的世界。”同原功祜曾深入拍摄过非法移民的题材,“拍摄非法移民的旅途,是一次充满希望与绝望的旅途。当我和那些移民一起行进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总处在绝望之中的,移民们总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不过旅途中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那是一种希望总是若隐若现的过程。那样的旅途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在同原功祜去过的众多地方里,唯独对哥伦比亚情有独钟:“我在哥伦比亚待过很长时间,哥伦比亚是让我最难忘的地方。那里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件事很有趣,每当我到了哥伦比亚的时候,我感觉我不是在外出旅行,像是回到我的第二故乡。”他在哥伦比亚有很多朋友,相信这些朋友对他的拍摄工作,一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否则,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区,他不可能有机会进入。“每次旅行给我的感受都是独特的。每次我遇到的人,对我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揭露世界的疼痛
从2004年起,罔原功祜开启了一个长期的、至今都尚未完成的拍摄计划。这个计划名叫“lbasyo”,是一个关于一群日本自残女孩的拍摄项目。“lbasyo”是一个日语词,意思是“‘身体与精神的居所’,就是一个人可以感到放松,或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地方。”同原功祜说,他在拍摄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被摄者的存在感,无论所拍摄的是人,还是风景。
关于摄影这个话题,同原功祜似乎不太愿意多谈。“我不太区分‘捕捉(capturing)’与‘拍摄(shooting)’这两个词。可能因为我不是英语母语者,我没觉得这两件事有什么区别。但是对我而言,摄影就是捕捉那些我要拍摄的东西的存在感。”罔原功祜的这个拍摄项目还在继续,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才会为这个项目画上句号。这样一个切入现代社会深处,且被常人冷落的项目,彰显着人文关怀与情感叙事,从另外的层面上,似乎也可以说,这样一个长期的项目体现了他作为摄影师的真诚,以及一份野心。“有人可以通过我的照片感受到那种存在是真实的,那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而摄影并不是一种可以对人‘解释’某件事情的最好的媒介。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摄影能够捕捉到事情的本质。”
法国、日本和中国之于我
很显然,同原功祜已经不能算作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人了,至少他是一个国际人。这样一位经常满世界旅行的职业摄影人,他把巴黎认作是家。“巴黎对我而言,就是家。在巴黎,有我的朋友们和我的家人在等待我,虽然我并不总是在法国生活。我说法语,巴黎让我有家的感觉,虽然法国也有些事情我并不喜欢。不过在日本也是一样的,并没有哪个国家或什么地方是完美的。”
毫无疑问,同原功祜已经深深受到了欧洲现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罔原功祜的纪实报道摄影属于典型的欧陆纪实范儿,黑白摄影、粗颗粒、高反差、讲究戏剧化情节与画面结构。“我就是喜爱黑白摄影。我认为那种简化的图像很美。”
2007年,同原功祜来到中国拍摄了“被人遗忘的麻风村”项目,这次拍摄的成果,被命名为《消逝的世界》(Vanishing Existence),在2013年,同名摄影书被制作成了中国古典书籍的线装本样式,这本装帧独特的摄影书也入选了Photoeye网站2013年度最佳摄影书提名。由一位日本摄影师主导的,将经典黑白纪实摄影与古典线状图书形式结合,这样的做法还是第一次。“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这种疾病曾在《圣经·日约》中出现过,也曾在《论语》中出现过。我想要讲述的是这个故事,讲述故事中的人,以及这种疾病的漫长的历史。因此我想要让这本书看上去像是一本中国的古书。”不过事实上,这本书最终选用的纸张来自于日本。
关于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同原功祜的表述像个局外人一样,显得诚实而客观“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很不一样的国家。虽然两个国家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很多习惯都不一样。在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日本也是一样。我只去过中国很小的一块地方,所以真的很难描述整个国家。不过我真的喜欢这个国家的多样性。当然,中国的城市与乡下差异很大,我去过的一些地方,人们生活很艰难。”
“在任何国家都存在这种差异,不过我希望,中国人能够保持那份热心肠,即便是在城市里。这么说是因为,有些富人已经变得很疯狂……在中国,无论我去到哪里,人们总是给人感觉很温暖,即便是对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我都不会说中文。我认为日本的情况也差不多,有时候乡下的人会很难相处,他们的心态不够开放。无论如何,我希望在中国可以有更多的朋友,日本也一样。”
罔原功祜说他还曾有过一个中国的女摄影师做实习生,“我们一起谈论过摄影,她给我看她的作品集,谈她关于工作的想法,那是一段很友好的时光。如今她已经回国(大概是在上海)开始她的新项目,接拍新任务。我认为她会做得很好。”
无论拍摄怎样的题材,或者无论去过怎样的地方旅行,也许,诚实的品质才是让人接受的前提。就像罔原功祐一样。
当我去旅行当我在拍摄
今年35岁的日本摄影师同原功祜(KosukeOkahara)在欧洲已经是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的纪实报道摄影师了。他先后曾拍摄报道过苏丹达尔富尔危机(2004年)、哥伦比亚的毒品贩运(2006年)、中国的麻风村(2007年)、缅甸的反军政府示威(2007年)、日本的自残少女群体(2004年开始)、泰国的红衫军示威冲突(2010年)、利比亚的武装冲突(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事后回访(2014年)等项目。
这位年轻有为的摄影师,在上大学之前曾是名滑雪运动员,还参加过世界顶级的自由滑雪锦标赛。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去过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边远地区,面对如此丰富甚至刺激的经历,他的表现平淡自然。“起初,我的目的是要讲故事,而讲故事需要我旅行,前往故事发生的地方。于是旅行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不过有时候我拍摄的故事就在家门口,这样的距离算不上是旅行。我拍摄任何故事都要旅行前往某个未知的地方,或是某个新鲜的地方,所以旅行并非仅仅意味着地理上的移动位置,对我来说,也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意义。”
不知是不是日本人身份的原因,罔原功祜总是表现得谦卑而平淡,而且颇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旅行总是因为我的摄影而发生的,去发现我所不了解的世界。”同原功祜曾深入拍摄过非法移民的题材,“拍摄非法移民的旅途,是一次充满希望与绝望的旅途。当我和那些移民一起行进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总处在绝望之中的,移民们总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不过旅途中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那是一种希望总是若隐若现的过程。那样的旅途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在同原功祜去过的众多地方里,唯独对哥伦比亚情有独钟:“我在哥伦比亚待过很长时间,哥伦比亚是让我最难忘的地方。那里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件事很有趣,每当我到了哥伦比亚的时候,我感觉我不是在外出旅行,像是回到我的第二故乡。”他在哥伦比亚有很多朋友,相信这些朋友对他的拍摄工作,一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否则,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区,他不可能有机会进入。“每次旅行给我的感受都是独特的。每次我遇到的人,对我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揭露世界的疼痛
从2004年起,罔原功祜开启了一个长期的、至今都尚未完成的拍摄计划。这个计划名叫“lbasyo”,是一个关于一群日本自残女孩的拍摄项目。“lbasyo”是一个日语词,意思是“‘身体与精神的居所’,就是一个人可以感到放松,或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地方。”同原功祜说,他在拍摄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被摄者的存在感,无论所拍摄的是人,还是风景。
关于摄影这个话题,同原功祜似乎不太愿意多谈。“我不太区分‘捕捉(capturing)’与‘拍摄(shooting)’这两个词。可能因为我不是英语母语者,我没觉得这两件事有什么区别。但是对我而言,摄影就是捕捉那些我要拍摄的东西的存在感。”罔原功祜的这个拍摄项目还在继续,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才会为这个项目画上句号。这样一个切入现代社会深处,且被常人冷落的项目,彰显着人文关怀与情感叙事,从另外的层面上,似乎也可以说,这样一个长期的项目体现了他作为摄影师的真诚,以及一份野心。“有人可以通过我的照片感受到那种存在是真实的,那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而摄影并不是一种可以对人‘解释’某件事情的最好的媒介。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摄影能够捕捉到事情的本质。”
法国、日本和中国之于我
很显然,同原功祜已经不能算作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人了,至少他是一个国际人。这样一位经常满世界旅行的职业摄影人,他把巴黎认作是家。“巴黎对我而言,就是家。在巴黎,有我的朋友们和我的家人在等待我,虽然我并不总是在法国生活。我说法语,巴黎让我有家的感觉,虽然法国也有些事情我并不喜欢。不过在日本也是一样的,并没有哪个国家或什么地方是完美的。”
毫无疑问,同原功祜已经深深受到了欧洲现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罔原功祜的纪实报道摄影属于典型的欧陆纪实范儿,黑白摄影、粗颗粒、高反差、讲究戏剧化情节与画面结构。“我就是喜爱黑白摄影。我认为那种简化的图像很美。”
2007年,同原功祜来到中国拍摄了“被人遗忘的麻风村”项目,这次拍摄的成果,被命名为《消逝的世界》(Vanishing Existence),在2013年,同名摄影书被制作成了中国古典书籍的线装本样式,这本装帧独特的摄影书也入选了Photoeye网站2013年度最佳摄影书提名。由一位日本摄影师主导的,将经典黑白纪实摄影与古典线状图书形式结合,这样的做法还是第一次。“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这种疾病曾在《圣经·日约》中出现过,也曾在《论语》中出现过。我想要讲述的是这个故事,讲述故事中的人,以及这种疾病的漫长的历史。因此我想要让这本书看上去像是一本中国的古书。”不过事实上,这本书最终选用的纸张来自于日本。
关于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同原功祜的表述像个局外人一样,显得诚实而客观“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很不一样的国家。虽然两个国家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很多习惯都不一样。在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日本也是一样。我只去过中国很小的一块地方,所以真的很难描述整个国家。不过我真的喜欢这个国家的多样性。当然,中国的城市与乡下差异很大,我去过的一些地方,人们生活很艰难。”
“在任何国家都存在这种差异,不过我希望,中国人能够保持那份热心肠,即便是在城市里。这么说是因为,有些富人已经变得很疯狂……在中国,无论我去到哪里,人们总是给人感觉很温暖,即便是对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我都不会说中文。我认为日本的情况也差不多,有时候乡下的人会很难相处,他们的心态不够开放。无论如何,我希望在中国可以有更多的朋友,日本也一样。”
罔原功祜说他还曾有过一个中国的女摄影师做实习生,“我们一起谈论过摄影,她给我看她的作品集,谈她关于工作的想法,那是一段很友好的时光。如今她已经回国(大概是在上海)开始她的新项目,接拍新任务。我认为她会做得很好。”
无论拍摄怎样的题材,或者无论去过怎样的地方旅行,也许,诚实的品质才是让人接受的前提。就像罔原功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