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学表达·学做人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促进人的发展,培养新时代需求的素质人才。语文教学尤应如此。本文以《白杨礼赞》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在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的同时,感悟革命精神,内化白杨的气质精神,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白杨礼赞》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此文由茅盾先生写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作者看到解放区抗日军民团结战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抒发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体验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情感参与是所有高效学习活动的开端。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情境式体验,搭建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
  白杨树在江南一带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很陌生。为了增加学生对白杨树的感性认识,在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见过白杨树吗?在你的印象里,白杨树是怎样的?想不想随着老师的镜头走进大西北,去看一看白杨树?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北高原单调无际的画面。在雄健而富有节奏变化的钢琴背景音乐下,屏幕依次出现一株、三五株、一排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图片,有近景,也有远景。接着,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中的白杨,思考:图里的白杨有什么特点?这个时候,我引导学生从干、枝、叶、皮、生长环境的角度观察白杨树。学生思维一下子发散开来,此时进一步提问:这些白杨树像什么?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第2至4自然段时,让学生把文中描述性形容词和感受性词语圈画出来,如“雄壮”“伟大”“单调”“恹恹欲睡”“惊奇”等词。在朗读时,特别注意这些词,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概括白杨树“雄壮伟大”的生长环境时,我用黄色粉笔勾勒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用绿色描画随风翻涌的麦浪,黄绿交错,再用蓝色勾画远山的连峰。在这个情境中,我用不同颜色和图画诱发学生联想,加深学生的情境体验。
  在第5自然段,作者把描写镜头聚焦在白杨树的外形上。研读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小声朗读,边读边做一些朗读标记。接着小组围绕任务“概括出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和内在气质”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展示汇报,请两至三小组,每组两位学生代表上黑板,根据讨论结果,一位学生在黑板画出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另一位学生作简要的口头介绍。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从原文中完善答案,合理组织表述语言。最后,师生一起評议,选出与文中白杨树形象最贴合的作品。
  通过进一步创设情境,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更深刻地认识了白杨“不平凡”的外形,从而对“极普通”,然而“决不平凡”的白杨树产生个体独特的认识体验和印象。
  二、品析语言,学会表达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任务。就本课而言,感悟散文语言的魅力,习得语言技能无疑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研读第7自然段时,我注重通过“咬文嚼字”,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迁移运用象征手法。第7自然段在出版时曾作过改动。我让学生对比、品析修改的内容:
  然后,学生小组合作:联系写作背景,品析修改后的文字和标点符号,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显然,“哨兵”比“人民武装”更贴近白杨傲然挺立的形象。换成“哨兵”,读者更容易由树及人,联想到这片土地上任由风雪吹打,日晒雨淋,也倔强挺立,坚守岗位的哨兵,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决荡”指纵横驰骋,冲杀突击,而“激荡”仅指受到冲击而动荡。所以“决荡”一词更能突显抗日军民视死如归,抗战到底的决心。
  此时,提问:“这四个排比反问句能否调换顺序?”学生思考后发现:不能。这一组排比反问句在内容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语气上,逐句递增,到最后一句时,感情喷涌而出;形式上,长句变短句,读来琅琅上口。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在书本上作朗读标记,然后再配乐师生赏读。在读准字音停顿、重音的基础上,朗读悟情,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
  四个排比反问句点明了作者热情赞美白杨的原因,借赞美白杨而由衷赞美白杨象征的抗日军民力求上进,坚强抗战的革命精神和意志。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普通,然而“极不平凡”的人。我让学生仿照课文,运用象征手法写一写自己想要赞美的人。有的学生写道:“蜡烛在烛台上默默发光,燃烧着自己,却照亮了别人,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蜡烛?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至少也象征了衣着朴素无华的乡村老师?难道你就一点也不联想到,在贫困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就有一批像蜡烛一样默默耕耘、甘于寂寞的乡村老师?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蜡炬成灰泪始干”,宛如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为祖国作贡献的那种无私精神?”学生的笔法虽然稚嫩,也仅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但任何创新莫不是先从模仿开始的。
  三、由情入理,提升思维
  教学到此,我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如今,在西北高原上,白杨树依旧傲然挺立。它的精神品质和象征意义在当今时代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在我们生活的今天,白杨树可以有哪些新的象征意义?白杨的精神品质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何意义?
  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从课内到课外,从教材到生活,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在当今时代做一株“普通而不平凡”的“白杨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做一株“力争上游”,“靠紧团结”,“不折不挠”的“白杨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应突显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滋养和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还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能学会语文的思维表达,也能收获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通过“以点带面,抛砖引玉”“交流分享,激发热情”“方法引路,提高实效”“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多元评价,强化跟踪”这“五步走”,点燃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欲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欲望;激发兴趣  在信息化的新时代,我们习惯了通过各种网络途径传递和获取各种资讯,碎片化知识越来越多。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在课堂
【摘要】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语文教学重在滋养学生的心灵。鉴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疫情下的复学,使得教师更应善于运用课程资源与生活资源,从语文的视角讲好抗“疫”故事,从战“疫”事迹中教好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核心素养  5月11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复学的第一天。该上什么呢?笔者认为,虽然线上课堂讲过疫情,但是线下见面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创新,为深化教学改革并提升数学质量,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需要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之一,一改以往“灌输式教学”和“哺乳式教学”的模式,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能力和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思路,本文从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实例着手,探究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因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关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关注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微课堂”。本文主要浅谈微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实例,说明“微课堂”给学生、家长 、老师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微课堂;小学语文  “微课堂”的定义在不一样的教育视角下就有不一样的看法,本论文中提到的“微课堂”就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富有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创
【摘要】学生的学习是由内部学习动力和外部学习动力共同发生作用而促成的。一般来说,外部学习动力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学习动力能持久、强烈地推动学习。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长期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触发点,是“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试图结合问卷分析数据,从理论基础和应对策略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习动力;学习兴趣;高效课堂;学情分析  我们初中历史科组把“学生学习动力研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人;要有良好人,必先有良好教育。”两寸粉笔影射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绽放生命之火。有人说,教师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也有人说教师是“灵魂的铸造师”,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在幼师这个工作岗位上走过了六年的光阴,我觉得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教师,不仅仅能引领孩子的方向,更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摘要】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提倡的是“快节奏”,对于上班一族,快餐成为了他们进餐的“习惯”,而“快餐阅读”又成为了人们大众阅读的“习惯”。我以为,这样的阅读习惯是很不健康的,也严重影响了下一代孩子。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好,阅读氛围糟糕,导致阅读教育面临重重困境。因此,寻找有效的阅读教学实践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重在介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独特之处,研究其在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新平主持召开深圳市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部署会议,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全市近800所学校校长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复工复产、复学复课是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两项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充分认识做好学生返校工作的特殊重
“随文练笔”是教师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赏析教材,挖掘教材可写因素,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短、平、快”的一种写作,也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一种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作业。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以本校高年段(五、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阅读教学录像,对本校高年段(五、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随文练笔的布置形式,学生课堂上展示
【摘要】教师在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特殊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面对这些课堂问题行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问题行为,分析其成因,制定一系列的沟通干预,及时巧妙地处理,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干预;共情;树洞  一、个案分析  1.阳光里的向日葵  2016年,当年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