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升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现就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种新型的市场主体是联结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组织形式。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我镇广大农民干部群众面向市场、大胆探索,走出了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路子,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规模经营中发挥作用。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着畜牧、绿色稻米、韭菜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玉米、大豆等粮食生产,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规模经营、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动力。到2018年末,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2个,铁岭市级示范社达16个。这些专业合作社在推进“一乡(村)一品”的规模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18年末,全镇畜牧、绿色稻米、韭菜三大主导产业中,共建立畜牧合作社53个,发展畜牧小区达到2个;组建绿色稻米专业合作社3个,绿色稻米种植面积达到1.07万亩;组建韭菜专业合作社2个,带动韭菜发展3000多亩,年产量达到900 万公斤。
2.围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上发挥作用。农业机械化生产,使土壤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水稻機插秧、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高效机械化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得以有力推广,同时更重要的是农业机械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解放农村劳动力。针对广大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建设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实际,我镇顺应农业发展趋势,积极培育农机大户,让农民通过土地转包、土地入股、机耕代作等形式进入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目前全镇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6个,从业人员107人;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7万亩。开原市宏大农机合作社由姜洪大于2011年3月组建,合作社现有社员107人,拥有各种新型农机具100多台套,水稻工厂化育秧大棚100多栋。合作社采取社员以农机具和承包的耕地自愿入股、转包和代耕等方式,实行股份合作制,合作社每年流转土地3300余亩。合作社曾先后荣获铁岭市优秀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和国家级示范社等荣誉称号,作业范围逐年扩大,实现了跨村、跨乡、跨县经营,大大提高了社员的收入。
3.围绕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发挥作用。合作社为农业标准化的推广提供了有效载体,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推广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我镇铁岭市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在生产实践中,都能够通过组织分散的农户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地理标识,打造优质名牌农产品,建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的影响,增强合作社的信誉,推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八宝镇无公害韭菜产地已通过国家地理标识认证。
4.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强农富民上发挥作用。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运行良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调动起农民入社的积极性,在强农富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经营形式,农民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近几年,镇党委、政府把合作社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农民增收上,一方面通过合作社为入社农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加收入,入社成员经济收入普遍高于非成员农户。如八宝镇大湾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8年末入社社员133户,韭菜种植面积2000亩。合作社通过统一购进种子、化肥、统一机耕作业等降低成本,社员韭菜每亩纯收入比分散种植增加200元,同时还把剩余的劳动力从韭菜种植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合作社社员外出打工户均收入超过10000元。
二、 几点启示
1.能人带动是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的基础条件。我镇农村中的能人大多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运用到合作社发展中来。这些村庄能人,比普通农民具有更多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对市场的变化和政治环境的改变敏感,对新生事物也更有接受能力和创造意识,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在农村有一定的号召力。因为合作社是群众性的经济组织,所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有能人带动。哪个地方有这方面的能人哪个地方的合作社发展得就好。如开原市八宝镇大湾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孔凡礼、开原市宏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姜洪大、茨林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谢野等。在这些村庄能人的带领下农民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自愿组成专业生产合作社,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让一个有足够经验、足够能力、足够威望的人来作为农民的领头人,是创建合作社的基础条件。
2.党委、政府推动是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提。合作社在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扶持和服务。镇党委、政府在推动合作社发展上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到合作社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合作社发展用地、资金、地理标识和无公害产地认证等问题。领导重视为我镇合作社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二是资金扶持。镇党委、政府积极为合作社发展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三是扩大宣传。镇经营管理站多次组织包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加培训,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运营情况良好的合作社的经验。四是加强组织保障。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把合作社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组建了党支部,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3.市场运作是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所谓市场运作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方法应该符合市场原则,其手段应该是市场化的,应该使参与的各方都能从这个市场化的支持机构中获得好处,避免风险。一要树立合作社的企业观念。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其实质就是微型股份制企业。合作社的一切活动必按照企业的规则运行,像企业那样去研究如何创造经济效益。精心打造自己的产品,培育、建立、维护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要经营手段市场化。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市场运作更加快捷。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进行对接,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新网工程”的“绿色通道”。三要通过市场运作解决资金难题。资金难是目前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合作社的资金问题单靠政府支持和贷款解决是不行的,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比如可以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吸引农民和农村小企业向资金互助社入股;在短期大量用现金周转的情况下,用专业合作社的等级信誉,可吸收民间借贷,以有效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4.效益提升是保持合作社发展良好势头的源头活水。一要坚持效益第一原则。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每一个企业所进行的经营活动 ,都应是力求以最小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来取得最大的产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好发展,也必须遵循这项原则。二要坚持入社农户利益至上原则。农民加入合作社,是想通过良好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收益。只有满足群众的这一需求,合作社才会有生命力。三要坚持兼顾社会效益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到源头,标准化生产到田间,促进农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消费者而言,同一种农产品市场上购买哪一个品牌的产品既是消费者偏好的选择结果,也与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组织的声誉有密切的关系。合作社能够在拓展农产品市场中获得市场价格谈判权,其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只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合作社才能健康发展。
三、 存在的问题
1.资金土地问题。合作社自身财力有限,发展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合作社贷款难问題依然存在,一些合作社发展需要建设用地,土地审批难问题尤为突出。
2.管理问题。在合作社管理上普遍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个别合作社办社仓促,有些基础条件不足就申请了执照。个别办社目的不是为了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而是为了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3.质量问题。全镇86个合作社中,能够正常开展活动、具有一定带动能力、运作比较规范的合作社比例偏低,有些办社之后没有规章制度,更没开展经济活动,运营质量亟待提高。
4.机制问题。一些合作社,尤其是龙头企业翻牌的专业合作社,私营业主的经营行为占主体,不是经济互助组织,跟社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合作关系,合作社盈余为少数人所有。
5.培训问题。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培训制度,存在合作社人员素质提升难的问题。合作社普遍面临人才匮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非常少,发展后劲不足。
四、 对策建议
1.增强镇村两级干部的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解决当前农业突出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化解“三农”问题、应对市场挑战的金钥匙。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镇村两级领导要找准农业发展的突破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种新型的市场主体是联结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组织形式。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我镇广大农民干部群众面向市场、大胆探索,走出了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路子,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规模经营中发挥作用。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着畜牧、绿色稻米、韭菜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玉米、大豆等粮食生产,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规模经营、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动力。到2018年末,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2个,铁岭市级示范社达16个。这些专业合作社在推进“一乡(村)一品”的规模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18年末,全镇畜牧、绿色稻米、韭菜三大主导产业中,共建立畜牧合作社53个,发展畜牧小区达到2个;组建绿色稻米专业合作社3个,绿色稻米种植面积达到1.07万亩;组建韭菜专业合作社2个,带动韭菜发展3000多亩,年产量达到900 万公斤。
2.围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上发挥作用。农业机械化生产,使土壤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水稻機插秧、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高效机械化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得以有力推广,同时更重要的是农业机械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解放农村劳动力。针对广大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建设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实际,我镇顺应农业发展趋势,积极培育农机大户,让农民通过土地转包、土地入股、机耕代作等形式进入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目前全镇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6个,从业人员107人;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7万亩。开原市宏大农机合作社由姜洪大于2011年3月组建,合作社现有社员107人,拥有各种新型农机具100多台套,水稻工厂化育秧大棚100多栋。合作社采取社员以农机具和承包的耕地自愿入股、转包和代耕等方式,实行股份合作制,合作社每年流转土地3300余亩。合作社曾先后荣获铁岭市优秀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和国家级示范社等荣誉称号,作业范围逐年扩大,实现了跨村、跨乡、跨县经营,大大提高了社员的收入。
3.围绕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发挥作用。合作社为农业标准化的推广提供了有效载体,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推广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我镇铁岭市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在生产实践中,都能够通过组织分散的农户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地理标识,打造优质名牌农产品,建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的影响,增强合作社的信誉,推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八宝镇无公害韭菜产地已通过国家地理标识认证。
4.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强农富民上发挥作用。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运行良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调动起农民入社的积极性,在强农富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经营形式,农民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近几年,镇党委、政府把合作社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农民增收上,一方面通过合作社为入社农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加收入,入社成员经济收入普遍高于非成员农户。如八宝镇大湾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8年末入社社员133户,韭菜种植面积2000亩。合作社通过统一购进种子、化肥、统一机耕作业等降低成本,社员韭菜每亩纯收入比分散种植增加200元,同时还把剩余的劳动力从韭菜种植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合作社社员外出打工户均收入超过10000元。
二、 几点启示
1.能人带动是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的基础条件。我镇农村中的能人大多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运用到合作社发展中来。这些村庄能人,比普通农民具有更多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对市场的变化和政治环境的改变敏感,对新生事物也更有接受能力和创造意识,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在农村有一定的号召力。因为合作社是群众性的经济组织,所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有能人带动。哪个地方有这方面的能人哪个地方的合作社发展得就好。如开原市八宝镇大湾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孔凡礼、开原市宏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姜洪大、茨林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谢野等。在这些村庄能人的带领下农民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自愿组成专业生产合作社,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让一个有足够经验、足够能力、足够威望的人来作为农民的领头人,是创建合作社的基础条件。
2.党委、政府推动是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提。合作社在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扶持和服务。镇党委、政府在推动合作社发展上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到合作社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合作社发展用地、资金、地理标识和无公害产地认证等问题。领导重视为我镇合作社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二是资金扶持。镇党委、政府积极为合作社发展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三是扩大宣传。镇经营管理站多次组织包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加培训,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运营情况良好的合作社的经验。四是加强组织保障。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把合作社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组建了党支部,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3.市场运作是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所谓市场运作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方法应该符合市场原则,其手段应该是市场化的,应该使参与的各方都能从这个市场化的支持机构中获得好处,避免风险。一要树立合作社的企业观念。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其实质就是微型股份制企业。合作社的一切活动必按照企业的规则运行,像企业那样去研究如何创造经济效益。精心打造自己的产品,培育、建立、维护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要经营手段市场化。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市场运作更加快捷。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进行对接,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新网工程”的“绿色通道”。三要通过市场运作解决资金难题。资金难是目前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合作社的资金问题单靠政府支持和贷款解决是不行的,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比如可以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吸引农民和农村小企业向资金互助社入股;在短期大量用现金周转的情况下,用专业合作社的等级信誉,可吸收民间借贷,以有效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4.效益提升是保持合作社发展良好势头的源头活水。一要坚持效益第一原则。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每一个企业所进行的经营活动 ,都应是力求以最小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来取得最大的产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好发展,也必须遵循这项原则。二要坚持入社农户利益至上原则。农民加入合作社,是想通过良好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收益。只有满足群众的这一需求,合作社才会有生命力。三要坚持兼顾社会效益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到源头,标准化生产到田间,促进农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消费者而言,同一种农产品市场上购买哪一个品牌的产品既是消费者偏好的选择结果,也与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组织的声誉有密切的关系。合作社能够在拓展农产品市场中获得市场价格谈判权,其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只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合作社才能健康发展。
三、 存在的问题
1.资金土地问题。合作社自身财力有限,发展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合作社贷款难问題依然存在,一些合作社发展需要建设用地,土地审批难问题尤为突出。
2.管理问题。在合作社管理上普遍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个别合作社办社仓促,有些基础条件不足就申请了执照。个别办社目的不是为了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而是为了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3.质量问题。全镇86个合作社中,能够正常开展活动、具有一定带动能力、运作比较规范的合作社比例偏低,有些办社之后没有规章制度,更没开展经济活动,运营质量亟待提高。
4.机制问题。一些合作社,尤其是龙头企业翻牌的专业合作社,私营业主的经营行为占主体,不是经济互助组织,跟社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合作关系,合作社盈余为少数人所有。
5.培训问题。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培训制度,存在合作社人员素质提升难的问题。合作社普遍面临人才匮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非常少,发展后劲不足。
四、 对策建议
1.增强镇村两级干部的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解决当前农业突出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化解“三农”问题、应对市场挑战的金钥匙。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镇村两级领导要找准农业发展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