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波:桩桩细微事滴滴爱民心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哥,我和你咨询一个事?”rn“景波,你来一下,我给你反映一个情况.”rn“景叔叔, 我想办身份证,但学校课程非常紧,我不想请假, 周日您能帮我一下吗?”rn在他工作的向阳社区,各个小区、大院居民和商家几乎就没有不认识他的,遇到困难都愿意找他解决.面对群众,他总是微笑着回答,耐心地解释, 想方设法给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他文献
春节是华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人们用色彩鲜艳的年画表达欢乐的情绪和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作为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的山东潍坊杨家埠,自古就是闻
期刊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是一座有着红色传统的名山。   “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除自然形成的独特风景和人文景观外,作为“八一”南昌起义的策源地之一、中共中央庐山会议的召开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被后人赋予了红色的光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周恩来、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曾在庐山从事革命活动,留下了深刻的足迹。1937年夏,周恩来同志曾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积极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维护
期刊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到1921年5月,全国已经有7个共产主义小组。不过,全国党员总人数加起来都还不到60人。   1920年11月,陈独秀应邀前往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将上海小组的领导任务交给刚满30岁的李达代理。   陈独秀走后半年,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来到上海。   1921年6月中旬,上海小组秘密发信
期刊
驻村半月有余,总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漫长的夜晚,寂静的村庄,总会让人思绪万千,更有无限遐想。提起“紅旗”时你又会想到什么?是学校,或是汽车,亦或是天安门。红旗也是一个村庄,是我工作生活两年甚至会奋斗更长时间的地方,也是我一生不会忘记的地方。按照省委“六个一批”青年干部成长工程要求,我到大庆市林甸县红旗镇红旗村任第一书记。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比较了解和适应的。大学毕业以
期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龙江青联工作,切实增强青联委员使命担当,努力汇聚
期刊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叙的松骨峰战斗
期刊
2020年11月24日,五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業的优秀劳动者,接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崇高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杰出劳动者的最高褒奖。   北安团市委兼职副书记、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富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谈起李富强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路,村民们有着最大的发言
期刊
哈尔滨市红旗大街175号,北大荒博物馆。   走进第二展厅,首先会看到一把古老的犁杖。可不要小看了这件陈旧的器物,当年,正是这把“犁”让拓荒者们在亘古荒原上拉开了惊天动地、载入史册的“第一犁”。   北大荒的先辈们将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中华大粮仓”。   博物馆里,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大型浮雕《北大荒人颂》。浮雕高达8米,面积220多平方米,将几代北大荒人前赴后继,献青
期刊
东北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是在抗战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日本投降以后,中共中央鉴于东北地区在两种中国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中,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于1945年9月中旬,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做出具体部署。派出1/4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3万主力部队和2万名干部,分期分批进入东北。还决定成立以彭真同
期刊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位头发花白、个子瘦小的老爷子,他经常穿旅游鞋配牛仔裤,骑着破自行车悠悠而过,见到学生就会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线。假如你见到这样一个老头,别怀疑,他多半就是被《人民日报》点赞,坐拥500多万粉丝的“超级网红”戴建业。与别的网红不同,戴建业走红既不靠颜值也不靠噱头,而是靠着满腹的古典文学知识和极具魔性的“麻城普通话”圈粉无数,被粉丝们誉为“知识界的泥石流”。而这位宝藏老头儿也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