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文章的思路教学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有其内在的逻辑,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文本解读应理清其思路,贴着思路教学,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35-02
  【作者简介】1.郑晓炜,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江苏句容,212400)教师;2.侯红宝,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江苏句容,212400)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所谓文章的思路,是指作者为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引发读者的共鸣,而在文章中留下的思考的线索。写作是一个人的内在经验世界用文章的方式重构和重新体验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有一个形象的解释:“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文章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需要走过一段路径,体现一定的内在逻辑,这个路径或内在逻辑就是文章的思路。
  一、理清思路,是探寻文本真谛的重要路径
  文本诠释的最终目的在于理解作者在文本中寄寓的意图或文本意蕴,亦即“思想情感”。而思路是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那么,读者要探秘文本意蕴或作者意愿,就必须寻找这“思考的轨迹”。
  叶老说:“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探寻文本真谛的道路可能不止一条,但理清思路一定是最为重要的。
  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章各个意义单元(通常以节、段或句为其形式上的标志)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的。按文章的思路去解读,理解才能透彻。
  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这首诗在思路表达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蓄势与陡转,即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以充分展现个人的不幸;蓄足势头,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二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前三段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秋风破屋的苦况,字里行间显示出杜甫这一天时时处处事事饱受生活与精神上的痛苦,不仅苦不堪言,甚至似乎已到了“何由彻”的绝境。第四段激情迸发,直抒胸臆,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贴着思路教学,让学生走进文本之“心”
  阅读教学确实有很多成功的方法,可以抓住点睛之笔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抓住空白,推理文本表达的情理逻辑。但笔者以为,阅读教学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贴着文章的思路教学。
  贴着文章的思路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走作者的心路,体验作者情感的表达过程,只有探寻到作者的心路情路,作者才能幸获知音,作品才能彻底地向读者洞开。
  基于这样的教学思想,为了充分彰显本诗蓄势与陡转、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构思的巧妙,我不让学生预习,也不让学生课前接触本诗,上课时用投影的方式,根据教学进程一段一段地呈现文本。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段,秋风破屋,诗人“眼忙”。他眼睁睁地看着猝不及防的怒号的秋风吹飞三重茅,视线紧紧地追着茅草,远处的江郊,高处的长林梢,低洼处的塘坳。他的急切、无助、焦灼、无奈、愤懑……全部写在眼睛上,浑浊的老花眼该是怎样的情态呢?于是我设计了主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下列句子:秋风啊!你 ,你 ,你 ,……我 ,我 ,我 。(重点描述杜甫的眼睛)用这样的问题来促进学生体验诗人的处境,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心灵相通。这才是阅读的真谛。
  第二段,群童抱茅,杜甫“嘴忙”。你怎么能欺“我”老无力,你怎么能当“我”的面抱走茅草,你又怎么能跑到竹林让“我”无法寻找,……“我”追,跑不动;“我”看,只有背影;“我”怨,倚杖叹息……“我”只能声嘶力竭地喊,喊天不应喊地不灵,喊得“唇焦口燥”,可耳畔只有萧萧竹叶音。
  为了促进学生的体验,达到与杜甫情感的共振,我设计了主问题——根据你对当时情景的联想和想象,填写好下列句子:群童啊!你们 ,你们 ,你们 ,……我 ,我 ,我 。(重点描述杜甫的语言)
  第三段,长夜沾湿,杜甫“心忙”。面对乌云天向晚,面对冷似铁的布衾,面对踏破被子的娇儿,面对床头屋漏雨脚如麻,又面对那仍看不到前途的丧乱……杜甫百感交集,悲哀,沉重,无奈,无力,绝望……他像风雨飘摇中的孤舟,他像“飞鸣声念群”的孤雁,他像折翼的沙鸥……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杜甫悲苦的内心,我设计了主问题——请根据你对杜甫心情的体验,填写好下列句子: 啊!你 ,我 ; 啊!你 ,我 ; 啊!你 ,我 ;……”(重点描述杜甫的心情)
  教学到此,为了把文本蓄势和叙事的目的充分显露出来,让学生透彻理解文本构思的精巧,我带领学生总结以上三段,并延伸至下一环节:
  这一天,杜甫望眼欲穿,心急如焚;这一天,杜甫唇焦口燥,无奈叹息;这一天杜甫愁肠百结,悲苦凄凉……这一天,杜甫祸不单行,狂风秋雨,接踵而至;这一天,杜甫家国忧愁,齐上心头;这一天,杜甫所遇都是凄惨景,所见都生忧伤情,所想都是悲凉意……此时如果你是杜甫,面对未断绝的雨,面对漫漫长夜,面对遥无绝期的战乱……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在讨论的过程中,再适当联系学过的课文,为蓄势和陡转蓄足势头。如:在如此困境中,在遭遇人生的磨难与痛苦的时候,有的人选择发怒,如朱自清的父亲,老境颓唐之时,生活中诸多小事都会触他之怒;有的人逢人便诉苦,如祥林嫂;还有的人在逆境中不忘自己远大的理想,把人生的磨难化为坚韧的意志,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接着追问:杜甫到底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此时再把最后一段诗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大声朗读,有激情地朗读。读罢学生深受震撼。
  当然在学生情感与杜甫生发共鸣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思路表达的技巧。
  第四段,推己及人,大庇寒士。此时,杜甫竟然想的不是自己的痛苦,而是天下寒士的境遇;想的不是自己渡过难关,而是要让他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想的不是自己凄苦的命运,而是救世济人、至死不悔的崇高理想……当然诗人是用对比的方法来充分展现其阔大的胸怀的,请学生探究诗人是从哪些角度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的。
  自己所处茅屋一间,却愿天下寒士得广厦千万;自己愁肠百结,却愿天下寒士个个欢颜;自己饱受风雨侵扰,却愿寒士居所安稳如山;自己所处长夜沾湿,却愿寒士广厦突现。唯愿天下寒士所居温暖,自己受冻而死也心满意足!这是何等的情怀与思想境界啊!
  通过以心比心,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的解读实现了“对另一个人内在经验世界的重构和重新体验”,学生与杜甫共振了情感,相通了心灵,怎能不被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深深感染!
  本课贴着文本的思路教学,融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于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真正体验到了杜甫那超越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旷世情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让学生学到了写作的知识,感受到了写作技巧的精妙。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贴着文本思路的教学,才能识文章之“真”,亲文章之“心”。这是阅读教学的“正道”之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美]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M].潘德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学原本是一所义务教育农村薄弱学校,生源差、师资差、办学条件差。然而,他们没有抱怨,没有等待,没有得过且过,而是认真思考:基础教育薄弱学校如何发展?振兴薄弱学校的关键点在哪里?在教师。于是,他们紧紧扭住教师专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狠抓教师校本研修,通过学校校本研修团队的不断反思和重构,改善教学环节,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内涵,一干就是15年,终
【摘 要】以高中语文课堂为背景,紧紧围绕微课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提出通过微课预习激趣、课内微课提效、课后微课固果、课外微课拓展,更好地完成诗歌鉴赏的教学,并以此引发诗歌鉴赏课堂范式的实践。  【关键词】微课;诗歌鉴赏;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13-03  【作者简介】陈燕芬,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杭州,311
主持人语  2013年,张家港市以“美丽课堂”为核心价值追求,开启了区域内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三年来,港城教育人在“美丽课堂、生态教育”理念的统领下,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要归宿,立足课堂教学范式建构和学科教学本质探寻两个基本点,将区域教学改革推向了新的高度。  “美丽课堂”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理念执守,是对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提炼总结;同时,更是对课堂教学发展方向的一次探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
“目标引探法”是探究教学法的形式之一。它主张教师根据课时目标进行设疑,引导全体学生共同探究,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目标。其核心是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动,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发展自主探究的精神。笔者以译林新版《英语(八上)》Unit 4 Task板块A DIY story课堂教学实践为例,阐述“目标引探法”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本单元话题为DI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一直密切相连,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来说要与时俱进、革新技术,顺势而为、改变观念,善用技术、提高效率,为我所用、共同进步。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23-02  【作者简介】汪少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
【关键词】备课;反思;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71-02  【作者简介】1.焦立,江苏省宜兴中学(江苏宜兴,214200)教师;2.顾洪亮,江苏省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江苏宜兴,214200)副主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我们的一些教学方法,它们是不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所谓“细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智慧,教师就应更加重视数学学习活动的学程设计,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教师要通过可接受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自觉体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觉运用,不断丰富和提升活动经验。自觉体悟的常用方式有独立探究自悟、多维互动领悟和学后反思感悟。  【关键词】自觉体悟 数学探究 智慧生成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施行,新课程改革已经走向内涵发展
【摘 要】本文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老王》一课的教学现场。执教者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展开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深读文本,深入思考。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主旨的理解,从老王的善良本性走向杨绛的反思品格;二是对艺术表现的理解,体会对比鉴真、细节传神的写法。  【关键词】《老王》;实录;追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29-02
【编者按】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以建设高品位有特色的“书香校园”为落脚点,以培育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养为旨归,根据当下学生的阅读现状和能力发展需求,从多个层面开展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多维建构课外阅读课程管理机制,落实课外阅读课程化常规性措施,编制系列阅读教材,优化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建构系统的监控、考核、评价体系。该校同时加大课外阅读常态教学与研究的管理力度,注重搭建阅读、积累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中对九年级化学教学要求,“不再单纯依据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描述内容目标,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