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本专辑的几篇文章介绍了在“加强读书指导、引导品词析句、深入感悟课文”方面的做法,值得一读。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读书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语文实践,阅读教学就应该落实“以读为本,以读代讲”,通过多读,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一、情境引读,让学生“陶醉”文本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叶圣陶也曾说过:“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可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入课文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荷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欣赏荷花时的感受。全文内容不多,但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描写的荷花景色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以真切之感,以加强他们对语言情境的直观感受。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撩拨起学生心灵的琴弦,使学生如临其境,陶醉在文本中,从而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真默读,让学生 “走进”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每一篇文章无不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默读”,能让他们潜心会文,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例如,《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在学生明白了老汉与小伙子的父子关系之后,笔者抓住一“揪”一“吼”,一“吼”一“推”, 引导学生体会老汉“无情”还是“有情”。接着要求学生联系文本那两个特写镜头,默读静思:老汉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潜心会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努力与文中的老汉产生共鸣,深刻感悟到老汉在矛盾的冲突中、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所彰显出的“无私、伟大的党性”。这样,就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个性朗读,让学生“活化”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多元理解,不能以自己的解读为“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进行充分理解、感悟,之后再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朗读。如《草船借箭》中有这么几句话: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的:孩子们,你们读到这两句话时,觉得诸葛亮在笑谁?该用怎样的感情读出鲁肃与诸葛亮的对话?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学生能够从曹操、周瑜、鲁肃等几个人物角度去分析诸葛亮的内心情感,并且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朗读,读出了轻蔑的笑、自信的笑、幽默的笑、宽厚的笑……这些体验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通过对文本个性化的朗读,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
四、边读边想,使学生“跳出”文本
徐江先生说:“面对特定的语文课本,我们不应该局限在课文有关对象本身概念的‘说明’上,而应该超越‘概念’本身,引领学生把对课文的‘解读建筑物’建筑得尽可能高一些。”只有跳出“庐山”才能真正看清“庐山”,才能让文本变得鲜活、开阔,成为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例如,《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为了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所蕴含的思念之情,在课堂上我是这样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片段一: 早已年过半百、对政治心灰意冷的王安石,违心地重登仕途,又要离开这美丽的家乡,他是多么不情愿啊!明月下,他想起了病重的儿子、年迈的老伴,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去,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老家呢?此时此刻王安石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诗人与家人话别场景)随后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深深的牵挂之情。
片段二:家乡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前途茫茫,这一去,吉凶难测,不知何时才能“又”回到江南的家中呢?望着明月下绿意葱茏、生机勃勃的故乡,他仿佛又回到了在钟山老家那种惬意舒适的日子,那种忘情于山水悠然自得的情景:(出示相应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王安石此刻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诗人对家乡美景的眷恋之情。
片段三:站在瓜洲江边,面对着滔滔江水,王安石不知不觉想起了他的挚友——杨逢德先生,那是情投意合的好友啊!每天他们在一起……(引导学生想象)而此景将一去不复还,多么难忘的岁月呀!王安石深情地吟诵(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挚友的怀念)。
通过这层层深入的朗读,学生体会到了王安石对家人、对故园、对挚友的眷念,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读出了自己的体会,也领略了语言艺术的魅力,真正体验到蕴藏在“明月何时照我还”背后的依恋之情。
五、表演朗读,使学生“丰富”文本
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自编的语言、动作,把课文“演读”成课本剧,教师适时进行评议、点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狐假虎威》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狐狸神气狡猾的一面,教师不用过多讲解,用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得体的肢体语言,把狐狸狡猾的一面表演出来,立刻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读完后,学生们也跃跃欲试,纷纷想表演一下。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读出了文中的趣、文中的意,轻松地掌握了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对作者准确用词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同时也训练了语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流水小学)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读书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语文实践,阅读教学就应该落实“以读为本,以读代讲”,通过多读,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一、情境引读,让学生“陶醉”文本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叶圣陶也曾说过:“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可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入课文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荷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欣赏荷花时的感受。全文内容不多,但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描写的荷花景色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以真切之感,以加强他们对语言情境的直观感受。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撩拨起学生心灵的琴弦,使学生如临其境,陶醉在文本中,从而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真默读,让学生 “走进”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每一篇文章无不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默读”,能让他们潜心会文,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例如,《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在学生明白了老汉与小伙子的父子关系之后,笔者抓住一“揪”一“吼”,一“吼”一“推”, 引导学生体会老汉“无情”还是“有情”。接着要求学生联系文本那两个特写镜头,默读静思:老汉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潜心会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努力与文中的老汉产生共鸣,深刻感悟到老汉在矛盾的冲突中、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所彰显出的“无私、伟大的党性”。这样,就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个性朗读,让学生“活化”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多元理解,不能以自己的解读为“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进行充分理解、感悟,之后再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朗读。如《草船借箭》中有这么几句话: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的:孩子们,你们读到这两句话时,觉得诸葛亮在笑谁?该用怎样的感情读出鲁肃与诸葛亮的对话?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学生能够从曹操、周瑜、鲁肃等几个人物角度去分析诸葛亮的内心情感,并且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朗读,读出了轻蔑的笑、自信的笑、幽默的笑、宽厚的笑……这些体验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通过对文本个性化的朗读,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
四、边读边想,使学生“跳出”文本
徐江先生说:“面对特定的语文课本,我们不应该局限在课文有关对象本身概念的‘说明’上,而应该超越‘概念’本身,引领学生把对课文的‘解读建筑物’建筑得尽可能高一些。”只有跳出“庐山”才能真正看清“庐山”,才能让文本变得鲜活、开阔,成为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例如,《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为了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所蕴含的思念之情,在课堂上我是这样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片段一: 早已年过半百、对政治心灰意冷的王安石,违心地重登仕途,又要离开这美丽的家乡,他是多么不情愿啊!明月下,他想起了病重的儿子、年迈的老伴,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去,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老家呢?此时此刻王安石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诗人与家人话别场景)随后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深深的牵挂之情。
片段二:家乡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前途茫茫,这一去,吉凶难测,不知何时才能“又”回到江南的家中呢?望着明月下绿意葱茏、生机勃勃的故乡,他仿佛又回到了在钟山老家那种惬意舒适的日子,那种忘情于山水悠然自得的情景:(出示相应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王安石此刻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诗人对家乡美景的眷恋之情。
片段三:站在瓜洲江边,面对着滔滔江水,王安石不知不觉想起了他的挚友——杨逢德先生,那是情投意合的好友啊!每天他们在一起……(引导学生想象)而此景将一去不复还,多么难忘的岁月呀!王安石深情地吟诵(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挚友的怀念)。
通过这层层深入的朗读,学生体会到了王安石对家人、对故园、对挚友的眷念,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读出了自己的体会,也领略了语言艺术的魅力,真正体验到蕴藏在“明月何时照我还”背后的依恋之情。
五、表演朗读,使学生“丰富”文本
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自编的语言、动作,把课文“演读”成课本剧,教师适时进行评议、点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狐假虎威》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狐狸神气狡猾的一面,教师不用过多讲解,用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得体的肢体语言,把狐狸狡猾的一面表演出来,立刻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读完后,学生们也跃跃欲试,纷纷想表演一下。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读出了文中的趣、文中的意,轻松地掌握了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对作者准确用词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同时也训练了语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流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