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可以让小学生灵活使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各类问题,从而形成抽象思维,有利于其所应具有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科学培养。因此,教师应将概念教学法与日常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提高各阶段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全方位成长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深化概念教学,优化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索,力求将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概念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概念是学生能够形成数学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学习不同难度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从多角度考虑,结合小学生成长特点与思维特征,运用概念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吃透数学概念并加以利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为此,教师深化概念教学,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来优化各阶段教学方案,将整体教学质量做到极大程度提高,发挥出概念教学法的应有作用。
一、紧扣关键内容,形成准确概念
在小学阶段,数学概念的运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若想掌握好数学概念必须对当中关键词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吃透所学概念,对当中潜在关系进行挖掘。由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会影响到日后的计算,也是提高各阶段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从数学概念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理解探讨概念如何形成,学生会在逐字推敲中产生新的想法并通过所学知识进行科学验证,从而掌握概念的真正意思,紧抓概念当中的关键部分,避免出现概念混淆。例如,在学习周长的概念时,教师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向学生展示出一个长方形或者三角形,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所有边长?”、“总和”等关键性问题,学生会基于不同图形去判断所有边长是指什么,也对总种有所了解,而且意识到是围成一个图形所需的所有边长,保证准确完成概念的记忆。学生通过对概念当中关键词语的剖析,对非本质属性做到科学过滤,从而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概念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学生面对梯形的概念时能够意识到当中的关键的“只”字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明白梯形的大小属于非本质属性,在记忆概念时会避开,以免影响概念的记忆与运用,学生脑中知识将呈现出条理性与概念性。
二、利用生活元素,强化抽象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在会小学阶段由具体性转为抽象性,教师需要对其思维变化进行了解,借助生活元素与日常概念教学法的结合,将整体教学质量做到持续提高。教师可以运用生活现象实现具体与抽象思维之间的结合,让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巧妙转换为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能够调动生活经验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寻找解决所遇问题的多条途径,从而强化其所应具有的抽象概念。那么,教师在运用概念数学法时,站在小学生角度设计可行与合理的教学方案,学生能够经历生活、理解、深化等过程,对概念做到理解,通过不同的练习对概念进行科学巩固,从而掌握吃透概念的技巧。例如,在乘法交换律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加法交换律,学生能够快速回答并产生成就感。其次,教师引入新的概念,让学生看到有意思的新运算定律,从而萌生探究热情。再次,教师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现在需要买一盒铅笔,每支是1元,每盒当中有10支,那么,需要买3盒,一共花掉多少钱?”。在生活场景中,部分学生是列出1×10×3=30(元),还有部学生则是先算出3盒铅笔是10×3=30(支),再计算30支铅笔是30×1=30(元)。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比与分析中看到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可以具體化,从而掌握乘法交换概念。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以兴趣为先导,融入人本理念,才能将概念教学法进一步落实,学生将带着兴趣参与学习,为各阶段学习效率的得升带来极大程度促进。教师考虑到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引导学生在面对一种知识时,可以结合脑中知识结构梳理与相关知识,对分支概念做到有效掌握,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融合,学生将准确运用所学知识与技巧,强化其数学能力。
三、实施概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新颖的教学引导可以让学生带着主动性参与各类知识探索,学生也能集中原本短暂的注意力去分析概念当中内涵,感受到概念具有极高概括性与精准性,从中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保证完成牢固与准确的记忆。在概念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凸显的个性特点,借助学习差异来实施差异化教学,为概念教学法的深化夯实基础。教师营造出赶超气氛,又借助小组比赛方式来吸引小学生,让其在多样化方式下感受到数学学习极具灵活性,从而能够寻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契合的方法,保证知识学习的条理性与高效性。例如,在学习加法与减法相关的内容时,教师没有进行枯燥的知识解读,而是带领小学生依托小棒、圆片等学具来加深对加法知识的理解,对加法含义做到正确理解,不仅培养其动手验证能力,也强化学生交流意识,学生可以运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去解决或表达,让加法算式读法更加标准。教师巧用和为10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记忆,学生同时萌生表达欲望。教师随之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带着问题去探讨,能够对加法概念及含义做到深入理解,更是在动手与动口中对当中规律进行挖掘,比教师直接讲述知识的效果更好。教师还应借助一些课外题目,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所遇问题的多种方法,适应教材当中存在的逻辑性,也调动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学生将乐于在课堂中分享课下收集信息,保证学习与教学质量。
结束语:
现阶段,教师需秉承以生为本的先进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使用,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能够调动生活经验,对知识进行科学重构,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仅在面对变式数学问题时可以正确选用数学概念与技巧,同时也强化其数学能力。因此,教师从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提升入手,运用多元方式引导学生带着主动性探索更多知识,对概念进行牢固掌握并准确运用,为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超.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39.
[2]严桂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侨园,2019(11):85.
[3]卢建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73.
【关键词】概念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概念是学生能够形成数学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学习不同难度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从多角度考虑,结合小学生成长特点与思维特征,运用概念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吃透数学概念并加以利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为此,教师深化概念教学,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来优化各阶段教学方案,将整体教学质量做到极大程度提高,发挥出概念教学法的应有作用。
一、紧扣关键内容,形成准确概念
在小学阶段,数学概念的运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若想掌握好数学概念必须对当中关键词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吃透所学概念,对当中潜在关系进行挖掘。由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会影响到日后的计算,也是提高各阶段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从数学概念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理解探讨概念如何形成,学生会在逐字推敲中产生新的想法并通过所学知识进行科学验证,从而掌握概念的真正意思,紧抓概念当中的关键部分,避免出现概念混淆。例如,在学习周长的概念时,教师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向学生展示出一个长方形或者三角形,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所有边长?”、“总和”等关键性问题,学生会基于不同图形去判断所有边长是指什么,也对总种有所了解,而且意识到是围成一个图形所需的所有边长,保证准确完成概念的记忆。学生通过对概念当中关键词语的剖析,对非本质属性做到科学过滤,从而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概念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学生面对梯形的概念时能够意识到当中的关键的“只”字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明白梯形的大小属于非本质属性,在记忆概念时会避开,以免影响概念的记忆与运用,学生脑中知识将呈现出条理性与概念性。
二、利用生活元素,强化抽象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在会小学阶段由具体性转为抽象性,教师需要对其思维变化进行了解,借助生活元素与日常概念教学法的结合,将整体教学质量做到持续提高。教师可以运用生活现象实现具体与抽象思维之间的结合,让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巧妙转换为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能够调动生活经验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寻找解决所遇问题的多条途径,从而强化其所应具有的抽象概念。那么,教师在运用概念数学法时,站在小学生角度设计可行与合理的教学方案,学生能够经历生活、理解、深化等过程,对概念做到理解,通过不同的练习对概念进行科学巩固,从而掌握吃透概念的技巧。例如,在乘法交换律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加法交换律,学生能够快速回答并产生成就感。其次,教师引入新的概念,让学生看到有意思的新运算定律,从而萌生探究热情。再次,教师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现在需要买一盒铅笔,每支是1元,每盒当中有10支,那么,需要买3盒,一共花掉多少钱?”。在生活场景中,部分学生是列出1×10×3=30(元),还有部学生则是先算出3盒铅笔是10×3=30(支),再计算30支铅笔是30×1=30(元)。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比与分析中看到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可以具體化,从而掌握乘法交换概念。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以兴趣为先导,融入人本理念,才能将概念教学法进一步落实,学生将带着兴趣参与学习,为各阶段学习效率的得升带来极大程度促进。教师考虑到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引导学生在面对一种知识时,可以结合脑中知识结构梳理与相关知识,对分支概念做到有效掌握,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融合,学生将准确运用所学知识与技巧,强化其数学能力。
三、实施概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新颖的教学引导可以让学生带着主动性参与各类知识探索,学生也能集中原本短暂的注意力去分析概念当中内涵,感受到概念具有极高概括性与精准性,从中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保证完成牢固与准确的记忆。在概念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凸显的个性特点,借助学习差异来实施差异化教学,为概念教学法的深化夯实基础。教师营造出赶超气氛,又借助小组比赛方式来吸引小学生,让其在多样化方式下感受到数学学习极具灵活性,从而能够寻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契合的方法,保证知识学习的条理性与高效性。例如,在学习加法与减法相关的内容时,教师没有进行枯燥的知识解读,而是带领小学生依托小棒、圆片等学具来加深对加法知识的理解,对加法含义做到正确理解,不仅培养其动手验证能力,也强化学生交流意识,学生可以运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去解决或表达,让加法算式读法更加标准。教师巧用和为10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记忆,学生同时萌生表达欲望。教师随之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带着问题去探讨,能够对加法概念及含义做到深入理解,更是在动手与动口中对当中规律进行挖掘,比教师直接讲述知识的效果更好。教师还应借助一些课外题目,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所遇问题的多种方法,适应教材当中存在的逻辑性,也调动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学生将乐于在课堂中分享课下收集信息,保证学习与教学质量。
结束语:
现阶段,教师需秉承以生为本的先进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使用,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能够调动生活经验,对知识进行科学重构,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仅在面对变式数学问题时可以正确选用数学概念与技巧,同时也强化其数学能力。因此,教师从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提升入手,运用多元方式引导学生带着主动性探索更多知识,对概念进行牢固掌握并准确运用,为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超.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39.
[2]严桂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侨园,2019(11):85.
[3]卢建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