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中学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前热身與导入、课中探究与生成、课后活动与展示等方面阐述中学语法课教学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对于中学英语语法课的目标与任务定位,活动及实施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英语;语法课;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67-1
笔者曾开设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为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法,课题为《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这两个时态是中学生最容易混淆的,这节课旨在让学生把旧知识一般过去时态和新知识现在完成时态作对比,从而更好地把握这两个时态的应用。
一、语法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分成学前热身与导入、学中探究与生成和学后活动与展示三个环节,各环节前后相连,层层深入。课文以Millie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学校旅行为主线,这是一条明线,而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对比则可以看成是一条暗线,两条线贯穿于整个语法教学活动中。
1.学前热身与导入(5分钟)
在此环节,教师可以直奔主题,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师生、生生自由对话,在生活化的对话中,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初步感受语言现象,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最后,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和语言引导,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学中探究与生成(1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运用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描述图片、表达观点。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提取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动词形式等,激活学生的旧知识,辨识新旧知识的差异,共建语法规则。接着,学生通过完成表格将两个时态在形式、意义、用法三个方面的区别归纳出来,让学生对两个时态的区别不再抽象。
之后,为学生画一条时间轴,并让学生说出一些时间表达,对比两个时态的时间表达上的不同,并在时间轴上形象地表现出来。最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份学习报告,请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整理的语法知识,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补充和完善。
3.学后活动与展示(25分钟)
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帮助Millie完成她的学校旅行的笔记,打电话、写日记等任务,让学生的助人的过程中灵活切换两大时态去解决问题,同时加深对两个时态的区别的认识,这也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最后,让学生总结两个时态的区别,并作汇报展示,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目标语法功能、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生对两大时态的敏感度。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创新作业,巩固习得
本课创造性地为学生设计了生活化的英语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说一说自己学校旅行活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让语法作业不再枯燥乏味。
二、语法课堂教学目标定位
1.语法课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定位
语法课不是为了应试,也应是一种文化享受,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丰厚精神。教师应为学生设计适切的学习目标,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融入其中,通过一些列的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建构语法规则,在体验性活动中应用和掌握语法知识。任务应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双投入,确保学生顺利理解和习得目标语法知识,促进目标的达成。
2.语法课教学的活动及实施建议
(1)设计趣味化主线,贯穿课堂。
在语法课教学中,教师应设计趣味化的主线,让课堂活动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趣味化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趣味化主线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
(2)创设生活化情景,激活课堂。
教师在语法教学设计中应整合教学与生活,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训练机会,激发学生原有认识和日常生活经验,通过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具体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语法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激活课堂,让教学更有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寻找切入点,把课堂活动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链接,从而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沉浸其中,快乐学习。
(3)组织多样化活动,生成课堂。
教师应基于教材,挖掘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素材和话题,大胆创新地设计具有启发性和生成性的多样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勇于表现,乐于表达,促进学生课堂的有效生成。教师也要提供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善待课堂中的错误、疑问等资源,淡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的学,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领会和发现。
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应兼顾个别,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尽可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集思广益,提高生成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焦虑,让学习暂时缓慢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帮助和示范下也能有所发展和生成。
总之,在中学语法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好趣味的主线,创设好生活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启发性的提问、科学性的指导和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淡化教的痕迹,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善待学生的错误、疑惑等资源,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让语法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有效。
[参考文献]
[1]朱晓东,范雪梅.语法引导发现法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5(0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关键词:英语;语法课;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67-1
笔者曾开设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为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法,课题为《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这两个时态是中学生最容易混淆的,这节课旨在让学生把旧知识一般过去时态和新知识现在完成时态作对比,从而更好地把握这两个时态的应用。
一、语法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分成学前热身与导入、学中探究与生成和学后活动与展示三个环节,各环节前后相连,层层深入。课文以Millie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学校旅行为主线,这是一条明线,而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对比则可以看成是一条暗线,两条线贯穿于整个语法教学活动中。
1.学前热身与导入(5分钟)
在此环节,教师可以直奔主题,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师生、生生自由对话,在生活化的对话中,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初步感受语言现象,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最后,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和语言引导,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学中探究与生成(1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运用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描述图片、表达观点。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提取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动词形式等,激活学生的旧知识,辨识新旧知识的差异,共建语法规则。接着,学生通过完成表格将两个时态在形式、意义、用法三个方面的区别归纳出来,让学生对两个时态的区别不再抽象。
之后,为学生画一条时间轴,并让学生说出一些时间表达,对比两个时态的时间表达上的不同,并在时间轴上形象地表现出来。最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份学习报告,请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整理的语法知识,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补充和完善。
3.学后活动与展示(25分钟)
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帮助Millie完成她的学校旅行的笔记,打电话、写日记等任务,让学生的助人的过程中灵活切换两大时态去解决问题,同时加深对两个时态的区别的认识,这也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最后,让学生总结两个时态的区别,并作汇报展示,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目标语法功能、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生对两大时态的敏感度。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创新作业,巩固习得
本课创造性地为学生设计了生活化的英语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说一说自己学校旅行活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让语法作业不再枯燥乏味。
二、语法课堂教学目标定位
1.语法课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定位
语法课不是为了应试,也应是一种文化享受,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丰厚精神。教师应为学生设计适切的学习目标,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融入其中,通过一些列的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建构语法规则,在体验性活动中应用和掌握语法知识。任务应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双投入,确保学生顺利理解和习得目标语法知识,促进目标的达成。
2.语法课教学的活动及实施建议
(1)设计趣味化主线,贯穿课堂。
在语法课教学中,教师应设计趣味化的主线,让课堂活动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趣味化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趣味化主线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
(2)创设生活化情景,激活课堂。
教师在语法教学设计中应整合教学与生活,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训练机会,激发学生原有认识和日常生活经验,通过体验、实践、探究和合作等具体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语法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激活课堂,让教学更有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寻找切入点,把课堂活动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链接,从而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沉浸其中,快乐学习。
(3)组织多样化活动,生成课堂。
教师应基于教材,挖掘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素材和话题,大胆创新地设计具有启发性和生成性的多样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勇于表现,乐于表达,促进学生课堂的有效生成。教师也要提供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善待课堂中的错误、疑问等资源,淡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的学,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领会和发现。
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应兼顾个别,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尽可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集思广益,提高生成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焦虑,让学习暂时缓慢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帮助和示范下也能有所发展和生成。
总之,在中学语法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好趣味的主线,创设好生活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启发性的提问、科学性的指导和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淡化教的痕迹,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善待学生的错误、疑惑等资源,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让语法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有效。
[参考文献]
[1]朱晓东,范雪梅.语法引导发现法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5(0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