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拯救了“巨无霸”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石油危机导致油价大幅攀升,问世不久的“巨无霸”波音747一时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雪上加霜的是波音公司的其他机型订单也出现“断粮”,甚至连续17个月一架飞机也卖不出去,这在波音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正当波音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危机,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公司掌门人威尔逊迎难而上,力挽狂澜,在型号研制、体制机制和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终于使747项目起死回生,给了“巨无霸”第二次生命,使波音转危为安,迎来新的生机。
  “巨无霸”首次远征
  1969年6月,第28届巴黎航展将在法国巴黎的布尔热机场举行。波音公司当然不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在航展筹备会上,747首席工程师夏特提出把第四架刚出厂、编号为N-731PA的747飛往巴黎参展。从西雅图到巴黎,有5160英里航程,747飞越大西洋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是公司实力和现代科技的展示。


  对于夏特的想法,波音公司内部是存在不同意见的。747能胜任吗?发动机能够经受这么长航程的飞行吗?面对这些疑虑,董事会主席比尔·阿伦的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比尔·阿伦对747飞往巴黎心里一时没有底,他把威尔逊请到办公室,神色庄重地说:“我想让747参加巴黎航展,是否可行我没有把握。747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就由你来决定吧!”
  “让我再摸摸底,然后向你报告。”威尔逊没有立即回答。事实上,他心里也没有底。
  谁都清楚,演示飞行成功了,那就是747最有说服力的广告。如果演示飞行失败了,损失的将不仅仅是一架747,整个波音公司都将完蛋。
  威尔逊叫来工程师狄克斯·罗斯,请他列出一张747演示飞行必备条件表。根据表中所列各项条件,一一检查,通过了就开绿灯放行,通不过就老老实实放弃参展的机会。一切让事实来说话。
  罗斯所列的条件十分严格,有些条件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其中一条要求飞机要有持续20个小时的试验飞行经历,而这一点747从来没有做到过。现在离航展很近,来不及补这一课。威尔逊关切地询问罗斯:“你看,747能否平稳地飞到巴黎?”
  罗斯坦率地说:“有一定风险,但不是不可能。我想可以试一试。”
  “没有风险就没有成功,该冒风险的时候就冒一冒,这次就让747去闯一闯吧!”威尔逊十分果断地拍了板。后来,他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让747飞到巴黎参展,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赌博,充满了风险,想起来都害怕,所幸成功了。
  在747飞往巴黎之前,威尔逊叫来机长克罗森,慎重地对他说:“这架飞机就交给你了。”
  “你放心,我会圆满完成任务的!”克罗森信心满满地说。
  “不过,如果飞机在途中出了什么问题,立即停下来,就不去巴黎了,这件事由你全权决定。”威尔逊语重心长地嘱咐克罗森。
  “你别做翻跟斗之类的糊涂事,将飞机平稳飞到巴黎就是胜利。”威尔逊不厌其烦地叮嘱。
  “请放心,你就等着成功的好消息吧!”克罗森斩钉截铁地向威尔逊保证。
  在威尔逊和很多波音员工的注视下,克罗森驾驶747飞上天空。这是“巨无霸”第一次远征,飞越辽阔的大西洋去巴黎参展。这次行动确实带有很大风险,许多人为威尔逊的决定捏了一把汗。
  747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威尔逊的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巨无霸”。当747平安飞越大西洋,出现在巴黎布尔热机场上空时,发动机雷霆万钧的轰鸣声,如同一部恢宏的交响乐,在巴黎上空久久回荡。747矫健的雄姿,一下子就征服了在场的观众。他们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飞机。这是美国现代工业和先进科技的象征,也是波音公司雄霸世界的象征。
  给747换“心脏”
  用一波三折来形容747的研制过程十分确切。在选择747的发动机时,波音的决定让业界大吃一惊,最终的供应商是普惠,而不是GE。通常情况下,新机型发动机的选择由航空公司决定,这一次有所不同,大多数航空公司对747这款远程洲际客机并不了解,他们相信波音的决定是对的。
  实际上,波音选择普惠发动机有自己的苦衷。当时,GE在高涵道比发动机技术上要领先罗罗和普惠。由于GE忙于C-5A发动机的改型,无力顾及波音747的需求,没有力量在3年内研制波音需要的发动机。
  英国罗罗公司也盯上波音747这块肥肉。罗罗提出的条件有些苛刻,747飞机以后不得安装其他厂家的发动机。这无疑是将747的未来命运操纵在手上。这个条件理所当然地遭到波音的拒绝。


  普惠是C-A5项目发动机竞标的失败者,希望通过与波音合作重振旗鼓,同意把发动机的涵道比提高到5︰1,以满足747的需求。这对普惠来说也是一次充满风险的赌博。因为它必须要筹集10亿美元去研制一种尺寸巨大、技术复杂的新发动机。
  于是,波音的麻烦来了。普惠公司提供的JT9D新型发动机无法支撑747越来越“胖”的机身。在签定协议时,双方商定波音747的起飞重量应不超过297吨(655000磅),普惠公司承诺提供单台推力为182.37千牛(41000磅力)的发动机,并在747飞机交付3年内,进一步将发动机推力增加到195.71千牛(44000磅力)。但实际情况是,747的重量超过最初的设计指标。这是747的致命伤。
  在试飞过程中,747共使用过87台普惠发动机,其中60台在使用过程中完全报废,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有时试飞现场有4架飞机在进行试飞,由于发动机不给力,常常是一架飞机在天上飞,其余三架当“观众”。波音高层看到这一情况万分焦急。   747首航之后,由于发动机推力不足,加之飞机机体比设计指标超重4988.66千克(11000磅),使已交付到泛美航空公司的5架波音747飞不起来,波音公司的停机坪上也有30多架747卖不出去。
  生死关头,波音高层进行了深刻反省。1968年4月,47岁的威尔逊就任波音公司董事长。他上任的第一个“冒险”行动,就是花费7500万美元巨资购买GE发动机,改变了由于普惠发动机推力不足,飞机滞销的被动局面。配置GE新型发动机的747销量一下子猛增,威尔逊的“冒险”获得了成功。
  “断肢截身”求生存
  然而,747刚过上几天好日子,险情再次降临。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一场席卷全球的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刚刚摆脱发动机危机,市场稍有起色的747来说,无疑又是当头一棒。
  747载客量大,航程远,耗油量惊人,运营成本高。随着燃油价格急剧上涨,一些航空公司便望而生畏,转而购买一些稍小的飞机。波音的老对手洛克希德、道格拉斯等公司趁机推出250座级的L-1011、DC-10等中型客机,迅速抢占市场。
  747的市场很快一落千丈,“巨无霸”变成“人人怕”。波音公司的其他飞机也同样遭遇订单问题,连续17个月,波音连一架飞机也没有卖出去,惊慌、担忧、迷茫的情绪在整个公司蔓延……
  一款新机型能否打开市场,关键是要得到客户的认可。客户就是上帝,客户的意志不能违背。威尔逊深知,只要解决了747这个主要矛盾,其他型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经过多次讨论后,威尔逊拍板对747实施“外科手术”,来一个“削足适履”,确切地说是“断肢截身”,将747机身切掉一截,改成747SP。
  SP是指特别型,又称为SB,也就是短机身的意思。新的747SP比原来的机型短了14.40米,轻了3万磅,它仍保留300个座位,航程可达7000英里。此外,还有一个便利之处,就是原来驾驶747的飞行员,同样可以驾驶747SP,这为航空公司节约了很大一笔费用。
  时间在悄悄地改变着一切,危机中孕育着新的希望,波音也从危机中摆脱出来,迎来了新的生机。
  747经过大手术变成747SP后,市场行情马上有了改观,因为它本身的品质还是高人一筹的,原先一些摇摆不定的航空公司回心转意,又重新投入747的怀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47在狂风恶浪中站稳脚跟后,波音又相继研发出747-100基本型和747-200B改进型。美国总统的“空军一号”专机就采用了波音747-200B,它替代了原有的VC-137总统专机。随后,波音又推出了747-200、300、400以及747-8等多种型号的衍生机型。在空客A380飞机问世前,747系列飞机在世界超大型客机市场独领风骚数十年,成为波音的一棵摇钱树。
  威尔逊的传奇
  17个月没有卖出去一架飞机,这在波音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样的局面,对于一个机构庞大的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17个月的血液凝固,
  17个月的冰天雪地,
  17个月的惨淡经营,
  17个月的人心惶惶……
  在波音公司经营陷入危机的时候,财务主管海勒斯费尽心力,他四处奔走,先后向各家银行借贷了10亿美元,使波音的困境暂时得到了缓解。
  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威尔逊不得不挥起大刀,来一个大裁员。公司的人事结构一般都是呈金字塔形,一线员工占绝大多数,要裁员先裁最下层的员工。而威尔逊反其道而行之,他从顶层先砍,从副董事长、行政助理、经理、设计工程师,一直到一线的操作工人,结果是管理人员裁得比工人还要多。留下来的人也要大幅减薪,从董事长到一线工人无一例外,威尔逊将自己的年薪减去25%,只有2.5万美元。
  时势造英雄。威尔逊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迎接严峻的挑战。他有钢铁般的意志,有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果断决策的能力。甚至有几次,在死神向他逼近的时候,他却以惊人的毅力扼住死神的咽喉,使自己得以逃脱出去。
  威尔逊出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在密苏里州公路局任职,母亲在家做缝纫工。他们有兄弟二人,都受父母的百般宠爱。父母指望他们长大了有出息,成为工程师。威尔逊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先后就读于艾奥瓦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制造和航空工程,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担任过陆军航空队的队长,在一次滑雪中不慎摔断了腿,不便再在军中效力,便在1947年进入波音。
  1970年1月,威尔逊由西雅图赴华盛顿参加泛美航空公司的747客机首航典礼。参加典礼的有各方贵宾,其中还有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夫人。威尔逊和尼克松夫人用传统的方式在机鼻上敲破了一瓶香槟酒,747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飞上蓝天。
  借庆典之机,威尔逊与泛美航空的一位副总裁就747的交付与付款问题进行谈判。双方的立场很不一致,威爾逊争辩得唇焦口燥。在返回西雅图的飞机上,威尔逊已经是疲惫不堪。飞机起飞不到几分钟,他忽然觉得胸口一阵疼痛,眼前一片发黑,一下子栽倒在座位上。机组人员见董事长倒下了,赶紧在斯波肯机场紧急降落。


  威尔逊立即被送往医院。医院随即开出病危通知单,死神正在向威尔逊招手,并且一步一步逼近……
  这是生与死的搏斗。威尔逊处在昏迷之中,但顽强的生命意志在召唤着他,波音的事业在呼唤他。威尔逊拼命挣扎出来,要扼住死神的咽喉……
  几天过去了,生命意志战胜了死亡。威尔逊终于从一场大劫难中挺了过来。
  威尔逊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从死神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时,波音飞机的销售也传来好消息,空军决定购买19架737作为领航训练机,这对于“血脉凝固”的737而言,无疑是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停下的生产线又动起来了。随后,空军又宣布订购4架747作为指挥机。此后,趴在地上的30多架747飞机一架一架飞上蓝天。波音终于从危机中走了出来,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这段令波音人刻骨铭心的经历,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但威尔逊迎难而上,果敢决策,点石成金,给了747第二次生命,化解17个月销售空白危机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其他文献
在推进城镇化的道路上,我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城乡融合的城镇化思想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了工农业相
近几年来,阿普尔的“批判教育研究”在中国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响,引起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20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向右转”的时代,是美国“保守主义复兴”的时代,在美
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攻克词汇这个难关,而英语词汇也一直是困恼学生的难题.学生只有更熟练的掌握了英语词汇,才能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学习时才能更轻松.“授人鱼不如
据美国发明者称,他们发明了一种较易装运和铺置的可生物降解的体育场天然草皮的支持材料.rn
“9·11”事件重创了美国航空业,大众对航空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到新的高度。但恐怖事件发生仅两个月,美国航空公司的587号航班从肯尼迪机场起飞后不久,便坠毁在纽约市皇后区附
期刊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打破企业内部专业壁垒,实现营、配、调多个专业的业务融合,在核心业务方面完成管理的集约协同、资源的统筹利用,实现了业务融合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打破
期刊
在航空发展的早期阶段,英国无论从哪方面说,都属于航空大国之列。在航空科学研究方面,1809年英国人乔治·凯利发表的论文《论空中航行》是世界上第一部航空学术专著,被后人视
期刊
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给我们从事基础英语教育的同仁们留下了深思.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人教版地理教科书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历程,伴随一次次的课程改革,教材编写不断优化创新。乘着新世纪课改的东
日本研究者已经发现了一种制造能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过滤器纤维的方法.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