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探究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ice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1、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2、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3、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策略
  1、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2、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实行开放性教学
  (1)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
  (2)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块构成:①语文的课堂教学;②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③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④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3)以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4、学生——现代化语文教学的主体
  (1)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2)要创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
  (3)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表现以至于演示的机会。
  (4)要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强化语言训练,提高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强化科学探究,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演示实验是使他们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培养的良好载体。然而,囿于长期以来教学习惯的制约,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蒸发或简约化。下面的课例或许会给同行带来一些启示。  一、教学片段  师:出示静卧在玻璃缸内的活体牛蛙,然后用铁钩穿透其
期刊
内容摘要: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是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比较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活动 自信心 途径    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是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比较有效途径
期刊
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以往的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注重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忽视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采取“一刀切”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摆脱以往应试教育旧模式下的禁锢,真正实行素质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间的听、说、读、写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素。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探索。  一、注重参与,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这是由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的两大优势所决定的:一是语言优势;二是思维优势。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只是思维直接体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
期刊
复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链接和形成知识网络;引导学生依据基础知识形成综合分析、思维的框架,更好地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复习课中知识结构、思路技巧的点拨固然重要,但学生如何快速建立知识链接,形成知识网络;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当知识网络结构建立后,学生如何记牢;学生练习中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时,如何方便快捷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复习课
期刊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
期刊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没有打好写作基础。记叙文写作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写好记叙文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
期刊
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自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我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质  1、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有了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有正确的发展方向。语文老师,应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就要提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创新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