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自动化通信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自动化设备在不断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影响,更有甚者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为此在工作中做好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处理极为关键。本文从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分析入手分析,着重探讨了其检修工作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通信设备 自动化 故障分类 检修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69-01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自动化通信设备日趋普及,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各个角落。但是这些设备在长期不断的运行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故障,进而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时甚至会造成破坏性隐患。为此,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及时、准确的查明故障所在,并有针对性的排除故障。要想做好对自动化通信设备的科学基础,就必须要对通信设备的故障分类和检修做好充分的了解。
一、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分类
伴随自动化通信设备类型的不断增多,其所出现的故障种类越来越繁杂。就我们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的故障可以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分类总结:
1、按照故障性质分类
在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分类中,按照故障性质我们可以将故障分类软故障和硬故障两种。其中软故障就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软件系统错误而引发的故障问题,常见的软故障主要有程序错误、病毒破坏、操作失误以及设置的盲目和操作的不合理。其硬件故障主要指的是硬件物理破坏而引起的设备故障。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人为环境因素和内部器件自身因素两方面造成的,人为环境因素主要是因为工作环境的恶劣、供电不足、错误的操作以及违反规章的清理等原因造成的;而内部原因主要是因为元器件的老化、接触插件、印刷电路等损坏造成的。
2、按照故障影响范围分类
按照规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分类主要可以将这些故障分为全局性故障、相关型故障以及独立型故障三种。首先,全局性故障主要指的是故障产生之后能够影响到整个设备运行的故障;其次,相关型故障是因为系统中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区域出现故障而引起的故障现象;独立性故障主要是某一元件引发的故障等。其中全局性故障所引发的设备后果最为严重,它所造成的设备损害是整体性的,而非是一个或者几个器件的问题。而局部性和独立性故障一般都是统一的,是局部出现故障的问题,但是其一旦不及时的加以处理,也会引发全局性故障的出现。
3、其他分类
在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中,除了我们上述所说的故障类型之外,我们还可以将故障按照发生时间、形成周期进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其可以分为固定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两种。其中固定性故障主要指的是故障现象极为稳定,可以重复出现的一种故障形式,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路产生变化而造成的短路、机械部件受损而引起的。而暂时性故障则是故障的持续时间短、工作状态不稳定明显,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元器件的性能出现变化或者是有关器件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二、检修工作分析
1、检修顺序
检修顺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检修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般而言,在工作中检修顺序的开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
1.1、先分析、后检修
先分析、后检修是当前各种机械故障维修和处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维修方法。一般来说,引起设备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故障的现象和发生时间也有可能是不一致的,为此在工作中发现故障之后首先要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列举出有关的影响范围,从而寻找有关的技术资料为参考进行分析,最后在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
1.2、先外后内的检修顺序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任何一个故障在维修工作中都不能直接打开机箱进行检修,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一般在故障发生之后首先需要对机箱外部的故障进行排除,只有排除玩不所有故障之后方可着手打开机箱进行内部检修,这样有助于避免不必要拆卸工作的开展。
1.3、先机械部分,后电子部分
应当先检查机械元器件的完好性,再检查电子电路结构以及机电一体的结合部分。
1.4、先静后动
即先在断电情况下检修,然后再接电。这里有一个原则性问题,即安全。?
2 检修方法
2.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有不接电和接电两种情况。首先应该进行不接电观察,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耳、手、鼻)检查有关插件是否松动、接触不良、虚焊脱焊、断线、短路、元件锈蚀、变焦、变色,电源短路、过流、过压和熔丝熔断等现象。经仔细观察机内外各元器件无误后,接电观察,看机内有无冒烟、打火、异常声响现象,如有赶紧关机,还可轻轻敲击机箱、构件,看有无接触不良,同时可用手触摸怀疑的元器件,看是否有过热现象并根据元器件过热程度以及温度做出相应的判断。
2.2、测量法
常见的测量检查方法有电压检查法、电阻检查法和电流检查法。电压检查法是通过测量元器件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电阻检查法是测量元器件对地或自身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它对检修开路、短路故障和确定故障元件有实效;电流检查法是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测量工作电流,这种方法检修起来很不方便,亦较少使用。
2.3、插拔法
通过将插件“插入”或“拔出”来寻找故障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简单,却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能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具体步骤是:
2.3.1先将故障设备和所有连接设备的连线打开,再合上故障设备电源开关,若故障消失,查连接设备及连接线是否有短路现象(如碰线、短接、插针相碰等),若有,则排除;若无,则查故障设备本身。
2.3.2将故障设备所有插件板拔出,若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在某插件板上。若故障现象仍出现,则应仔细检查设备电源有无故障。
2.3.3仔细检查每块插件板,观察是否有相碰和短路,若有则排除;若无再一块块地插上,开机、关机测试,这样很快就能发现哪块插件板上有故障。
3.3.4找出故障插件板,再根据故障现象和性质判断是哪一个集成块或电子元器件损坏。
三、结束语
判定故障一定要有良好的技术知识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查找故障时,尽量拓宽自己的思路,把各方面能造成故障的因素都想到,仔细地分析和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 乐光新.数据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
[2] 汪一鸣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关键词]通信设备 自动化 故障分类 检修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69-01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自动化通信设备日趋普及,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各个角落。但是这些设备在长期不断的运行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故障,进而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时甚至会造成破坏性隐患。为此,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及时、准确的查明故障所在,并有针对性的排除故障。要想做好对自动化通信设备的科学基础,就必须要对通信设备的故障分类和检修做好充分的了解。
一、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分类
伴随自动化通信设备类型的不断增多,其所出现的故障种类越来越繁杂。就我们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的故障可以按照以下条件进行分类总结:
1、按照故障性质分类
在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分类中,按照故障性质我们可以将故障分类软故障和硬故障两种。其中软故障就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软件系统错误而引发的故障问题,常见的软故障主要有程序错误、病毒破坏、操作失误以及设置的盲目和操作的不合理。其硬件故障主要指的是硬件物理破坏而引起的设备故障。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人为环境因素和内部器件自身因素两方面造成的,人为环境因素主要是因为工作环境的恶劣、供电不足、错误的操作以及违反规章的清理等原因造成的;而内部原因主要是因为元器件的老化、接触插件、印刷电路等损坏造成的。
2、按照故障影响范围分类
按照规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分类主要可以将这些故障分为全局性故障、相关型故障以及独立型故障三种。首先,全局性故障主要指的是故障产生之后能够影响到整个设备运行的故障;其次,相关型故障是因为系统中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区域出现故障而引起的故障现象;独立性故障主要是某一元件引发的故障等。其中全局性故障所引发的设备后果最为严重,它所造成的设备损害是整体性的,而非是一个或者几个器件的问题。而局部性和独立性故障一般都是统一的,是局部出现故障的问题,但是其一旦不及时的加以处理,也会引发全局性故障的出现。
3、其他分类
在自动化通信设备故障中,除了我们上述所说的故障类型之外,我们还可以将故障按照发生时间、形成周期进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其可以分为固定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两种。其中固定性故障主要指的是故障现象极为稳定,可以重复出现的一种故障形式,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路产生变化而造成的短路、机械部件受损而引起的。而暂时性故障则是故障的持续时间短、工作状态不稳定明显,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元器件的性能出现变化或者是有关器件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二、检修工作分析
1、检修顺序
检修顺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检修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般而言,在工作中检修顺序的开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
1.1、先分析、后检修
先分析、后检修是当前各种机械故障维修和处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维修方法。一般来说,引起设备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故障的现象和发生时间也有可能是不一致的,为此在工作中发现故障之后首先要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列举出有关的影响范围,从而寻找有关的技术资料为参考进行分析,最后在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
1.2、先外后内的检修顺序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任何一个故障在维修工作中都不能直接打开机箱进行检修,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一般在故障发生之后首先需要对机箱外部的故障进行排除,只有排除玩不所有故障之后方可着手打开机箱进行内部检修,这样有助于避免不必要拆卸工作的开展。
1.3、先机械部分,后电子部分
应当先检查机械元器件的完好性,再检查电子电路结构以及机电一体的结合部分。
1.4、先静后动
即先在断电情况下检修,然后再接电。这里有一个原则性问题,即安全。?
2 检修方法
2.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有不接电和接电两种情况。首先应该进行不接电观察,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耳、手、鼻)检查有关插件是否松动、接触不良、虚焊脱焊、断线、短路、元件锈蚀、变焦、变色,电源短路、过流、过压和熔丝熔断等现象。经仔细观察机内外各元器件无误后,接电观察,看机内有无冒烟、打火、异常声响现象,如有赶紧关机,还可轻轻敲击机箱、构件,看有无接触不良,同时可用手触摸怀疑的元器件,看是否有过热现象并根据元器件过热程度以及温度做出相应的判断。
2.2、测量法
常见的测量检查方法有电压检查法、电阻检查法和电流检查法。电压检查法是通过测量元器件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电阻检查法是测量元器件对地或自身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它对检修开路、短路故障和确定故障元件有实效;电流检查法是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测量工作电流,这种方法检修起来很不方便,亦较少使用。
2.3、插拔法
通过将插件“插入”或“拔出”来寻找故障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简单,却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能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具体步骤是:
2.3.1先将故障设备和所有连接设备的连线打开,再合上故障设备电源开关,若故障消失,查连接设备及连接线是否有短路现象(如碰线、短接、插针相碰等),若有,则排除;若无,则查故障设备本身。
2.3.2将故障设备所有插件板拔出,若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在某插件板上。若故障现象仍出现,则应仔细检查设备电源有无故障。
2.3.3仔细检查每块插件板,观察是否有相碰和短路,若有则排除;若无再一块块地插上,开机、关机测试,这样很快就能发现哪块插件板上有故障。
3.3.4找出故障插件板,再根据故障现象和性质判断是哪一个集成块或电子元器件损坏。
三、结束语
判定故障一定要有良好的技术知识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查找故障时,尽量拓宽自己的思路,把各方面能造成故障的因素都想到,仔细地分析和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 乐光新.数据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
[2] 汪一鸣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