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有效教学对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大纲的提出,教育改革浪潮席卷了整个教育领域,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开始發生了颠覆,呈现出了新的内容和特征。而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作为高考中一个常考的考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也成为了相关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模块内容为例,紧紧围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力争全面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有效教学对策
  每个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都期盼能在高考中取得成功,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取好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学科之一,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独占鳌头,就必须要化学学科上占得优势。有机化学模块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这一模块的内容较为零散,很多细碎的知识点都需要学生们有良好的掌握,倘若学生能把这部分内容弄懂、弄通,那么整个有机化学的内容便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鉴于此,对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有效教学对策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以找出有效教学策略,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模块内容教学的特点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点内容,教师只有深入剖析有机化学模块内容教学的特点,才能结合实际,因材施教;才能构建目标明确的高效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一)独特性
  化学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它的理论知识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有机化学模块所涉及的内容更是与生活、自然等融合,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生活化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有机化学中的知识应用性是其他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是独立存在的。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探索,学会从知识点和现象中挖掘出化学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化学思考、分析、整理、应用和创新。
  (二)综合性
  有机化学模块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其强调的不仅是学习内容上的综合,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综合。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動的主体,他们已经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价值观,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历程,实质上也是他们利用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知识重构和经验再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进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学科整合学习的融合,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更多与有机化学相关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加以灵活变通和运用,使学生更加容易灵活掌握知识点。
  (三)实践性
  有机化学模块内容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是在于“做”和“经验”,其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提升应用能力,并最终能在实践中把新知识内化为实用的知识。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巧妙地创设知识情境,脱离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的禁锢,形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化学知识更具现实性、生活性,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生活中,从而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热情。
  二、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有效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互动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人类的教育是在“交往”的形式上进行的,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但是,是 在现存的课堂互动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满怀热情的提问,学生则机械的回答一些识记性的知识概念 。让人看似闹剧的“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一种表面的互动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并没用发挥他的引导启发作用,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入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在互动上説都是在浅层次互动上进行的,学生学到的也只是机械性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给予时间让学生深入的探究知识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例:人教版《化学2》教材“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每名学生事先准备25×8.7 cm的厚纸片、小剪刀、四根牙签、五颗葡萄或萝卜粒等。课堂上要求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自制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展示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让各小组根据结构猜想其性质。如此一来,不仅把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分子模型的空间结构概念,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情景中,对其中的化学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突破了教学的重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差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差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能在学习上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改变教学目标要求统一规划的现状,认真钻研教材,针对班级内不同层次基础、不能能力水平的学生,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让“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抓住问题本质,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的前提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学生的认知阶梯。针对高中有机化学的知识内容,教学目标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梯层次:第一层次阶梯为形象记忆性内容,保证A层次的学生“吃得了”;第二层次阶梯为抽象理解性内容,使B层学生“吃得好”;第三层次阶梯为知识扩展性内容,让C层学生“吃得饱”,加深C层次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层次化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用梯度化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学生和教学两者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协调的状态之中。
  例如:在《烃和卤代烃》这一章节中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节内容的知识点,设定三个层次阶梯:A层学生着眼于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定义、概念、性质的记忆,让他们能学会判断、选择、模仿,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兴趣与信心;B层学生重点记忆与理解方法,会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举一反三,让他们从中享受乐趣,增加信心;C层学生着眼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够熟练掌握逻辑推理能力,并能将题目进行扩展,巧解妙题,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教学,增强知识的迁移应用
  结合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教材得知,有机化学内容一般都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必须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把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应用之中,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形式入手,走出课堂,进入社会,把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或实例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生活活动和综合应用进一步体验到有机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以强化和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其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作为一类充满着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习活动,它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空间和平台。新课程改革环境背景下,有机化学模块内容教学向高中化学教师原有的知识观、教学观、评价观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们应结合模块内容的本质属性和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知识,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有效性,为课改抒写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王治国;;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2]李霞;;探究《有机化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9期
  [3]周中振;陈金香;习保名;;浅谈有机化学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0期
  [4]陈红艳;廖蓉苏;胡伟武;;“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04期
  [5]姜飞;;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亮点及作用[J];才智;2010年19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英语成为我们除了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考试中的重点,也是关乎英语能力提升与否的关键因素。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提出,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这种情况下,在英语阅读中采用心理语言学理论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旨在研究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和应
期刊
【摘要】: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隐喻和转喻是词义延伸的重要方式。本文对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转喻与隐喻的关系、转喻和隐喻的义项分析做了阐释。  【关键词】: 认知;隐喻;转喻;思维模式;词义延伸  前言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创立之初,语义问题就备受关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以认知模式如隐喻、转喻为工具,对一
期刊
【摘要】: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婚俗音乐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其独特的语汇和鲜明的风格特点,成为中国音乐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四川省凉山彝族音乐形式与风格多样,是彝族音乐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凉山彝族民间音乐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彝族婚俗音乐大多来自于生活,又把生活中的动作提升到美的表现,特点非常明显和具有美感。  【关键词】:彝族;凉山;婚俗;音乐;哭嫁歌
期刊
【摘要】:农村古祠堂作为昔日乡土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流逝逐渐没落。今日古祠堂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展开再次吸引人们注意。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两种方式针对古祠堂的现状以及人们对古祠堂的认识展开研究,有助于大众更加深入地走近古祠堂、走近传统文化。  【关键词】:农村;古祠堂;调查  “祠堂”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在当时是封建社会里同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之人的房屋。到宋元以后,祠堂有
期刊
【摘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种类别,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手段各国都已做的相当成熟,但是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尤其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物质化遗产所占比重较大,更加需要在技术方法上下功夫,加强保护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讨与研究  全球信息化技术浪潮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崭新的保护手段----数字信息技术。数字信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都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将以“应用型”为前提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就是以我校为例刚进行了就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依据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构教学体系,提升就业率,重视以项目为载体,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 声乐教学; 改革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声乐主修课程,
期刊
【摘要】:总读 详读 细读 复述巩固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阅读  一、理论背景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新课程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中考试题为例,阅读理解题共占了40分。这就意味着考生阅读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考试成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作为涉及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成为较为显著的研究对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出现一些改变,通过分析变化的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引导对策,对当前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引导动向  一、大学
期刊
【摘要】:书面纠错性反馈是近二十年来二语写作领域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焦点。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书面纠错性反馈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表明这些研究结果在真实的二语写作课堂实践中发挥功效。因此本文分析了纠错性反馈的研究结果是否真正在写作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纠错性反馈;二语写作;反馈类型;学生反应  1.引言  书面纠错性反馈(written co
期刊
【摘要】:学院派即兴舞蹈是对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力的考验。它可以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身心自由体验,尝试着放下思维惯性和身体的习惯动作,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我身心的再认识。在本篇的论文中,笔者就对“即兴”舞蹈在学院派舞蹈课堂中的训练价值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即兴舞蹈、训练方法、训练价值、创造力、想象力  第一章学院派“即兴”舞蹈的概述  第一节学院派“即兴”舞蹈的定义  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