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计算机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操作简单,且具一定的交互性和可控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摆脱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的呆板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新颖有趣。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舒心,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体会。
1 运用多媒体导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 参与动机与兴趣
创设情境,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产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这一过程,那就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的。”笔者又问:“为什么造圆形的呢?”这时学生不知如何解释,笔者引导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动物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播放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形轮子参赛,小兔驾驶椭圆形轮子参赛,小猴驾驶他的圆形轮子参赛。当比赛开始后,学生都放声大笑。这时,笔者解说道:“小猪、小兔的车子今天是怎么啦,跑起来怎么一高一低的,开得那么吃力呀!小猴最轻松,比他们开得稳当多了,而且速度也快,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就在身边,同时也由问题引起思索,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直观展示数学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圆柱、圆锥的侧面积的推导,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以前的教学中,常用一张纸片或实物模型演示,一会儿是平面图形,一会儿是立体图形,教师讲得别扭,学生听得模糊,教师还要反复地演示、讲解,立体感差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处展开思维。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对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一个圆柱,沿着一条母线剪开、旋转,其动态过程可反复显示,并保留圆柱的运动轨迹,然后通过闪烁“圆柱底面圆”和“母线”,使学生注意到“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即它展开的长方形的一边,母线即长方形的另一边”的实质,从而完成“圆柱的侧面积即展开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转化过程。这样较实物模型演示,更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3 实现数学教学的美感
3.1 实现数学教学开课美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兴趣有着定向和产生动力的作用。新课导入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求知者,这至关重要,而多媒体则有他的独到之处。新课一开始,就显示图片、字幕,突出某一特点,让生动形象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对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 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美
课堂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和课的进行顺序。一堂课45分钟,学生不可能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听教师的独角戏,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与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顺势适时地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教学的各个方面内容,以把握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兴奋点至关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激发学生真切的感受,让师生共同遨游在教材提供的审美天地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创设全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突出,以学生操练、活动、实践为主,做到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思维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效地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因此,善于使用多媒体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4 运用多媒体拓宽延伸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的应用是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这一环节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以其传播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的显著特点,为教学开拓更广阔的领域,从而使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引例是这样的: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学生经过讨论也未说清楚其中的道理。笔者让学生讨论:如果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车轮行吗?当人坐在这几种形状的汽车里,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在学生欲说不明、欲罢不能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先展开3组画面,学生看到人分别坐在装着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里颠簸的情形,紧接着出现第四组画面:人坐在装在圆形的车轮的汽车里又平又稳。
为了更好地提示问题的本质,最后屏幕上出现4辆汽车同时开动的画面,以及车轮运行留下了车轴的行动轨迹分别是折线、波浪线和直线。通过几组不同画面的对比,使学生清楚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道理。
5 使用多媒体应注意两点
5.1 注意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优点,但只有用到实处能发挥出来,并非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数学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用。
5.2 注意使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适时性
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用得恰到好处。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都使用课件,电脑的播放替代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譬如在数学例题讲解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必要演算推理时间,不能让多媒体成为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一般不宜频频使用课件。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利用好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中如果使用不当,违背了教学规律,就会事倍功半,减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操作简单,且具一定的交互性和可控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摆脱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的呆板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新颖有趣。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舒心,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体会。
1 运用多媒体导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 参与动机与兴趣
创设情境,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产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这一过程,那就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的。”笔者又问:“为什么造圆形的呢?”这时学生不知如何解释,笔者引导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动物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播放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形轮子参赛,小兔驾驶椭圆形轮子参赛,小猴驾驶他的圆形轮子参赛。当比赛开始后,学生都放声大笑。这时,笔者解说道:“小猪、小兔的车子今天是怎么啦,跑起来怎么一高一低的,开得那么吃力呀!小猴最轻松,比他们开得稳当多了,而且速度也快,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就在身边,同时也由问题引起思索,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直观展示数学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圆柱、圆锥的侧面积的推导,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以前的教学中,常用一张纸片或实物模型演示,一会儿是平面图形,一会儿是立体图形,教师讲得别扭,学生听得模糊,教师还要反复地演示、讲解,立体感差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处展开思维。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对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一个圆柱,沿着一条母线剪开、旋转,其动态过程可反复显示,并保留圆柱的运动轨迹,然后通过闪烁“圆柱底面圆”和“母线”,使学生注意到“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即它展开的长方形的一边,母线即长方形的另一边”的实质,从而完成“圆柱的侧面积即展开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转化过程。这样较实物模型演示,更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3 实现数学教学的美感
3.1 实现数学教学开课美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兴趣有着定向和产生动力的作用。新课导入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求知者,这至关重要,而多媒体则有他的独到之处。新课一开始,就显示图片、字幕,突出某一特点,让生动形象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对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 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美
课堂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和课的进行顺序。一堂课45分钟,学生不可能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听教师的独角戏,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与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顺势适时地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教学的各个方面内容,以把握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兴奋点至关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激发学生真切的感受,让师生共同遨游在教材提供的审美天地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创设全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突出,以学生操练、活动、实践为主,做到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思维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效地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因此,善于使用多媒体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4 运用多媒体拓宽延伸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的应用是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这一环节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以其传播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的显著特点,为教学开拓更广阔的领域,从而使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引例是这样的: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学生经过讨论也未说清楚其中的道理。笔者让学生讨论:如果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车轮行吗?当人坐在这几种形状的汽车里,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在学生欲说不明、欲罢不能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先展开3组画面,学生看到人分别坐在装着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里颠簸的情形,紧接着出现第四组画面:人坐在装在圆形的车轮的汽车里又平又稳。
为了更好地提示问题的本质,最后屏幕上出现4辆汽车同时开动的画面,以及车轮运行留下了车轴的行动轨迹分别是折线、波浪线和直线。通过几组不同画面的对比,使学生清楚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道理。
5 使用多媒体应注意两点
5.1 注意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优点,但只有用到实处能发挥出来,并非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数学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用。
5.2 注意使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适时性
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用得恰到好处。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都使用课件,电脑的播放替代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譬如在数学例题讲解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必要演算推理时间,不能让多媒体成为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一般不宜频频使用课件。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利用好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中如果使用不当,违背了教学规律,就会事倍功半,减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